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實驗原理
睪酮在皮膚中經5α-還原酶作用轉變為組織活性更高的雙氫睪酮,能促進皮膚細胞內核蛋白的合成及可供合成脂類所需能量的糖酵解通路,刺激皮脂腺細胞周轉及脂質合成。不正常的皮脂溢出使毛髮皮脂腺囊異常和過多脫屑,進而引起細菌主要是痤瘡丙酸桿菌的滯留和繁殖。皮脂過多分泌,排洩不暢和皮膚防禦功能減弱也導致其它條件致病菌如金黃色葡萄球菌、表皮葡萄球菌、棒狀桿菌、大腸桿菌、卵圓型糠秕孢子菌等的繁殖,並在繁殖過程中釋放溶脂酶。在該酶的作用下,皮脂中的甘油三脂被逐步分解釋放出遊離脂肪酸,刺激並破壞毛囊上皮細胞,直接或間接促進毛囊角化過度。當毛囊皮脂腺導管出現角化異常時會有以下現象:
①毛囊角質細胞代謝周期加速,產生更為緊密的角化物;
②橋粒和張力微絲會增加且會使聚在漏鬥處;
③角化細胞的脂質代謝發生變化,這些變化會使毛囊導管閉塞,進而產生粉刺,導致毛孔粗大。
粉刺病理變化特點分為三期:①前驅期:皮脂腺體異常增生,同時有眾多腔隙充斥期間,未見明顯角化現象;②早期微粉刺:毛囊內腔隙開始擴大、膨脹、毛囊角質形成細胞增生並粘連,細菌在腔隙內大量繁殖並充滿腔隙。③後期微粉刺:皮脂腺腺泡開始萎縮,毛囊上皮細胞過度增生,阻塞引起毛囊擴張,皮脂腺導管也隨之角化過度,毛囊腔隙內的大量細菌尤其是痤瘡丙酸桿菌在粉刺早期的進一步生長繁殖。綜合粉刺發病機理,人體功效評價指標為局部黑頭粉刺的數量和面積佔比、油脂含量和毛孔直徑。
二、志願者條件
2.2.1納入標準:
(1)年齡在 18-45 周歲之間,性別不限(妊娠或哺乳期婦女,或六個月內預備懷孕婦女除外)。
(2)鼻翼兩側有黑頭粉刺毛孔粗大者,面部皮膚油脂分泌比較旺盛者,使用Sebumeter測定鼻翼兩側油脂含量值,受試區域基礎值在120μg/cm2以上者。
(3)受試者近一個月內沒有使用外用、口服或注射過其他可能影響測試結果的產品。
(4)受試部位沒有接觸過皮膚治療、美容以及其他可能影響結果的測試。
(5)近一個月內未曾使用激素類藥物及免疫抑制劑者。
(6)現在或最近三個月受試部位未參加其他臨床試驗者。
2.2.2排除標準
(1)有嚴重系統性疾病,免疫缺陷或自身免疫性疾病。
(2)近一周使用抗組胺藥或近一個月使用過免疫抑制劑者。
(3)近兩個月受試部位使用任何抗炎藥物。
(4)胰島素依賴糖尿病患者。
(5)正在接受治療的呼吸道疾病患者。
(6)過敏體質、過敏性皮膚炎等人群,有皮膚病或疾病市者。
(7)正在接受皮膚科治療的人群。
(8)受試區域有面積胎記、抓痕、白斑、色素痣、疤痕疙瘩等影響試驗的皮膚表徵者。
三、去黑頭功效評價
3.1實驗設計
3.1.1實驗分組採用自身對照原則
3.1.2功效判定標準
黑頭粉刺的數量和面積佔比顯著性減少時,則證明產品有去黑頭粉刺的效果。
3.1.3微觀圖像獲取
用Visia-cr在標準光1模式下,拍攝受試者正臉靶目標的宏觀圖像。分析目標區域內的黑頭粉刺數量和面積4.1.4目標區域油脂含量測定
用Sebmeter 815探頭,測試目標區域的油脂含量
3.1.5目標區域毛孔直徑測定
用Visioscan 20顯微鏡,測試目標區域的毛孔直徑
3.2 實驗步驟
即時去黑頭粉刺功效評價
(1)測試當天,志願者不建議洗臉,在進行數據採集之前,使用Sebumeter測定鼻翼兩側油脂含量值,篩選受試區域基礎值在120μg/cm2以上者。
(2)採集完後,所有志願者需使用胺基酸潔面乳清洗臉部肌膚,清水衝洗後用無屑吸水幹紙巾吸乾,需在溫度20±1℃、溼度55%±5%恆溫恆溼環境中靜坐20min。
(3)使用Visia-cr在標準光1模式下,拍攝受試者正臉靶目標的宏觀圖像。分析目標區域內的黑頭粉刺數量和面積。
(4)使用皮膚油脂測試探頭(Sebmeter 815)對志願者目標區域油脂進行採集。
(5)使用Visioscan 20顯微鏡對目標區域毛孔直徑採集。
(6)產品使用,隨機在鼻翼一側塗抹產品,另一側作為陰性對照;分別在使用產品後0.5h,1h和2h後測試目標區域的黑頭粉刺數量和面積,油脂和毛孔直徑
長效去黑頭粉刺功效評價
(1)測試當天,志願者不建議洗臉,在進行數據採集之前,使用Sebumeter測定鼻翼兩側油脂含量值,篩選受試區域基礎值在120μg/cm2以上者。
(2)採集完後,所有志願者需使用胺基酸潔面乳清洗臉部肌膚,清水衝洗後用無屑吸水幹紙巾吸乾,需在溫度20±1℃、溼度55%±5%恆溫恆溼環境中靜坐20min。
(3)使用Visia-cr在標準光1模式下,拍攝受試者正臉靶目標的宏觀圖像。分析目標區域內的黑頭粉刺數量和面積。
(4)使用皮膚油脂測試探頭(Sebmeter 815)對志願者目標區域油脂進行採集。
(5)使用Visioscan 20顯微鏡對目標區域毛孔直徑採集。
(6)產品使用,分別在使用產品後1d,3d和7d(1w,2w和4w具體結合產品宣稱)後測試目標區域的黑頭粉刺數量和面積,油脂和毛孔直徑
四、統計學處理
4.1 即時去黑頭粉刺功效測試
實驗數據均採用spss統計學軟體分析,經使用產品0h、0.5h、1h和2h後的數據變化與陰性對照比較,實驗數據均採用t檢驗及標準差(X±s)來表示。
4.2 長效去黑頭粉刺功效測試
實驗數據均採用spss統計學軟體分析,樣品塗抹後1d,3d和7d(1w,2w和4w具體結合產品宣稱)數據變化與初始值比較,經自身對照評價其功效,實驗數據均採用t檢驗及標準差(X±s)來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