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疫」為機,市二中硬核「主播」脫穎而出
王強老師的在線教學案例在全市評選中斬獲一等獎
優秀師資隊伍是辦高品質教育的首要保證。
在常州市第二中學,面臨疫情期間的網課,老師們從最初的磨合,到適應這種新穎的教學方式,他們在不斷地摸索和實踐中,實現了教與學的改革創新。一批「網紅」老師脫穎而出。
二中學生青春肆意的笑臉
與此同時,助力青年教師快速成長的進賢營也正式開營,從線上到線下,從師德修養到專業能力,教壇「新秀」們通過修內功穩步前進。
強技能:停課不停學,老師「主播」紛紛上線
最近公布的常州市首批線上教學優秀案例評選活動中,市二中數學老師王強的《在線教學的背景、策略和反思》獲得一等獎第一名的好成績。
王強老師介紹,為積極穩妥推進停課不停學,數學備課組積極探索,不斷摸索最適合的在線學習軟體。從一開始利用QQ作業收繳功能檢查批改學生作業,到中期組織老師製作教學視頻供學生觀看學習,再到後來採取直播教學加作業批改相結合的方式,有效保證了學生的居家學習效果。「信息技術用於教學,不僅為教師自身專業發展提供平臺,也能為學生提供個性化學習的內容、途徑,提高其學習的主動性和獨立性。」王老師說。
直播教學對課件製作和動態教學軟體有一定的信息技術要求,在不斷地摸索和實踐中,市二中的老師們有效推進了教與學的改革創新。
五十多歲的汪紅豔老師是資深地理教師、常州市特級教師後備人才、正高級教師。一直對新生事物有著探索精神的她,在寒假中也積極研究各種在線教學平臺。從釘釘、和商務到騰訊課堂,她為了選擇最適合的渠道為學生在線答疑授課,不斷嘗試、研究各種技術,有時,還會把老公、女兒「抓」過來,讓他們用手機模擬在線互動。
不僅高質量完成本校學生的線上學習任務,市二中18位老師還在超長寒假裡組成導學團隊,參加了市教育局組織的「優秀教師免費在線導學」公益活動,給全市高二學生提供優質導學。
「老師們攻克技術難關,打破教學條件的限制,高效完成導學任務。」副校長吳棟介紹,導學學科覆蓋語數外政史地物化生9門學科,團隊涵蓋老中青三個不同年齡層次的優秀教師。從組建團隊到組織培訓再到試講試播,僅用了4天。其中,程承平老師作為物理學科導學教師,還擔任了全市導學在線培訓的主講教師。在本輪導學活動中,該校獲得「優秀組織單位」的稱號。
修內功:進賢加進學,助青年教師早成長
寒假以來,市二中微信公眾號新增「進賢之聲」版塊,在這裡,你可以欣賞一篇美文、一本好書、一部佳片,又或是一個有趣的話題、一則觸動人心的感悟。
這方「天地」,由學校進賢營的老師們打造。為青年教師們提供共同學習、成長的平臺,市二中5月初正式成立了進賢營,教齡5年以內的23位青年教師集結於此。
校方表示,「進賢營」取名於學校傳統建築「進賢坊」,這不僅是二中府學文化最富標誌性的景觀之一,更是二中人最為鮮明的精神坐標——精誠好學前賢樣,振肅須增鄉國光,勿輕放,一肩重任七尺昂。在賡續二中「日有所進、見賢思齊」精神的同時,希望青年教師們向優秀者學習,在教學、科研、品德等各方面儘快成熟,更快更好地穩步前進。
據介紹,進賢營自成立以來,開展了學習交流會、讀書分享沙龍、研學參觀活動等系列交流活動,在活動中不斷提升青年教師綜合素質和人文修養,增強青年教師的人格魅力,此外,積極組織青年教師參與主題講座、培訓、基本功競賽等活動,促進其專業成長,推動學校的教育教學改革。
近年來,市二中一批青年教師成長迅速。張珩、吳敏被評為第七批常州市中小學特級教師後備人才。王贇獲得第九批常州市中小學教學能手稱號,趙陽、李大偉獲得第九批常州市中小學教壇新秀稱號,張欣獲得市基本功比賽大市高中組二等獎,趙陽獲得基本功市區一等獎,沈蓉獲得常州市高中生物說課比賽一等獎,龍威獲得基本功市區二等獎、優質課市區三等獎。
學校現有正高級教師1人、省「333學術技術後備人才」稱號教師2人、市教育領軍人才1人、市管理拔尖人才2人、常州市首批青年教師英才培養對象1人、名師工作室領銜人1人、特級教師後備人才3人、市五級梯隊優秀教師46人,12個學科擁有常州市骨幹及以上稱號的教師。
本版文字 毛翠娥
圖片由市二中提供
來源:常州晚報
—— 分享新聞,還能獲得積分兌換好禮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