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有許多第一次,相信每個人的第一次都是既興奮又緊張的,然而購買自己的第一款手機VR眼鏡也同樣如此,但打開某寶搜尋,商品羅列、價格是千差萬別,營銷術語加上各種專業術語也是天花亂墜,漫遊其中臉上肯定只有大寫的懵逼以及無奈,到底什麼樣的VR眼鏡才最適合自己呢?
因此購買前必須做好足夠的功課,除了保障自己能購買到適合的眼鏡,也能在VR的世界中擁有良好的體驗。這次我就為想體驗VR但又不知道該如何入門的小白們提供手機VR眼鏡選購指南。
進入主題前先來了解VR眼鏡大致上的類型:大致分為三類:
1.外接設備端需要透過插線連接VR眼鏡與設備主機(計算機或遊戲主機等),由主機驅動VR內容後傳輸至VR眼鏡內的屏幕進行觀看與互動。
HTC Vive / Playstation VR / LG 360 VR就是屬於此類,主機加眼鏡的價格5000~10000元之間。
2.一體機驅動VR內容的主機部分與傳感器等被整合進VR眼鏡,不需要額外接入任何設備即可使用。
通常採用Android系統,價格落在1000元~4000元之間。
3.支持的手機播放兼容的手機VR眼鏡盒子,將手機放入眼鏡盒子之中通過手機下載相應的APP播放以及觀看VR視頻以及體驗VR遊戲。
在購買時大部分的商家都會打廣告:本產品視場角達到XX度可以帶給您絕佳沉浸感,海量資源免費,多少多少部電影,多少多少遊戲,然而這三種類型給予的用戶體驗是完全不同的:
第一類是最高端的世界三大頭顯,可以通過電腦下載Steam VR等軟體下載遊戲,連接電腦,通過眼鏡播放,體驗最佳的遊戲以及視頻,弊端在於硬體安裝複雜,移動基站安裝,軟體下載需要收費(高質量遊戲需要收費),優點在於體驗效果是目前最好的,優秀的畫質,超大的視角,以及高質量的VR遊戲,使得玩家的沉浸感十足。
第二類是中高端VR一體機,可以直接通過佩戴眼鏡,來體驗遊戲和觀看視頻,非常的簡單方便,優點就是便捷,缺點在於某些VR一體機僅僅基於安卓的系統開發,導致系統優化不足,體驗不佳,這也是眼鏡盒子沉浸感不強的一個原因之一,即沒有很好的VR體驗系統平臺。
第三類是低端的VR一體機,直接將手機放入眼鏡盒子中,通過APP播放視頻,優點在於方便便捷,可以隨時隨地的體驗VR視頻以及遊戲,現在市面上的某些小巧的VR眼鏡盒子可以直接放入口袋,大大的方便了VR愛好者的攜帶,缺點就是體驗效果較差,適合嘗鮮。這裡要多提一點就是,VR手機眼鏡盒子的選擇與用戶本身,比如自帶眼鏡度數的大小(我想你也不會想帶眼鏡體驗VR),瞳距,手機屏幕解析度屏幕PPI以及眼鏡盒子的的鏡片相關,如果選擇不當就會導致極差的體驗感受。
4.總結最後溫馨總結,購買手機VR眼鏡前,首先根據自己的消費情況,選擇不同價位的VR設備,當然對於首次嘗鮮的客戶,VR眼鏡盒子是不錯的選擇,價格相對便宜,如果選擇得當,也會有不錯的體驗效果,例如現在的市場VR眼鏡霸主,三星Gear VR。
現在我就不同價位的產品列出一個清單:
100元以內:
SHINECON、S J G v-8、樂 技、博 芝、U g p V-3、暴風墨鏡3代以下的產品,這個價格區間的產品,我是比較不推薦的。這些VR手機盒子大有開始泛濫之勢,這也是VR尚處於產業化初期很致命的問題。一副裝有塑料雙面凸透鏡到盒子,加上手機,就能把智慧型手機變成一個VR觀看器了,體驗效果十分差。
100-299元:
三星Gear vr 4代,暴風魔鏡5代、暴風魔鏡4代、千幻魔鏡、小宅魔鏡、大朋魔鏡等等,這個價格段的產品,無論是做工還是體驗都比較有保證,配合相應的系統以及APP也會有不錯的VR體驗,這類眼鏡盒子,我強烈推薦的是三星的Gear VR,舒適度高、視野寬廣、沉浸感強、邊緣解析度問題也控制得很好,並且可以通過翻牆,下載Oculus Home 系統來體驗絕佳的VR用戶體驗,然而這款眼鏡盒子現在只兼容Galaxy S6/S6 edge/S6 edge+、Galaxy Note 5、Galaxy S7/S7 edge幾款手機。
300元—599元:
這裡面的產品算是進階區段,而不是真正意義上的中端產品。與上一個價格段比起來,做工和舒適度有所提升,然而體驗還是不盡人意,邊緣解析度下降和視野狹窄的問題得不到很好的解決,因此我不太推薦買這個價錢的產品,然而暴風魔鏡5代、小鳥看看等等在體驗上也有較大的提升。
600元-4000:
到了這個價位,我就比較推薦一體機設備了,大朋M2,艾諾一體機,UGP一體機,藍盔V1,藍盔V2,Pico小鳥看看等,這裡我著重講一下大朋一體機,作為國產一體機的領軍,它們一體機無論從系統以及做工都在國內前三,但價格較貴,就大朋M2就報價3500元,體驗感十分不錯,但卻不適合首次嘗鮮。
5000以上:
這裡就是最高端的VR頭顯,這裡只有三款推薦,那就是世界三大頭顯的Oculus Rift、Htc Vive、以及索尼PS VR。這裡重點講一下HTC Vive,因為它是迄今為止大部分的VR體驗者公認的沉浸感第一。需要連接高端主機,配置CPU I5三代以上,顯卡970以上,然而這只是入門及配置,具體可以通過測試,下載STEAM VR Performance進行測試打分,同時需要安裝基站(定位器),最好安裝線架(頭顯上的HDIM以及電源線架起來)進行體驗,否則遊戲中非常容易被絆。軟體下載STEAM VR下載即可,遊戲非常多。如果還有有什麼不懂的可以關注微信公眾號,推薦VR眼鏡,3D資源分享,福利多多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