十二星座說起源於兩河文明(又稱米索不達亞文明)巴比倫時期,有象形文字的相關記載,大概也就是公元前2000年以前。而我國的星象學說起源於中華文明的夏朝,有甲骨文的相關記載,大概也是公元前2000年以前。
在現在年輕人的世界裡,十二星座學說的傳播熱度,是遠遠大於中國傳統文化的星象學說。這種現象,我個人是很痛心的,下文給朋友們分析對比一下這兩種文化。文末有為我所愛之學說投票,希望朋友們積極參與。你的支持是我深入剖析的最大動力。先行叩拜,感謝您閱覽!
四葉草花語:美好的未來和手中的幸福
說起十二星座,大家並不陌生。尤其現在的年輕人,可能都會直接說出十二星座具體的名字。星座所代表性格、速配,甚至都把各星座本月運勢都能夠說出一二。但是,對於中國傳統文化星象學說,很多人,可能都是一臉懵,
what do you say?
好吧,舉個慄子!說一說星座和星象到底哪種文化更知名!
那我要換個說法,北鬥七星在哪,什麼樣子?估計連我奶奶都會告訴我,傻孩子,抬頭,看,那個勺子!好吧,我說實話,其實連我4歲小兒子都知道,喏,就是天上那個勺子。
那我再問一下各位星座達人,我是獅子座的,麻煩你給我指一下在哪?
估計我奶奶都該飆英語了:what do you say? 好吧,其實我奶奶根本不會英語。她可能會說:「啥,柿子做的?傻孩子,人都是泥巴捏的。」
十二星座說與傳統文化星象學的起源
「引用查詢資料」根據資料顯示:十二星座說起源於兩河文明(又稱米索不達亞文明)巴比倫時期,有象形文字的相關記載,大概也就是公元前2000年以前。而我國的星象學說起源於中華文明的夏朝,有甲骨文的相關記載,大概也是公元前2000年以前。
從時間上看,由於更早的事情無從考證,我們就不再探討誰出現的更早。(悄悄的說一句,是不是因為當時的環境太好了,看星星是一種享受,所以古人們都不睡覺數星星玩)我們來關注一下,後續都有什麼進展。
十二星座學說呢,到了希臘時期,被當時的天文學家結合希臘神話故事,加以命名,繪製圖形,形成今天的十二星座。大概就是這個樣子:
十二星座圖:網上找不到啊,從書店找相關書籍中拍攝的,效果不是太好
中國的星象學說呢,到了春秋時期,在三垣(垣yuán,三垣為星象術語,可百科查詢一下)基礎上,加以補充四象二十八宿(星象術語),形成了初步完備的星象圖。大概就是這個樣子:
中華傳統文化 - 星象學 - 古星相圖
請注意重點地方,星座學在希臘時期形成命名和圖形,截至今日,還是這樣子的!而傳統文化的星象學,到了春秋時期,才剛剛初步完備!!
傳統文化中的星象學,進入漢朝時期,古人偉大發明之一的渾天儀問世,讓很多不是研究天文的人們,都能簡單地理解星體的運動。是的,渾天儀就是現在熱播劇《龍嶺迷窟》裡邊的那個大球球,它是真的可以動的。
具體的資料,感興趣的網友們,可以深入了解一下,我們來一起探討!
看出什麼了麼?是的,十二星座學說到0202年了,還是2D版的小圖片(還真不好找),而我們的星象學說呢,早在漢朝都已經是3D版本可以使用的儀器了!!
本文不是刻意抹黑星座學說,但是,確實是在故意引導大家關注中國傳統文化!
想了解更多十二星座和星象學的對比,請關注我,您的支持是我繼續講解的最大動力,感謝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