體制內奇葩領導如何應對?

2020-12-15 年青城圍

剛步入職場,能遇到一個好領導真的是一大幸運,在好領導的幫助和帶領下,你可能會很快適應職場的節奏,並能學到很多知識。但是並不是每一個人都能夠這麼幸運,在企業內,我們遇到不順心的領導大可以不用過多考慮,直接把他給炒了。不是網上很流行的一句話,作為老闆可以隨便罵那些中年的員工,因為他們上有老下有小,都需要工作來支撐,無論怎麼罵,他們都不會輕易辭職。但是不要輕易罵剛步入單位的年輕人,他們一人吃飽全家不餓,不開心了提起包就走。

體制內的工作往往和企業有些不一樣,體制的性質決定著體制內人員的流動性較差,有很多人進了體制可能就是一輩子的同事了。在體制內,有很多時候是幹的活多活少一個樣,工資並不會有差別。但是,如果你在體制內遇到個奇葩領導,往往會讓你很難受。在講如何應對奇葩領導前,我們先來盤點下體制內有哪幾種類型的奇葩領導。

1.格局小,修養不夠。這種領導常常糾結於一些小事,喜歡把簡單的事情複雜化,活沒幹多少,要求一大堆,稍微不順心又搬出的一大堆理論。

2.沒有多少能力又喜歡端架子。這種領導常常喜歡批評人,遇事沒有擔當,習慣性對工作指手畫腳,出了問題就甩鍋,沒事總要找點事刷存在感,對下屬指來指去。

3.愛說教,又沒實質性幫忙,喜歡用心靈雞湯灌給下屬,讓他多幹活,出了成績就是他的功勞,從不提下屬的努力,這樣的領導會讓下屬感到心累。

面對這樣奇葩的領導,我們該怎麼辦?

1.堅決不反抗。能忍則忍,儘量不爆發衝突。體制內,你的領導可能決定不了你的升遷命運,但是私底下折磨你還是可以的。除非有能力有信心能調走或者無欲無求,就可以硬剛。否則還是乖乖忍著點,工作慢慢磨,不快不慢。

2.堅決爭到底。柿子人們喜歡挑軟的捏,體制內也一樣,越是發揮老黃牛的精神越是得不到提拔,因為太好說話了,在評優評先時,往往輪不到自己頭上。所以要敢於鬥爭,做好本職工作的同時,遇到有損自己利益的事情,敢於說不,把矛盾公開化,他敢給你穿小鞋也是在敗壞他人品。

3.惹不起就躲,躲不了就大不了不幹了,不順心的事情遲早吧自己憋壞,但是如果不是有更好的選擇,一般不用走這條路,一般體制內,只要不犯大錯誤,你不幹活領導也不能拿你怎麼樣,大可以留下來比比耐心,鬥智鬥勇,增加工作樂趣。

相關焦點

  • 應對領導的三種說話技巧(乾貨,體制內人必讀)
    例2:某次,有個材料要得急,領導問什麼時候能交?為了表現,小李信口說明天上午。之後發現材料不好寫。為了交差,硬著頭皮寫了一晚上,第二天興衝衝去交差,領導看了,搖搖頭說寫得不行。現在想想,當初回答前,應該先估計一下要多長時間,如1天,然後再回答:這個材料寫好有些難度,得找一些參考資料,估計寫完得2天。
  • 在體制內,哪些領導的情商非常高,瞬間讓你敬佩不已?
    在體制內,哪些領導的情商非常高,瞬間讓你敬佩不已?有一天,領導來了兩撥客人,所以領導是分先後去作陪的,再與第一撥客人酒過三巡後,領導又立馬抽身去陪第二撥客人,第一撥客人由於領導的重視,所以提出了感謝。領導到了第二場後,在場的客人對領導說:你這太不夠意思了,聽說你先去陪某某了,把我們晾在一邊,看來我們分量不夠啊!他的這句話說完,氣氛一度很尷尬,我本以為領導要道歉,但領導一句話就化解了這場尷尬。領導說:您不知道啊?
  • 體制內的男人沒有當上領導,怎樣才能有魅力有自信
    體制內當上領導,最起碼要是一把手,或者是處級以上,才算是真正的領導。可是,在縣區一級,被提拔為副科級以上的比例是40%多,而被提拔為一把手的比例不到8%,提拔為副處級以上的比例是4%,也就是說,絕大部分人當不了領導,即使是被提拔任用,也算不上就是領導了,只是比一般人員多了一份責任和壓力而已。因而現在一提起說公務員工資低,就有人拿「灰色收入」說事,是真不懂體制內的「人生百態」,想當然耳。
  • 體制內退休老領導,給年輕人的5句話,有人工作幾十年都沒弄明白
    有一天,他跟一個好兄弟喝酒的時候,談到了職場人際關係,尤其是體制內。讓他的兄弟感到非常有壓力,小威就說句:我們不需要什麼高人指點,但是一定要有引路人,不然,真的會出力不討好,有時候得罪了人自己都不知道。小威說:「我在入職之前,父親帶我去見了一個他的老領導,老領導已經退休了。
  • 體制內被不公平對待,怎麼辦?
    正文共:1814 字 預計閱讀時間:5 分鐘畢業後體制內工作快三年了,我剛畢業時天真熱血,討好型人格不會拒絕,什麼活都接還完成的特別快
  • 性格內向的人其實很適合體制內工作
    體制內對於性格內向的的寬容度是相對比較高的,相對於體制外來說,體制內對於性格內向者的寬容度其實要大一些。為什麼呢?這是由體制內的工作性質決定的,體制內的工作大部分都是按部就班,政策性也比較強,辦事講究規矩、講究程序,講究下級服從上級,要求一個人低調、穩重,不能太外向、太張揚。
  • 為什麼體制內的人,都不大愛發朋友圈?
    來源:金融八卦女/ 1 /在體制內,有這樣一種現象:一般人很少發朋友圈,領導更是幾乎不發。即使發,也是發一些官方已經證實的新聞,很少分享自己的生活。這幾乎已經成為一條「不成文的紀律」了。事情傳到了上司眼裡,他也覺得這個小年輕是在針對自己,後來找了個理由把她給放回原單位去了,還給她原來的單位領導打了個電話,具體內容不得而知。自始至終,她就被蒙在鼓裡,可我們不難想像:如果她一直在這個單位待下去的話,職業前景會如何。即使業務能力很強,遇上比較欣賞她的領導,她也有可能會因為這樣那樣的原因面臨升職阻滯。
  • 從體制內學校升入國際高中,應該如何做準備?
    從體制內轉國際學校,因為考核方式的大相逕庭,所以大部分家長都會困惑,到底應該怎麼幫體制內的孩子準備國際學校的入學考試?其中英語又是重中之重,優異的英語水平是從體制內學校銜接國際高中的關鍵。英語的學習,重在積累和堅持,應對課程中的英語要求,加強英語聽力、口語、閱讀、寫作的練習,尤其是聽力練習和口語,需要每天堅持定量練習,在學校英語水平測試中大膽、自信、冷靜地展現自己的實力。
  • 35歲以上的體制內小領導:千萬不要得罪這幾類人,否則升職無望
    別看他們老是混日子,但是領導不辭退一定有他們的道理,而且這類人每個領導什麼性格他都拿捏得死死地,最會見人下菜碟。2、自己的直屬領導。自己的直屬領導往往是你最近的那一類人,你的性格以及你的成績他們是最清楚不過的。所以說他們說你好話,不一定有人信,但是他們說你的壞話,100%有人信。
  • 【原創】那些年,遇見的奇葩女領導!
    辭職以後,她又告訴我,自己是如何在經理面前解釋,對方就是不聽,言下之意,一切都怪經理,她也沒有辦法。 我信了你的邪! 有一次,我聽到另外一個副領導問那個姑娘:「你想管理那個頻道呢?可##領導說你跟她說你不知道是嗎?這樣可怎麼行呢?試用期都三個月了」姑娘一臉懵逼,說:「##領導從來沒問過我啊,我是想做##頻道的啊?她為什麼說我沒說過的話呢?」,副領導一下子就明白了,趕緊打圓場,說哎呀沒事,我們都很喜歡你。
  • 體制內吃虧的為什麼總是老實人?這是我聽過最顛覆三觀的答案
    領導口頭說不讓老實人吃虧,提拔的卻都是親近他的人,你該怎麼辦?2.為什麼有人送禮,別人高高興興接受,而你的禮品卻送不出去?3.為什麼別人通過一次飯局,就把難事給辦了,而你卻羞於各種飯局?4.和其他單位或者部門的領導打交道,你該如何做?5.你的上級經常讓你辦一些灰色事,你該如何辦?6.領導到底喜歡提拔哪種類型的下屬呢?
  • 工作場合,領導說「謝謝」,該如何應對?高情商的人都是這樣做的
    小思一時尷尬了,不知道如何回答才是最好。其實,對於領導說「謝謝」的情況在職場生活中,並不多見。那麼,當你在工作場合,遇到領導對你表達謝意說謝謝時,你會如何處理呢?對於不同的環境下,面對領導所說的「謝謝」,有不同的應對方法與側重點。如果你回答得合情合理,說不定還能幫助你快速獲得領導對你的認可。
  • 為什麼你遇到的領導都是奇葩?告訴你五條背後的真相!
    一、奇葩年年有,領導特別多聽閨蜜懟她的奇葩領導,曾經是花姐的樂趣之一。「我們領導最喜歡強調客戶研究。隨便翻開知乎、頭條、微信公眾號,關於奇葩領導的討論比比皆是,那麼為什麼奇葩年年有,領導特別多呢?二、五大因素讓領導成為了你眼中的「奇葩」花姐來幫你分析五條背後的真相。
  • 為什麼在體制內上班的人,往往都很少發朋友圈?
    說起體制內上班,很多人往往第一反應想到的就是公務員和國企事業單位的上班族,但是大家有沒有想過,這些人一般都有哪些特徵呢?1.比如能說會道,因為一般體制內上班族很多人都要跟寫公文材料和開會發言打交道,所以工作久了,自然在口才和寫作能力方面都有所鍛鍊和提升。
  • 體制內:能者多勞,越幹越多;閒者更閒,越懶越閒;你怎麼看待?
    題型:寓言故事,類比體制內的工作現象,發表個人對此現象的觀點!故事背景:在交通還不發達的近代,或者說在當下交通依然難暢通的地區;馬兒託運貨物,是最常見的運貨方式之一。馬的作用,不只是騎,更在於運。很明顯,題目中的馬兒就是拿來運貨的重要交通工具,而這也是馬兒存在最大的價值。
  • 「深度好文」體制內,最忌諱炫耀!
    體制內,人人都在往金字塔之上攀爬,人人都渴望受到別人的關注。凡是炫耀自己的人,都是把自己的開心建立在別人的對比當中。在體制內工作,越是年齡和資歷小的人,越喜歡在別人跟前炫耀自己。反而是那些年齡和資歷老的人,基本上都很少發表意見。
  • Vin職業規劃案例解析:體制內工作,沒有價值感、成就感怎麼辦?
    如果有人問我,什麼樣的人適合待在體制?以Vin近幾年的諮詢觀察,是有「服務意識」的年輕人。在這個層級森嚴的地方,基層員工不僅需要幹好自己的活兒,更需要「有眼力勁兒」,要「服務好」領導。很多體制內的客戶跟我說,剛來的時候「沒眼力勁兒」,年輕氣盛,搞不懂為什麼要「取悅」上級。
  • 面對體制內學歷無用論,清華北大學霸現身說法
    在體制內,有時候也是這樣的,進了體制,大家做的事情都是很簡單重複的,基本上只要認識字都可以做,比如去執法,有時候這不讀書的憑著一股子蠻勁,比讀書的還遊刃有餘。面對稍微複雜一點的,外聘專家就是了。那這是不是讀書真的就在體制內沒用了?
  • 體制內的女人,往往不想嫁給體制外的男人?
    什麼是體制內的人,什麼是體制外的人?體制內的人一般是指公務員、事業單位工作人員、國企職工等,是擁有「鐵飯碗」的人,工作和收入相對穩定。體制外的人,就是指私企打工、自主創業、自由職業者等,收入和工作不很穩定,隨時都可能失去「飯碗」的人。曾經和一位女老師聊到相親之類的話題。
  • 體制內「剩女」問題調研報告!(法檢男比較吃香?)
    由於縣域層級較低,科級幹部在縣域體制內屬於領導幹部,是縣域體制的主流群體。 G的案例也說明縣域體制內女性容易成為剩女的另一個主要原因是「體制內也想找體制內」的擇偶觀,並且,隨著體制內女性其職務和身份的升高,其眼光和擇偶標準也越來越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