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雪至,也意味著
寒風蕭蕭,雪花飄飄,將入隆冬
天氣逐漸寒冷
一杯熱騰騰的奶茶暖入心房
一杯熱咖啡提神醒腦
一杯熱豆漿也能讓身體暖和下來
但你以為你喝的是奶茶、咖啡……
但其實,你是在喝「塑料」
紙杯裝熱飲15分鐘
釋放25000個塑料顆粒
有研究團隊發現,一次性紙杯中的熱咖啡或其他熱飲,在15分鐘內會向飲料中釋放數萬個潛在的有害物質,即塑料顆粒。
試驗表明,盛有熱咖啡或熱茶的紙杯在15分鐘內,杯內的微塑料層就會降解。它會將25000個微米大小的顆粒釋放到熱飲中。一個普通人每天用一次性紙杯喝三杯茶或咖啡,將會攝入75000個肉眼看不見的塑料微粒。
平均每周攝入一張信用卡
全球人均每周攝入約2000顆塑料微粒,重量為5克塑料,大致相當於一張信用卡的重量。
這項研究認為
無數日常食品和飲料中
都會存在塑料微粒
譬如水、飲料、海鮮、鹽……
嬰兒用奶瓶時,就開始「吃」微塑料
2020年10月發表在《自然·食品》雜誌一篇論文提到,在使用聚丙烯塑料瓶製備的每升嬰兒配方奶粉中,嬰兒可能攝入超1600萬個微塑料顆粒。
而且,即使用了21天,微塑料依然會釋放;水溫越高,相對釋放的越多。
你喝的瓶裝水中,也有微塑料
而那些愛喝瓶裝水的人,每年可能會攝入21.1萬顆微塑料,算一下,大概平均每天喝進去578顆。
你吃的果蔬、肉製品中,也存在微塑料
《自然·可持續發展》雜誌刊發的一項研究顯示,萵苣和小麥作物根部的裂縫可以吸收土壤和水中的微塑料,然後傳播到可食用部分。這一過程中,植物的蒸騰作用起著促進作用。
當然,海洋裡的魚自然也逃不過。有證據表明,微塑料可以從歐洲鯷等物種的消化道轉移到肝臟中。
你呼吸的空氣中,也存在微塑料
就連每天呼吸的空氣也充斥著微塑料。法國巴黎和中國東莞市進行的研究已經揭示了微塑料(主要是纖維)存在於大氣總降塵中。
減少微塑料,做好這幾點!
1
少用塑膠袋,多用布袋;
2
少喝奶茶,少點外賣;
3
少用吸管;
3
塑料製品別亂扔,做好垃圾分類;
3
最好選擇可降解塑料。
除了我們直觀看到的塑料品外
有些塑料
卻隱藏在人們意想不到的地方
無處不在的隱形塑料
正悄悄進入身體
茶 包
科研人員發現,在加熱到95℃的水中浸泡一個茶袋,可能會在杯子裡釋放出大約116億個微塑料顆粒。
建議:購買散裝茶葉,用可重複使用的泡茶器,減少對塑料和紙張的浪費。
一次性溼巾
一次性溼巾的種類多樣,使用起來很方便,但除了它的塑料包裝外,溼巾本身也含有塑料成分。溼巾含有無法被生物降解的塑料纖維,因而會堵塞下水道,而進入海洋的溼巾會被海龜等海洋生物當作食物誤食。
建議:非必需時不要使用一次性溼巾,即使用了一次性溼巾,也要把它們扔到垃圾桶中,不要隨意丟進馬桶。
搖粒絨服裝
搖粒絨通常是由回收塑料製成的,因此搖粒絨服裝中含有大量的塑料微纖維成分。每次清洗搖粒絨面料時,數萬個塑料微纖維就會被釋放到環境中。如果這些微纖維進入飲用水或海洋,就不可避免地會進入人類和海洋生物的身體中。
建議:為減少微纖維汙染,不購買搖粒絨服裝是最佳的選擇。在洗衣機裡放入除毛洗衣球也能減少塑料微纖維的釋放。
煙 頭
菸頭是最普遍的人為汙染物。當人們把菸頭扔在地上時,它們最終會進入排水溝。一根菸頭會汙染近3.8升水,其中部分汙染來自於塑料(用於製造香菸的過濾嘴)。
建議:戒菸是最好的選擇。如果你吸菸,不要把菸頭扔到地上或水裡,而是要把它們扔在垃圾桶或菸灰缸裡。
肉眼看不見的微塑料,危害卻大大的
目前,超過690種生物被發現攝入了微塑料。這些攝入的微塑料會對生物的消化道造成不同程度的損傷,影響某些生物的繁殖率和體內的酶活性,環境中的微塑料還能影響生物群落組成和氮循環。
吸附汙染物並釋放體內
微塑料能吸附其他汙染物,例如能致癌的多氯聯苯和多溴聯苯醚等汙染物,被生物攝入後再釋放到生物體內,造成更嚴重的後果。
改變肺、胃腸道內微生物結構
有研究表明,吸入或攝入微塑料可能改變人體肺部和胃腸道內的微生物結構,從而對人體健康產生連鎖反應。
不僅胎兒會吸收,還會影響細胞健康
微塑料原則上可以通過人類的胃腸系統轉移到淋巴循環系統,通過胎盤被未出生的嬰兒吸收,並且可以通過肺部被人體吸收,最終造成免疫系統的反應,影響身體細胞健康。
目前,微塑料研究仍處於萌芽階段
不確定因素和知識斷層
導致更多危害難以給出定論
但在找到絕對答案之前
我們應採取預警性原則,防患未然
(來源:連雲港市第一人民醫院)
點亮「」
第一時間收到最新消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