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拿到好文憑、要穩定的工作、要在30歲前成家生子……不同年齡的我們,好像總在面臨著新的焦慮。
世俗標準之下,我們忙著去迎合各種條條框框,卻忘了,每個人的人生,本可以活色生香。
01
來自日本的松田裕美,在23歲時嫁人,成為了一位居家全職太太。
柴米油鹽的家務佔據了她90%的時間,生活基本圍繞著丈夫和三個孩子轉,這樣的日子一直持續了快10年。
某天,裕美參加了女兒學校組織的手工編織課程,好像打開了新世界的大門,她開始在空暇時間研究手工編織,給孩子們編自製餐具包和各種小玩意。
沒想到的是,因為自製的編織品好看又耐用,圈粉了很多媽媽,紛紛上門找她學做手工。
「這麼多人喜歡,那我或許可以試著多做一些編織品拿來賣?」
這樣的念頭誕生後,裕美開始出售自己編的收納箱、手提袋,靠著口口相傳,攢下了7萬日元(RMB約4652元),雖然不多,但讓她體會到自己是可以獨立的。
想要擴大商機,線上的渠道不能落下,於是裕美心一橫,拿著7萬日元私房錢開了網店。
又要顧家又要忙工作,裕美的生活愈發忙碌,卻讓丈夫感到不滿:女人是不需要工作的,只要在家做好家務、照顧好家人就行了。
事業發展的過程中,丈夫不僅不支持,反而挑起更多爭吵,於是在43歲那年,裕美做出了離婚的決定:我斷舍離了我老公,因為這是我最不需要的東西。
之後她便投入到事業中,組織工藝協會、開工作室、打造公司和品牌,一步一個腳印,創立的品牌在日本越來越火。
如今53歲的她,已經是一家有著超過1000名員工、年收7億日元公司的社長,上節目、出書、接受採訪也變成了家常便飯。
大兒子和女兒已經成家,裕美和自己16歲的小兒子住在千葉縣。因為喜歡白色,就給自己建了座「平平無奇」的白色三層大豪宅,價值1億日元(RMB約660萬元)。
進門後就能看到給兩隻愛犬修建的100坪小花園,狗狗可以在這裡肆意撒歡,渴了還有可循環花園水池。
豪宅內裝修看起來沒有多奢華,但隨便一個家具都不便宜,100萬日元的沙發、20萬日元的吊燈、50萬日元的大理石桌……
一間完美的衣帽間,就是女人夢想的後花園,而裕美的後花園還不止一個。
一樓放了上百雙漂亮鞋子;二樓收納了近400套名牌服裝,確認過眼神,是我想要的衣帽間沒錯了
她還別出心裁地給自己裝了一個滑梯,說是這樣上班就能更快了,但臉上止不住的笑容已經偷偷暴露少女心的一面。
除了滑梯,裕美的樂趣就是喝著紅酒看編織材料的色板,不斷研究出新的配色。
在自己的作品拿獎後,裕美發表過這樣的感言:從今以後的人生,只做自己喜歡的事情。
辛苦帶大的孩子已長大成人,事業也穩定下來,裕美的生活愈發精緻,穿著優雅,眼神溫柔,她的53歲,依舊可以過成新的23歲。
02
最近火出圈的劉敏濤也有著相似的人生經歷:從一個社會期待下的「標準女性」轉身為乘風破浪的姐姐。
起初為了家庭放棄自己的事業,在生活瑣事中蓬頭垢面,卑微到無法買下一根自己想吃的抹茶冰淇淋。
在無數失望衝破心理防線後,她決定為自己而活,拍戲、讀書、畫畫、滑冰,過自己想要的人生。
「我已成為自己的靠山,活得真實而瀟灑,無需再為別人的眼色,而束縛自己的願望。」
03
還有更多像松田裕美和劉敏濤一樣的女性,時間的打磨沒有奪去她們的美麗,而是賦予她們追求自己心之所向的勇氣。
工作條理清晰、果斷幹練,是她們強大的硬實力,而妝容精緻、儀態優雅則是她們不可忽視的軟實力。
與其迎合世俗的標準、他人的看法,把決定自己價值的權力拱手讓人,不如取悅自己,掌握自己的快樂和感受。
取悅自己,除了擺脫形式、思想上的束縛,也要給身體最大的舒適。優雅自信的打扮、舒適整潔的衣服就是我們最直觀的表達,向廉價爆款say no,只為舒適品質買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