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可能是起步最晚的原 R 屬守宮之一。」by 達叔
魔物守宮 Mniarogekko chahoua適宜溫溼度:21 ~ 25 度,相對溼度 50 ~ 85 %爬寵界的寶座島嶼
新喀裡多尼亞 New Caledonia 是一座孤懸在南太平洋的大島,隸屬於法國海外領土。對於喜歡旅遊的遊客來說,可能不甚熟悉。但對於生物學家來說,它可謂是「得天獨厚」。
早在數千萬年前,它就於澳洲大陸分離。島上至今還留存著現生最原始的被子植物「互葉梅 Amborella trichopoda 」。島上的生物在這遺世獨立的環境下,演化出許許多多獨一無二的類群,例如許多不會飛的鳥,大型昆蟲,還有許多獨特的爬蟲類。
新喀裡多尼亞環境
魔物守宮的原產地
能在樹枝上找到野生的魔物守宮嗎?
對爬寵愛好者來說,新喀裡多尼亞特產的多趾虎 Rhacodactylus 是赫赫有名的類群(就是國內熟知的 R 屬守宮),它們進入歐美寵物繁殖市場已久,而且被培育出許多的品系供玩賞。早期這些守宮的繁殖具門檻較高,爬市單價也很高。但因為它們很受市場青睞,歐美能夠進行穩定人工繁殖的飼養場,已經很多了。
但寵物化開發品系是如火如荼,而對這類守宮的分類卻是一團糟。
美國賓州 Villanova 大學的 Arron Bauer 博士與其同僚在進行新喀裡多尼亞守宮研究時發現,傳統上被當成多趾虎的物種,彼此之間的關係並不親近。
* R 屬(Rhacodactylus)的正式中文譯名叫多趾虎屬,所以正式文獻資料裡某某多趾虎指的就是 R 屬。
原來的 R 屬(Rhacodactylus)被分成了三屬。
新分的 R 屬(Rhacodactylus)包括蓋勾亞守宮 R. auriculatus、體型最大的守宮 —— 巨人守宮 Rhacodactylus lechianus、最大的胎生守宮 —— 粗吻巨人守宮 R. trachyrhynchus、以及屬中唯二胎生守宮 —— 粗鱗巨人守宮(小型粗吻守宮) R. trachycephalus。
粗吻巨人守宮 Rhacodactylus trachyrhynchus
粗鱗巨人守宮 Rhacodactylus trachycephalus
最熱的睫角守宮現在屬於 Correlophus 屬(睫角守宮屬),它的學名也順勢改成了 Correlophus ciliatus。新 C 屬除了睫角守宮,還包含新種貝雷島睫角守宮 Correlophus belepensis (國內一般稱呼它為薩拉辛守宮)。
貼張薩拉辛守宮的圖片
它目前在國內市場偶有出現
同等大小的價格要略低於魔物守宮
最後是 Mniarogekko 屬(魔物守宮屬),這個屬包含魔物守宮 Mniarogekko chahoua,以及新種精靈魔物守宮 Mniarogekko jalu 。
精靈魔物守宮 Mniarogekko jalu
雖然原 R 屬被分的很「碎」,但它們飼養繁殖方面依然非常像,部分物種可以跨新屬雜交繁殖。科學分類對於飼養繁殖愛好者來說,有點像平行世界發生的事情,沒太多影響。
回到這個屬的守宮,它們需要原始森林才能生存,但是目前受到人類引入貓的侵害,數量急速下降,科學家認為被人帶至這些島嶼而野化的貓咪對這些特有生物的傷害不只是隱憂,而是顯而易見的傷害。
*本段研究資料出自:Bauer AM, Jackman TR, Sadlier RA, Whitaker AH (2012) Revision of the giant geckos of New Caledoani (Reptilia: Diplodactylidae: Rhacodactylus). Zootaxa 3404: 1-52.
原 R 屬最後的餘暉
對樹棲守宮愛好者來說,原 R 屬守宮總是有特別的魅力。
睫角守宮眼睛上的小「睫毛」,蓋勾亞(綽號:石像鬼)擁有頭部獨特角狀突起,巨人守宮更不用多說了 —— 守宮界最大的體型。這三種都經過了繁殖家長時間的選育繁殖,現在都兼具花色多,飼養方便,性情溫順的特點。而當爬寵愛好者們,再次把目光聚集在新喀裡多尼亞,希望能再找到一種可以寵物化的守宮時,發現了魔物守宮,在國外市場上魔物被稱為「 R 屬愛好者最後的守宮」。
魔物守宮 Rhacodactylus chahoua 的 「chahoua」 在當地的語言中代表"惡魔" ,但對於愛好者抑或是科研人員來說,它們並不是恐怖的「惡魔」而是充滿魅力的「惡魔」。
它的英文名 Mossy New Caledonian gecko 卻是另一個意思 —— 「仿地衣(樹皮)的皮膚迷彩」。魔物守宮的體色不僅因個體而異,它們還會根據環境的變化,改變身體的顏色。它們皮膚的色系很豐富,包含紅褐色、棕褐色、深綠色、淺綠色和白色的複雜迷彩,看起來就像身上長了「苔蘚」。
這三張圖片是一隻魔物守宮
它們有通過改變身體顏色隱匿入環境的能力
花紋是不是很「苔蘚」
外觀上,原 R 屬成員都有一定的相似性。魔物守宮的體長有 22 ~ 25 釐米 ,體型要比睫角守宮大上一小圈。它們的尾巴會在受到嚴重危險的時候掉落,但往後可以慢慢長出再生尾,和睫角守宮的「永久掉落」機制不同。
斷尾
再生尾
飼養得當,魔物守宮能活十幾二十年,有的資料顯示它們壽命甚至能到二三十年,非常長壽。這也算是原 R 屬的種族天賦之一。
不同島嶼的魔物守宮外觀差別,有些島嶼的魔物鼻子短、臉型體型有差異。這情況如果你玩過巨人守宮一定不陌生。
魔物守宮的島嶼地域種不如巨人守宮那麼多
成年雌性的體型往往大於雄性。從尾根部的突起和鞭毛,就能明確分辨公母,和其他原 R 屬成員一樣。
公(半陰莖突起)
公(常見的 V 型股孔)
母
飼養餵食
飼養餵食方面,整的 R 屬的物種大差不差。環境布置是典型的夜行樹棲類型(或者半樹棲類型),放置綠植躲避處有助於緩解個體的警戒度,放置水盆用作應急水源(或者提高某些乾燥地區溼度)。
白天 22 ~ 25.6 度;晚上 18.3 ~ 22 度。環境中溫度最低點不要高過 27.8 度。最低溫度不要低於 18.3 度。
溼度應該維持在 50 ~ 85 % 之間(大部分時間維持在 50 ~ 60 %)。如果你所在的地區比較乾燥,可以採取早晚往環境噴水的方式,增加溼度,早晚間溼度高也很符合魔物守宮原產地的氣候特徵;如果你所在地區溼度長期超過 60 % ,反而要除溼,比如把環境通風做好,或者選擇一些非保溼型墊材,過高的溼度會造成守宮呼吸道感染和黴菌生長。
比較推薦借鑑 TCC 這家繁殖場的環境布置
兼具美觀和實用
UVB 並不是必須的,如果要在環境中種些植物或者弄個布景缸,可以使用 UVB 5.0。
食物方面,它們也是活體飼料加果泥的雜食組合。
(根據本人的飼養經驗)魔物守宮的幼體階段對活體飼料的依賴度比較高,也就是說,如果你打算入魔物守宮又只餵果泥,可能會碰到不小的麻煩。
它們的飲食基本上和睫角守宮別無二致,這裡不再贅述。
繁殖
繁殖方面,新晉的魔物守宮和薩拉辛守宮都屬於低產守宮,繁殖和孵化都不成熟。
在產卵整個過程中,雌性身體承受的壓力很大。考慮正式繁殖前,雌性最好能有 2 歲的年齡,且食物中要提供充足的鈣質,雄性比較穩妥的繁殖年齡是 18 個月。
成體雌性
成功交配後,雌性的妊娠會維持 30 ~ 35 天,每次產 2 枚卵,雌性通常不會埋卵,而是把卵下在墊材表面或者掩蓋在枯枝落葉下,平均而言雌性每年產 3 次卵,有些時候可能會連續產 6 次。
卵的孵化時間從 70 到 200 天,由孵化溫度決定。在 27 度的孵化溫度下,需要孵化 90 ~ 100 天。
除了要了解上述的一些基本指標外,想要做好繁殖基本就是一場扣細節大戰。
剛開始的基因之路
截止到現在,魔物守宮的寵物化處在開始階段,只出現了模糊的基因種類。
前面也提到過魔物守宮存在分不同島嶼的地域種,
目前選育多為 Pine Island 松樹島種群
來自亞特蘭大的爬寵繁殖場(The Chahoua Chamber)
他們以 pastel 粉彩和 super high white 超級高白作為開發方向
從 2009 年開始做到現在,血統比較成熟
這裡一隻帶基因的魔物守宮苗,大概 1200 ~ 2000 美元
魔物守宮的介紹到此為止,其實它的資料遠不止於如此,但因為整個原 R 屬的信息很雷同,所以就不重複寫了。如果大家對原 R 屬特別有興趣,可以把物種資料(睫角守宮)、採訪文章(巨人守宮大佬 roots 訪談,魔睫雜交)、國外資料(國外翻譯視頻)都翻出來看看,相信馬上能對整個系列有深刻的認識。
另一個值得一說的點就是魔物守宮可以和睫角守宮雜交出魔睫守宮(【睫角】和【魔物】也能雜交?這次採訪跨屬守宮繁殖者 —— 這期周報採訪過國內首次雜交案例)。
混血的魔睫守宮
以魔物當下的價格,想入坑帶基因的魔物守宮不是一般人能承受的了的,且貨源稀少。對非土豪玩家來說,魔物守宮目前最大的樂趣恐怕還是能實現魔睫雜交,哪怕只有一隻魔物守宮都能納入睫角繁殖種群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