森村誠一1933年出生於日本埼玉縣,後來成為與松本清張比肩的推理作家,「日本推理文壇五虎將」之一。他的作品多以揭露日本資本主義社會的陰暗面、人性的複雜性為主題,憑奇崛新穎的構思、生動犀利的文筆取勝,展現了一個光怪陸離、權欲橫流卻又不失正義和希望的昭和時代日本社會。2011年,78歲的森村誠一獲得推理界享有盛名的「吉川英治文學獎」,是該獎項史上最年長獲獎者,這也是對其傾注一生的推理文學事業的高度肯定。
文丨葉榮鼎
12 歲那年,森村誠一在家鄉經歷了美軍最後一輪空襲,此後,又經歷了反戰和平運動。走出埼玉縣熊谷商業高中校門後,森村經伯父介紹進入東京都內汽車零配件公司從事汽運工作。某日,他駕車運輸商品途經神田駿和臺坡道時,因難以駛上坡道而犯愁,巧遇明智大學的學生們路過,出手相助將車推上坡道。大學生們的「助人為樂」,促成了森村毅然辭去汽運工作迎考大學深造這一轉機。
經過緊張的高考複習階段,森村成功地考取了青山學院大學文學部英美文學專業。四年大學期間,森村參加旅行興趣小組,熱衷於登山,練就了硬朗的身板。森村畢業時,正值 1958 年日本大學生就業不景氣時期,他原計劃去媒體行業就職,最終希望化為泡影。因擅長英語,森村後來被妻子娘家親戚所在的某酒店聘為總服務臺職員,在那個崗位工作了長達九年。森村孩時便沉湎於讀書,知識面廣,尤愛閱讀西方名著,《約翰·克利斯朵夫》可謂是他的「文學聖經」。適逢森村工作的那家大酒店位於東京都鬧市中心,附近有文藝春秋出版社,這就喚醒了他從小立志成為作家的夢想。
當時,流行作家梶山季之、阿川弘之、巖重吾、笹澤左保等人寄宿在森村所在的酒店創作,森村便藉機與作家們朝夕交往,贏得了作家們的高度信賴。其間,森村與梶山季之感情甚篤,受託保管其文稿,送其文稿給出版社責編,這給了他飽覽梶山手稿的難得機遇。森村通宵達旦地讀稿解構,仿寫創作,並將自己的創作稿交由梶山季之斧正。若干年後,梶山將森村收為編外弟子,鼓勵他大膽創作,幫助他反覆修改,極大地增強了他創作的自信心。
然而,酒店是一個徹底毀滅追夢青年個性的職場,森村愈發感到自己猶如囚禁在籠裡的一頭困獸。一個偶然的機會突然降臨。森村受到文藝春秋出版社某編輯的鼓勵,開始撰寫描述酒店工薪階層的生活隨筆。完稿後,他向包括文藝春秋雜誌在內的多家雜誌投稿。32 歲那年,森村以「雪代敬太郎」的筆名(母親為他起的)創作的《工薪族惡習》,在日本文壇一炮走紅,初露鋒芒。在享受同行與讀者的好評聲中,森村也受到了上司劈頭蓋臉的怒懟,斥其熱衷於寫作而怠慢於酒店服務工作。以此為契機,34 歲即 1967 年那年,森村離開了酒店,轉聘於商業學校任教,依然堅持業餘時間創作。不久,森村含辛茹苦創作的《大都會》問世,但因一路滯銷而心情鬱悶,又在出版社熱心編輯的提議下,開始潛心於偵探推理小說的創作,以周末旅行的山嶽險境經歷和長期供職酒店的閱歷為題材,進行縝密構思。1969 年,森村以酒店為背景的本格派與社會派兼容的偵探推理小說《高層的死角》閃亮登場,獲得讀者們的熱購與同行們的好評,在高水平的入圍評獎作品中拔得頭籌,登上第 15 屆江戶川亂步獎的寶座,深受鼓舞。自 1970 年起,森村便專職創作偵探推理小說。
1973 年,《腐蝕的構造》異軍突起,榮獲第 26 屆日本推理作家協會獎。森村塑造了棟居弘一良刑事警官這一特色偵探形象。1977 年,《人證》搬上銀幕,名馳海外,森村誠一成為角川書店的主要籤約作家。
因《人性的證明》《青春的證明》相繼走紅於日本文壇,森村誠一驚動了國際偵探推理文壇。接著,先搬上銀幕的《野性的證明》,一夜走紅於日本全國各地院線,從而,之後出版的同名小說《野性的證明》發行量過億,刷新了偵探推理小說銷售史。
20 世紀 80 年代,日共機關報《赤旗》連載了圖文並茂的《惡魔的飽食》,刊登了日本關東軍 731 部隊在中國解剖活體實驗、試製生化武器的照片,向日本人民和世界人民揭露日本軍隊在中國犯下的滔天罪行,在國際上引起了空前反響。
日本角川書店
森村不僅作品優質高產,而且廣交朋友。與同時代作家大藪春彥感情深厚,在大藪葬禮上受邀宣讀悼詞。與角川書店的角川春樹社長結成同人加摯友的關係,在角川春樹社長涉嫌毒品犯罪被捕入獄後,為防止角川書店經營失控下滑,聯合許多同人和讀者創辦了「角川書店未來思考會」,鼎力支撐角川書店度過了有史以來最艱難的時期,之後,森村整理出版了《伊卡洛斯也許甦醒——角川事件的死角》。那以後森村開始涉足寫真與俳句的創作領域,每次外出旅行或散步,總是帶著大小相機及其配套器材,記錄下珍貴的美景,出版了一系列寫真與俳句作品。2006 年 3 月1 日,在朝日新聞上發表隨筆《俳句與寫真的忠告》,不久兼任《蘆筍與寫真俳句私塾》評委,點評俳句與寫真愛好者們提交的作品。
2015 年,森村誠一參加群眾集會,就安倍晉三政權設立推進修改和平憲法機構的妄動,展開了義正言辭的批評,決不允許安倍晉三政權將日本推向戰爭策源國的險境泥潭。並在報刊上,發表了措辭極為嚴厲的批判檄文。
《東京空港殺人事件》作品的情節設計和運用超常獨特,自始至終高潮迭起,扣人心弦。在偵查不斷深入的同時,小說精彩的情節設計將日本企業界瘋狂而又激烈的競爭和人性親情的扭曲刻畫得惟妙惟肖,讀來可信,酷似洞察日本經濟社會的「洞若觀火般窗口」,折射出了本書作家森村誠一不同於其他作家的獨樹一幟的寫作魅力。
內容摘自《東京空港殺人事件》序
· · ·
噹噹購買
京東購買
掃碼進入微店購買
國內首次出版「阿根廷陀思妥耶夫斯基」阿爾特代表作
隱匿於生活中的陰翳之美
赫爾曼·黑塞經典作品《悉達多》:一切回歸本源,本源就是你自己
整理/排版:李亞輝 陳香麟
初審:蔡曦
終審:周平
(部分圖片來自網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