梵谷和土豆的不解之緣

2021-02-19 初次見

1885年,梵谷父親的突然去世,讓一直不被父親認可的梵谷非常難過。

於是,梵谷就靠著畫畫度過了這段難熬的時光。

就是這樣,梵谷和土豆的緣分開始了。


兩個種土豆的農民 1885

白天在屋外畫,晚上就著燈光畫。


兩個挖土豆的人 1885

為了練習人物繪畫,他每天都會到勞動的場地,反覆地描摹。


兩隻手 1885

☁ ☁

從人物框架到局部素描,就是這樣一次次的練習,最後梵谷創作出了一幅著名的《吃土豆的人》。

這幅畫不像往常的習作那樣的刻板,完全是梵谷創造性的發揮。


在一間滿是汙垢的簡陋的農舍裡,有一盞小燈點亮的灰色場景。

灰色亞麻桌布、煙跡斑斑的牆,女人們還戴著在田間勞作時滿是灰塵的帽子。

他們過度疲勞的軀體,變形的雙手和面無血色的臉龐,被梵谷刻畫的淋漓盡致。

尤其是他們皮膚的顏色,猶如泥土,像沒削皮的土豆的顏色。

一筐土豆 1885

很多隻土豆顏色的手,緩緩地伸向散發著縷縷蒸汽的盤子裡。


這些人直接用手從託盤裡抓土豆,這些他們親手翻地栽種出來的食物,暗示這些農民食其所食,完全心安理得。

梵谷還用灰暗的色彩描繪了他們的孤單,儘管圍坐在一起吃飯,但畫中的人們各自望著一個方向,沒有任何交流。


他營造這種氛圍,想讓我們設身處地的思考,這些人和我們截然不同的生活方式。

☁ ☁ ☁

創作《吃土豆的人》的期間,梵谷畫了很多類似內容。

圍桌而坐的農民家庭 1885


《四個吃飯的農民》1885

正是勤奮的練習,才有了今天我們看到的《吃土豆的人》,梵谷甚至叮囑弟弟提奧應該裝裱什麼顏色的畫框。

金色不就是麥子的顏色嗎,他為什麼對麥色如此執著?點擊下方藍字,隊長告訴你。

☞梵谷眼裡的死亡


▼點這裡,看更多「性感」作品!

相關焦點

  • 繪畫 | 梵谷《吃土豆的人》
    , Amsterdam關於版本在創作了多幅素描和習作之後,梵谷繪製了兩幅油畫《吃土豆的人》。最終版的《吃土豆的人》和油畫習作之一收藏在阿姆斯特丹的梵谷博物館。△ 油畫《吃土豆的人》習作之一,梵谷繪於1885年,阿姆斯特丹梵谷博物館藏初始版《吃土豆的人》和素描稿在荷蘭奧特洛(Otterlo)的克勒勒-米勒博物館(Kröller-Müller Museum)。
  • 蔣勳:3梵谷《吃土豆的人》
    有人指責他這幅畫中的形象不準確,而他的回答是:"如果我的人物是準確的,我將感到絕望,……我就是要製造這些不準確、這些偏差,重新塑造和改變現實,是的,他們能不真實,你可以這樣說--但是比實實在在的真實更真實。"這幅《吃土豆的人》是梵谷接觸印象派之前的最重要作品。與前面以織布工為題材的作品相比,這幅畫的明顯不同在於人物成了主角。
  • 梵谷和他的朋友們:友誼是最好的慰藉
    雖然因為凡·高的性格和行為導致一些朋友因為矛盾而離開他,但即使是在他人生的低谷,仍有一些不離不棄的朋友陪伴著他。  1879年8月,他在寫給弟弟提奧的信中曾提到,「正如每一個人一樣,我也需要友情,需要關愛和信任。我是一個有血有肉的人,而不是冰冷的鋼鐵和石頭。」
  • 在倫敦「遇見文森特梵谷」,荷蘭梵谷博物館沉浸式梵谷展將於南岸...
    荷蘭是畫家梵谷的出生地,也是目前梵谷多數傳世畫作的所在地,而位於阿姆斯特丹的梵谷博物館是館藏梵谷作品數量最多的荷蘭博物館。由於畫作的脆弱和珍貴,無法像一些藝術品一樣跨越重洋展現給其他國家的人們,梵谷博物館開始了以「遇見文森特梵谷」為主題的沉浸式巡迴展。
  • 至愛梵谷|花花世界,不必當真
    精神疾病、自殺、割耳,作品之外,人們更津津樂道於那些亦真亦假的流言隱秘…...2017年,電影《至愛梵谷:星空之謎(Loving Vincent)》以65000幅「梵谷式」作品組成全球首部動畫電影,梵谷筆下金黃的麥田,璀璨的星空在這裡都動了起來。梵谷出生於荷蘭鄉村的一個新教牧師家庭,投身於繪畫之前他還做過職員和商行經紀人。早期受到寫實主義影響,他的作品多呈現深褐色基調。
  • 梵谷博物館┃收藏梵谷作品最多作品 致敬【美行加人341】
    這座博物館的建成是梵谷和提奧兄弟情誼與兩代人努力的結晶。1890年梵谷與世長辭,大量的作品由弟弟提奧繼承。然而,梵谷逝世六個月後,提奧也追隨哥哥駕鶴西去。隨後,提奧的孀妻約翰娜隨後繼承了梵谷的畫作以及梵谷的幾百封信件。喬安娜讀過這些的信件後,被深深地觸動了,她一面撫養年幼的溫森特,一面著手讓世人了解梵谷和他的作品。
  • 梵谷和高更
    梵谷和高更這對CP,絕對是藝術史上,相愛相殺的最厲害的,要知道梵谷就是因為和高更吵架,才會病發割下了自己的耳垂
  • 梵谷博物館重開放:「在畫中」首次聚焦梵谷自畫像及影響
    澎湃新聞獲悉,6月1日,自3月中旬暫停開放的荷蘭梵谷博物館已重新開放,原定於2月20日至5月24日展出的「在畫中:描繪藝術家」展延期至8月30日。「在畫中:描繪藝術家」以梵谷的自畫像為主線,共展出了從1850年到1920年的77件作品,其中53件來自法國、美國、英國和瑞典等國,從多個方面探索並聚焦梵谷自畫像的作用、意義和影響。
  • 梵谷作品200幅
    梵谷的畫就是這樣的,每次看都會被感動。其實,梵谷除了畫向日葵,星空之外,短暫的一生,也畫了很多深入人心的作品,今天,給大家分享梵谷的系列作品。隨著梵谷藝術個性的發展,他的筆觸,即畫筆在畫布上設色的方式,也發生了改變。在短暫的藝術生涯的後期,他的筆觸,無論並排塗抹或層層堆疊,都不再是縱橫或斜向,而是呈旋風的形狀,仿佛火焰在燃燒,仿佛宇宙在誕生,仿佛物質在令人眼花繚亂地運動。
  • 梵谷,在薄情的世界深情地活著
    梵谷,從27歲學畫到37歲謝世,在短短的10年裡畫了兩千多幅畫。他死後,每一幅都是天價,生前,卻連土豆都吃不起。
  • 【友蘭人】劉平老師:吃土豆的人
    「兩袋子還多啊,我和你媽兩個人,每個月一袋子多!」父親彎著腰,還在往袋子裡裝大粒的土豆,衣服上滿是泥土。母親則拎著十多斤黃澄澄的小米往車的後座上擱,嘴裡嘮叨道:「城裡一斤米六元錢,咱這不花錢還沒汙染。」花白的頭髮在陽光照射下,竟然看不出什麼顏色,頭頂似乎沒了頭髮。我沒有說什麼,只要父母高興,我就知足。
  • 梵谷的畫,你真的看懂了嗎?附贈梵谷作品圖 2000 張!
    > 月突然病故,之後梵谷完成了這幅《吃土豆的人》,畫中的形象都是基於對當地農民的面孔和雙手的研究。「如果在一幅表現農民的畫中聞到了培根和菸草的味道、土豆的蒸汽,很好,那不算不對頭。如果在馬廄裡聞到了馬糞的味道,非常好,那就是馬廄的味道。」
  • 梵谷的七幅向日葵——童繪世界名畫系列
    我們上一期認識了羅浮宮三寶之一,今天我們來認識一下「荷蘭之光」——文森特·梵·高 Vincent·van·Gogh和高更 Paul·Gauguin 如何認識的故事。前面我們介紹了梵谷在阿爾勒的三個臥室,第一幅就是為高更準備的。但是你知道嗎?另一副非常著名的《向日葵》也和高更有著不解之緣!
  • 梵谷先生:一世孤獨
    18歲的梵谷已立志做一名優秀畫家了。家裡的親人都不贊成他作畫,只有弟弟理解並支持他。他曾對弟弟提奧說:「我有一種作畫的強烈衝動……」 他起初師從海牙畫家莫夫,在學習中他對荷蘭畫家倫勃朗和法國畫家德拉克洛瓦、米勒的藝術產生了濃興趣,並認識到藝術與生活的密切關係。
  • 影響梵谷一生的四個時刻
    荷蘭時期梵谷的代表作品有《吃土豆的人》(。梵谷為這幅畫了做了幾十幅農民肖像的習作,以確保畫出他所滿意的作品。他說:「我想要明白地表現出這些在燈光下吃土豆的人,就是用伸進盤子裡的同一雙手去鋤地的。因此這幅畫所敘述的是體力勞動,說明他們是誠實地掙到他們的食物的。我要表達這種與我們這些有文明教養的人完全不同的謀生方法的印象。
  • 畢卡索和梵谷的故事
    小白臉時期的梵谷面相學告訴你:鼻子較高的男人,天生具有藝術家的神經質和公子哥兒的浪漫情懷,是愛情交往上是標準自戀主義者。畢卡索畢卡索的一生就是由藝術和女人相伴相生的,他的大大小小十幾個女人成就了他的藝術,他也用自己的肉體和才情徵服和摧毀了他的女人。
  • 梵谷和高更造訪妓院的通信「例外」,被梵谷博物館購得
    兩位十九世紀最著名的藝術家,文森特·梵谷和保羅·高更,寫了一封關於他們造訪了法國的妓院的信件。據《衛報》報導,這封梵谷和高更之間的通信,以前主要由私人保管,被描述為「例外」。在梵谷去往Arles的妓院前,他幾乎割掉了自己的左耳並將它作為禮物送給了Gabrielle Berlatier ,一個做女僕的農夫的女兒。高更突然叫停了與這位荷蘭藝術家共度一年的計劃,哀嘆他的朋友已經「發瘋了」。在一封寫於1888年11月1日至2日的信中,高更和梵谷向藝術家mile Bernard講述了他們在鎮上的黃屋共度的一周左右的經歷。
  • 天才之路 | 梵谷:星空之謎
    整幅畫中,底部的村落是以平直、粗短的線條繪畫,表現出一種寧靜;但與上部粗獷彎曲的線條卻產生強烈的對比,在這種高度誇張變形和強烈視覺對比中體現出了畫家躁動不安的情感和迷幻的意象世界。這幅畫中呈現兩種線條風格,一是彎曲的長線,一是破碎的短線。二者交互運用,使畫面呈現出眩目的奇幻景象。這顯然已經脫離現實,純為梵谷自己的想像。在構圖上,騷動的天空與平靜的村落形成對比。
  • 梵谷的一生,令人沉醉!
    ——吳冠中談梵谷一、梵谷——星空  夜晚,他看到夜空中有一個奇特的月亮,還有星星和幻想的彗星。這些星星和幻想的彗星是黃色的旋渦,在天空中旋轉著,它們變成一束反覆遊蕩的光的擴散,帶動整個深藍色的天。《花瓶裡的十五朵向日葵》1889年1月 藏於美國費城費城美術館  梵谷一生中曾被三個女人吸引,分別是倫敦房東太太的女兒,守寡的凱表姐和曾做過妓女的模特
  • 狂人梵谷的勵志故事
    小梵谷長著一頭美麗的紅髮,模樣卻很難看,脾氣十分古怪,不愛與人交往,可又易動感情;性情粗魯、任性,而又靦腆羞澀。他的一個伯父在巴黎和倫敦都有支店,做的是大宗藝術品交易,打算日後讓梵谷來繼承他的買賣。梵谷也因為商業上的事情,後也來往於倫敦和巴黎的商鋪。這時的他是個勤勉青年,前途遠大,但後來由於個人事件的挫折而失去希望,對工作再也沒有了興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