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了不起的蓋茨比》:你努力合群的樣子,真的很難看

2020-12-21 文字的二三事

在這個現代化氣息濃鬱的21世紀,人人皆可網紅。一夜成名、一夜暴富已不是什麼新鮮事。我們在羨慕這些被上帝庇佑的幸運兒之餘,也深感他們一路走來披荊斬棘的不易。沒有人是隨隨便便成功的,背後的辛酸又有誰懂得。感同身受?唯有有過相同經歷的人,才談得上感同身受。而旁觀者,除了向這些成功人士投以尊重的目光,就是感嘆「人人皆可網紅」所映襯的現代文明的優越性。

20世紀20年代的美國,資本主義蓬勃發展,一夜暴富的情況時有發生。儘管如此,經濟的高速運轉也未能將傳統思想中的等級觀念連根拔除。它太牢固了,出身低微的草根達人往往得不到應有的平等相待。這在《了不起的蓋茨比》中就有體現。

對於蓋茨比在西卵舉辦的大型晚會,黛爾西雖然樂在其中,卻也不無厭惡之感。

她厭惡西卵那種與傳統的社交禮儀相衝突的粗俗,更厭惡西卵居民沿著所謂的捷徑從一無所有到富可敵國那種突兀的命運。

黛爾西還不知道的是,曾經與她有過肌膚之親的傑伊·蓋茨比,便在她所厭惡的那類「暴發戶」的行列之中。

美國作家弗·司各特·菲茨傑拉德的《了不起的蓋茨比》以第一次世界大戰後空前繁榮的美國為故事背景,敘述了農民兒子蓋茨比為了愛情發奮圖強,用了三年時間買下西卵的一座豪宅,與住在東卵的黛爾西隔海相望。躋身上流社會的蓋茨比經常在別墅裡舉行大型晚會,為的是引起黛爾西的注意。

然而,蓋茨比所幻想的愛情是建立在物質基礎上的。一旦財富與名譽不再,黛爾西對他的愛也將盡數消失。得知蓋茨比靠走私酒而發跡時,這種非法勾當令原本想和丈夫湯姆一刀兩斷的黛爾西瞬時改變主意、重返丈夫身邊,便是最有力的證明。

蓋茨比心中的黛爾西,只是他幻想出的黛爾西。真實的黛爾西,是一切朝錢看、在蓋茨比被槍殺後未作任何表示、也未前去弔唁的冷酷、薄情之人。蓋茨比因夢想而生,也因夢想而殞命。

坦白說,蓋茨比躋身上流社會,只是為了能夠配得上黛爾西。然而,縱然他終與有錢人為伍,也仍舊被有錢人看不起、得不到相應的公平待遇。如果把象徵財富、名譽的上流社會比作一個標有特殊符號的群體,蓋茨比則是該群體以外的人。他費了九牛二虎之力得以融入這一群體,卻與群成員格格不入。合群沒錯,只是你想融入的群體容得下你嗎?

兩度巧遇貴人,一次令蓋茨比改名換姓,一次令蓋茨比逆天改命。

(1)曇花一現的貴人十七歲之前,蓋茨比做過各種雜活,捕魚、打掃宿舍......

農民出身的蓋茨比,為了生活,不得不如此。命運有時很奇怪,將擁有抱負之人隨意丟棄,卻將胸無大志、貪圖享樂之人安置於奢華的豪宅別院。蓋茨比屬於前者。

十七歲那年,蓋茨比遇見了人生當中的第一個貴人——丹·科迪。

得益於蓋茨比的善良和熱心腸,蘇必利爾湖上的丹·科迪及其遊艇在即將到來的風暴中倖免於難。救命恩人的角色令蓋茨比由詹姆斯·蓋茨搖身一變為傑伊·蓋茨比。自此,蓋茨比跟隨丹·科迪先生走南闖北,去了很多地方,見識了很多場面。然而,命運似乎在與他開玩笑。丹·科迪先生逝世後,原本屬於他的兩萬五千美元被女記者艾拉·凱伊算計了。

這位堪稱「貴人」的丹·科迪先生,令蓋茨比增長了見識,卻沒起到「貴人」的實際效用。於是乎,蓋茨比的雄心壯志不了了之了。

(2)亦師亦友的貴人蓋茨比離開軍隊之初,身無分文,窮得僅剩下胸口佩戴的勳章及看不清摸不著的「少校」頭銜。在蓋茨比兩天未曾進食、找工作之際,百老匯地頭蛇邁耶·霍夫希姆發現了他。霍夫希姆可謂慧眼識英才,一眼便看出了蓋茨比的價值所在。

「是我把他從陰溝裡撿出來,並大力栽培他。」

像調教弟子似的,霍夫希姆把蓋茨比調教成了人才。師徒二人的強強聯合,使得財富源源不斷地滾滾而來。蓋茨比的走私酒買賣,就有霍夫希姆的參與。

邁耶·霍夫希姆,是蓋茨比落魄時願意出手相助的貴人,是使蓋茨比距離夢想更近一步的推力,是蓋茨比的老師,也是蓋茨比生意上的合伙人。只是,這種發家致富的「賺快錢」方式並不光彩,是令上流社會的人士所嗤之以鼻的行為,也是黛爾西難以回心轉意的一個原因。

丹·科迪與邁耶·霍夫希姆,一位讓蓋茨比認識了大千世界,一位給蓋茨比帶來了財富。兩人是蓋茨比的貴人,為他贏得了進入上流社會的入場券以及與黛爾西相見的機會。

為保持外在的光鮮、得到上流社會的認可,蓋茨比時刻貫徹謙謙君子的作風。這是他的教養使然,也是卑微的彰顯。

融入一個本就不屬於自己的群體,究竟有多難?

雖說蓋茨比夜夜舉辦晚會,僅僅是引起心愛之人注意的一個由頭,但其間也可看到他與社會名流打交道時的卑微與艱難。

例如,卡羅威第一次收到蓋茨比的邀請、參加晚會期間,一位叫露西爾的姑娘講了這樣一件事。上次露西爾前來參加晚會時,她的晚禮服被椅子刮破了。蓋茨比便令人給她買了一件一模一樣的晚禮服。聽罷,另一個穿黃色衣服的姑娘說道:「他好像不願意得罪任何人。」

給受損失的客人補償,是蓋茨比作為主人的禮節,而「不願意得罪任何人」可看出蓋茨比在與「群成員」打交道時的謹小慎微。就像為打入敵人內部、取得敵人信任,不得不時時懷著忐忑的心情如臨深淵那樣。因此,在這件事上,既包含蓋茨比教養的成分,又有討好的意味。

儘管蓋茨比沒有將有錢人視為敵人,但也無法避免對方把他看作不受歡迎的「圈外人」。

例如,湯姆、斯德隆夫婦來到蓋茨比家時,斯德隆先生的不屑與輕蔑通過其言行展露得一覽無餘。當蓋茨比問他想喝點什麼時,斯德隆先生這也不要,那也不要;當蓋茨比對斯德隆夫婦的到來表示歡迎時,「斯德隆毫不客氣地說:『那很好』」,仿佛他的到來是蓋茨比的榮幸,能夠使蓋茨比的晚會蓬蓽生輝似的。

由此可以看出,斯德隆先生並不把蓋茨比這位「暴發戶」放在眼裡,而之後斯德隆夫人的客套話——請蓋茨比吃晚飯,遭到了斯德隆先生的強烈反對,更進一步證實了斯德隆先生對蓋茨比的不喜歡。然而,蓋茨比卻信以為真。在他做好了到斯德隆先生家赴宴的準備時,斯德隆夫婦早已騎馬消失了。天真的蓋茨比,處世之道還需要再強化、精進啊。

湯姆呢,比斯德隆先生有過之而無不及。他看不起蓋茨比,視蓋茨比的晚會為一種愚不可耐的活動。

「在現在的世界上,恐怕你非得把自己家弄成豬圈一樣才能交到朋友」是湯姆對蓋茨比的諷刺。不過,湯姆的這句話大可玩味一番。

「現在的世界」,也就是等級森嚴的傳統思想仍然大行其道的世界。在這樣的世界上,即使突發橫財,變得腰纏萬貫,只要你出身低下,就很難真正地過上受人尊敬、與富人為友的生活。為了讓自己在名流圈內佔有一席位置,不得不想方設法地籠絡圈內人。蓋茨比籠絡圈內人的方法,便是大擺宴席,夜夜笙歌。不管是收到邀請的,還是沒收到邀請的,只要有人來,就會得到主人的歡迎。這便是蓋茨比混入上流社會的卑微。

蓋茨比靠走私酒精緻富,更加重了湯姆對蓋茨比的蔑視。

斯德隆先生和湯姆,是典型的信奉守舊思想、講究等級觀念的有錢人形象,從側面暗示出蓋茨比夢想的不切實際。在現實主義與浪漫主義之間,蓋茨比顯然選擇了後者。

一聲槍響,了結了蓋茨比的生命,見證了自私、冷漠、枯索的人心。

威爾森太太從活人變為車下亡魂,直接導致了蓋茨比人生的落幕。

由於剛剛經歷了一場介於蓋茨比與湯姆之間的糾紛,心情難以平復的黛爾西開著蓋茨比的車在路上疾馳開來,不料撞死了威爾森太太。

當時蓋茨比坐在車內的副駕駛座上。並非殺人兇手的蓋茨比卻吃了威爾森先生的槍子而當場斃命。卡羅威為蓋茨比料理了後事。葬禮當天,不知去向的黛爾西和湯姆未曾出席,之前晚會上蜂擁而入的人群全都不見了蹤影,甚至兼作老師與合伙人的邁耶·霍夫希姆也有意銷聲匿跡。

霍夫希姆堅守的原則是,人分為有用之人與無用之人。有用之人活著時大可利用一番,而死後則儘可能地與其撇清關係,即使是關係密切的蓋茨比,也不例外。

其實,霍夫希姆的觀點代表了未去參加蓋茨比葬禮的大多數人的觀點。人心的自私和冷漠,在金錢至上的社會,被霍夫希姆式的人發揮到了極致。

或許是「牆倒眾人推」的緣故,就連小男孩也氣不過,於蓋茨比死後,在其房子上留下了粗鄙的字眼。他以自己的方式,表達了對蓋茨比這位「暴發戶」的鄙視。這一幕,不禁令人唏噓。

結語

先將愛情拋在一邊。蓋茨比的進階之路像極了《紅與黑》中的於連。兩人有不少相似之處,如出身低微但志向遠大、有貴人相助、遭到了地位優越之人的蔑視以及悲慘的結局。但是,兩人的夢想卻截然相異。蓋茨比是為了挽回愛情,而於連是為了獲得名聲、利益。

蓋茨比與於連,都犯了一個致命的錯誤,那就是強行融入不屬於自己的圈子。這種與傳統觀念相悖的做法,即使短期內有成效,終究會遭到反作用的襲擊,甚至被反作用吞噬。

可以說,蓋茨比的挨槍子與於連的受斬刑,是犯下錯誤之後所得到的懲罰。由此可以看出,不適合自己的圈子,不要強行融入。強行融入的結果,是遭到反噬。

圖片源自網絡,如若侵權,請聯繫刪除。

相關焦點

  • 給女兒講《了不起的蓋茨比》
    於是,許多人留言說雖然不是我女兒,但是還是希望聽我用自己的方式來講《了不起的蓋茨比》。有網友等得不耐煩了,甚至專門跑去微博問答付費提問。好吧,那就讓我們開始吧:《了不起的蓋茨比》是一本奇怪的書。大體上,它講述了一個名叫蓋茨比的男人費盡周章,想要和他早年間熱戀卻不得不分開的情人重溫舊夢的故事。假設是你來寫這個故事,你會怎麼落筆,從哪裡開始?
  • 《了不起的蓋茨比》:蓋茨比和黛西,到底有沒有真的愛過對方?
    《了不起的蓋茨比》是美國作家弗·司各特·菲茨傑拉德創作的一部中篇小說,時代背景是20世紀20年代,地方背景是紐約市和長島。 蓋茨比是一名家庭貧困的少年,他遇到了和他的身份有天壤之別的黛西,並且熱烈地愛上了黛西。 窮小子愛上富家小姐,是非常普遍的故事。蓋茨比被招入伍,離開了黛西,而黛西則嫁給了與她門當戶對的富豪湯姆。黛西並非因為愛湯姆而嫁給他,所以在她重遇蓋茨比的時候,又與他在一起了。
  • 《了不起的蓋茨比》十句經典:每個人都是蓋茨比,讀懂會充滿力量
    《了不起的蓋茨比》被譽為菲茨傑拉德最偉大的小說,作為爵士時代的經典寫照,它在歷史上曾經5次被改編為電影。它描寫的是主人公蓋茨比為追求夢幻愛情而付出所有努力,最終卻並未如願的故事。故事發生在20世紀20年代的美國,那時美國剛經歷完第一次世界大戰。
  • 《了不起的蓋茨比》:作品的獨特魅力,主角的勵志光環,好美
    我是羅勒,一個想和你分享好書的人。相信你一定聽過《了不起的蓋茨比》這本書。讓我們一起聊聊這本書的獨特魅力吧!一、魅力在於獨特的藝術表現手法《了不起的蓋茨比》是菲茨傑拉德於1925年發表的作品。在這部作品中,作者運用了戲劇性獨白的表現手法,選擇人物尼克作為故事的敘述者,使尼克既參與其中,又充當整個故事的觀察者。
  • 讀書| 了不起的蓋茨比,為什麼了不起?
    除《了不起的蓋茨比》和《人間天堂》兩部作品外,主要作品還有《夜色溫柔》(1934)和《末代大亨的情緣》(1941)。他的小說生動地反映了20年代「美國夢」的破滅,展示了大蕭條時代美國上層社會「荒原時代」的精神面貌。
  • 《了不起的蓋茨比》觀後感
    萊昂納多迪卡普裡奧飾演的主角蓋茨比無疑代表了那個時代最直接的精神訴求:我要不斷努力賺到更多的錢,獲得更高的地位,通過自己的努力,儘可能快得從一個nobody變成somebody。然後帶著自己擁有的一切去追回過去,追回所有當年自己拿不到的一切。
  • 電影《了不起的蓋茨比》:淺析蓋茨比的人生悲劇及現實意義
    而在影片中不斷出現的「綠光」,其實隱喻著所有的美國人均在狂熱追求的「美國夢」的代表,因為它對於這群人來說是一種精神上的強烈欲望,因而它不真實。這裡的「美國夢」的實質就是想要賺更多錢,實現所謂的「財富夢」。
  • 居家悅讀:讀《了不起的蓋茨比》有感
    讀《了不起的蓋茨比》有感文/楊寧了不起的蓋茨比那就帶上金帽子,如果可以打動她;倘若你能跳得高,也請為她跳起來——託馬斯.帕克.丹維裡埃《了不起的蓋茨比》一直是我反覆閱讀的一本書。這部小說以「斯科特」的口吻闡述了一個夏天優美而悲傷的故事:一個以「綠燈」為目標,夢想著擁有金錢與地位,成功逆襲贏回「黛西」的蓋茨比的幻想的破滅。蓋茨比璀璨幻想的破滅也是20世紀20年代「美國夢」的破滅。
  • 《了不起的蓋茨比》——成功與失敗都註定是悲劇
    作者菲茨傑拉德,被譽為美國「迷惘的一代」(Lost Generation)的代表作家,也是「爵士樂時代」(Jazz Age)的桂冠詩人,他的代表作《了不起的蓋茨比》被譽為當代最出色的美國小說之一(同時也是村上春樹最為喜愛的小說)
  • 在《了不起的蓋茨比》中讀愛情
    這是在閒暇時光讀完的第一本英文原著,當合上書的那一瞬間淚流滿面。為了迎接她的到來提前在屋子裡布滿各種各樣的鮮花,倘若浪漫滿屋般,仿佛一個小孩一樣的蓋茨比,然而迎接他的卻不是真正所想要的那樣。黛西過來之後,蓋茨比急促,倚著桌子卻不小心把東西碰到了,臉紅得別快,不知所措,這種現象也是我們見到喜歡人時候的樣子。因為在喜歡的人面前像個小孩子一樣啊。
  • 《了不起的蓋茨比》講述了什麼樣的故事?
    《了不起的蓋茨比》是一本優秀的書,他的篇幅並不長,他不像一般長篇巨著的情節和複雜的人物,故事也很簡單,就像一個美麗而悲傷的夏夜。讀完這本書,讀者會像主人公蓋茨比一樣,仿佛做了一個晶瑩剔透的夢。隨著露珠的下落,主人公死亡,小說結束了。
  • 電影《了不起的蓋茨比》:我很愛你,所以我要配得上你
    文/學乃身之寶電影《了不起的蓋茨比》(2013年版)是根據美國著名作家弗司各特菲茨傑拉德的同名短篇小說改編的。影片以一個叫尼克的年輕人的視角,主要講述了一個社會底層的年輕人蓋茨比,為了追求心愛的姑娘黛西,想方設法躋身上流社會,卻最終夢想破滅的故事。
  • 透過《了不起的蓋茨比》,來看那個美國無比繁榮的年代
    透過這些電影我們不難發現,電影所有故事發生的背景都是定位在一個充滿了可能的繁榮時刻,在那個時間點裡,警察甚至是法制都很少有約束力,於是只要你大膽,有頭腦,或者是有著一身子的幹勁,那麼你就有可能完成自己的夢想。這樣的電影在當時符合著主流同時很受歡迎,即便是放到現在也是一部部不折不扣的經典勵志電影。
  • 了不起的「蓋茨比」多了一個中國姓:董!
    菲茨傑拉德100年寫就了《了不起的蓋茨比》,現在,全世界都知道蓋茨比是了不起了。 但是菲茨傑拉德卻因為這書賣得不好,慌得一塌糊塗。 這就是文章先前提到的,他在大學的那個插曲,這也成了《了不起的蓋茨比》一書中,大亨蓋茨比的原型,也成了這部小說的終極思想:美國夢可以追,但是追到手,人家也不一定認。 因為你原本窮啊!
  • 了不起的蓋茨比——一代美國資本家的奮鬥和破滅史
    了不起的蓋茨比dian ying記得三年前看過一部由萊昂納多迪卡普裡奧主演的電影《了不起的蓋茨比》,但是看完這部電影特別是結尾的地方非常的震撼,蓋茨比刻意的包庇他的前女友的撞車事故換來的切是自己悽零零的獨自死去
  • 當《了不起的蓋茨比》遇見芭蕾舞劇 福利
    如果你喜歡菲茨傑拉德的小說,如果剛好喜歡的還是那部改編成電影、由萊昂納多曾經主演過的《了不起的蓋茨比》,這個福利或許很適合你。這部同樣是根據《了不起的蓋茨比》改編的同名敘事芭蕾舞劇,被英國媒體形容為——「NBT芭蕾舞團迄今為止最精湛的作品。」還有媒體稱,「讓人離開劇場時周身湧動暖流,臉上洋溢微笑。」
  • 重溫經典《了不起的蓋茨比》,多角度解讀其經久不衰的魅力
    《了不起的蓋茨比》通過多角度敘述,在鏡頭的推拉與場景轉換中把整個故事的來龍去脈告訴讀者。下面我就從電影出現的三種敘事角度來分析一下電影的敘事技巧。黛西的悲劇、蓋茨比的悲劇亦是這個社會的悲劇。今天我就和大家分析一下在電影中以死亡結局的蓋茨比的必然性,同時從蓋茨比的經歷中看看《了不起的蓋茨比》中「美國夢」從建立到破滅的過程。
  • ICYCIAO|《了不起的蓋茨比》——男士西裝揭秘
    《了不起的蓋茨比》電影展現了20世紀20年代美國上流社會紙醉金迷、內心空虛的生活。影片中的造型在具備20年代風格特徵的同時,更多地融入了現代審美,試圖用最摩登的方式再現活力生動的20年代的紐約。片中的蓋茨比努力掙脫出了貧窮的家境,越上了一個普通人無法想像的高度。豪門的愛恨情仇固然是一大看點,但更令人心醉的是菲茨傑拉德筆下那個喧鬧躁動同時又充斥著奢華裝扮的1920年代。在這個流淌著永不停歇的爵士的時代裡,誕生了美麗輕佻的Flapper Girl,同樣也塑造了如蓋茨比一般迷人的男性衣裝。
  • 《了不起的蓋茨比》:從中發現愛情與婚姻的蹤跡
    《了不起的蓋茨比》是與歐·亨利齊名的短篇小說之王,弗朗西斯·司各特·菲茲傑拉德的著作。這部作品堪稱世界文學史上的「完美之書」,值得閱讀。它主要圍繞蓋茨比、黛西和湯姆三個人之間的情感糾葛展開。無論是蓋茨比與黛西的愛情,還是黛西與湯姆的婚姻,都值得我們深思和審視自己。
  • 《了不起的蓋茨比》:逆水行舟亦會激流勇進
    文丨百裡長溪長@bigfun社區《了不起的蓋茨比》作為奠定了弗·司各特·菲茨傑拉德在現代美國文學史上地位的優秀小說,脫胎於其小說,由萊昂納多、凱瑞·穆裡根等著名演員領銜主演的同名電影《了不起的蓋茨比》,亦在影史上閃耀著璀璨的銀光,它通過一種更為直觀的方式讓我們看到了作者想要為我們展示的那個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