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種可穿戴設備我們發現身披時尚、智能、健康等標籤的智能手環、腕帶們其實並沒有想像中的「高大上」,拋開外形、大同小異的APP,在核心硬體原理上,它們非常相似。一個公式就能基本囊括,微控制器或者MCU+低功耗藍牙通信方案+慣性傳感器+電源 方案。基本原理很簡單,一個MCU或者處理器(內置或者另外配合小容量RAM,ROM)控制藍牙、傳感器、LED和振動器。紐扣電池或鋰電池提供電源。
79元小米手環
小米手環採取的分體式設計,腕帶與主體可以分離。主體內部構造也很簡單,前後兩片式外殼,中間嵌入電池、主板與振動器,充電觸點設計在外殼上。
電路板,主要IC,Dialog DA14580 藍牙片上系統,內置一個32-bit ARM Cortex M0內核,擁有一個功率管理模塊; ADI ADXL362 3軸數字輸出MEMS加速度計,TI TPS62736 降壓轉換器。
Fitbit Flex
Fitbit Flex 也是分體式設計,腕帶和主體可以分離。主體部分外殼焊接非常緊密,使用到大量的膠水,充電觸點和藍牙天線設計在了塑料外殼上。殼內的硬體是振動器、電路板 和可充電鋰電池。主板上還貼了一塊NFC,不過由於手環並沒有NFC相關的功能,因此並不了解這塊NFC線圈的實際作用。
主板上主要IC是意法半導體STM32L 32位微處理器,意法半導體LIS3DH 三軸加速度傳感器,Nordic NRF8001 藍牙4.0晶片以及一枚TI BQ24050的鋰電池充電晶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