還記得令人頭禿的日記作業嗎?還記得遙不可及的字數達標線嗎?還記得孩子的作文練習上一篇篇的自創童話故事嗎?快來看看這篇作文教程,學會後孩子就是作文課上「最靚的崽」!
要問孩子語文試卷上最難的題,孩子們的答案總是出人意料的統一,那就是現代文分析和作文。分析題我們在前兩章中已經給出了解題公式以及日常教程,今天我們來說說作文。
作文在語文試卷上獨佔三分之一的分數,相信無論哪個學科都沒有權重與它相當的題目了。然而若是60分滿分的話,絕大多數學生的成績會在46-48左右,少部分更差或更好的成績能在36-38以及55-58!因為中等成績的學生佔了巨大多數以及作文提升的困難性,大部分家長是沒有任何思路的,所以只能降低要求到「能到大眾水平就可以了,不拖後腿就行」。可是如果真的丟開我們因為沒有辦法而選擇視而不見的心態來看看現實,僅作文這一個題目便與別人落下了十分左右的差距!所以,各位學生和家長們,還要繼續自欺欺人嗎?
相信家長們也曾真心實意的困惑,問孩子覺得作文難在哪?總結孩子們回答的原因無非就是四個字:無話可說。最直接的表現是孩子覺得500或800的字數限制太多,湊到相應字數實在困難。以至於常常一句話掰成兩句來寫,相應的就沒辦法用進去成語或者名句,因為這些往往過於精闢簡練,最後讓人讀後覺得「水分太多」,不夠精彩;然而根本原因卻是孩子覺得題目要求的寫作對象過於簡單,實在是「沒什麼好寫的」,萬般無奈只能事無巨細的記錄,導致成品成了典型的流水帳。
是不是這樣的原因其實很好判斷,只需要讓孩子認真思考一下,對他來說感覺「我的校園」和「我的班級」這兩個題目哪個更簡單即可,這個問題適用於對全年級學生測試,而我們曾經做過的調查表明,90%多的孩子選擇了前者,而剩下的孩子基本上都是平時非常擅長習作的學生。為什麼這樣說呢?由這個原因我們其實就能得到高分作文的詳細教程!
首先來跟大家分享一個小知識:在孩子小初學習階段,作文要求一般都是寫人或者記事,評分標準則是有名言成語加分、修辭優美得當加分、描寫生動細膩加分這幾個類似的方面。對照著高分要求去想解決辦法的話,很明顯名言警句這一項做法簡單明確,那就是需要平時有意識地積累,修辭優美得當這項其實也不困難,因為孩子們的想像和聯想能力是非常強的。唯一就是描寫生動細膩這項有點棘手,然而這一點,才是高分作文最基本的判斷標準。
如何才能生動細膩?答案很簡單,那就是拿放大鏡來看題目的核心要求。舉個例子:拿上文中提到的兩個題目來說。用放大鏡不斷放大「我的校園」,第一層會看到校園的景色和布局,有教學樓,有植物,有操場,有餐廳,有小賣部……第二層會看到所有的這些所有的景色裡發生過故事,比如教學樓的顏色,最特別的某處景致,操場上印象最深的體育課,餐廳裡獨具特色的某道菜,以及一起相約去小賣部的友誼。校園並不是簡單的學校簡介,最後賦予一些喜愛或留戀的感情之後,點滴小事皆是校園。那麼放大「我的班級」會看到什麼呢?第一層會看到班級裡的物件,黑板、桌椅、飲水機,第二層看到班級裡面的人,老師,同學和同桌以及與她們之間發生的故事,第三層是故事細節和感情升華。這樣子兩相比較之後,真的是班級更好寫嗎?其實班級是更難得,因為景致較少,要想得高分就完全取決於學生描述故事的能力了,然而若是學生描述精彩,那麼作文也不會有問題了不是嗎?
所以我們可以總結一下用放大鏡讀題目的具體做法:那就是層層遞進。落筆之前先大體寫一個層層遞進式的框架,文章的每一層分別重點著墨的對象是什麼。這樣正式開始作文之後便是通篇一氣呵成,精彩流暢。然而若是具體對象實在描寫不生動,那就從各個維度進行描寫,時間維度,空間(地點)維度,視覺看到的形象,聽覺聽到的聲音,嗅覺聞到的氣味,觸覺摸到的感受以及帶來的情感波動。
看到這是不是感覺對作文一下子豁然開朗呢?趕緊去練習一下試試吧。另外在日常練習中,家長也要有意識地去做對孩子的細化訓練哦,給孩子定一個越具體越好的寫作對象,規定孩子寫出一定的字數,只有這樣才能真正練得到孩子細微處著筆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