失敗固然痛苦,維持現狀則更是一種煎熬。
一個女人,在遇到一個真正值得託付終身的男人之前,都得像個男人一樣活著。
——《時尚先鋒香奈兒》
今天推薦的是法國電影《時尚先鋒香奈兒》,個人覺得法國電影別有一番浪漫和哲理,尤其是女性形象格外迷人。
香奈兒是個奢侈品牌的名字,也是它創始者的人名,在那個女性地位卑劣的社會環境下,她不但解放了女性繁瑣的穿衣風格,其人的一生傳奇更是解放了女性意識的崛起。
1893年的法國,一個潦倒的中年男人用馬車把兩個女孩送進孤兒院後,一句話沒說,拍拍屁股就走了。
那兩個女孩就是香奈兒和她的妹妹,她們的母親去世了,酒商父親就這麼拋下了她們。
長大後,香奈兒和妹妹離開孤兒院,白天做裁縫,晚上還要在酒吧唱歌維持生計。
香奈兒和妹妹
香奈兒很特別,她既不像妹妹那麼天真柔弱,憧憬愛情;也沒有變成一個毫無底線的風塵女。在那個男權主義的時代裡,她甚至並不渴望在酒吧被一個男人看中做妻子。
香奈兒和妹妹
她喜歡在下臺後褪去甜美可愛的偽裝,叼著煙,不停地思考,眼裡燃燒著蓬勃的野心。
香奈兒
她和妹妹從來都是一起上臺,以組合的形式。一次,她們唱了一首《小狗可可》 ,兩姐妹可愛俏皮的風格收穫了不少人氣,香奈兒由此獲得了富商巴勒松的垂青。
巴勒松
巴勒松喜歡叫她可可,似乎是個愛稱,但小狗的名字對香奈兒來說卻是一種侮辱。
香奈兒不僅針線活兒了得,更有獨特的穿衣審美,她不穿大主流的絢麗裙子,知道用看似簡單低調的黑色襯託自己的黑眼睛。
她把妹妹跳舞的裙子剪開、腰部擴寬:因為那個時代的女子都會用一條條腰帶把腰勒得很緊,根本不好呼吸,更別說自由自在地跳舞了。
本以為可以經巴勒松的幫助與妹妹一起登上更大的舞臺,卻因妹妹突然嫁人而作罷。
「你真的相信他?他一個男爵怎麼會願意娶你這樣的女人?」香奈兒勸妹妹面對現實,但深陷愛情的妹妹很堅決。
不久巴勒松也要走了,孤身一人、窮困潦倒的境遇更加激發了不甘示弱的香奈兒。
從9歲被父親拋在孤兒院開始,香奈兒就已經學會了在艱苦中提煉勇敢和智慧。
一身傲骨的她不惜找各種理由儘可能地留在巴勒松家,家裡來客人時,巴勒松會讓她躲起來。
在這個家裡,她像個透明情人,還不如僕人,起碼他們有正當身份。
跟著巴勒松她增長了不少見識,也觀察了不少貴婦的裝束,也算有了點安慰。
她想藉此結識更多名流,施展自己的才華。
巴勒松情婦眾多,但從不把女人養在家裡,讓她呆了幾天後,還是隱晦地讓管家把香奈兒送上馬車,自己去尋歡作樂了。
香奈兒一咬牙,拿出家裡的男裝,改成自己適合的款式,騎馬闖入巴勒松和情婦們的野餐聚會。
這個獨特的假小子吸引了眾人的注意,巴勒松再也藏不住她了。
香奈兒與其中一情婦結交,送她一頂自己帽子,情婦也有點喜歡,但又覺得帽子過於簡潔。直到戴出去後,一下子吸引了眾人的目光。
「帽子上的東西太多會阻礙你思考。」 從此,花裡胡哨的帽子再也不是什麼潮流,香奈兒開始給貴婦們做帽子,懶得再取悅巴勒松,有了自己開店養活自己的想法。
香奈兒和巴勒松
理想初見光明的同時,她的愛情也悄悄來臨。
這一天,香奈兒在巴勒松家見到一個彈鋼琴的英國男人博伊,他是巴勒松的朋友及合作夥伴,一個過於迷人的溫柔紳士。
博伊愛上了香奈兒,不是巴勒松那樣的一時的喜愛,而是真正的欣賞。
他欣賞香奈兒的個性、勇敢、智慧和狡猾,常常傾慕地看著她,目光溫柔深情。
博伊
香奈兒也淪陷了,當然,是無法抗拒的。
看著沉浸在婚姻幸福中的妹妹,香奈兒想:愛也許沒有那麼糟。
曾經她說過「戀愛中的女人很可悲」,但她還是愛上了博伊。
博伊會推薦香奈兒讀一些好書,他們還一起旅行,創造了無數甜蜜。
被愛情衝昏頭腦的某個瞬間,香奈兒也想過結婚,直到知道了博伯早就有個商業聯姻的未婚妻。
博伊並不是很闊綽的人,他無父無母,自己打拼到現在,所以策略婚姻對他很重要。
香奈兒醒悟――婚姻能代表什麼呢?母親為愛情結了婚,還不是被父親背叛,抑鬱至死?
博伊不愧是最懂她的人,她這樣有十足潛力的女人,是不適合結婚的,婚姻會埋沒她的強大,她也不允許自己變成一個軟弱的婦人。
也許是在相處中認識到了香奈兒的好,亦或失去了才知道珍惜。
看著漸漸自由、投向別人懷抱的香奈兒,巴勒松竟感到撕心裂肺地悲傷。
「沒了你我該怎麼辦啊……」
作為回應,香奈兒溫柔地給了巴勒松一個離別的擁抱。
有些人,註定沒可能。
不愛就是不愛,跟時間沒有關係,跟給予多少也沒有關係。
巴勒松曾經覺得她有趣,現在仰慕她。他給他能給的,向她求婚,最後也只能看著她的背影遠去。
曾經我怕你拋棄我,現在你害怕我拋棄你
這是怎樣的一個女人,哪個女人不被感情打倒?
很多女人會在愛情中迷失自己,香奈兒偏偏要做那個另類:她要繼續愛, 且不被愛情掌控。
從此,她一邊經營帽子店,一邊和博伊定期相聚。
反正她不屑於婚姻的供養和束縛,所以覺得這樣很好,更何況博伊愛意依舊。
他尊重她,了解她,深愛著她。
他了解香奈兒過於自尊的性格,她不花他的錢,他幫她還貸款她都生氣。
「你太驕傲了,會吃虧的。」他說。
然而,還沒等到香奈兒蛻變,博伊就出車禍了。
他急於回來和香奈兒相聚,懷裡還藏著給她的禮物。
香奈兒失聲痛哭,癱軟在地,那一刻,好像耗盡了她一生的愛。
香奈兒終生未嫁,但創立了法國最有名的奢侈品品牌,設計了無數服飾,解放了女性的穿著和思想。
從此,女性脫下了繁瑣的裹胸和腰帶,把「取悅別人」的思想轉為「取悅自己」。
穿金戴銀的俗氣風尚也隨之改變,香奈兒設計的衣服,低調、冷靜、別致,她通過衣服傳達的不只是美,更是思想。
多年後,香奈兒看著自己創立的時尚帝國,過去一幕幕如走馬燈閃現在眼前。
她一生馬不停蹄地工作,直到臨終最後一天。當時,她88歲。
這個身材矮小、特立獨行的女子領先現在「女權運動」幾十年,透過這個名字仿佛能看到她智慧深淵似的黑眼睛、不容侵犯的強大內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