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京奧運之前的命運已經有了定論,延期一年,但名字還是保留為2020東京奧運。安倍和他身後的內閣也算是舒了一口氣——苟延殘喘總比直接斃命要好。
要知道,東京奧運一直都是安倍政績工程裡面的一個重要部分。由於日本連年經濟不振,安倍需要一個契機來改善,而東京奧運就是最好的機會。這一點,可以從裡約閉幕式上面,安倍親自扮演馬裡奧看出來——你見過有哪個國家領導人會為自己國家的奧運會造勢的?不僅是見所未見,更是聞所未聞。
SMBC日興證券曾經估算:如果受新冠肺炎影響取消東京奧運會,將為日本造成7.8萬億日元的損失。
下面我們可以詳細的來分析一下,取消東京奧運造成的直接影響和間接影響。
所謂的直接的影響,就是到目前為止的投資都基本上要打水漂,並由此導致日本經濟的崩潰。
首先,所有主要的運動場館都已經建的差不多,甚至有些已經經過試運行,或者舉辦了一些活動(比如奧運主會場——新國立競技場,從去年12月21日首次開場以來,已經舉辦了幾次活動)。這些場館幾乎都是為奧運服務的,有些甚至是臨時性的,待奧運結束後就會拆掉(比如設在江東區的自行車(BMX)、滑板、體操、籃球(3*3)、攀巖場館,設在港區的鐵人三項、遊泳場館,設在品川區的沙灘排球場,還有馬術競技場館等)。
長期使用的場館還好說,無非就是多用少用的問題。而臨時性的場館如果奧運停辦,問題就比較大了:拆掉吧,投資收益幾乎為0;不拆掉,投資收益為負數(因為要付出維持費用)。另一方面,其土地早已規劃他用。特別是臨時性場館的所在地,很多都是東京灣中圍海造地,土地成本非常高。放置不用的話,經濟上的損失非常大。
總之到了這個時期,該花的錢都花掉了。而期待的收益,包括門票、電視轉播、媒體採訪、各種相關周邊的銷售收益如果不能落實、變現,這花出去的錢就都變成了純債務。
如果奧運停辦,產生的間接影響,有可能導致日本經濟的崩潰。並由此而產生深刻的政治影響。
大家都知道韓國總統一般都不得好死,而日本的首相卻是十分短命。長則一年,短的只有幾個月。以至於召開七國峰會時,對方竟會搞錯參會的日本首相頭像!與過去的首相命運相對應的是:安倍政權雖然醜聞纏身,在日本國內的支持率卻居高不下。
可以說安倍是日本政界的一個異數,已經在任接近3000天,成為日本憲政史上任期最長的首相。
因為安倍在經濟上面做出了一些貢獻,宣布了實施安倍經濟學,而這一計劃也得到民眾的認可。
但,由於種種原因安倍經濟學並沒有帶動日本經濟走向良性循環。日本政府新的刺激經濟的手段,由擴大「內需」,轉為擴大「外需」。即通過大量發展旅遊產業,吸引全世界的觀光者,特別是中國的觀光者來日本旅遊,通過「外來資金」的介入,刺激日本經濟的起飛。
新冠肺炎一來,安倍藉助奧運會來提升經濟的算盤落空了。中國人怕死,不要說看奧運這種群聚的事兒,就連去日本旅遊都沒了打算。
所以安倍為什麼之前一直宣稱「停辦奧運不可行」?因為這關係著他的政治命運能否善終。如果停辦奧運會,對日本經濟的影響不用說,安倍政權的垮臺也不是空談。
如果因為疫情而停止舉辦奧運,好不容易鼓動起來的國內的高揚情緒、消費意欲將會出現挫折。「後安倍時代」的日本政界將可能動蕩不安,2010年前後日本政界的混亂狀況將有可能重演。
這種圖景,僅僅用「經濟損失」已經不能想像了。
作者:聞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