銷售假冒偽劣醫用口罩?重罰!廣東公布十大典型案例

2020-12-09 東方網

&nbsp&nbsp&nbsp&nbsp2月8日,廣東省市場監管局、廣東省藥品監管局聯合公布疫情防控期間查處銷售假冒偽劣醫用口罩十大典型案例,深圳瑞草堂、惠州華醫國藥、河源常春堂、惠州國泰堂等多公司及經營者上「黑榜」。

&nbsp&nbsp&nbsp&nbsp1月26日晚,深圳市市場監督管理局寶安監管局接群眾投訴舉報,在深圳市瑞草堂大藥房有限公司立業路分店現場,發現帶有「K310」、「NIOSHN95」等字樣的口罩產品內有黑斑和較為明顯的泥黃色痕跡,且內外包裝均無廠名廠址、合格證明和中文標籤。另在店內發現庫存有500個標示「SurgicalFaceMask」(外科口罩)等字樣的口罩,內外包裝均未見廠名廠址、產品合格證明和中文標籤。

&nbsp&nbsp&nbsp&nbsp經初步調查,當事人銷售上述兩種口罩共計24800個,銷售金額8.3萬元。深圳市市場監督管理局寶安監管局於1月27日將該案移送當地公安機關。目前,公安機關已以涉嫌銷售不符合標準的醫用器材罪立案偵查。

&nbsp&nbsp&nbsp&nbsp在汕頭,1月28日晚上,當地市場監管局根據掌握的線索,聯合市公安局食藥環支隊,對位於長平路48號的汕頭市金平區福恒生醫療器械用品店進行突擊檢查。現場查獲涉嫌「三無」醫用口罩36000個,貨值9萬元。經檢驗,涉案產品不符合醫用口罩標準。目前,汕頭市市場監管局於2月7日以涉嫌銷售不符合標準的醫用器材罪移交當地公安機關。

&nbsp&nbsp&nbsp&nbsp十大典型案例

&nbsp&nbsp&nbsp&nbsp1.深圳市瑞草堂大藥房有限公司立業路分店涉嫌銷售不符合標準的醫用器材案

&nbsp&nbsp&nbsp&nbsp2.惠州市華醫國藥大藥房等公司涉嫌銷售不符合標準的醫用器材系列案

&nbsp&nbsp&nbsp&nbsp3.河源市常春堂醫藥有限公司涉嫌銷售不符合標準的醫用器材案

&nbsp&nbsp&nbsp&nbsp4.惠州市國泰堂大藥房有限公司涉嫌非法經營醫療器械案

&nbsp&nbsp&nbsp&nbsp5.潮州市許惠尹涉嫌銷售偽劣醫療器械案

&nbsp&nbsp&nbsp&nbsp6.汕頭市福恒生醫療器械用品店涉嫌銷售不符合標準的醫用器材案

&nbsp&nbsp&nbsp&nbsp7.佛山市源參堂醫藥有限公司涉嫌銷售不符合標準的醫用器材案

&nbsp&nbsp&nbsp&nbsp8.梅州市陳長江涉嫌銷售偽劣醫療器械案

&nbsp&nbsp&nbsp&nbsp9.廣州市海皇勞保商店涉嫌銷售假冒廠名醫用口罩案

&nbsp&nbsp&nbsp&nbsp10.清遠市金輝商店涉嫌銷售「三無」醫用口罩案

&nbsp&nbsp&nbsp&nbsp王佳欣

&nbsp&nbsp&nbsp&nbsp粵市監

相關焦點

  • 銷售「三無」口罩?罰!廣東發布製售問題醫用口罩十大典型案例
    新冠肺炎疫情發生以來,多地出現「一罩難求」現象,同時也出現部分不法商家藉此生產、銷售「三無」問題口罩。2月8日,廣東省市場監管局、廣東省藥品監管局聯合發布疫情防控期間查處銷售假冒偽劣醫用口罩十大典型案例。
  • 定西2家百貨店銷售假冒偽劣口罩被處罰!
    #戰疫甘肅市場監管在行動#銷售的口罩無生產廠家、無生產地址、無生產日期……2月4日,定西市場監管局對一批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疫情發生以來查處的銷售假冒偽劣口罩典型案例予以曝光。經查,該商行購進、銷售商品名為飄安的一次性口罩共300隻,該產品無生產廠家、無生產地址、無生產日期;商品名為上海艾時尚實業有限公司的高透氧口罩390隻,該產品無生產地址、無生產日期;商品名為上海艾思奇實業有限公司的時尚平面口罩500隻,該產品無生產地址、無生產日期;商品名為長垣立旺防護用品廠的一次性口罩100隻,該產品無生產日期。以上4個商品名的口罩共1290隻,其行為構成銷售假冒偽劣商品行為。
  • 公安部公布打擊制假售假犯罪十大典型案例
    中新網北京4月22日電(記者 張子揚) 為進一步深化打擊智慧財產權和製售偽劣商品違法犯罪,保持對此類犯罪活動的嚴打高壓態勢,切實維護好人民群眾生命健康和財產安全,公安部4月22日對外公布公安機關打擊危害群眾生命健康安全的制假售假犯罪十起典型案例。  近年來,公安部黨委高度重視智慧財產權和製售偽劣商品犯罪偵查打擊工作。
  • 省市場監管局曝光十大典型案例
    本報太原4月30日訊(記者郝薇)4月30日,省市場監管局召開新聞發布會,向社會公布今年以來查處的與疫情防控和復工復產密切相關的十大典型案例。這些案例涵蓋了製售假冒偽劣防護用品、違規野生動物交易、虛假廣告宣傳、無證食品生產、惡意註冊商標、哄抬物價、侵犯智慧財產權等市場監管的相關領域,具有較強的典型意義。  據了解,今年以來,省市場監管局堅決貫徹落實省委省政府各項決策部署,積極發揮市場監管職能優勢,從嚴、從重、從快查處了一批假冒偽劣和價格違法案件,為復工復產、復商復市營造了健康有序的市場環境。
  • 非法製售口罩牟利,重罰
    來源:經濟日報原標題:非法製售口罩牟利,重罰進價為200元/盒的3M牌8511CN型口罩(10隻裝),大幅提價到850元/盒對外銷售,擬處以300萬元罰款的行政處罰;銷售假冒3M、「飄安」口罩,銷售「三無
  • 3M口罩翻倍賣,上海公布10件哄抬口罩價格等典型案件
    當天,上海市市場監管局公布10件哄抬口罩價格、製售假冒偽劣口罩等典型案件。案例1:涉嫌銷售無證及假冒偽劣口罩案1月28日,上海市市場監管局執法總隊結合輿情監測及市場排摸,與楊浦區市場監管局綜合執法大隊、楊浦區公安分局經偵支隊聯合行動,一舉查獲涉嫌銷售無證及假冒偽劣一次性口罩的違法行為,涉案物品共計50000隻。
  • 假冒洗衣液、醫用口罩……河北公布第二十七批疫情防控期間違法...
    長城網訊(記者 張藝萌)2月15日,河北省市場監督管理局公布了第二十七批銷售假冒偽劣產品、哄抬物價、未明碼標價等違法行為典型案件。案例二 :尚義縣普仁醫院違規銷售假冒醫用口罩案根據群眾舉報,尚義縣市場監督管理局依法對尚義縣普仁醫院開展調查。經查,該院存在違規銷售假冒醫用口罩的行為。尚義縣市場監督管理局依法對該院罰款2萬元。
  • 向假冒偽劣說不!來看看身邊的十大典型案例
    市場監管部門檢查食品安全(資料圖)浙江新聞客戶端見習記者 何賢君 通訊員 傅一恆今天(12月30日)下午,金華市市場監管局舉行演示匯報會,向市民公布了2015年十大典型案例昂貴的私處用品竟是假藥6月9日,結合前期掌握的情況,永康市公安局與市場監管局對市場上銷售「美國BOBO」產品的違法分子進行集中收網行動,查獲大量假冒偽劣商品,公安還一舉抓獲7名犯罪嫌疑人
  • 阜陽市公布6起非法製售口罩等個人防護用品違法典型案例
    中國質量新聞網訊 近日,阜陽市市場監督管理局公布疫情防控期間第一批非法製售假冒偽劣口罩等個人防護用品違法典型案例。案例2:阜南縣市場監管局查處某奶粉店涉嫌銷售假冒「飄安」口罩案2020年2月4日,阜南縣市場監管局接到消費者投訴,反映阜南縣地城某奶粉店銷售假冒「飄安」口罩。
  • 慎買朋友圈口罩!假冒偽劣口罩小作坊製作 流動銷售
    日前,上海警方通報,1月26日,上海楊浦區城管部門在五角場地區發現一涉嫌銷售假冒偽劣口罩的流動攤販。1月28日上午,專案組將涉嫌非法售賣假冒偽劣口罩的楊某抓獲。經相關部門鑑定,楊某用於銷售的3200隻一次性口罩均為假冒偽劣產品。警方查出楊某的上家系金某、俞某等人,並相繼抓獲金某、俞某、蔡某等4名犯罪嫌疑人。
  • 河北衡水市市場監管局公布第三批違法典型案件
    河北新聞網訊(河北日報記者焦磊)新冠肺炎疫情發生以來,衡水市各級市場監管部門持續加大市場監管領域的執法工作力度,重點對哄抬物價、虛假宣傳、假冒偽劣等違法行為進行及時查處和從嚴打擊,遏制了違法行為,維護了市場秩序。2月13日,衡水市場監管局公布了第三批典型案例。
  • 佛山公布十大消費投訴舉報案例
    在3·15國際消費者權益日來臨之際,3月13日上午,佛山召開2020年3·15新聞發布會,公布佛山市十大消費投訴舉報典型案例。十大案例中有三個與口罩有關,其中一家公司涉嫌生產銷售了近百萬元假冒偽劣口罩。
  • 「監管」市市場監管局集中曝光一批「口罩」違法典型案例→
    自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發生以來,上海市場監管部門持續開展對超市、藥店等場所的監督檢查,加強口罩等防護用品質量監管和價格監管,堅決維護疫情防控市場秩序。現公開曝光一批哄抬口罩價格、製售假冒偽劣口罩等典型案件。
  • 市場監管總局公布一批網售假冒口罩案件
    市場監管總局公布一批網售假冒口罩案件       微商網店成假冒偽劣防護口罩「重災區」       2月23日,國家市場監管總局對外公布了一批「聯合雙打行動」典型案例,其中有10起非法製售口罩等防護用品案例,包括了江蘇、浙江、江西、上海等省市市場監管部門查處的通過網絡渠道銷售假冒偽劣口罩案件。
  • 賣假劣口罩,嚴懲!廣東曝光十大案例,6個涉嫌犯罪已移交公交機關
    來源:中國消費者報圖片來源:人民日報客戶端銷售「三無」、假冒偽劣無中文標籤、非法企業生產的口罩嚴懲不貸!!!廣東市場監督管理部門和藥品監督管理部門近日來從嚴從快查處了一批銷售假冒偽劣醫用口罩違法案件案例一深圳市瑞草堂大藥房有限公司立業路分店
  • 上海監管部門集中曝光第三批口罩違法典型案例
    中國食品安全網訊(趙永恆記者黃官國)上海市場監管部門始終將打擊哄抬物價、非法製售口罩等行為作為整治重點,加強線上線下質量、價格、智慧財產權監管。2月10日,曝光第三批「口罩」違法典型案例。
  • 假口罩、假藥、假洋酒……公安部公布打擊制假售假十大案件
    4月22日,公安部公布公安機關打擊危害群眾生命健康安全的制假售假犯罪十大案例。設黑窩點生產假冒知名品牌醫用口罩2月,遼寧警方破獲特大生產銷售偽劣口罩案,抓獲犯罪嫌疑人6名,搗毀生產假劣口罩窩點1處,當場扣押成品、半成品口罩累計8萬餘只,造假設備10臺,涉案總價值100餘萬元。
  • 保暖口罩冒充N95?進口口罩無來源?寧波公布防疫物資專項整治十大案例
    今天,寧波市市場監管局公布全市防疫物資產品質量與市場秩序專項整治行動十大典型案例,涉及產品質量、不正當競爭、認證檢驗檢測、價格等領域違法行為。 這是繼浙江省市場監管局公布此次專項整治行動的部分典型案例之後,寧波再次評選推出的一批有代表性的典型案例。
  • 一和藥房銷售問題口罩,被重罰!
    8月19日下午,柳州市市場監督管理局公布了多份行政處罰決定書,對一和、百草堂、康民、眾生堂、寶慶等藥品銷售公司和藥店進行處罰。處罰原因包括銷售問題口罩、廣告宣傳種含有誘導性和綜合性評價的內容,如「店長推薦」「買五得六」等。
  • 假冒「3M」口罩流向市場 江蘇公布一批發「疫情財」案例
    中新網南京2月17日電 (徐珊珊)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期間,江蘇嚴厲打擊整治非法製售口罩與防護產品行為。17日,江蘇省市場監管局公布一批疫情防控期間違法典型案例。其中,無錫2處涉案經營點通過網絡,銷售假冒「3M」口罩2.55萬隻,泰州某公司銷售假冒「3M」口罩7萬餘只,部分銷往南京、揚州等地。通報稱,2月6日,無錫市市場監管局對一張涉假冒「3M」口罩物流單進行了分析研判,從物流單所示發貨地入手,迅速鎖定了2處涉案經營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