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在今年的11月3號,美國將迎來又一個關鍵時刻,新一輪的總統大選又如期而至。只不過和以往有些不同的是,這次大選還伴隨著疫情的出現,使得美國兩黨在互相較勁的過程中又增添了大量的話題。
作為佔據著主動權的川普,可以說將原本一手好牌打的稀爛,回顧以往美國在遭遇到重大危機的時候,總統在國內的支持率都是空前高漲,這和西方民眾在遇到危機時要更加堅定對領導人的信心這一傳統有直接關聯。
但是川普卻在真正需要發揮自己能力的防疫工作中,蹩腳的如同一位從沒經受過大風大浪的孩童一般,不僅白白錯失了防疫的最後窗口期,而且還招致國內外的一致批評,使得自己原本具有優勢的民調支持率開始逐漸下滑,是名副其實的搬起石頭砸自己的腳。
而現在川普在追求連任的道路上最大的障礙和危機終於來了,那就是曾經作為自己競選的直接對手——希拉蕊·柯林頓突然殺了出來。
這位險些就以美國歷史上第一位女總統進入白宮辦公室的風雲人物,在近日公開呼籲民眾將票投給拜登,宣稱拜登一旦成為美國的新一任總統,將會扭轉這次疫情美國所遭遇到的種種困境。
而這番言論出現之後也的確起到了一些作用,當初希拉蕊和克裡頓在彼此競爭的時候,希拉蕊的聲望其實要比川普更勝一籌。即便是敗選之後也依然不可小覷,而當希拉蕊開始支持拜登後,後者贏得這場選舉可以說已經十拿九穩了。
不過也要注意到的是,希拉蕊和拜登這對組合即便是強強聯手,也不意味著真的會將美國的普通人從這場疫情中拉出來。
無論是民主黨還是共和黨,他們的本質還是為了資本集團服務,只不過兩黨在利益分配上存在著明顯不同,因此在競選階段無論喊出什麼口號,都只不過是為了選票而服務,在過去美國的競選活動已經就職之後的表現中可見一斑。
而最有利的證據,就是這些擁有廣袤人脈的政客們即便是在疫情期間,也沒有呼籲白宮通過犧牲經濟來挽救人命,可見這輪疫情想要在美國消退,不是依靠民主或者選票,而是科學防疫和實事求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