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軍第十一批女飛行學員首次使用跑道標誌燈著陸

2020-12-11 瀟湘晨報

3月13日21時20分,在空軍航空大學初訓基地某團機場,空軍第11批11名女飛行學員首次展開夜間全程使用跑道標誌燈著陸訓練。

夜幕下,在一架架教練機前待命的女飛行學員們英姿颯爽。「開機!」隨著塔臺指揮員一聲令下,女飛行學員苗玥率先駕駛戰機升空。緊接著,其餘10名女飛行學員分批次駕機滑出跑道,直奔目標空域。

據介紹,以往空軍女飛行學員都採用探照燈輔助照明進行夜航飛行訓練,飛機在起降過程中能夠清晰辨別起降位置和飛機姿態。但這種方式,不利於提高飛行學員技戰術水平,更與一線作戰部隊訓練脫軌。按照新一代空軍軍事訓練大綱組訓要求,取消探照燈輔助照明、改用跑道標誌燈進行著陸訓練,更加貼近實戰,能夠全面提升飛行學員夜間作戰的適應能力。該課目訓練對女飛行學員精準掌握飛機姿態、尋找跑道位置、判斷離地高度以及接地時機等提出挑戰。

為解決夜航飛行訓練課目風險高等難題,該團黨委多次召開夜間指揮研究會制訂飛行計劃。他們反覆聯審飛行計劃、詳細評估風險隱患、逐項制訂預防措施,多角度把控參訓人員思想、身體和技術狀況,為女飛行學員順利開展夜航飛行訓練奠定了基礎。經過前期的地面演練和座艙實習,這批女飛行學員基本掌握夜航飛行訓練的駕駛技術,初步具備利用標誌燈著陸的能力。

500米、300、100米……隨著一連串緊張有序的操作,苗玥將飛機穩穩地降落在跑道上。走下戰機,她激動不已:「雖然降落時以標誌燈為參照讓跑道顯得很窄,但按照要領操作就很順暢自然,更加堅定了我練好夜間飛行的信心。」

3月14日凌晨,隨著最後一架飛機平穩降落,本場次夜航訓練任務結束。空軍第11批11名女飛行學員除完成全程使用標誌燈著陸訓練外,還先後進行了過載感知、低速飛行、大坡度盤旋等實戰化課目訓練,成績全部達標。

【來源:新華網客戶端】

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向原創致敬

相關焦點

  • 夜間飛行訓練年年組織,今年到底有何不同?
    空軍航空大學某團機場上「鐵鷹」列陣,保障人員、車輛穿插其中,新法規制度下的夜間飛行訓練正如期火熱進行。據了解,該團常年承擔飛行學員的教學訓練任務,夜間飛行訓練更是年年組織,但今年與往年不同。由於人才培養模式的調整,雙期飛行學員同時進入夜間飛行訓練階段,團隊承訓人數是往年2到3倍, 僅以標誌燈著陸的方式更讓安全壓力陡然增大。
  • 10名陸軍女飛行學員翱翔藍天!
    隨著指揮員一聲令下,陸軍首批10名女飛行學員,在陸軍航空兵學院某旅機場依次駕機升空,完成首次單飛。她們是2017年從全國超12萬名高中畢業生中選拔而來,明年畢業後將分配到全軍部隊任職。>姑娘們地面苦練,空中精飛,點擊查看更多颯圖↓0102030405圖片來源:央廣軍事微博這群又美又颯的女飛行學員們
  • 一位空軍女少校眼中的英雄本色
    路上有人告訴我:「剛才飛行訓練差點出問題,幸虧你爸反應快……」這些年遇到的飛行險情和他獲得的軍功章,父親都很少跟我談及。後來我考上了軍校,也成為一名軍人。我的成長故事其實並不特別,它只是眾多空軍飛行員子女成長記憶中的「普通版本」。
  • 太空梭和空天飛機為何需要5000米以上的跑道?
    一般來說,越長的機場跑道,其鋪設寬度和厚度也越大,適合自重和尺寸更大的噴氣飛機降落。最簡陋的跑道只有壓得比較平整的砂石跑道。而混凝土跑道的最低鋪設厚度為20多釐米。最大的鋪設厚度則在70釐米甚至1米。鋪設厚度在20釐米的跑道一般長度只有1000多米,寬度不過30多米,只適合輕型螺旋槳飛機起降。而鋪設厚度在70釐米以上的大型機場的跑道長度高達4000米,適合最大型的A380或者安225起降。
  • 陸軍第一個首次放單的女飛行員,是20歲的浙江姑娘
    9月19日晚,央視《新聞聯播》播出快訊《陸軍首批女飛行學員完成首次單飛》。其中,陸軍首批女飛行學員徐楓燦,引起了大家的關注。記者了解到,徐楓燦畢業於浙江金華一中,今年20歲,身高1.75米,長相甜美,還是個學霸!
  • 美國空軍為女戰鬥機飛行員定製新飛行服獲得一致好評
    美國空軍剛剛測試了一款專為女性設計的改良版「抗壓衣」。 上周,五名女戰鬥機飛行員穿上了先進技術反重力服的升級版。 出於安全考慮,該飛機使用了雙座的F-16D模型飛機——一名飛行員穿著改裝過的抗壓衣,副駕駛穿著標準套裝,以備改裝後的設備出現故障時使用。軍方說,這樣做還可以讓飛行員比較兩套太空衣的性能。
  • 美空軍基地迎來「不速之客」:一隻鱷魚爬上跑道
    參考消息網5月18日報導 美媒稱,美空軍在全球各基地都面臨「不速之客」的潛在威脅——散落在跑道上的動物殘骸、零件以及石塊等,都可能對在基地起降的軍機造成嚴重損害。美國《空軍時報》網站5月16日報導稱,5月14日早上,位於佛羅裡達的麥克迪爾空軍基地跑道上迎來一位特殊「訪客」——一隻短吻鱷。
  • 第一位女太空人劉洋著陸後從未飛行過,現在怎麼了?
    中國傑出的女航天員劉洋、成功著陸後消失在每個人的視線中,現在怎麼樣專業人士必須做專業的事情,如果他們不在專業領域,就沒有辦法互相交流,因為他們對自己的專業領域有絕對的了解,因此對於一些高端行業,只有專業人士才能做得更好,例如,在科學研究中,任何國家的院士都不能成為成功的院士
  • 沒錯,這是一場特殊的飛行訓練
    北國春城的初冬,銀裝素裹的空軍某機場分外忙碌。停機坪上,一排排藍紅白色相間的初教-6飛機整裝待發。伴隨著螺旋槳的轟鳴聲,後艙「飛行員」扶了扶眼鏡,比劃出一個「勝利」的手勢,一架戰鷹滑出跑道衝上雲霄……帶眼鏡的「飛行員」?
  • 飛行學員首飛即挑戰高難度動作
    空軍石家莊飛行學院某旅機場,官兵正在進行飛行前準備工作。上午7點,接到塔臺飛行指揮員指令後,2020期某班飛行學員徐正天在飛行教官宋豪豐帶教下,駕駛戰機騰空而起。「準備進入失速狀態!」宋豪豐提醒道。隨後,戰機進入劇烈抖動狀態。首飛就飛高難度動作,這對徐正天來說是不小的挑戰。很快,徐正天恢復冷靜。「駕駛杆保持中立!
  • 航空觀察:泰國航空TG679航班B747偏出跑道事件簡析
    當地時間10月8日,泰國航空公司一架波音B747-400客機,執行從廣州飛往泰國曼谷的TG-679航班,飛機在曼谷素萬那普機場著陸時偏出跑道左側,停在草地裡,事發時曼谷機場有中等強度雷雨,無人員受傷。事發飛機機齡15.1年,裝備4臺CF6-80型發動機,於2003年10月首次飛行。
  • 俄客機重著陸:機腹接地衝出跑道
    俄客機重著陸:機腹接地衝出跑道
  • 靈寶小夥經數百項嚴苛體檢測試考入航空大學 能當飛行學員還有望...
    經過前後三次,數百項嚴苛體檢測試後,他順利通過中國人民解放軍空軍航空大學招收飛行學員的選拔。今年6月,他在高考中發揮穩定,考得560分的好成績。最終,韓子龍順利被中國人民解放軍空軍航空大學飛行與指揮專業錄取,根據綜合測試排名,還將有望獲得清華大學、北京大學、北京航空航天大學任一學校學籍資格,獲得「雙學籍」。再過半個月,韓子龍將步入大學的校門。
  • 世界上最危險的跑道,離市中心僅500米,飛機跑道和人行道交叉
    直布羅陀機場最初屬於軍民兩用機場,當時由英國國防部下屬空軍管理,1939年開始運營,它曾被用作皇家空軍的航空基地,後來同意跑道延長後大型飛機墜毀,應該說機場離市中心只有500米,據說那裡的居民可以在街上看到那架飛機的起飛。
  • SpaceX星艦飛船試飛著陸時爆炸,它為何被馬斯克列為「第一優先...
    不過,在飛行六分多鐘後,飛船在著陸時發生爆炸。據悉,星艦飛船項目被馬斯克寄予厚望,是幫助SpaceX實現人類登陸火星的重要技術。 不算完全失敗 據美國消費者新聞與商業頻道(CNBC)報導,星艦原型機SN8當天的飛行高度達到4萬英尺(約1.2萬米)。
  • 67載藍天情,一個合格空軍如何「養成」?
    8月26日,來自吉林、湖北、山東的青少年航空學校的高中學生,進行了首次飛行體驗活動。空軍招飛局供圖普通高中應屆,年齡不小於17周歲、不超過20周歲。今天是空軍成立67周年紀念日。隨著近年來空軍的戰略轉型和裝備升級換代,招飛標準和層次也隨之提高。近日,記者從空軍方面了解到,今年考入空軍航空大學的新生,首次全面實現「裸分」一本線投檔。
  • 冷戰「魚窩」——小記東德空軍的米格-21戰鬥機(上)
    控制塔臺和指揮所裡的人員都戴著防毒面具,直到合適的濾清設備投入使用為止 華沙條約組織的締約國是米格-21的主要接受國。其中,東德人民軍空軍(德語為Luftstreitkr fteder Nationalen Volksarmee,簡寫為LSK der NVA)裝備使用「魚窩」的時間長達28年。
  • 空軍招收複選即將開始
    株洲日報記者 侯德懷通訊員/何偉株洲日報訊 記者昨日從市教育考試院獲悉,2021年度空軍在湖南省招收高中生飛行學員複選檢測工作,將於12月27日在長沙舉行。株洲女學員和男學員的複選報到日期分別為今年12月28日和明年1月13日。據市教育考試院院長陳德榕介紹,複選報到地點位於長沙市天心區長沙理工大學雲塘校區東門國際學術交流中心多功能廳。
  • 中國飛行時間最長的女機長:從17歲「飛」到71歲,她依然沒飛夠
    夢想 洪連珍是出生在遼東半島的一個普通農家女,能在藍天上飛行是她青少年時代的夢想和追求。在她17歲的時候,恰逢空軍挑選女飛行員,她十分珍惜這個機會。 入伍後,她克服女性自身的困難,以嚴格的標準要求自己,男學員能做到的,她一樣也能做到。一年以後,她終於飛上藍天,成為一名空軍女飛行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