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致抑鬱症自殺的,不是抑鬱情緒,而是這個

2020-12-16 ai島嶼芸煙

抑鬱症有多麼可怕?

我身邊一個患抑鬱症多年的朋友,曾告訴我說:

是在情緒正常的時候,你以為自己好了,可是沒有。自從患上這個病,你就得終身與之為伍,藥物、心理輔導都是不可避免的,哪怕哪天醫生確認你的抑鬱症狀沒了,再過幾年依舊有復發的可能。是一種喪失感,當抑鬱症狀來襲的一刻,你對自己的身體、大腦失去了控制,開始出現幻聽、解離,不知道下一秒鐘,你會面對什麼,也不知為何前一秒還在開心地笑著,後一秒陷入崩潰、哭泣、暴躁……他們總勸你「別想太多,會過去的」,你知道他們出發點是好的,可你偏偏無法做到「不想太多」、「也過不去」。安慰的話語,聽不進去一句,甚至會覺得他們在可憐自己,心生厭惡。隨著病情加重,你越來越發現,好好工作生活變得越來越難了。你也好想愛這個世界啊,可是你提不起一點力氣。也許有天,你會在一個平凡不過的午夜選擇自殺結束自己的生命。如果「不幸」被救,被送往醫院,那並不代表你重生了,它只是代表你又要同抑鬱症繼續生活了。

我不知道你看這段話有什麼感受,我當時的感覺是,一種看不到任何希望的、令人窒息的絕望。

很多人意識到抑鬱症的嚴重性,是在張國榮、喬任梁、崔雪莉這些名人死後。以正常人的腦迴路也許無法想像,好好一個人,有赴死的勇氣,怎麼就不能試著努力活下去呢。

事實上,抑鬱症要有那麼簡單應付就好了,它可不是普通的抑鬱情緒,是一種病啊,是持久性的心境低落、思維遲緩、意志活動減退、認知功能損害、軀體症狀。是那種對一切事物甚至是命運瞬間失去掌控的無力感。親人還在等候,你卻只能聽見耳朵裡無數個聲音在勸自己放棄。

可能你聽這些詞會覺得很抽象,但你只要想像一下沒有靈魂,不知道喜樂,如同行屍走肉一般的人,就可以了。

所以我覺得,抑鬱症最可怕的點,就在於無法擺脫的「幻聽妄想」,對生命的無力感,導致最後的死亡。

1.幻聽妄想,令人崩潰

幻聽是什麼?

老是聽見有人在喊你,可回過頭一看,又找不到人。如果你出現了這樣的症狀,去看醫生,醫生會告訴你說,好好休息,可能是壓力太大了,或者就是聽力受損之類器質性損害。等到過陣子,你修養以後,這種幻覺也就慢慢消失了。

抑鬱症患者的幻聽,和普通人很相似,但是他們聽見的多數卻不是友善的聲音,是詆毀、指責、貶低自己,恰恰是內在悲觀壓抑情緒的反應。這種幻聽會反覆多次發生。不過相對於精神分裂症患者,他們有幸運的一點,每一次發作的時間並沒有很長,幾乎都是斷斷續續的,也不會像他們一樣受幻覺中那個聲音的指引做出一些傷害別人的事。但是,這種症狀可怕之處就在於,哪怕有一次,就可能把人推向崩潰的邊緣,甚至在無意識下結束自己的生命都是可能的。

妄想又是什麼?

抑鬱症患者的妄想一般涉及自罪、被害、貧窮或災難、危險迫在眉睫等觀念。

比如,打碎一個杯子,正常人可能不會苛責自己,只是會提醒自身下次要注意。而在抑鬱症發作時,他們則會過度自責,覺得自己什麼也做不好,甚至覺得自己犯了不可原諒的錯誤,無法饒恕,應該被嚴重的懲罰。一個在普通人眼裡再微小的點,都可能成為他放棄世界的理由。

2.生命的無力感,推著人走向死亡邊緣

你也許難以想像,自己眼中那五彩斑斕的世界,在抑鬱症患者眼裡,卻是一片灰色。嚴重的患者甚至看不到任何顏色。就像是老式的電視,只能看到黑白的影像。

視覺上的失去還僅僅只是一部分,味覺的喪失也也在慢慢逼近。調查顯示,多數抑鬱症患者都會有厭食症狀,吃任何東西都是苦的,嘗不出任何味道在接觸外界的過程中,我們會收穫很多喜悅。可在抑鬱症患者的世界裡,由於視覺與味覺方面的喪失,早就失去了快樂的源泉。但是與之相比,他們的時間觀念卻特別強,能感覺到0.1秒量級的時間流逝。

一個處於灰色世界的人,有時候甚至不知道自己是誰,喜怒哀樂都不受自己控制,不知害怕為何物,只能眼睜睜看著時間一點一滴的流逝。這種對身體甚至命運無力把控的感覺,將他們一步步推到了死亡的邊界。

總結:

我很喜歡一句話,沉沉的黑夜,便是白天的前奏。對於抑鬱症的他們來說,或許就處在前者的狀態下吧。

我曾問過那個朋友,她失意的時候,最想別人做什麼。她只是說,不要說太多,靜靜陪著我,抱抱我就好。如果你真的要說,那就說句「別怕,有我在「。

所以,不管抑鬱症有多可怕,如果你真的在乎他,請一定要抽出時間,陪伴他走過那些暗淡無光的歲月。

相關焦點

  • 抑鬱情緒≠抑鬱症,抑鬱情緒怎麼調理?
    在日常生活中不開心的人很多,但不一定都是抑鬱症。抑鬱症也有輕、中、重之分,重度抑鬱症中大概有2/3的人都曾經想到過自殺,或者曾經試圖去嘗試自殺。在他們中有的是一閃念,覺得活著沒有意思還不如死了,有的人比較執著,想辦法去實現自殺...據統計,在重症抑鬱症患者中,最終以自殺結束生命的還是少數,大概佔所有重症抑鬱的15%左右。
  • 抑鬱症和抑鬱情緒的區別是什麼?心理學家教你如何識別
    隨著社會的不斷發展,很多人的壓力也在不斷的加大,尤其是年輕人,工作的壓力讓很多年輕人喘不過來氣,內心強大的人可以很好地去釋放,然而內心脆弱的人卻很難去釋放,很多人和身邊的人傾訴得到的是矯情,而不是理解,導致最後出現了很嚴重的心理問題,然而長時間會形成為心理疾病,心理疾病中最為常見的也就是抑鬱症了
  • 抑鬱症,不是每一個抑鬱症都有原因,70%的抑鬱患者都能好轉
    患抑鬱症的病人70%以上都有自殺行為或想法,而且有三大徵兆。留意你身邊的人,不要等悲劇發生後才追悔莫及!抑鬱就像黑洞,一不留神就會把自己吸進去。這是許多抑鬱症患者的切身感受。抑鬱症就是一場「心靈感冒」,不僅會讓人心情低落,還會與身體疾病伴發,嚴重影響身心健康。
  • 這可能不是抑鬱而是雙相障礙
    雙相障礙就是具有兩級、波動性既有情緒低落又有情緒高的狀態,伴有抑鬱和躁狂的就是雙相障礙,有的地方稱作「躁狂抑鬱症」。著名畫家梵谷,以及羅伯特·舒曼、柴可夫斯基、馬克·吐溫、海明威都是典型的雙相障礙患者。 我國估計有上千萬的雙相障礙患者。「雙相障礙發病高峰年齡是青春期,15-19歲起病的特別多。」
  • 科普|抑鬱症和抑鬱情緒的區別
    但是在生活中,我們很多人對抑鬱缺少基本的認識,一般抑鬱情緒和抑鬱症是有區別的,其主要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01 持續時間 一般人的情緒變化有一定的時限性,通常是短期性的,人們一般通過自我調適可以緩解;而病理性抑鬱症狀常持續存在,甚至不經治療難以自行緩解。
  • 壹點靈:破除「抑鬱症」十大誤區,教你戰勝抑鬱情緒
    你很開心,就一定不會得抑鬱症?你那麼開朗愛笑,怎麼會是抑鬱症?得了抑鬱症就會想自殺?吃了抗抑鬱的藥物會產生依賴?抑鬱症會遺傳?自閉、愛哭、失眠、易怒、自卑、暴躁、焦慮、懶、不開心、喜歡黑暗、暴瘦、疲憊...這些其實並不是矯情、不堅強、性格差!而是你的情緒真的生了病,就像申通感冒了一樣!抑鬱症沒有所謂的「模樣」,但抑鬱症離我們從來都不遠。
  • 抑鬱症和抑鬱情緒的區別,其中抑鬱情緒每個人都有
    抑鬱症這個詞想必大家已經不陌生了,那麼你真的了解抑鬱症嗎?抑鬱症又稱為抑鬱障礙,是一種精神類疾病,根據權威機構研究發現如果按照目前抑鬱症的增長狀態,那麼2030年抑鬱症將超管所有心腦血管疾病的總和,成為致殘率第一的疾病,重度抑鬱症患者將喪失學習和工作的能力。
  • 抑鬱情緒≠抑鬱症
    據世界衛生組織估算,全球共有約3.5億名抑鬱症患者,作為一種常見病,抑鬱症已成為人類第二大「殺手」。但需要注意的是,日常生活中的抑鬱情緒並不意味著患了抑鬱症。廣州市第一人民醫院精神心理科主任張璐璐介紹,抑鬱情緒是我們人類的正常情緒之一,每個人都有喜怒哀樂,我們不可能每天都時刻保持心情愉悅,肯定會有煩躁、焦慮、抑鬱的時候,這是一種合理的情緒體驗,莫把抑鬱情緒等同於抑鬱症。那麼,正常的抑鬱情緒和抑鬱症的病理性抑鬱有哪些主要的區別呢?
  • 抑鬱症也是病,如何判斷自己是否抑鬱?
    需要注意的是,抑鬱症不是精神病,而是一種以心境低落為主要特徵的綜合症,基本表現是心情顯著而持久的憂傷,同時伴有相應的思維和行為異常。因此,當發覺自己出現以上多種異常時,需要提高警惕,及時尋求幫助。環境因素:包括家庭環境因素和社會環境因素,如果一個人長期處於對自身心理健康發展不利的家庭和環境因素,比如失去親人、失戀、失業、人際關係緊張的那個,負面情緒得不到緩解,很容易導致抑鬱症的發生。生物化學因素:研究表明,腦內生化物質的紊亂是抑鬱症的病因之一。
  • 抑鬱症的表現 抑鬱十大症狀的表現
    抑鬱症不是身體上的疾病而是精神上的疾病,我們往往注重於身體卻忽略精神上的缺陷
  • 抑鬱症有哪些表現?那些說自己「抑鬱了」的人,可能是在向你求救
    其實覺得抑鬱和抑鬱症還是有區別的,抑鬱症離我們也並不遙遠,只是因為大家都不了解,為什麼抑鬱症患者會選擇自殺?更讓人不理解的是,有很多「光鮮亮麗」的明顯,居然也會得抑鬱症、自殺!這就代表著抑鬱症性質的不容小覷。
  • 張國榮、喬任梁、陳寶蓮自殺的背後,患抑鬱症的人都經歷了什麼
    在中國,平均每100人,就大約7個人患有抑鬱症,通常每5個確診抑鬱症的人就有一個會實施自殺。 2002年,生產後剛做完月子的陳寶蓮,跳樓自殺身亡。 2003年4月1日,罹患抑鬱症的香港巨星張國榮縱身一躍,結束了47歲的傳奇人生。
  • 抑鬱症:抑鬱情緒和抑鬱症有什麼區別?中度抑鬱症不治療可以嗎?
    很多人分不清抑鬱情緒和抑鬱症的區別,其實抑鬱情緒在抑鬱症中就是一種常見的症狀之一,而我們通常指的:「抑鬱情緒,就是一種心情低落不開心的一個狀態,它並不會影響我們的生活和工作,也不會持續性存在,那麼這樣的抑鬱情緒就是我們通常講的抑鬱情緒。」
  • 學會辨別抑鬱情緒和抑鬱症
    我最近剛好看到有關抑鬱症的新聞,心裡總是害怕自己會不會得了抑鬱症,甚至在網上找了抑鬱症自評量表,做完發現自己好像每一條都能對上,就更緊張了!老師,我應該怎麼辦?  小蘭  親愛的小蘭:  你好!我知道現在你肯定很難過,而且也充滿了擔憂。但是抑鬱情緒和抑鬱症是兩種不同的狀態。
  • 導致兒童抑鬱症的六大原因
    核心提示:據統計,我國17歲以下的兒童青少年中,至少有3000萬人受到各種情緒障礙和行為問題的困擾,抑鬱症及自殺造成的負擔之和已排在各種疾病的首位。尤其令人感到憂慮的是,近年來兒童青少年自殺呈明顯的低齡化趨勢,對此,家長、學校、社會應予以高度重視。下面廣州腦博仕專家就來給大家說說導致兒童抑鬱症的原因,千萬不能被忽視了。
  • 抑鬱症患者為什麼經常有自殺的念頭?可能是這4個原因
    據世衛組織統計,每年因抑鬱症自殺死亡的患者數高達百萬,這個數字非常驚人。 其實我們可能忽略了:對於活著非常痛苦的人來說,死忙並不是一種滿懷希望的解脫,而是一種萬般無奈的放棄。
  • 在中國,年輕人活得最抑鬱!| 自查抑鬱症指標
    在太多人眼裡,抑鬱症是「富貴」病,閒得發慌導致的。可是他們不知道,抑鬱症真的是一種病,不是矯情、不是脆弱,而是真的病了。這是正常的大腦:真正的抑鬱不是當你生命中出了差錯的時候,才感到悲傷。而是在你生活中的一切都好的時候,依然悲傷...
  • 【兒童抑鬱康復系列三】兒童怎麼會有抑鬱症?
    雖然專家們在學齡前兒童是否會得抑鬱症的問題上還存有不同意見,但一個共識是,幼兒也會受到抑鬱情緒的影響,如果沒有得到適時幹預,坐視不管,會極大地增加他們未來罹患抑鬱症的風險。兒童抑鬱症有很多特殊性,與成人抑鬱症有不少差別,主要臨床表現是:情緒波動大、行為衝動、易激惹、發脾氣、離家出走、學習成績下降、拒絕上學、自殘自傷自殺等異常行為。
  • 如何區分「抑鬱症」和「抑鬱情緒」?8種表現的人正在危險邊緣
    世界衛生組織預計,在全球範圍,到2020年,抑鬱症將成為僅次於心腦血管病的人類第二大疾病,精神疾病負擔已成為全球疾病負擔的突出問題。專家,為你揭開抑鬱症的真實面目。抑鬱症,不是「想不開」一提到抑鬱症,很多人會把它這種病當成脆弱、矯情、想不開,甚至還有人說,就是因為太閒,想太多。但事實並非如此。
  • 馬思純患抑鬱症,日本男星自殺罪魁禍首是微笑抑鬱症?救救他們!
    01.你不是真正的快樂。「你不是真正的快樂,你的笑只是你穿的保護色。你決定不恨了,也決定不愛了,把你的靈魂關在永遠鎖上的軀殼,你不是真正的快樂,你的傷從不肯完全的癒合,我站在你左側,卻像隔著銀河。」——BY五月天《你不是真正的快樂》其實本期原本要寫別的話題,但三浦春馬自殺身亡的事情觸動了我,所以決定來寫一寫【微笑抑鬱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