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後,實體店不想被淘汰,必須做2個布局:線下體驗,線上裂變

2020-12-14 網客會

在傳統的經營模式中,實體店想要提升業績,最簡單的方式,就是通過連鎖模式,把一個店複製成多個店。

這樣做的目的是通過下線布局,搶佔市場資源,獲客更多的客流量和銷量。但隨著實體運營成本的增長,傳統的實體連鎖模式,已經無法適應市場發展。

那麼實體店未來該何去何從呢?要打破傳統的連鎖模式,把實體店做小,線上店做大,通過線下做體驗,通過線上做裂變。

1、打通線上線下

2、打開線下入口,玩轉用戶運營

3、藉助用戶入口,實現線上做裂變

4、把線下店做小,把線上店做大

在傳統的經營模式中,講究的是貨賣堆山,店越大越好,只有大店才能吸引更多流量和銷量。

這是因為在網絡沒有普及之前,人們的生活和購物都在線下完成,只有位置比較好,店比較大,才能在競爭中勝出。

就如我們在過去消費,都需要去KA賣場一樣,從人的潛意識中,會認為大超市大店,商品比較全,而且性價比高。

但隨著智慧型手機的普及,人們生活和購物習慣的改變,現在的大部分年輕人,並不願意,也沒有太多時間去逛超市。

再加上疫情常態下,人們不太願意去戶外消費,更多會選擇通過手機網購,在電商、直播、同城電商等平臺上去消費。

在這樣的趨勢下,店大小已經不再重要,最關鍵的是要有人消費。所以實體店想要生存,除了要有線下實體店以外,也需要有線上店。

這樣就相當於有兩個獲客入口和銷售渠道,可以通過多場景為消費者提供購物需求。

線下店的功能是做體驗,售貨、鎖客、順便賣貨。線上店的功能是做用戶連接,實現二次復購以及裂變式營銷。

可以看下現在所有的新零售項目都是如此,就是當消費者在線下購物的時候,都需要導入線上。這是新零售轉型的第一步,目的是把客戶變成用戶,把經營貨變成經營人。

在新的零售思維中,是以人為中心,通過線下店把客戶導入線上,是為了做用戶的經營,根據用戶需求,通過線上店實時連接,提供營銷活動二次激活。

那麼在這樣的經營思維中,主要要做的是把線下店做小,線上店做大。因為在今天,今天業績的多少跟店無關,跟用戶量和用戶數據有關。

比如原來是以商超以及連鎖店,覆蓋下線客戶資源,現在則是把大店打散了,變成幾平米十幾平米,甚至根本沒有店,只有一個智能售貨機。

就是根據實際的市場需求,打造不同的購物場景,把下線店做小是為了覆蓋3公裡的範圍,離消費者更近,這樣就可以通過線下入口,通過第三方應用場景賦能實體店。

就是在用戶使用線上店購物的時候,可以把用戶的信息和數據,以及消費數據,聚合在一起集合成大數據。

這樣可以根據用戶的需求,通過貨找人思維,把新品營銷活動,通過應用場景推薦給用戶,增加用戶的價值。

就如最近兩年的咖啡品牌一樣,下線店就是拿來與用戶產生連接的,是為了獲取用戶。當積累大量用戶資源以後,不但可以根據用戶需求賣更多的咖啡,而且還可以根據人群經營思維,為消費者提供咖啡以外的商品。

通過單品鎖定人群,根據人群推薦一系列的商品和服務,提升用戶的價值,可以把咖啡為基礎的線上入口,打造成一個線上超市。這就是把線下店做小,線上店做大的第一層意思。

在新的經營思維中,把線上店做大,除了通過用戶運營,放大用戶的價值以外,還可以藉助線上店,實現裂變式營銷,讓用戶去裂變用戶。

比如我們是一家連鎖店,通過線上與線下融合,把客戶轉換成用戶,與用戶建立實時連接以後。

就可以藉助用戶為流量入口,通過獎勵機制,讓用戶分享我們的線上店,給自己的好友,分享到自己的群裡,分享到社交空間。

具體是怎麼操作的呢?

首先就是把線下作為入口,通過線下去鎖客,先獲得種子用戶。比如我們線下店獲得1000個種子用戶了,那麼就可以通過,老帶新、好友贈送、社交拼團、社交立減等獲得,讓種子用戶分享,實現裂變營銷。

以贈送福利為例,就是所有的用戶,收藏或者下載線上店以後,都可以免費贈送給好友5次體驗產品。

就是把連接分享給好友,讓好友去下單,這樣就可以打通社交關係,實現裂變。

同時每個人消費以後,都會獲得一個社交立減劵優惠卷(10元劵5張)這樣種子用戶一樣會分享給自己的好友實現裂變營銷,放大用戶量。

相關焦點

  • 實體店不想被淘汰!就要做好這3個布局:玩轉線上+線下模式
    疫情過後實體店該如何生存?牢記這3個方法:一是打開公域流量,二是做好私域流量,三是選擇好第三方應用!1、什麼是公域流量?是需要付費的,需要每次花錢、花時間,才能在平臺上購買的,當然線下實體的客流量也屬於公域流量那麼實體店打開公域流量的具體方法是什麼呢?
  • 實體店想要生存!牢記這3核心,打造線上+線下模式!
    實體門店倒閉潮的來臨,跟網際網路的衝擊以及疫情都沒有直接的關係。最關鍵的是人們的生活方式和購物習慣都變了,實體的老闆經營思維還停留在20年前。在大變局下,實體想要生存,不是向外找問題,而是要自我升級重新布局!具體可以借鑑一些3個方法!
  • POLA布局實體店,線下門店正在回暖?
    而線下實體店卻在逐漸消退,根據贏商大數據中心的監測顯示,2017年1—6月,北上廣深200多家已開業購物中心共關店、撤租品牌約3000個,已開業商場空置率最高達35%,空置率為近三年北上廣深購物中心新高。並且5G時代即將來臨,且不說這是直接利好線上,利空線下。
  • 疫情後,實體店想要生存下去,必須要學會這3個方法!
    很多做實體店的朋友都很擔心,疫情影響導致實體店被淘汰。請大家放心,不論什麼時候實體店都不好消失、不可能淘汰。但對於未來的實體店來說,想要生存和發展,必須順應時代趨勢,重新做好這3大布局。1、流量變現、提升復購2、客戶用戶化3、品類重構一在90年代,實體店能夠快速發展,是因為網際網路和物流不夠發達,必須要通過終端實體,下沉市場。
  • 線上線下兩重天 家電實體店能否「蘋果化」
    專家建議,售前體驗和售後維修顯然是離不開實體店的,未來實體店可不再作為銷售的渠道,而是和蘋果體驗店一樣,線下體驗線上下單,改善消費者的購物體驗。數據對比明顯在各種政策拉動和促銷活動的刺激之下,「五一」期間家電銷售回暖跡象明顯,但因為在疫情下,消費者收入受到影響,期望的大幅度消費反彈並未出現。
  • 董明珠:新零售需線上線下融合!盒界實體店佔領禮物市場新風口
    7月13日,由鈦媒體主辦的「T-EDEG X全球連線科技月」的線上直播間,迎來了一位「帶貨女王」,她就是格力電器董事長董明珠。在與董明珠溝通的這一小時當中,董明珠為大家分享了自己對此次疫情與新零售的看法。
  • 第玖生活分享:線下實體店發展趨勢?實體店如何轉線上運營?
    遭此磨難的護膚品和時裝店,這時也許才真實搞清楚線上二字的必要性。現階段,在新零售的機率下,許多的店家都剛開始挑選了網上線下緊密結合的方式,而且為此來完成新零售的營銷推廣。因此 如今也是有許多的電子商務行業的大佬都剛開始新的一輪線下零售合理布局了,例如大伙兒了解的阿里巴巴、蘇寧易購、京東商城這些。
  • 線下門店生意難做,如何破解實體店運營難題?
    3月底的時候,無意間在家族微信群看到一個門店入駐點購廣場的連結,說是可以幫助門店開通線上渠道,還能代理點購的全平臺業務,增加門店的收入,我抱著試試看的心態,打了客服電話諮詢後入駐到點購平臺。入駐點購後,我的生意真的好起來了,收入也多了,而且我現在也報名了點購禮推員做副業兼職,跟隨『玩手機是要賺錢的』理念,多方面增加我的收入。」首先,讓我們先來認識一下點購集團。
  • 與線上無法接軌的線下實體業主們,還能扛多少個寒冬
    自從馬雲團隊成功將線上商店平臺建立成功後,是多少個傳統的線下實體業主們噩夢,很多實體店從此消失在人們的日常生活中,很多人也開始接受從線上購買更多的生活必需品,最大的因素是因為網購的商品遠遠便宜與實體店裡的商品價格。
  • 縮減實體店、線上零售低迷,佐丹奴國際疫情下也難抗
    其中,來自中國大陸的銷售額由2017年的13.07億港元下滑23.87%至2019年的9.95億港元,佔營收比重下滑了3.6個百分點;來自港澳的銷售額由2017年的9.69億港元下滑20.33%至2019年的7.72億港元。在中美貿易摩擦、地區性社會事件及異常暖冬多重壓力下,佐丹奴國際的中國大陸和港澳市場銷售低迷,所以公司不得不加速縮減該兩個市場的實體店面。
  • 秒針系統黃凱鋒:疫情讓線上線下結合更緊密 線下廣告數位化轉型再...
    經濟觀察網:直播對實體店有影響嗎,目前商圈的恢復情況怎麼樣?  黃凱鋒:直播對實體門店的影響,更多是引流的作用,疫情影響的宅經濟下,消費者通過直播可以了解實體門店的商品並在線體驗,更多的實體店開始線下門店+線上雲店雙平臺運營,線上和線下廣告的投放也更強調一致性及 「配送入戶」。
  • 家電線上線下價格將拉平,實體店憑什麼贏?
    影響一:電商「補貼」將被規範,雙線價格差將縮小對於電商平臺的「攻城略地」,很多實體店老闆最為無奈的是自己所售賣產品在價格上的劣勢。大家認為,實體店市場之所以「退縮」的這樣快,主要原因是電商巨頭同類產品的價格要比自己實體店低很多,所以通過對比價格後很多消費者自然會流向電商。電商的價格為什麼會明顯低於線下實體店的價格?「家電人」認為主要來自於兩方面的作用。
  • 疫情過後,線下生意將加速轉移至線上
    線下生意一年比一年難做,競爭越來越激烈,利潤越來越薄;農產品找不到市場,種養殖業一片哀嚎,但大街上依然有快遞員、外賣員在奔波。像盒馬鮮生,叮咚買菜,每日優鮮這樣的平臺,你每天稍微晚一點都搶不到青菜。所以,每一次大波折,都會倒下一批人,也站起來一批人。這是歷史的鐵律。
  • 服裝高低端品牌之間線上線下布局的區別!
    作為一位從事服裝行業接近十年的從業者,接觸了整個某一線城市裡絕大部分的品牌,面對目前服裝行業自然有獨特的見解,下面談談服裝高低端品牌之間線上線下布局的區別。圖片來自網絡沒有電商之前,服裝都是做實體店的,高端一點的就是自營店、加盟店這類,一般都是在消費中心人流量大的地段
  • 對話|線上收割線下,還是線下收割線上?
    △ 紐西集團董事長劉曉坤線下是有壁壘的,要想真正地成為品牌,必須要線下實體渠道能夠接受。選擇線上還是線下,取決於是想做一個曇花一現的牌子還是長期的品牌。2.線下最大的優勢是有溫度,要在體驗和服務上多下功夫。3.和顧客交朋友,不要把顧客當成冷冰冰的數據,而是把顧客當成活生生的人。
  • 線上拍賣聯盟:全渠道布局 打造線上線下一體化服務體系
    隨著移動網際網路的突飛猛進和各項技術的不斷突破及消費觀念升級,消費者對服務體驗的要求也隨之提升,如無人超市、智慧門店等新零售手段的登場也讓這次的戰局平添幾分衝擊。幾乎每一次雙十一統計,都會涉及突出線上狂歡和線下冷清的強烈對比,這種情況值得思考,而今,不斷有人提出線上和線下如何打通、如何融合?
  • 佐爾集團2021年將布局線下500家連鎖門店!
    在盛會中,佐爾總裁鄧俊表示,佐爾集團已進入三網新時代,其中佐爾地網劍指線下實體端,2021年將於全國布局500家連鎖門店。  佐爾線下實體店將重塑傳統門店的價值,以體驗、交友、分享、聚人為核心,打造社交零售的連接器;通過美容服務體驗做為剛需切入口實現資源社交,連接客戶、邀約客戶、成交客戶;通過會員體系(拓客、鎖客、升客及裂變),實現線下體驗服務
  • 線下的實體店如何有效引流?實體店通過什麼方法可以引流?講乾貨
    最近有朋友諮詢疫情過後想開個開飯店,怎麼宣傳,怎麼引流呢?說到線下實體店的流量呢?【拓展流量】:「就是在這兩個流量的基礎之上,通過開展活動,能夠裂變出更多的流量值,你在你的店門口打出第二杯半價,就可以引入更多的新流量,或者說線上搞一個砍價的活動,引流到線下門店,這些都是拓展來的流量」那麼如何增加我們的拓展流量?首先先分析一下顧客為什麼會來到你店裡?有三種原因。
  • 疫情倒逼奢侈品行業線上線下加速融合
    新冠肺炎疫情之下,人們足不出戶,奢侈品實體店無人問津。近期,不少奢侈品牌紛紛轉戰線上銷售。未來,奢侈品在線上賣貨會否成為一種趨勢?線下實體店還會恢復往日的火爆銷售場面嗎?疫情過後線下奢侈品消費能否回暖中國商報記者在走訪北京國貿商場時發現,商場中奢侈品店內只有銷售人員,商品幾乎無人問津。那麼,等到疫情結束後,線下奢侈品消費能否回暖?
  • 花的樂商城|未來新零售發展趨勢:「線上銷售+線下體驗」
    線上銷售,看得見摸不著。實體店,則可以真真切切地讓你感受與體驗,然而價格偏高。如今,一種全新的模式開始進入大家的視野,那就是線上銷售+線下體驗相結合,讓消費者獲得完美的購物體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