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萬名中日青少年體質對比:中方身高領先一釐米,體能稍落後

2021-01-09 澎湃新聞

2017年「學生體質健康評價與運動幹預」高峰論壇,6月26日在上海華東師範大學閉幕,論壇上,由華東師範大學「青少年健康評價與運動幹預」教育部重點實驗室與日本相關機構合作研究發布的《中日兒童青少年體質健康比較研究結果公報》(以下簡稱「《公報》」)受到關注。

該項成果歷時3年,分別在中國與日本的4個城市或地區,對近兩萬名7-18歲的兒童青少年,運用同樣的方法和標準進行測試後完成。

結果顯示,「2014年和2016年,中國兒童青少年體格指標(身高、體重和BMI)大部分年齡段顯著高於日本;但體能指標的比較中,日本兒童青少年在心肺耐力、柔韌性和靈敏協調性方面均顯著高於中國。」

河北省柏鄉縣,小學生參加跑步比賽。本文圖片 視覺中國 資料

1993年,青少年問題專家孫雲曉的《夏令營中的較量》震撼了中國教育界,從那時起,中日兒童青少年體質健康的「較量」便附著了極低的沸點,備受關注。

2014年全國兩會期間,一位人大代表引用數據表示7-17歲的中國男孩比日本同齡男孩矮2.54釐米,力量、速度、爆發力、耐力等身體素質全面下滑。

「2.54釐米」像一塊石頭被砸進湖面,激起社會對我國青少年體質的集中關注。

然而,根據《2010年中國國民體質健康報告》與《2010年日本國民體力及運動能力調查報告》的調查結果顯示:

中國、日本7-18歲男性兒童青少年的平均身高分別為153.20釐米和152.30釐米,中國身高數據高於日本。

而《公報》中關於「中日兩國7-18歲兒童青少年身高」的最新數據,也證明了中國孩子相較日本同齡人在身高上的「優勢」——

2014年和2016年,該年齡段中國男生平均身高分別為154.3釐米和157.2釐米,日本男生數據分別為150.6釐米和151釐米;

該年齡段中國女生平均身高分別為150.1釐米和151.5釐米,日本女生數據分別為145.5釐米與146.4釐米。

「身高更高不代表我國兒童青少年的體質健康好於日本。」據「青少年健康評價與運動幹預」教育部重點實驗室主任、華東師範大學體育與健康學院院長季瀏介紹,體格指標反映人的身體質量,只是體現體質健康的因素之一。

「且數據也顯示,我國兒童青少年的超重肥胖發生率較之日本也更高。」更重要的是,體能指標的全面不足,反映了「我國學校體育重智育輕體育的現象還存在。」

發布《公報》前一晚,華東師範大學體育與健康學院教授尹小儉又核查了一遍PPT,他特意在結論的第二條中加了一個括號,將其完整為「日本兒童青少年在心肺耐力(2016年7歲女生除外)、柔韌性和靈敏協調性方面顯著高於中國。」

2016年12月8日,在貴州省榕江縣古州鎮第二小學,校園足球隊在進行足球訓練。

括號裡的內容,被他笑著稱作「希望」,因為相比2014年中日兩國兒童青少年體能方面的差距,2016年中國兒童青少年的力量、速度體能指標在低年齡段與日本的差距有所縮小,部分指標甚至顯著高於日本。

「新生一代的孩子和日本的差距將越來越小,數據表明這些年新的課程改革、陽光體育等政策的推進有所成效,如果繼續用科學合理的方式改變學校體育的生態,將來體能指標超過日本並非不可能。」

「低年齡段差距縮小,高年齡段差距仍然明顯,與我們體育教學質量不高有關。」在季瀏看來,「科學合理」的方式正是當前我國學校體育探索的重點。

當前,應試教育的特徵在體育教學中體現為「考什麼就學什麼」,導致大量體育課呈現為「三無」課堂,「無運動量、無戰術、無比賽。」

正是這種碎片化的體育教育,讓不少學生上了12年體育課也無法掌握一門體育運動,「老師都在教學生『單項技術』,最後中國學生似乎打籃球只擅長胸前傳球、排球只擅長墊球等,缺乏實戰對抗,更談不上戰術了。」

就像不少孩子有豐富的英語詞彙量,卻很難主動開口說一個完整的長句。

「青少年健康評價與運動幹預」教育部重點實驗室2010年成立,主要進行中國兒童青少年與國外兒童青少年的體質健康狀況比較研究。

本屆論壇上,季瀏發布了《中國兒童青少年體質健康標準(華東師範大學版)》,完善了部分測試指標和方法。

「與國際發展趨勢相吻合,更利於進行國際間的比較」,他表示,這次《公報》也得益於此,但在他看來,每次到日本收穫的不僅是數據,還有日本體育課帶來的啟發,「大運動量、項目特徵明顯」。

「無論30多攝氏度的夏天還是飄著雪花的初冬,學生都在室外的泥沙跑道上穿著短褲汗衫上體育課,下課後汗流浹背,滿身汙泥。」

季瀏注意到,日本體育課讓學生得到的是完整的運動體驗,並非單一技術的重複學習,「中國的體育課課時算多的,但效率不足。」

為提升體育課效率,季瀏在借鑑日本等國家體育課的基礎上,推出中國健康體育課程模式,除要求學生著「短袖短褲」上課、提倡運動技能學習以活動和比賽為主外,著重強調了課程運動密度在75%以上,運動強度每節課平均心率125-160次/分鐘。

「即在40~45分鐘體育課中,學生運動時間至少達到30分鐘。」而這一標準更結合了本土國情,「學生的運動負荷仍不敢定太高,安全問題仍是高懸的劍。」畢竟,當前我國提高兒童青少年身心健康水平高度依賴於體育課。

學生們在體育課上學習跆拳道。

季瀏的觀點得到美國密西根大學教授陳蔚雲的支持,「中國孩子在體能指標上的不足,除體育課教學質量有待改進外,社會生態模式更有待完善,即便課堂上,體育老師拿出最優質的課程,也難以彌補體育課外孩子運動時間的嚴重短缺,下一代的體質健康需要學校、家庭和社會共同行動。」

可現實在呼籲面前表現頑固。華東師範大學體育與健康學院黨委書記、博士生導師汪曉贊正在進行一項體質健康問題的現狀調查,根據先期研究表明,學生體質健康得分隨年齡增長出現上下波動,波谷非常一致地出現在5年級、6年級和9年級。

「這個階段通常是小升初和初升高(記者註:部分調查地區為五四學制)。」升學成為推測的原因之一。但汪曉贊強調,學生體質下降的原因是綜合性的,「很大一部分學校不可控,需要家庭和社會參與。」

「日本兒童近30年來身高變化不大,至2000年肥胖兒童有所增加,2000年以後肥胖幾乎沒有變化,反而,偏瘦兒童不斷增加。」

日本名古屋學院大學教授中田貴博表示,在體能方面,「1985年最高,最近30年也呈現顯著下降。」在他分析的原因中,學校之外的家庭和社會環境正是影響日本兒童青少年體質健康不可忽視的因素。

他用一組數據表示,1970年,日本小學生睡覺時間約為晚上9點07分,起床時間為早上6點30分,36年後,睡覺時間變為晚9點42分,起床時間為早6點42分,「最近,這種趨勢已經得到遏制。」

但電子遊戲的介入並不容易遏制,在一項針對3歲到6年級兒童青少年的調查中,「30%3歲的孩子、50%4歲的孩子已經接觸電子遊戲。

此外,幾乎所有小學高學年學生均玩電子遊戲,且遊戲時間隨年級增長而增加,即使在幼兒園平均每天玩電子遊戲的時間也將近50分鐘。」被電子遊戲擠佔的,正是學生戶外運動的時間。

無論中國還是日本,「國際上兒童青少年體質健康調查的數據顯示,全球都呈現越來越慢、越來越不動的狀況,缺乏身體活動更是已經成為孩子們的常態。」

汪曉贊表示,因身體活動水平下降已經導致肥胖、慢病低齡化,「由此導致疾病、對家庭經濟與幸福的潛在危機不容忽視。

有文獻表示,為此造成每年經濟損失,相當於再建3個長江三峽工程或重建大地震後6個汶川新家園。」一場「慢」下來的比賽正在全球打響,而比較之餘,合作已經被提上議事日程。

(本文來自澎湃新聞,更多原創資訊請下載「澎湃新聞」APP)

相關焦點

  • 1964年以來日本青少年身高體重明顯提高 體能下降
    中新網10月19日電 據日本《東方新報》報導,日本政府18日公布的「2019年度體力運動能力調查」結果顯示,與舉辦第一次東京奧運會的1964年相比,日本青少年的平均身高和體重有了很大的提高,但是體能卻沒有明顯提高。
  • 中日平均身高出爐,日本平均身高已突破1.7m,我國的平均身高呢?
    但是身高這種事情,一半取決於先天基因,一般取決於後天的成長,身高這一話題在世界範圍內也是屬於熱議的話題,如今,有關於中日兩國的平均身高已經被曝出,我們不妨來看看數據之間的對比
  • 研究顯示:飲食不良影響身高 青少年平均身高差距高達20釐米
    央廣網北京11月7日消息(記者馮悅)據中央廣播電視總臺中國之聲《新聞晚高峰》報導,近日,一項研究顯示,學齡兒童及青少年飲食不良,可能導致平均身高最高和最矮的國家之間有大約20釐米的差距。
  • 中國19歲男女平均身高居東亞第一,青少年身高緣何快速增長?
    文|皓sir近30年,中國青少年身高快速增長,成為青少年平均身高增長最快的國家。這得益於經濟的快速發展,人們物質生活條件改善,增加了青少年成長階段所需的營養攝入。促進孩子長高的營養,主要是蛋白質。「2020年11月7日,《柳葉刀》的最新研究表明,從1985年到2019年,中國19歲男女的平均身高為175.7釐米、163.5釐米,分別超過韓國0.2釐米、0.3釐米(男性175.5釐米/女性163.2釐米),位列東亞第一。在全球範圍內,中國的平均身高追平還超過了南歐的葡萄牙、義大利和西班牙等國家。」
  • 飲食不良影響身高 青少年平均身高差距高達20釐米
    據英國廣播公司(BBC)5日報導,一項研究顯示,學齡兒童及青少年飲食不良,可能導致平均身高最高和最矮的國家之間,有大約20釐米的差距。報導稱,這項研究發布在醫學雜誌《柳葉刀》上,由倫敦大學帝國理工學院研究人員進行。
  • 百年前日本人身高155,現在卻比中國人身高高2釐米
    最右邊為日本人因為日本人經常跑到中國的東南沿海一帶來搶劫,名聲非常臭。百年以前,從世界範圍來看,日本人的身高確實拿不出手,平均是身高只有155-160釐米。戰爭時期,經常可以看到影視上有這樣的畫面:日本人背著一把比自己身高還高的武器(三Ba大蓋加上刺刀),顯得十分滑稽。
  • 身高增2釐米體重增1.7公斤
    青少年應該在晚上10點左右�《重慶市2010年全國學生體質健康調研》(以下簡稱調研)結果日前公布,與5年前相比,學生們的身高、體重都增加了,爆發力、耐力也增強了,但值得注意的是,小胖墩、近視眼還是有增無減。此次調查了12所中小學及重慶師範大學,調研人數10813人。檢測項目涵蓋身體形態、生理機能、身體素質、健康狀況這4個方面24項指標。視力不良出現低齡化傾向更讓人憂心。
  • 平均身高169.7,中國成年男子竟然比日本還矮?數字揭示真相
    「你的身高達標了嗎?」 今天,我國公布了18至44歲的男性和女性平均身高,分別為169.7釐米和158釐米。這一數字一經公布後,不少民眾紛紛在朋友圈曬出自己的身高,並戲稱沒有拖國家後腿。
  • 喊了這麼多年小日本,中國男人平均身高竟然不如日本?現實很殘酷
    文\江湖小舞你的身高達標了嗎?」今天,我國公布了18至44歲的男性和女性平均身高,分別為169.7釐米和158釐米。這一數字一經公布後,不少民眾紛紛在朋友圈曬出自己的身高,並戲稱沒有拖國家後腿。可能中日身高的爭議實在太過熱鬧,以至於日本媒體日經新聞都覺得有必要進行闢謠,在2019年10月專門以「日本人比中國人高,這是謠言」為題,在客觀數據的佐證下否定了這個長期以來被中日兩國民眾認可的結論。那麼,依據今天中國最新公布的44歲以下成年人群體平均身高,相比鄰國日韓,我們的身高到底更高還是更矮呢?我們就來專門探討一下。
  • 重慶學生平均身高增加2釐米 爆發力增強
    《重慶市2010年全國學生體質健康調研》(以下簡稱調研)結果日前公布,與5年前相比,學生們的身高、體重都增加了,爆發力、耐力也增強了,但值得注意的是,小胖墩、近視眼還是有增無減。此次調查了12所中小學及重慶師範大學,調研人數10813人。
  • 平均身高對比數據出爐,中國平均身高又增長了,和日本相比如何?
    「戀愛當中身高到底是不是個問題?」「女生到底有多在乎男生的身高?」「身高多高才不算矮?」「已經20歲了,我還可能長高麼?」身高問題已然成為了時下年輕人最感焦慮的話題之一,也由此引發了許多有趣的數據對比。從這些數據中,我們或許會有所啟發。
  • 超過一半孩子身高不達標,對比國內外父母的教育方式,答案很明了
    據中國兒童少年基金會發布最新的《中國兒童身高管理現狀調研報告》得知,中國有54.2%的兒童身高水平甚至沒能達到遺傳身高,有47.2%的兒童身高水平是中等水平。總的來看,有超過一半孩子的身高還不到遺傳水平。
  • 兒童身高體重測試 兒童身高體重測試計算公式
    2歲半寶寶身高體重生長指標男童體重9.86-19.13kg,身長82.4-105.0cm;女童體重9.48-18.47kg,身長81.4-103.8cm。註:以上數據根據衛生部《中國7歲以下兒童生長發育參照標準》整理而成。2歲半寶寶能力指標2歲半寶寶已經會用語言表達自己的心情,並開始想快速奔跑。
  • 中國人身高增長不如日韓 專家:後天不足-身高 身高增長 生長激素...
    原標題:中國人身高增長不如日韓,專家:後天不足  東方網10月22日消息:日前,英帝國理工學院率領的國際研究團隊發布了一項針對全球200多個國家人口的身高報告,這份「全球身高排行榜」記錄了1914年至2014年期間人們的身高,報告顯示,2014年,荷蘭男性平均身高182.54釐米,為全球最高。
  • 關注中國兒童健康體能,耐克運動營開展兒童體能測試培訓
    NSC-體能測試理論培訓體測老師向大家全面系統地剖析了中國兒童體質現狀,並對身高體重指數BMI、靜態站立姿勢static posture 以及過頭深蹲 Overhead經過折返跑 Pacer、卷腹 Curl Ups、伏地挺身 Push Ups、坐姿體前屈 Sit & Reach、垂直摸高跳 Vertical Jump、單腿支撐 Stork Stand、伊利諾伊敏捷測試 Illinois Agility、拋接球 Wall Toss等一系列體能測試,對自身的有氧能力、核心力量、柔韌性、協調性、 敏捷性等能力有初步的評估。
  • 省體職院教練到市體工隊講授青少年體能訓練方法
    11月26日,應福州市體育工作大隊邀請,福建體育職業技術學院陳華高級教練作了《青少年體能訓練理念》專題講座。市體工隊全體教練員、市體校部分項目教練員及各縣區教練員代表參加。此次講座主要講授了如何根據福建省青少年體質特點開展科學體能訓練,包括青少年運動員的選材、青少年體能訓練特點、核心力量訓練等內容,參加講座的教練員們紛紛表示受益匪淺。
  • 清朝時人均身高比日本高10釐米的中國,今為何中日韓三國最矮?
    據瑞士《郵報》,日本男性平均身高為170.8釐米,女性平均身高158.3釐米。 聽上去是不是很矮?但拿中國數據對比一下就知道了,中國男性平均身高只有169.7釐米,女性平均身高158.0釐米。 而這個數據,比起前兩年還有所增長。 而在亞洲的中、日、韓三國裡,中國人的平均身高是最矮的!
  • 中國男女性成人平均身高出爐 比2015年增加1.2釐米和0.8釐米
    報告顯示,中國成人平均身高繼續增長,18-44歲中國男性平均身高169.7釐米,中國女性平均身高158.0釐米,與2015年發布結果相比分別增加1.2釐米和0.8釐米。我國居民營養狀況持續改善,剛才我給大家介紹時也介紹了相關方面的情況,主要體現在以下三個方面:一是居民的平均身高持續增長。我國18-44歲的男性和女性平均身高分別為169.7釐米和158釐米,與2015年相比分別增加1.2釐米和0.8釐米。6-17歲的男孩和女孩各年齡組身高平均分別增加了1.6釐米和1釐米。二是營養不足的問題得到持續改善。
  • 四川樂山14歲男孩身高2米21,挑戰最高青少年金氏世界紀錄
    四川省樂山市,初中生小宇的身高竟然達到了221釐米左右。10月18日,正好是他14周歲的生日,金氏世界紀錄認證官來到樂山,對小宇現場挑戰「最高的青少年(男性)」金氏世界紀錄稱號進行認證。作為兩名紀錄申請見證人之一,紅星新聞記者全程參與了測量和見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