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在讀一本書,是畢淑敏的《旅行使我們謙虛》,旅行使我們謙虛,在我們被瑣碎磨損的生命裡,張揚綠色的旗幟。在我們被刻板疲憊的生活中,注入新鮮的活力。
當風裡挾著櫻瓣,春天就要來了,說什麼春風十裡不如你,倒不如背包旅行,和奈良一樣,宮島處處有很多野生的鹿,生活在海邊、山裡、櫻花林裡的鹿。每每讀到「樹深處見鹿」這句詩,都覺得有鹿就是靜謐森林。
從廣島市區坐JR火車或者電車到宮島口站,換擺渡船。還有一種辦法是從廣島的平和紀念公園,坐遊船直接抵達宮島,連擺渡船也省了。雖然票價貴了不少,但我還是選擇了這種方式。因為我所住的地方距離平和公園很近,幾乎是步行的距離。
宮島上的嚴島神社和海上鳥居,是世界文化遺產,如果來的季節和時間對,不僅能看到海上鳥居,也能看到很特別的海上神社。吃吃逛逛地穿過這條街,再沿海邊的路走上一段,就能看到海上大鳥居了。而這一路都是石制燈籠與青松作伴。天氣很好,海水藍的純淨,在這樣的海邊會情不自禁想深呼吸,仰著頭吹吹海風,是說不出的舒暢。宮島上的海景也如此之好,倒是我沒有想到的。
日本三景之一的宮島,是點綴在美麗的瀨戶內海上的受人敬畏崇拜的「神島」。日本三景是江戶初期,踏遍全國的儒學學者,林春齋在「日本國事跡考」所提及的三處奇觀。 後人稱之為日本三景,即宮島、天橋立、松島。
這裡有世界文化遺產嚴島神社,有未加人工雕琢的保持了原生態樣貌的彌山,有諸多歷史悠久的神社佛閣等古蹟,而成為了世界文化遺產登錄的嚴島神社,有著1400年以上的歷史。嚴島神社朱漆的典雅神殿,與大海及彌山原始森林完美融合,釀造出平安時代的優美與華麗。
東側迴廊有47間(廊柱與廊柱的間隔為1間。1間約為2.4米),入口是被稱為切妻造的屋簷,以柏樹皮鋪就,橫梁上有梁瓦。東西約有262米長,都吊著燈籠。迴廊下鋪底板,1間約為8塊,均未使用釘子。 被評為國寶的客神社,屬於平安時代,這裡供奉著天忍穗耳命,活津彥根命,天穗日命,天津彥根命,熊野椽樟日命等5個男神。桃山時代的長橋和祭祀大國主命的大黑社也是重要的文化保護遺產。
宮島的渡船碼頭有日落和當日潮汐時間預報,因為是海上鳥居和神社,所以漲水最滿時最壯觀,而退潮時可以走近大鳥居,繞開地面的海水,從露出的一些斑駁的沙地和石子上走過,神秘的感覺油然而生,尤其推薦留在宮島看日落,日落時分整個天空會被映成金色,映襯著海上鳥居。
參道商店街整條街都很好逛。土特產店與飲食店鱗次櫛比,參拜街道商店街是宮島最熱鬧的地方。這個地方是在江戶末期填海而成的。昭和時代的高度成長期時,這裡是主要街道。街道的兩旁,擠滿了土特產店,飲食店和旅館等。其中最多見的小吃應該就是楓葉蛋糕了,在楓葉形狀的模子裡加入麵漿和小豆餡烤製成的點心。
在這條街上看到有各種飯勺製作的紀念品,還有木質飯勺形狀的明信片。至於飯勺的來歷,我特意去查了一下資料。1789年至1800年,痛感島上居民們過著艱苦生活的僧人誓真,有一天夢見了辯財天。誓真模仿辯財天手上的琵琶的形狀製成了飯勺並教會給島上的居民,這就是宮島飯勺的由來。
當時前來參拜嚴島神社的人們,幾乎沒有什麼宮島的土特產品帶回去,所以宮島飯勺受到參拜者的喜愛,而後聞名全日本。其中還有展示世界最大的大飯勺,為將傳統工藝宮島細工傳承下去,同時作為飯勺的發祥地宮島的象徵,經過2年10個月的精心製作,於昭和58年完成了製作。更因「盛取幸福」的說法而受到人們喜愛。
在宮島最不能錯過的美食即是生蠔,街上有數家售賣生蠔的餐廳和路邊攤,我看著網上的評價走進了一家「生蠔屋」,我靈機一動問服務生有沒有中文菜單,真的有哦。菜單並不複雜,做法包含烤生蠔、生鮮生蠔、油漬生蠔和炸生蠔。剩下就是還有生蠔的壽司和蓋飯。在很多國家吃過生蠔,所以抱著一種淡定的心情來吃,沒想到味道倒是很有些驚豔。
宮島本地特產生蠔個頭大、味道鮮美,據說是因為宮島牡蠣養殖場的海面波浪平穩,少有自然災害,所以牡蠣的木筏非常安穩。另外,適當的潮水流動為養殖牡蠣創造了良好的環境,因此宮島牡蠣的味道是最好的。炸生蠔的做法像炸蟹,而油漬生蠔我是第一次吃,入口滋味很濃,很有味道,但口味並不會過於偏重。推薦生蠔套餐,有各種做法的生蠔,適合想品嘗多一些做法和品種的哦。
TIPS:抵達方式
飛機:【廣島機場】乘坐巴士從廣島機場到廣島車站約48分鐘。乘坐JR山陽本線(開往巖國)到宮島口車站約27分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