宅男的野心:回形針1年賺2000W,老闆想賣「花椒味的磚頭」

2021-01-12 三節課

編者按:

去年二月,一條名為《關於新冠肺炎的一切》的視頻刷屏各大社交網絡,讓回形針團隊兩天內漲粉320萬。

後來,卻因「地圖事件」和「肉蛋奶」風波引發極大爭議,團隊為此停更1個月自我審查。

回形針的2020年,歷經高峰低谷,過得並不太平。

今天三節課給大家推薦一篇文章,來看看回形針製作人吳松磊,在經歷過後,對於未來有哪些思考,以及團隊擴張背後的邏輯。

文章來源|刺蝟公社(id:ciweigongshe)

作者 | 一諾 石燦

編輯 | 關關

吳松磊出現在回形針辦公室的門口。

戴著圓形眼鏡的他身形高挑,白色圓領毛衣在北京的晴天下格外耀眼。他招呼我進門,正值下午一點,辦公室略顯空曠,「我們通常12點上班,今天有些員工還沒來。」

這種隨性曾為回形針帶來無限活力,但「如何管理公司」變成了吳松磊近期的困擾,「項目變多,要根據需求來配備人才,2020年初團隊只有20多人,年末有50多人了。」

在剛剛過去的一年,回形針團隊經歷了高峰與低谷。

疫情恐慌中誕生的《關於新冠肺炎的一切》,讓回形針兩天內漲粉320萬,「地圖事件」和「肉蛋奶」風波則引發極大爭議,團隊為此停更1個月自我審查。

從公司管理到新業務發展,吳松磊面臨著諸多挑戰,也有著自己的思考。

2020年下半年,「回形針製作人」的身份已經不能涵蓋他所做的每一件事。吳松磊給了自己一個新title:乾燥工廠CEO。

野 心

「除了我們,你可能也找不到第二個千萬級營收的新媒體公司或者網紅,向大家公布收支數據了。」2020年12月31日,吳松磊穿著樸素的毛線衣來到鏡頭前,回形針的年終總結視頻如期而至。

他從不避諱透露掙了多少錢,甚至還會像上市公司披露財報那樣,把財務數據在年末準時發布。從2018年至今,回形針的錢從哪裡來又去了哪裡,一切都明明白白。

(製圖:刺蝟公社)

2020全年,回形針積累了超過1700萬的關注者,共收入1985.6萬元,其中有96%都來自於視頻製作和廣告業務。在他看來,與其在原創內容中生硬地植入廣告,不如根據廣告內容,用生產原創視頻的方式呈現其背後的原理。顯然,客戶十分買帳。

除了偶爾笑笑,吳松磊在鏡頭前沒什麼表情,肢體動作幅度很小,語氣一如既往的平淡。

他不是個稜角分明的演說家,但他的野心不小:要為中國新一代年輕人提供世界一流的中文知識視頻,通過嚴肅、可靠、高信息密度的可視化方案,回答關於當代生活的一切問題。

「我們希望為中文網際網路,創造一些可以留下來的東西,一些我們不做就不會有人做的東西。」比起重複,吳松磊更想填補空白,「這真的很難,充滿未知和風險,也很有可能失敗,但這就是我們的工作。」

他所謂的空白,不僅僅是嚴肅科普視頻。過去一年,回形針在兩個新業務上花了700多萬,分別是製造實體產品,以及用交互視頻做人工智慧在線教育。

作為一家新媒體公司,回形針新業務的擴展很難一蹴而就。原計劃2020年春天發售的交互視頻產品「基本操作」,由於細節打磨直到年末才上線,開發足足花了兩年。實體品牌「乾燥工廠」則在2020年11月問世,三款新產品的設計製作也用了八個月。

兩個新業務看似與回形針相關性不大,實則相輔相成。

在吳松磊的設想中,「乾燥工廠」的實體產品會更聚焦大眾消費品和工業自動化。「賺錢沒有那麼重要,更重要的是讓團隊有機會深入工廠和流水線,理解一款產品究竟是如何做出來的。」在製造產品的同時,團隊還會製作視頻,把生產過程呈現出來。

2020年12月18日,他們發布了一個叫做《一個人工智慧的誕生》的互動視頻作品,讓用戶通過操作視頻裡的參數、視角和公式來理解機器學習的過程。有評論說:「戴著耳機看視頻時,令我頭皮發麻,套用最近一個流行詞,很·賽博朋克。」

這是一個歷時兩年的項目,反覆打磨,周折往返。

回形針對付費內容的探索始於2018年,那時公司剛剛經歷廣告業務的虧損。吳松磊始終覺得,新媒體視頻公司做廣告,有一點不自然,因為廣告需要服務的是客戶,但是視頻的面向的都是觀眾。

「如果是比較純粹的付費內容,就是直接把一個產品賣給觀眾,他覺得好就買,他覺得不好就不買,可能是一種更健康和可持續的收入方式。」吳松磊說。

在探索中,團隊發現機器學習很適合可視化呈現,可是念公式的講解非常無聊。不如,讓觀眾自己上手操作。這個可以操作的可視化教程產品,終於在2020年末上線。

(交互視頻的關卡設計)

第一波吃螃蟹的人已經體驗了定價49元的虛擬產品,網友們的「捉蟲」讓bug逐漸變少,越來越多的討論集中到了交互視頻內容上。開發這個產品時,中間反覆修改細節,公司專門鋪了幾張床,吳松磊在那裡躺過很多個夜晚。

「截至今天(2020年12月31日),『基本操作』大概給我們帶來了50多萬元的收入,但相比於我們投入的成本,還是挺虧錢的。」他不太在意一時的得失,因為這也許會成為在線教育的未來。

他覺得這是一個好的開始:「我們終於可以為大家帶來對得起定價的服務,和大家發生純粹的金錢交易了,這很健康。」

宅 男

吳松磊有野心,但他看上去就像個普通宅男。

「我其實是一個非常懶的人,懶得打理自己,不是很在意外貌。」他確實如此,一件視頻裡常出現的毛線衣,他一連穿了多年。經常有網友化身「網際網路李時珍」,在評論區診斷吳松磊的體態問題,督促他練練肩背。

只有在發布會等比較重要的場合,他才會剃個鬍子,讓妻子幫忙化個妝。他坦言自己不會穿搭,總是一套程式設計師的裝扮。可是,公司的程式設計師不會這麼認為。

走進回形針的辦公室,可以看到不少時尚潮人,從穿搭到髮型,許多程式設計師都十分講究,與外界對團隊「技術宅」的想像大相逕庭。

「我們公司很多同事都挺時尚的,讓我每天都很有壓力。」話是這麼說,等到休息的時候,吳松磊還是喜歡在家安靜地坐著,或者躺著。

能夠點燃他的,是手頭的工作,還有想做出來的產品。

新媒體涉水實體產品製作,並不是件新鮮事,無非是從生產的內容中衍生出賣點,但回形針團隊似乎想實現更多。

讓吳松磊著迷的,是把一樣東西製作出來的過程。2018年中旬,團隊做了第一個實驗性的片子:往工廠的攪拌罐裡加花椒精,做花椒味的磚頭。

這個創意有些怪,最終他沒有把片子放出來,賣磚頭的想法也沒有付諸實踐。

等到2020年,回形針終於有了一位成熟的電商業務負責人,團隊做東西的想法再一次冒了出來。他們選擇從通勤包、襪子、髒衣籃這些日常產品入手,看起來簡單,一做卻做了好幾個月。

「我們選擇了笨辦法,從零開始設計、打樣、接觸供應商,調整產品的每一個細節,而不是簡單地貼牌或者印個logo。」吳松磊說,「我們最早的一個項目是紙飛機,到現在都沒做出來,也有一年了。」

談起紙飛機,他並不覺得這是個普通的玩具,因為涉及許多空氣動力學的知識,一些專業選手還會在上面安裝馬達。

「我們想做一個紙飛機套裝,配備視頻教程和說明書,讓所有的普通人都能像專業選手一樣去飛紙飛機。」理想很美好,現實很骨感。這個產品需要突破更多技術難點,修修改改,半年就過去了。

與其說是賣周邊賺錢,吳松磊更像是在實驗室裡搞研究。他計劃去尋找鋼材,用比較新的打磨方式磨成一面鋼製鏡子;也會想到用五種不同價格的面料,去做五件一模一樣的T恤,讓消費者感知材料的不同。

這無聊嗎?吳松磊的答案是否定的:「這是對材料學的探索,能給用戶帶來新鮮感更重要。」

能告別「小作坊」嗎?

2020年,回形針共支出了1613.9萬,其中有900萬花在了人力成本上。短短一年,回形針從20人的團隊翻倍成了55人。擴張還在持續,因為基本操作和乾燥工廠才剛剛起步。

(製圖:刺蝟公社 )

在年終盤點視頻裡,吳松磊除了回顧一年間的突破與不足,還拋出了招聘的橄欖枝——他需要更優秀的產品負責人和設計師,也希望能和專業的紀錄片導演共同創作新的作品。

按照吳松磊的做事風格,這並不是只動嘴皮子的表態。他把公司隔壁的辦公室租了下來,兩個辦公室的二樓將被打通:「我們可以坐下150多個人了。」

對於目前的回形針而言,人多意味著更強的戰鬥力,但也是對管理能力的挑戰。他所要面對的,是公司從「小作坊」到「文化創意公司」的轉型。

吳松磊一直希望團隊能維持自由鬆散的狀態,連開會都不是必要選項,一個月一次就夠了。在「小作坊」時期,他並不太需要管理:「只有20多人的時候,所有人都互相認識,有什麼事喊一嗓子就行,但人多了以後,真的很難去認識熟悉50個人。」

如何實現規範的管理,還不破壞原有的自由氛圍,是吳松磊仍在思考的問題,也是這家公司發展路上必須要面對的困惑。這關係到員工能否更有規劃地提升,更有效率地工作。

「舉個例子,從20人到40人,可能團隊做的事情是沒有翻倍的,也許沒有乘2,只能乘1.5甚至1.3,這個明顯就是管理的問題。如果真的多一個人就多幹一件事的話,產出就應該乘一個2。但是最後沒有做到,就肯定存在大量的效率損失和溝通損失。」

「小作坊」時期遺留的問題,也會暴露在作品上。從專業知識到文稿寫作,再到視頻剪輯,一不留神就可能出錯。

2020年3月,回形針視頻引發的「地圖」和「肉蛋奶」事件,引發了很多觀眾的批評。此前,回形針引用羅翔老師講課片段的視頻,也被質疑剪輯不當。

為此,團隊停更了一個月,回顧過去2年創作的100多期視頻,確實發現了不少錯誤,有針對性地更新了製作流程。

「但批評和謠言、惡意攻擊混雜在一起,其實造成了很多觀眾對我們的誤解,我們能做的只有儘可能地坦誠回復,直面觀眾,面對面溝通。」事實上,吳松磊也做到了。

2020年9月,吳松磊和10位回形針批評者對話了兩個小時,涉及地圖、雙標、標題、恰飯等爭議性話題。一些看過這期視頻的網友,覺得他「冷靜到可怕」——面對批評者們的質疑,他依然能保持淡然,用交談的姿態回應咄咄逼人的提問。

從「小作坊」到成熟的公司,回形針依然在路上。

作為管理者的吳松磊也在為自己充電,最近他讀了《創新公司:皮克斯的啟示》,這是皮克斯聯合創始人艾德·卡特姆的經驗之談。皮克斯是動畫界的翹楚,創作了《玩具總動員》《飛屋環遊記》等一系列經典作品,長盛不衰。

這本書的推薦語,似乎是為回形針量身定做的:

你可以了解皮克斯各項具體的創新管理舉措,還可以發現從企業初創到發展壯大過程中各種實際問題的解答。無論是想要讓團隊更有活力的管理者,還是想在工作中變得更有創意的普通職員,閱讀本書都將大有啟發。

「確實挺好看的,但沒什麼用。」吳松磊淡淡地說出了這句話,自己也笑了。

他會走出一條屬於自己的路。

來源 |刺蝟公社(ID:ciweigongshe)

作者 | 一諾、石燦

編輯丨關關

·END·

--- 今日互動--

你看好回形針這個團隊嗎?

---RECOMMEND---

01 |2021的幾點小建議

02|揭秘燒錢愛好手帳圈

03 |B站新頂流王冰冰

相關焦點

  • 從700元一塊磚到萬元一根回形針,是貧窮限制了我的想像?
    以後上班出門就把回形針和毛線球吊在一條項鍊上吧,絕對潮到回頭率百分百!本來我要說回形針是時尚圈的「新貴」,扒了扒之後發現也不能說它「新」,因為回形針早就給了不少國際奢侈品大牌「靈感」,以不動聲色的高姿態打入時尚圈很多年。
  • 從700元一塊磚到萬元一根回形針,是貧窮限制了我的想像?
    本來我要說回形針是時尚圈的「新貴」,扒了扒之後發現也不能說它「新」,因為回形針早就給了不少國際奢侈品大牌「靈感」,以不動聲色的高姿態打入時尚圈很多年。……翻看時尚現代史,大約從2015年秋冬季開始延續到2017年,3.1 Phillip Lim推出了一系列Alix 包袋,真是讓人眼前一亮啊,所以江湖上就開始了「回形針包」的傳說。
  • 日本的女性機器人憑啥賣169萬?日本宅男:一個月就賺回來
    不過,現在技術還不過成熟,價格不菲,一臺機器人賣到了1699999元,接近十萬人民幣之多。很多人都覺得,這樣的機器人雖然養眼,但到底憑啥能賣169萬的高價呢?一些日本宅男就吐露實情,很多人都不知道,日本對於中國城市的一些變化,是比較關注的。一些日本宅男看到中國的共享單車,就來了靈感。很多人都知道,日本的宅男群體是比較大的,而且平時也比較缺愛,比較少、也不太敢跟真實的女性接觸。
  • 文章頻道 - 迴旋鏢、垃圾桶、回形針…奢侈品大牌們竟然還賣這些?
    來源:普象工業設計小站(微信號:iamdesign)編輯整理:Albus原標題:香奈兒的迴旋鏢、愛馬仕的垃圾桶、Prada的回形針,這些時尚大牌到底在幹什麼?!本文經授權轉載,若需轉載請聯繫原公眾號提到一線時尚奢侈品大牌,腦海中一定浮現的是高冷、很貴、買不起,但是你知道,他們除了賣衣服賣包包外,竟然還賣這些東西!
  • 宅男的性幻想天堂,讓你一次嗨個夠 野心視頻
    刷新三觀的故事,都是《野心》的事兒△最上癮的旅行短視頻丨讓平淡的生活撒點野
  • 柴柴當老闆賣烤紅薯,而賺來的錢都花在了...
    不知道你想存錢開個小店鋪當老闆的夢想實現了沒?有那麼一隻柴柴,已經擁有了一個——烤紅薯鋪子!
  • 小夥賣「臭襪子味」水果,年銷售高達2000多萬
    但有一種水果,不僅長得難看,聞起來還有一股臭襪子味。它有一個特別貼切別稱叫「嘔吐果」。有一個人,還用這種臭襪子味的水果創業,實現了年銷售額2000多萬元的成績。嘔吐果是這種果子的別名,這種臭果子學名叫諾麗果,是一種分布在熱帶,亞熱帶等地區種植的果實。它主要是在玻里尼西亞這個國家,把它作為一個食療的藥品。
  • 四川涼山金陽縣男子賣花椒、種魔芋,8個月銷售額6000多萬元
    他出高價收購魔芋,農戶一畝地能多賺1萬元。 林幫權創業不到3年,卻總能給產品找到好銷路。 2017年,他在成都逛超市時,看到正在出售的青花椒,半斤就能賣到136元。 林幫權想起老家金陽縣,因為銷路窄,家鄉農戶辛苦種的花椒,一斤只能賣二、三十元。
  • 分享擺攤貨源,進貨價0.15元,賣3天掙了2000多
    這一期文章,給大家分享一個我現實朋友,擺地攤賺了2000多塊錢的一個經歷。因為最近擺地攤很火爆,然後也經常看我的頭條文章,於是受我文章的啟發,他也嘗試去擺攤了。首先介紹一下他的背景,這跟他的擺攤小成功有很大的因素。
  • JKL在TES年薪曝光,cat不小心說漏嘴,難怪TES老闆直言血賺?
    JKL在TES年薪曝光,cat不小心說漏嘴,難怪TES老闆直言血賺?作為TES編外隊員的貓皇,也在賽後直播復盤了這場比賽,重點挑下路qiuqui失誤,還調侃讓jkl住進醫院的那隻烤鴨,多半就是qiuqui給JKL買的,建議阿水的粉絲們去衝了qiuqiu的微博。值得一提的是貓皇在結果過程中,一次無意間對qiuqui的調侃意外曝光JKL現在的身價。
  • 桶裝水免費喝,反而年賺360萬,比直接賣多賺20倍!怎麼做到的?
    (1)現有的財富差距會導致商業認知的不對稱,從而帶來賺錢機會的不平等。說簡單的一點就是有錢的會越有錢,沒錢的會越沒錢。而我想要做的就是讓少數人能賺到錢,多數人也能賺,打破這種不平衡。(2)雖然說現在淨水器越來越多,但在市場上桶裝水的需求依然很大。
  • 這家夜市擺攤賣13年烤麵筋,顧客要200串,老闆卻只賣一百串!
    這家夜市擺攤賣13年烤麵筋,顧客要200串,老闆卻只賣一百串!我們現在的生活條件好了,可以說現在我們能吃到很多種的美食小吃。只是現在的人有吃零食的小習慣,可能因為現在我們的生活質量都提高了,大家在吃完主食以後,都會吃上一些水果或者其他的美味小吃。
  • 脫貧攻堅 榜樣力量|茂縣「花椒王」把花椒賣到國外
    「我們茂縣的花椒這麼好,為啥不能大家一起做?」說幹就幹,由何有信牽頭的茂縣溝口鎮花椒協會2005年正式成立,這也是他為帶領全鄉椒農走上發家致富道路的關鍵一步。「主要是想把當地群眾的花椒統一品牌、包裝、統一銷售。」何有信說。
  • 年賺百萬的老闆揭秘:批發市場進貨的砍價技巧!
    從2018年開始,服裝人普遍反映生意難做。每年都這麼說:「今年是最難做的一年,比去年、前年難做。」大家公認比較好做的是2006~2017年,認為那時入行的人大都能賺到錢,而且都不怎麼講究進貨、陳列和營銷。以前節奏不快,一個款可能可以賣幾年,現在拼多多,抖音,快手的興起,單品生命周期只有20多天,款式更新太快。
  • 記者臥底騙局窩點,揭露賣茶葉如何5年賺1萬億!
    如果有人跟你說,「我有一個5年賺1萬億的買賣,幹不幹?」8成以上的人可能都會一笑而過,認為這人思想有問題。 近日,新京報記者臥底了這樣一家騙子平臺,親眼目睹了這種「茶葉生意」的運作模式,堂而皇之的將大批人拉進農村「考察」,數百人排隊交錢,1天就能賺1000萬,5年1萬億不是夢……
  • 餐館老闆轉行賣頭盔,5天賺了100萬!頭盔價格暴漲,多部門出手了
    餐館老闆轉行賣頭盔5天賺了100萬不光是頭盔在漲,就連生產頭盔的模具也水漲船高。王女士告訴記者:「很多做塑料的廠家想買模具抓住這波風口,但是模具已經賣到60萬元。」記者從某經銷商處獲悉,國內上千家頭盔生產廠家把握住市場賺瘋了,也有一些精明的生意人抓住商機大把賺錢,有餐館老闆因疫情影響,原本準備關門大吉,很快決定押賭加工頭盔,一個星期不到,接到大量訂單,現在已經排到6月末了,5天時間不到已經賺了100萬元,可謂做餐飲10年,還不如踩中風口5天。
  • 趕快看看你家有木有這種超貴的回形針吧~
    ▼1千多元人民幣的回形針!▼比Tiffany家的純銀戒指還貴而設計師做這個土豪馬桶的初衷竟然是……「我只是想體驗一下剪LV包包是什麼感覺」看了那麼多匪夷所思的商品,我一直很想和真正買這些產品的消費者認識一下
  • 1萬元一枚的回形針你見過嗎?網友:貧窮又一次限制我的想像
    比Tiffany家的純銀戒指還貴▼這枚18K純金「回形針」,6.35釐米長,至少比真正的回形針大3.5釐米。是不是感覺稍微安慰了一點。其實這不是回形針第一次打入時尚圈,回形針真的給了不少國際奢侈品大牌「靈感」。
  • 2000w的電暖氣一天用電 電暖氣的品牌有哪些
    那麼2000w的電暖氣一天用電呢,關於耗電的問題大家還是需要重視一下的。電暖氣的品牌有哪些呢,大家可以多對這些相關的內容有一定的了解,這樣的話才能選擇適合的電暖氣的類型。2000w的電暖氣一天用電2000w的暖風機一個小時的耗電量是2Kw·h,也就是2度電。
  • 0成本營銷的經典案例:油漆店這麼做每年賣2000萬!適合每個行業
    也就是說這,老闆們認為只有生意差的時候,才需要營銷!他們連想都沒有想過營銷的實質,而且認為營銷是需要花大價錢的,花了大價錢就得承擔大風險。在無法確定,這些營銷花費能否給他們帶來足夠多的利潤的時候,他們拒絕承擔風險。看到這裡,各位老闆你們自己好好想一下,是不是也像我上面說的一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