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灣同胞要明白,這絕不是臺灣人民之福。
「罷韓」6月6日獲得通過,高雄市長韓國瑜於6月11日正式告別高雄。而高雄市長補選將在三個月內完成。「罷韓」戰的成功,再一次驗證了民進黨追殺對手的殘酷,也是民進黨殲滅政治對手新方法的又一次實踐。「罷韓」只是開始,徹底擊潰藍營後這場戰役才會結束。
▲韓國瑜參加告別音樂會
1
韓國瑜《感恩的心》告別高雄
據直通臺灣報導 11日是高雄市長韓國瑜及其市府團隊最後一個上班日,他在高雄的最後一個公開行程,是參加下午3點半位於鳳山行政中心前的草地上舉行的「真愛高雄 珍重再見」告別音樂會。大批支持者穿白衣齊聚鳳山行政中心,氣氛溫馨。
韓國瑜在告別會的致辭中表示,他不敢自比周武王,但是高雄市府團隊的各首長,都有經世濟民的才華。他向市民和支持者表達感謝。現場民眾大聲呼喊,「加油」。音樂會最後,韓國瑜率領市府團隊合唱《感恩的心》。
▲大批韓國瑜支持者穿白衣齊聚告別音樂會
據海峽新幹線報導 臺灣《聯合報》指出,韓國瑜邀請參與者穿白色上衣的動員令,除要展現他在高雄的民意,也要傳遞「還我清白」訴求,控訴「韓黑」不斷黑韓,讓他「含冤下臺」。韓國瑜對此曾解釋,這場活動是為撫平群眾不安心情,穿白衣則是希望政治能回歸質樸、純淨的一面。
在11日下午的臨別感言中,韓國瑜表示,離開高雄市府後,目前他不會接受任何邀請或職務,也不會參與或組織任何形式的活動。他稱,站在近2萬名支持他的民眾面前,自己心中非常坦蕩,雖有萬般不舍,但他知道自己曾為何而戰,團隊是為了什麼樣的願景在打拼。談到自己的心境,韓國瑜引用了譚嗣同的一句詩——「我自橫刀向天笑,去留肝膽兩崑崙」。
2
韓國瑜下,陳其邁上?
▲楊明州任高雄代理市長
據海峽導報報導 根據臺灣相關規定,最遲9月初要進行高雄市長補選,期間由臺當局安排代理市長。昨日,高雄代理市長人選出爐,並不是之前外界猜測的臺行政機構副負責人陳其邁,而是現任高雄市府參事、曾任高雄市副市長的楊明州。
▲陳其邁參選高雄市長補選可能性最高
據臺媒報導,民進黨中執會10日已通過相關徵召辦法,預計在17日中常會徵召陳其邁投入高雄市長補選,陳其邁也預計當天請辭臺行政機構副負責人。
陳其邁參選可能性最高,但也傳出民進黨內有其他競爭對手。對此,國民黨籍「立委」、黨團前總召林德福認為,民進黨應該是會徵召陳其邁,可能的競爭人選很多是現任「立委」,這些人今年1月當選就職,如今才過五個月,就要轉換跑道,不也就是違背誠信了嗎?那民進黨之前稱韓國瑜違背誠信搞「罷韓」,現在自己人也這麼做,不就打臉自己嗎?
至於韓國瑜為何不對罷免結果提起訴訟,林德福認為,韓國瑜從選高雄市長到參選2020,又經歷「罷韓」,一路走來他太累了,他也不想背負「輸不起」的罵名,接下來他應該去沉潛、調養一段時間。對高雄市長補選,林德福表示,他希望國民黨方面可以順利進行。關於人選,他透露黨中央目前正在尋找適當的人選。
3
借"民主"開啟新一輪清算政治
據上觀評論罷免韓國瑜是民進黨的一場復仇運動。高雄是民進黨的「起家厝」,讓民進黨「一戰成名」的「美麗島事件」就發生在高雄,民進黨在高雄連續執政20多年,「挖地三尺都是綠」,高雄是民進黨名副其實的大本營,是民進黨所謂的「民主聖地」。2018年,韓國瑜在高雄颳起「韓流」,一舉擊敗民進黨市長候選人陳其邁,成為高雄市長。「老窩」被掏,民進黨上下視為奇恥大辱。韓國瑜上任市長後,罷免就如影隨形。這次罷免,就是2018年市長選舉的延長賽,民進黨終於如願奪回高雄。
民進黨為了奪回高雄,更是發起了一場強者對弱者的霸凌行動。為了打贏「罷韓」這一戰,蔡英文親自下令民進黨全黨動員,行政部門的多個機關全力參與,學校延期考試,高鐵票價優惠並開出多列加班車,連中鋼這樣的企業都給工人11個小時加班費回鄉投票。民進黨傾執政資源使「罷韓」戰變成了一場地區領導人選舉的延長賽,蔡英文徹底地羞辱了一番政治對手,就像「分類械鬥」的勝利者看著失敗者舔著自己的血一樣興奮。
「罷韓」戰的成功,再一次驗證了民進黨追殺對手的殘酷,也是民進黨殲滅政治對手新方法的又一次實踐。民進黨全面執政以來,以「轉型正義」為名,成功追殺政治對手,通過制訂「安全五法」「反滲透法」等限制島內統派政黨及人士的活動。這次「罷韓」,又以「民主」之名開啟了新一輪的清算。所以,「罷韓」本質上更是民進黨當局對藍營的追擊戰,「罷韓」只是開始,徹底擊潰藍營後這場戰役才會結束。
當年的「分類械鬥」是先民們為了獲得生存資源進行的同類相殘,今天民進黨的政治「郊拚」則是為了長期執政對政敵展開的政治絞殺。去年,民進黨通過鼓起島內「反中」民粹實現了選舉勝利,現在,民進黨又把民粹引導到政治追殺上。民進黨的政客們、綠營媒體、綠色名嘴仿佛是現代政治「羅漢腳」,他們張口血盆大口,撕裂臺灣社會。在這一波「械鬥」中,國民黨如果不能組織起有效的反擊,就可能被擊垮,以國民黨為代表的藍營將成為一個歷史名詞。當民進黨獨佔島內資源成為一個政治怪獸的時候,對臺灣、對兩岸,將是一個巨大的威脅。
臺灣同胞要明白,這絕不是臺灣人民之福。
來源:海峽導報、海峽新幹線、直通臺灣、上觀
編輯:楊豔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