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了完了,我額頭長了好多痘,搜了下說是肝出問題了!」
長痘痘真的代表身體某個部位出了問題嗎?
(來源:soogif)
人的皮膚表面有一種菌,叫痤瘡桿菌。這種菌平時不惹事兒,但生性嗜油。它是厭氧菌,毛囊堵了才能夠大量繁殖。而導致毛囊堵住的原因有兩個:油脂過多和角質過多。
油多、毛囊堵,使痤瘡桿菌大量瘋狂繁殖,導致了痘痘的發生。如果沒有細菌感染,就只是粉刺;當合併了細菌感染時,就形成炎性丘疹了。
所以,痘痘就是局部毛囊皮脂腺的慢性炎症!
單單從長痘的部位來判定內臟的問題過於絕對和片面,換個角度想想,如果長個痘痘就能知道內臟哪裡出問題,那大家豈不是都不用去醫院做檢查了嗎?
長了痘痘,想必大家都會忍不住「手賤」去擠掉它吧?
(來源:soogif)
但這樣做,除了可能留下痘印,甚至還可能引起無法承受的後果,別說我危言聳聽,一搜就有很多報導。
正確的處理方式主要有這兩種。
1. 日常護理
第一,洗臉。正確洗臉有助去除增生的角質,能減少毛囊堵塞。水的溫度32~40℃為佳,過冷導致毛孔收縮不利於清除毛囊角質,過熱則損害皮膚屏障;中性洗面奶最好,千萬不要用卸妝油;洗的時候不要用力搓擦,要溫柔。
(來源:soogif)
第二,保溼。潔面後皮膚表面脂質減少,會報復性分泌更多油脂,所以要及時保溼,讓它喝飽了,達到了水油平衡,才能不長痘。
第三,防曬。這是為了避免色素沉著留下痘印。用藥期尤其要注意,日曬下很多藥物會加重皮膚刺激,甚至導致過敏。物理防曬是最好的,如撐傘、戴帽、戴口罩、戴太陽眼鏡等。使用防曬霜的話,要注意是否含有可導致皮膚過敏的化學成分。
2. 使用藥物
症狀較輕的痤瘡主要是外用藥膏治療,維A酸凝膠、各類抗生素軟膏、過氧苯甲醯藥膏等,可以促進粉刺的溶解和排出,同時抑制痤瘡丙酸桿菌。
如果症狀較重,則需加口服藥物治療,抗生素、異維A酸、糖皮質激素等。
(以上藥物都要在醫生的指導下使用!!!)
當然,還有一些新的治療手段,如紅藍光、脈衝光等,通過光學效應破壞痤瘡丙酸桿菌、減輕炎症反應。這些治療方法好是好,缺點就是費錢。如果預算充足,不妨試試!不過千萬注意,一定要到靠譜的醫療機構進行治療哦!
(來源:網絡)
審稿專家:尤豔| 哈爾濱醫科大學附屬第四醫院皮膚科主任醫師
參考文獻
[1]張軍,鄭捷.皮膚病學.第9版.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2018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