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否》原著:康姨媽兩個女兒一好一壞,嫁盛家王家結局各不相同

2020-12-13 我是榕凡

想了解更多精彩內容,歡迎關注我@我是榕凡

《知否》原著裡康姨媽有兩個嫡出的親生女兒,一個是康允兒,一個是康元兒。

兩個女兒都是從小在康姨媽身邊長大的,但允兒心地善良、規規矩矩,元兒卻傲慢無禮,招搖跋扈。

而這也註定了,允兒和元兒未來的生活會有很大的不同。

她們的結果,在康姨媽入慎戒司時就已經一清二楚。

一、康允兒曾被打算嫁給長柏

在長柏高中之後,康姨媽曾想把允兒嫁給長柏。

一來是因為長柏小小年紀便中了進士,將來肯定前途不可限量。加上康家有走下坡路的趨勢,而如今的盛家風頭正盛,允兒嫁進盛家,不失為一個很好的聯姻親機會。

二來,允兒若是嫁給長柏,那她的婆母就是自己的親姨,光有這一層身份,允兒將來的日子就會好過。沒有婆媳關係的困擾,允兒可謂是一生無憂。

三來,是康姨媽自己的小心思,這一點在元兒身上也體現過。允兒嫁進盛家,到時候王氏一撒手,允兒就可以把整個盛家攥在手裡。到時候,也就相當於康姨媽把整個盛家攥在手裡。

但康姨媽的這些小心思都被盛老太太看清了。允兒雖好,自己也還算喜歡,但她絕不是長柏的良配。嫁進盛家可以,但那個人絕對不會是長柏。因為康家對長柏未來的仕途毫無助力。

於是,盛老太太經過深思熟慮之下,把允兒嫁給了盛家大房的盛長梧。

這樁婚事,大家都是滿意的。允兒雖然是康姨媽的女兒,但她為人低調,做事不張揚,絲毫沒有大小姐的架子,盛家上下對她都很滿意。

長梧和允兒婚後甜蜜,在一次盛家家宴中,康姨媽看著允兒臉色紅潤,新婚後更增幾分嬌豔,心裡便道這樁婚事還是不錯的。出於感激,康姨媽連連敬了盛老太太好幾杯酒,老太太也都痛痛快快喝下了。

二、康元兒嫁給王家表哥

王氏原本打算把如蘭嫁回娘家的,和王老太太也算通了氣。

但沒成想平寧郡主也透露出要如蘭做兒媳的意思,王氏也很滿意,不顧和王家早已說好的親事。雖然齊、盛兩家沒有明說,但彼此也算是心照不宣了。

後來出了墨蘭的事,平寧郡主說變卦就變卦,再不肯和盛家結親了。

雖然齊府婚事黃了,但王氏想著好歹還有自己的娘家,王府肯定不會介意墨蘭的事。

誰知,就在事情僵持不下的時候,王舅母告訴王氏,王家已經和康家結了親,康家把元兒許過去了。

原來,王家看王氏這般反反覆覆,一會兒和王家結親,一會兒和齊府結親,這把王家的嫡孫當什麼了?反正娶誰都是王老太太的外孫女,王氏又這般反覆無常,加上康姨媽的不懈努力,元兒就順利進了王家。

三、康姨媽出事後允兒元兒不同結果

元兒雖然嫁進了王家,但結果卻並不好。

元兒這種媳婦,白貼我金山銀山我也不要,可恨母親偏心,我只能受著。本想她年紀還小,好好調教也就罷了,誰知……哼哼,她進門後沒大沒小、不恭不敬,我不過訓斥她幾句,她就要回娘家告狀。

元兒嫁進王家之後,三天兩頭氣王舅母,在康姨媽的唆使下,元兒甚至想要害王舅母,從而把整個王家攥在手裡。幸好王舅母及時發現,才沒有讓她得逞。

元兒和康姨媽心腸歹毒,為了自己孩子能夠有個好姻緣,在康姨媽出事後,王舅母決定給兒子尋個平妻。出身低些不打緊,最主要的是品行端正,為人賢惠,千萬不能像康元兒那樣。

而允兒就不一樣了,雖然母親做了大逆不道的事,但盛家都是明理的人,加上允兒平常心善,也沒人把氣扯到允兒身上,都像往常一樣待她。

雖然允兒也想為母親求情,但奈何盛家人上下團結一心,堅決不鬆口,允兒盡力雖無結果,也只能這樣了。

最後

允兒元兒都是康姨媽的女兒,但一個下場悽涼,一個被捧在手心。除了婆家不同,更重要的,是因為她們為人的不同。

允兒生性善良,又溫柔可人,嫁為人婦後,勤勤懇懇,安分守己,絲毫不擺架子。

而康元兒仗著外祖的喜愛和康姨媽的撐腰,在王舅母面前沒大沒小,夫妻也不同心,於夫家沒有半點省心的地方。

兩人孰是孰非,明眼人一眼就能看出來,也怪不得康姨媽出事後允兒還能安穩過好後半生。

人這一生會經歷很多事,或坎坷或順境,但無論遇到什麼事,我們都希望自己能夠不忘初心,堅守心中的正道。

康允兒能夠擺正自己的位置,即使在母親的耳濡目染之下,依舊能夠保持一顆善良的心,不受環境左右,給自己博了個好前程。

允兒和元兒的結果也告訴我們,一個人能走多遠,走得好不好,不在於後臺,而在於自身的性格和內心的清明。

只有無愧於心,方能始終。

今日話題:

對於康元兒和康允兒的下場,你有什麼感觸嗎?

相關焦點

  • 劇中作惡多端的康姨母,在《知否》原著中,她的結局更加大快人心
    自己終身困於牢獄之中康姨媽敢給盛老太太下毒,無非是拿捏住了盛家不敢以自己的官位名聲將這件事捅破,即使自己受到些懲罰,娘家人都在京城,也會力保她沒事。康姨媽猜到了自己母親會為自己鼎力出頭,可是卻沒想到明蘭對這件事堅持,也沒想到長柏能為了維護盛老太太如此決絕,更沒想到康姨夫恨不得把她早點趕走。
  • 《知否知否》原著康允兒三觀極正,嫁給盛明蘭堂哥,結局很圓滿!
    文/羅小可《知否知否應是綠肥紅瘦》是由趙麗穎、馮紹峰、朱一龍等領銜主演,根據關心則亂同名小說改編,講述了庶女盛明蘭從盛家庶女蛻變為一品誥命夫人的勵志故事。趙麗穎飾演的是盛明蘭這個角色,她是庶女出身,最後卻嫁入侯府,逆襲成為一品誥命夫人,可謂是劇中最好命的女子之一。劇中康姨媽是不討喜的女性角色,她心機又歹毒,雖然是高門嫡女和康家的當家主母,但是心胸狹隘,總是見不得別人過得比自己好。
  • 知否原著:盛家的女兒們最終的結局,以及他們後代兒女們的情況
    看完電視劇《知否知否應是綠肥紅瘦》讓人意猶未盡,總想了解電視劇之外,這些人物的更多生活後續,小編把原著番外篇裡面關於盛家女兒們以後的情況,做了匯總,讓大家更加詳細地了解這些人物,對她們的結局有一個大概地了解。
  • 《知否》康姨媽:童年的溺愛、婚後的陰影,鑄就了大反派的誕生
    要說《知否》裡誰最不受歡迎,康姨媽絕對排得上前三名。無論是劇集還是原著,康姨媽都壞得很徹底,就像是創作者特意為了襯託主角的光環而設置的角色。很刻意,也很扁平。02 婚後:一落千丈的人生都說結婚是女人的第二次投胎,如果沒有選擇好家庭,那便是廢了。王家兩個女兒的命運就是從這裡發生的轉折。當初共有兩家男兒來王家求親,一個是盛家的長子盛紘,另一個則是康家的長子康海豐。
  • 知否:康姨媽原著中她被送去了慎刑司,她的嫂子恨她入骨
    《知否》電視劇康姨媽的扮演者是張棪琰,康姨媽出身顯赫,長相美麗,氣質高貴,婚事也是自己看好的康姨父,她覺得康姨父出身世家大族,長得斯文帥氣,不顧母親的反對,嫁入康家,誰知道,康姨父是個公子哥兒,貪圖享受,貪戀美色,後來通房丫頭一屋子,為了康姨父,康姨媽把自己的嫁妝都搭進去了,可即使這樣
  • 知否原著:最恨康姨母的不是明蘭,而是她嫂子
    但是在小說中,明蘭並不是最恨康姨母的,雖然明蘭憎恨康姨母下毒想害盛母,但對於恨,想的不多,只是想給她個教訓,給盛老太太討個說法。最恨康姨母的是她的嫂嫂——王氏,王氏康姨母的哥哥所娶的正妻。在小說中,她是最後出場,也是很快就結筆的一個人物,但是其表現出對康姨母的憎恨,可謂是到骨子裡面。
  • 《知否知否應是綠肥紅瘦》中的康姨媽為什麼對妹妹家如此有興趣?
    有一種親戚,只要你過的比她好,她就受不了。《知否》中的康姨媽,就是這群人中的典型代表。康姨媽此人,從小掐尖要強,事事都喜歡跟別人爭一爭。尚未出嫁時,父母寵著她,兄弟姐妹多讓著她,更讓她的性格驕縱起來。康姨媽從未關心過妹妹,她對盛家的事比對自己的事還感興趣,這本身就是一種病態。嫉妒心作怪,讓康姨媽看不得王大娘子過好日子康姨媽出嫁時,曾經也風光過,反倒是王大娘子這個妹妹嫁的有些憋屈。王大娘子從小就得不到父母疼愛,康姨媽默認這個妹妹就應該不如自己。
  • 《知否》原著:比穿越明蘭更具現代思維的盛品蘭,女兒就該這麼養
    盛品蘭,盛家大房盛維的女兒。盛明蘭評價她:其實你雖是女子,你姐夫也未必打得過你。很多人都認為,原著作者筆下的盛明蘭因為是穿越到古代的,所以具有現代思維。可是盛明蘭從小生活在盛家,小心翼翼,如履薄冰,她骨子裡的那份現代思維,多多少少都帶了些古代人的想法。但盛品蘭不一樣,她真的是具有現代思維的古代人,不但性子跳脫,行事不拘小節,雖然擁有的是女兒身,骨子裡活脫脫的是男兒志。
  • 《知否》原著:都是「心機女」,憑什麼明蘭好命?她們卻不得善終
    在《知否》原著中:林小娘、康姨母、小秦氏,外帶明蘭,她們其實都是「心機女」,但是又有所不同,也是這種不同讓明蘭可以很好命,林小娘、康姨母、小秦氏卻不得善終。
  • 知否 知否王若佛這幾點失策 讓林噙霜在盛家橫行
    原著裡,王大娘子還真沒辦法阻止林小娘,  因為林琴霜是以盛老太太故交的女兒身份進的盛府,然後住在壽安堂裡就和後來盛明蘭一樣,  林琴霜動用了手段,先勾引盛紘未婚先孕,  大家都知道盛紘此人一貫愛面子的臭毛病被林琴霜抓住了,拿捏盛紘手到擒來!
  • 知否原著:王大娘子因毒害盛母,被送回老家思過
    王若弗在《知否》一劇中飾演的盛府大娘總是高光時刻不斷,給觀眾帶來了許多有趣的笑料,例如:「狐猸子這事,原來也是要天分的」這一段中,就使觀眾忍俊不禁。可是在原著中,王大娘子因為參與姐姐康姨母毒害盛母一事被長子長柏送了宥陽老家,因為此事,大娘子還與自己的兒子大鬧了一場。但還是不得不服從兒子的安排。
  • 知否結局:盛家四位姑娘,只有墨蘭沒有得到自已想要的生活
    昨天又刷了一遍劇版的知否,劇版的知否結局和原著小說的結局差異還是蠻大的。原著中顧廷燁和明蘭遠離京城,寄情山水,成就了一段佳話。明蘭這一生,前半年盡在宅鬥中度過,後半生婚姻順遂,子嗣爭氣,婚姻數十載,顧廷燁未納一妾侍,盛家四姐妹中明蘭婚後是最幸福的,以至於明蘭到晚年還是盛家小輩們的傳說。而劇中結局就簡單多了,風波平定後,顧廷燁重修祠堂,盛顧兩家歡笑一堂。墨蘭也回來了,再沒有往日的跋扈。明蘭顧廷燁兩人攜手共進,恩愛如初。
  • 知否:盛家女兒大都嫁給武將世家,兒子們大多娶回文官清流的女兒
    《知否知否應是綠肥紅瘦》盛紘是一個精明的父親,給兒女選擇婚事都毫不含糊,他對每一個兒女,不論嫡出、庶出都很上心,對他們的婚事都格外重視,所以在他的精心安排下,盛家兒女的每一樁婚事,都包含著盛紘的苦心。如果按照盛紘最初的意思,盛家的兒媳婦們都會出自文官家庭,如果沒有什麼例外女兒將都會嫁入武將世家。
  • 《知否知否》原著她是唯一背叛盛明蘭的侍女,好吃懶做,結局解氣
    文/羅小可《知否知否應是綠肥紅瘦》是由趙麗穎、馮紹峰、朱一龍等領銜主演,根據關心則亂同名小說改編,講述了庶女盛明蘭從盛家庶女蛻變為一品誥命夫人的勵志故事。趙麗穎飾演的是盛明蘭這個角色,她是庶女出身,最後卻嫁入侯府,逆襲成為一品誥命夫人,可謂是劇中最好命的女子之一。原著中,盛明蘭心地善良為人通透,她厚待身邊的每一個侍女,小桃和丹橘都覓得佳婿結局幸福圓滿。
  • 知否原著:盛老太太再次改嫁的夫家是名門望族
    盛府的老太太,是通毅侯的獨女,當時嫁給盛紘的父親,就是因為勇毅侯看中了盛父探花郎的前途,可惜自從盛老太太嫁到盛府以後,盛父龐妾滅妻,而盛老太太也因為行事太過於剛果,使自己的兒子也早夭了。其實在原著中,盛老太太的父親在盛父死去之後,就曾想要自己的獨女再嫁,可是由於盛老太太抵死不從,不惜與自己的母家——徐家斷絕了來往,這才有了盛紘今日的成就。
  • 知否原著:從盛長柏的婚禮過程,看看古代大家族的結婚流程
    《知否知否應是綠肥紅瘦》原著裡詳細描寫了盛家嫡長子——盛長柏的一系列婚禮流程,今天小編從盛長柏的婚禮流程,來看看古代大家族成親的系列流程。盛長柏是盛家的長子嫡孫,盛老太太和盛紘對長柏的親事,格外重視。長柏科舉之路十分順暢,逢考必中。
  • 《知否知否》歡喜的結局掩飾不住的,是悲劇的內核
    劇版《知否知否,應是綠肥紅瘦》的結局非常美滿,盛家沒有了林小娘興風作浪,大娘子也洗心革面。幾個孩子的家庭,除了墨蘭不如人意之外都很美滿。盛老太太身體康健成日裡含飴弄孫,享受天倫之樂。但其實想想劇裡每個人的人生,都很可憐。
  • 讀了《知否》原著才知道,四個反派排序,小秦氏真拿不了第一
    在康府,康姨娘壓榨妾室,把庶子庶女不當人看,隨意打罵發賣;在顧府她勾搭上了小秦氏,想給明蘭來個下馬威;最過分的是她竟然在盛府指使自己的親妹妹給盛老太太下毒。康姨媽的心機可比林姨娘多多了,林姨娘要是在康府估計也活不過兩集把。康姨媽也夠狠毒,庶子庶女隨意處置,她根本不顧念親情,她會拉自己的親妹妹墊背,甚至指使康元兒給自己的婆母也就是自己的親弟妹下毒。
  • 《知否》原著:如蘭嫁入文家,墨蘭嫁入梁府,5個女兒個個低嫁!
    《知否知否應是綠肥紅瘦》中,如蘭嫁入文家,先前與文炎敬就彼此相愛,算是嫁給了愛情,若說明蘭和如蘭誰更幸福,我認為都幸福,一個是先婚後愛,一個是直接嫁給愛情,都還不錯,唯獨墨蘭最後結局很悽慘。其實在電視劇中是沒有播出的,但在原著裡已經交代清楚了盛家這幾個姐妹的結局,今天就說說如蘭和墨蘭的結局:墨蘭將文炎敬推給了如蘭墨蘭寧死不要的愛情,如蘭視若珍寶,墨蘭可算是盛紘很心疼的女兒了,雖然給她找了一個窮舉子,但文炎敬這個人經得住考驗、打磨,有上進心,但墨蘭只看家世,不看他的潛力
  • 《知否》原著:盛家三個兒媳婦的共同優點,女人嫁人後都該看看
    盛家給三個兒子結的親,特別好。 盛長柏靠實力娶了滿門清貴的嫡女海氏,盛長楓靠運氣娶了盛紘好友的嫡女,盛長棟靠品性娶了沈國舅親戚的嫡女。 一個嫡子兩個庶子,卻娶了三個嫡女,而且三個兒媳婦的做派品性,都是一等一的,端的是好姻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