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六考研在即,考生們進入了最後衝刺階段。繼去年線下自習室興起後,今年不少考生選擇了線上自習室作為輔助學習的平臺。「雖然是虛擬的自習室,但依然感覺有人監督著,不敢開小差。」25歲的小羽在一款名為「同桌」的線上自習室App上已學習了136個小時。
作為一種新形態,線上自習室在年輕群體中活躍了起來,同桌、Timing、Costudy等App相繼被開發,為用戶提供多人視頻模式的自習平臺。你只需將鏡頭對準書寫的頁面,即可直播自己的學習狀態。
「自習直播」佔據B站時長第一 直接催生線上自習室
追溯線上自習室的興起,不得不說B站的「自習直播」。在B站,Up主創建一個直播間,展示自己學習的過程。在B站上搜索「自習」,觀看人數排名最高直播間的已有3萬人。該直播間的Up主介紹上寫著,每天直播學習12小時以上,歡迎大家一起學習一起努力。
「我是1994年的,現在工作4年後辭職考研。」談及為什麼要直播自習,該名Up主表示一個人在家學習太孤獨了,希望有人陪伴。此外,直播自習還營造了「有人在看,需要專心」的心理約束。去年,「自習」一躍成為B站去年直播時長第一的內容品類,自習類的流量獲取得到了驗證。
線上自習室可以說是自習直播間的一個新形態,比如Timing、同桌等這類軟體通過設計視頻連麥功能,把用戶的學習場景集中在一起展示,通常一個房間的上限為2到4人,可互相監督、鼓勵打卡學習。
記者下載了「同桌」App體驗了一番,註冊時在「自考、碩博、財會」等標籤中選擇身份後,便來到了主界面,由一個個線上自習室的房間組成,上面顯示了房間名稱、人數和存在時長,用戶可自主選擇加入。
記者以遊客的身份,隨機進入了一個已滿4人的「背書考研」房間。由於都選擇了閉麥模式,房間內的4人沒有進行任何交流,各自安靜地在書上劃重點、刷題。
以更實惠的價格
瞄準線下自習室的冗餘市場
在線下自習室培養了用戶習慣之後,線上自習室正以更優惠的價格切入了市場,以獲取線下自習室市場的冗餘流量。
目前線上自習室主要分為收費和免費兩種模式。Timing採用按時收費,1元/小時,同桌則用月卡或季卡的方式,每個月18元,提供100個小時。而免費的主要是一些諸如Zoom和騰訊會議、釘釘之類的辦公軟體,不過所謂的自習功能,其實是用戶賦予的。「在我看來,這些的軟體功能都大同小異,主要就是戒掉手機,通過視頻直播的方式來一起學習。」在使用了Timing和同桌後,小王和朋友們最終把學習陣地落在了釘釘。
對於沒有學習同伴的群體來說,則偏向於選擇帶有社交屬性的線上自習室。「我在『同桌』上辦了張月卡,每天學習3-4小時。」小羽認為,就算不認識結伴學習的朋友,也可以通過消費的方式,促使自己打開App學習。
從用戶特徵看,線上自習室的用戶以大學生和工作黨為主,具有一定的自主學習能力,也存在知識焦慮,提高專注度,解決拖延症,是他們選擇線上自習這種方式的主要動力。
目前,同桌、Timing等線上自習室App均已收穫了一大批用戶。根據酷傳數據監測平臺顯示,「同桌」的累計下載量已有120萬,Timing的日活躍量平均6萬。今年疫情期間,Timing的在線人數超過百萬,用戶平均使用時長接近一小時。
迅速火熱的線上自習室也引起了資本的注意。據了解,Timing的開發者上海學無盡網絡技術有限公司已經完成了來自九合創投、原子創投的A輪融資和經緯中國的股權融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