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屆高三第二次學情檢測
語文試題
本卷滿分150分,考試時間150分鐘。
注意事項
1.答題前,考生務必將自己的姓名、班級、座位號、準考證號等填寫在答題卡的相應位置上。
2.回答選擇題時,選出每小題答案後,用鉛筆把答題卡上對應題目的答案標號塗黑。如需改動,用橡皮擦乾淨後,再選塗其他答案標號。回答非選擇題時,將答案寫在答題卡上,寫在本試卷上無效。
3.考試結束後,將答題卡交回。
一、現代文閱讀(35分)
(一)現代文閱讀Ⅰ(本題共5小題,19分)
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1~5題。
材料一:
中國古代哲學是一種以「天人合一」為其基點的生態哲學,而其美學則是一種生態的美學。那麼,如何對這種古典形態的生態美學話語進行必要的歸類與闡釋呢?
我們先來看基本的生態哲學話語,主要是「天人之和」的生態——生命論哲學與美學思想,主要是作為「六經之首」《周易》提出的「生生之為易」(《繫辭上》)。易者,簡也,變也,道也。這說明,所謂「易」就是中國古代以最簡潔的方式揭示有關天地人宇宙萬物變化發展的學問,即是中國古代的元哲學。而這種「元哲學」就是「生生」。作為使動結構,此句可解為「使萬物生命蓬勃生長旺盛」。這就是中國古代最基本的「生生之學」,用當代哲學的基本表述,就是一種生態的生命哲學。這種生態與生命的「生生」之學可以理解中國哲學的統領性概念,貫徹於儒、道、佛各種學術之中。
從儒家來說,其「仁愛」思想體現了一種「仁者愛人」的「愛生」的思想。因為,在「天人合一」之中,儒家更加偏向於人,由對於人的關愛發展到對於萬物生靈的關愛。所謂「己所不欲,勿施於人」( 《論語·衛靈公》) 的「恕道」思想,正是對於人與萬物的關愛的「愛生」思想的表露。發展到宋代,則形成張載的「民胞物與」思想。「生生」在道家中的表現即為「自然」,所謂「道法自然」。這裡的自然即為「道也」,是一種「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萬物,萬物負陰而抱陽,衝氣以為和」(《老子·四十二章》) ,反映了「陰陽相生」的「生生」的規律。而「生生」之生態與生命論哲學表現在佛學之中則是「慈悲」的「普渡眾生」的「護生」的佛學思想。佛學在印度本為「出世」之學,但傳到中國之後加強了人文情懷,表現出濃鬱的「護生」思想。由此可見,「生生」的生態與生命論哲學是貫通中國古代各家各派哲學思想的統領性概念,是中國哲學之根。
可以說,這種「天人之和」「陰陽相生」的生態與生命論美學思想是貫穿整個中國古典哲學與美學的,構成了中國古代哲學與美學在「天人」關係中的特有的生命意蘊,滲透於中國藝術與生活的各個方面,成為特殊的東方審美境界,包含著基本的古典形態的生態美學話語: 第一,是有關生態共同體與生態家園的理論,這就是著名的「天地人三才說」、「天父地母」、「天園地方」等,是將宏闊的宇宙作為人類的「家園」,將人類與「天」與「地」緊密相連,須臾難離。第二,是有關生命論美學的理論。包括大家熟知的「生生之為易」、「天地之大德曰生」、「陰陽相生」、「四時與養生」等。
(節選自曾繁仁《生態美學的中國話語探索》)
材料二:
要理解「生態文明」這個概念,無疑應該首先理解「文明」。「文明」(civilization)經常與「文化」(culture)這個術語混用,二者都是對於人的本能狀態的超越。與「文明」相對的概念是「野蠻」,特指人類經過漫長的進化過程之後、超越荒蠻狀態而進化為更高級的生存狀態;與「文化」相對的概念則是「自然」,指的是人類在自然的基礎上所創造的一切產品的總和。
從文化人類學的角度來說,人類創造的一切事物都是「文化產品」,包括工具、制度、觀念等;但是,文化產品不一定都是「文明成果」——有很多文化創造其實極其野蠻,是人類最愚蠢的行徑所導致的惡果。比如,自工業革命以來,人類的科學技術取得了極大的進步,二百多年中所創造的文化產品遠遠超過了人類歷史上所有文化產品的總和。但是,也必須看到,過去二百多年也是人類不斷犯下嚴重罪行的歷史,不僅僅有兩次世界大戰這樣的同類相殘事件,而且由於人類貪慾不斷膨脹導致了大量物種的迅速滅絕。如果說德國納粹二戰期間大肆屠殺猶太人是「人種滅絕」暴行的話,那麼,由人類活動所導致的其他物種的滅絕無疑是「物種滅絕」暴行——這些暴行無論如何都不能稱為「文明」。
正是為了將人類從現代文明所導致的環境危機中拯救出來,我們才必須大力倡導並切實推進生態文明建設。對於生態美學研究而言,生態文明理念的提出具有重大指導意義——它引領我們著力解決生態審美觀問題。
從生態價值觀的角度反思我們的審美觀和審美行為會發現:人類社會中存在著大量的非生態審美現象。比如,在動物倫理(屬於當代生態倫理的一部分)興起之前,人們往往把貂皮大衣當作雍容華貴的服飾;但是,當一個女士目睹了水貂被活活剝掉毛皮的殘忍過程之後,她從貂皮大衣上感受到的不再是雍容華貴,而是殘忍和野蠻,從而可能改變自己對於服飾的審美偏好。再比如,為了所謂的「整齊」、「美觀」,人們以前常用水泥和石頭將河岸、湖岸進行硬化;但隨著生態知識和生態意識的普及,人們也逐漸認識到自然的河岸與湖岸更加具有審美價值。生態美學研究應該在生態文明理念的指導下,從理論上剖析傳統審美觀的各種弊端,分析生態意識和生態知識對於生態審美的重要性,探索實施生態審美教育的途徑和方法,從而為生態文明建設做出應有的貢獻。
隨著生態研究的逐步展開,特別是隨著中國文化復興之夢想的日益深入人心,越來越多的中國學者注重從中國傳統文化中發掘生態思想資源,生態美學研究也不例外。
(節選自程相佔《中國生態美學發展方向展望》)
1.下列對材料相關內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確的一項是(3分)
A.貫徹於儒、道、佛各種學術中的「元哲學」——「生生」之學,作為中國當代哲學的基本表述,是理解中國哲學的統領性概念。
B.佛學傳到中國後,因為受到中國生態與生命論哲學的影響,增加了人文情懷,表現出濃鬱的「護生」思想,而蛻變為入世之學。
C.人類創造的工具、制度、觀念等文化產品,都極大地推動了社會的進步,推進了文明的進程,其作為人類文明成果是可貴的。
D.倡導生態美學,引導人們體驗生活中的生態倫理,能引發人們對生活中存在著的非生態審美現象的反思,推進生態文明建設。
2.根據材料內容,下列說法不正確的一項是(3分)
A.「文明」和「文化」雖然是兩個有著較大區別的概念,但都是人類對於人的本能狀態的超越,兩者間存在著交集。
B.觀念是行動的先導,生態審美觀的提出有助於引領我們著力解決生態文明理念問題,進而切實推動生態文明建設。
C.中國文化復興夢想的日益深入人心,從事生態美學研究的中國學者需要從傳統生態與生命論哲學中發掘思想資源。
D.人們的審美觀和審美習慣不是一成不變的,增加生態審美體驗,普及生態知識,能有效增強人們的環境保護意識。
3.根據材料內容,下列各項中不屬於中國生態美學範疇的一項是(3分)
A.護生者,護心也。去除殘忍心,長養慈悲心。(《護生畫集》)
B.天之道,利而不害。聖人之道,為而不爭。(《道德經》)
C.君子之於禽獸也,見其生不忍見其死,聞其聲不忍食其肉,是以君子遠庖廚也。(《孟子》)
D.撥開世上塵氛,胸中自無火炎冰兢;消卻心中鄙吝,眼前時有月到風來。(《菜根譚》)
4.請結合材料內容,給中國古典生態美學下一個簡要定義。(4分)
5.請簡要梳理材料二的行文脈絡。(6分)
(二)現代文閱讀Ⅱ(本題共4小題,16分)
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6~9題。
放 鴨
莫 言
青草湖裡魚蝦多,水草茂。青草湖邊的人古來就有養鴨的習慣。這裡出產的鴨蛋很有名氣。早些年,因為「割資本主義尾巴」,湖上鴨子絕了跡。這幾年政策好了,湖上的鴨群像一簇簇白雲。
李老壯是養鴨專業戶,天天趕著鴨群在湖上漂蕩。沿湖十八村,村村都有人在湖上放鴨。有老漢,有姑娘,大家經常在湖上碰面,混得很熟。
春天,湖邊柳枝抽出了嫩芽兒,桃花杏花怒放,湖裡長出了鮮嫩的水草,放鴨人開始趕鴨子下湖了。
湖水綠得像翡翠,水面上露出了荷葉尖尖的角,成雙成對的青蛙呱呱叫著,真是滿湖春色。老壯一下湖就想和對面王莊的放鴨人老王頭見見面,一連好幾天也沒碰上。
這天,對面來了個趕著鴨群的姑娘。姑娘鴨蛋臉兒,黑葡萄眼兒,漁歌唱得脆響,像在滿湖裡撒珍珠。
兩群鴨子齊頭並進,姑娘遞話過來:
「大伯,您是哪個村的?」
「湖東李村,」老壯答道,「你呢?」
「湖西王莊。」
「老王呢?」
「老了,退休了。」姑娘抬起竹篙,用力一撐,小船轉向,鴨群拐了個彎兒。
「再見,大伯!」
他們就這樣認識了。
有一天,老壯又和姑娘碰了面。姑娘鄭重其事地問:
「大伯,你們村有個李老壯嗎?」
老壯愣了一下,反問道:
「有,問他幹啥?」
姑娘的臉紅了,上嘴唇咬咬下嘴唇,說:「沒事,隨便問問。」
「這戶人家怎麼樣?」姑娘問。
「難說。」
「聽說李老壯手腳不太乾淨,前幾年偷隊裡的鴨子被抓住,在湖東八個村裡遊過鄉?」
「遊過。」老壯掉轉船頭,把鴨子攆得驚飛起來。
姑娘提起的這件事戳到了李老壯的傷疤上。「四人幫」橫行那些年,上頭下令,不準個人養鴨,李老壯家的那十幾隻鴨子被生產隊「共了產」,甭提有多心疼了。家裡的油鹽錢全靠摳這幾個鴨屁股啊!那時,村子裡主事的是一個好吃懶做的主任,「共產」來的鴨子,被他和他的造反派戰友們當夜宵吃得沒剩幾隻了。老壯本來是村子裡有名的老實人,一生氣就辦了荒唐事。他深更半夜摸到鴨棚裡提了兩隻鴨子,結果被巡夜的民兵當場抓住了。
主任沒打他,也沒罵他,只是把兩隻鴨子拴在一起,掛在他的脖子上,在湖東八個村裡遊鄉。主任帶隊,一個民兵敲著銅鑼,兩個民兵端著大槍,招來了成群結隊的人,像看耍猴的一樣。為這事老壯差點上了吊。
姑娘提起這事,不由老壯不窩火。他對她起了反感,儘量避免和她碰面,實在躲不過了,也愛理不理地冷落人家。姑娘還是那麼熱情,那麼開朗。一見面,先送他一串銀鈴般的笑聲,再送他一堆蜜甜的「大伯」。老壯麵子上應付著,心裡卻在暗罵:瞧你那個鯉魚精樣子,浪說浪笑,不是好貨!
轉眼春去夏來,湖上換了一番景色。荷田裡荷花開了,湖裡整日蕩漾著清幽的香氣。一天,晴朗的天空突然布滿了烏雲,雷鳴電閃地下了一場暴雨。李老壯好不容易才攏住鴨群,人被澆成一隻落湯雞。暴雨過後,天空格外明淨,湖上水草綠得發藍,荷葉、葦葉上,都掛著珍珠一樣的水珠兒。在一片蘆葦邊上,老壯碰到了十幾隻被暴風雨衝散的鴨子。卻不知道是誰家的鴨。「好鴨!」老壯不由贊了一聲。只見這十幾隻鴨子渾身雪白,身體肥碩,像一隻只小船在水面上漂蕩,十分招人喜愛。他突然想起在湖西王莊公社農技站工作的兒子說過,他們剛從京郊引進了一批良種鴨,大概就是這些吧?老壯一邊想著,一邊把這十幾隻肥鴨趕進自己的鴨群。
第二天,老壯一進湖就碰上了那位放鴨姑娘。
「大伯,你看到十幾隻鴨子沒?昨天的暴風雨把我的鴨群衝散了,回家一點數,少了十四隻。是剛從農技站買的良種鴨,急得我一夜沒睡好覺呢!」
「姑娘,你可是問巧了!」老壯看到姑娘那著急的樣子,用手一指鴨群,說:「那不是,都在我這兒呢。」
「太謝謝您啦,大伯。我把鴨趕過來吧?」
「我來。」李老壯揮動竹篙,把那十四隻白鴨從自家鴨群裡轟出來,白鴨歸了群。
「大伯,咱們放鴨這麼久了,還不知道您姓甚名誰呢!」姑娘把小船撐到老壯的小船邊,用唱歌般的發音發問。
「姓李,名老壯!」
「呀!您就是葦林、李葦林,不,李技術員的……」
「不差,我就是葦林他爹,」李老壯把鬍子翹起來,好像和姑娘鬥氣似的說,「我就是那個因為偷鴨子遊過鄉的李老壯!」
姑娘又一次驚叫起來。她雙眼瞪得杏子圓,臉紅成了一朵粉荷花。
「大伯,謝謝您……」她匆匆忙忙地對著老壯鞠了一躬,撐著船,趕著鴨,沒命地逃了。
「姑娘,你認識我家葦林?見到他捎個話兒,讓他帶幾隻良種鴨回來!」李老壯高聲喊著。
一片蘆葦擋住了姑娘和她的鴨群。
李老壯長舒了一口氣,感到十分輕鬆愉快。他自言自語地說:
「這姑娘,真是好相貌,人品也好,怪不得人說青草湖邊出美人呢!」
6.下列對本文相關內容的理解,不正確的一項是(3分)
A.沿湖十八村,村村都有人在湖上放鴨,這一變化反映了改革開放後農民放開了曾被束縛的手腳,發展個體經濟的熱情高漲。
B.李老壯是湖東李村一個有血性、重名聲的老實人,精神上遭受的屈辱,曾讓他差點輕生,也成為他心頭無法抹去的傷痛。
C.當放鴨姑娘的說法印證了自己的猜想後,李老壯請放鴨姑娘捎話給葦林,讓他帶幾隻回來,體現了他對兒子工作的支持。
D.放鴨姑娘對李老壯的態度始終熱情、友好,但李老壯對放鴨姑娘的態度卻在放鴨姑娘無意間提起他的傷疤後發生了變化。
7.下列對本文藝術特色的分析鑑賞,不正確的一項是(3分)
A.小說開頭對青草湖及湖邊村莊生活狀況的介紹,不僅反映了時代的變遷,而且為後文情節的展開做了必要的鋪墊。
B.小說插敘李老壯因「偷」鴨遊鄉這一情節,意在與後文他的主動還鴨形成對照,以消解放鴨姑娘對其品行的疑問。
C.小說寫村主任的好吃懶做、假公濟私,是為了在對比中烘託李老壯形象,表現青草湖農民在特殊時期的痛苦經歷。
D.小說筆調清新質樸,景物描寫雖然著墨不多,卻展現了青草湖清麗、明淨的自然風物,從側面烘託了人性的美好。
8.簡析文中畫橫線的這句話所蘊含的豐富意蘊。(4分)
9.莫言的這篇小小說很好地反映了時代的變遷,請結合文本探究本文的創作意圖。(6分)
二、古代詩文閱讀(35分)
(一)文言文閱讀(本題共5小題,20分)
閱讀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0~14題。
王守仁,字伯安,餘姚人。祖母夢神人自雲中送兒下,因名雲。五歲不能言,異人拊之,更名守仁,乃言。弱冠舉鄉試,學大進。登弘治十二年進士。正德元年冬,劉瑾逮南京給事中御史戴銑二十餘人。守仁抗章救瑾怒廷杖四十謫貴州龍場驛丞龍場萬山叢薄苗僚雜居守仁因俗化導夷人喜相率伐木為屋以棲守仁。兵部尚書王瓊素奇守仁才,十一年八月,擢右僉都御史,巡撫南、贛。當是時,南中盜賊蜂起。前巡撫託疾避去。守仁至,知左右多賊耳目,乃呼老黠隸詰之。隸戰慄不敢隱,因貰其罪,令陰覘賊,賊動靜無勿知。於是檄福建、廣東會兵,守仁親率銳卒屯上杭。佯退師,出不意搗之,連破四十餘寨,俘斬七千有奇。守仁所將皆文吏及偏裨小校,平數十年巨寇,遠近驚為神。十四年,寧王宸濠反。
守仁急趨吉安,治器械舟楫,傳檄暴宸濠罪,俾守令率吏士勤王。乃多遣間諜,佯言所部合十六萬,直搗南昌。七月,襲下九江、南康,出大江,薄安慶,宥脅從,安士民。丙辰復戰,官軍卻,守仁斬先卻者。諸軍殊死戰,賊大敗。退保樵舍[注],聯舟為方陣,盡出金寶犒士。明日,宸濠方晨朝其群臣,官軍奄至。以小舟載薪,乘風縱火,焚其副舟。宸濠舟膠淺,倉卒易舟遁,王冕所部兵追執之。凡三十五日而賊平。初,京師聞變,諸大臣震懼。王瓊大言曰:「王伯安居南昌上遊,必擒賊。」至是,果奏捷。太監張忠嘗納宸濠賄,忌為守仁知,揚言帝前曰:「守仁必反。」守仁乃入九華山,日晏坐僧寺。帝覘知之,曰:「守仁學道人,何謂反?」守仁病甚,疏乞骸骨,行至南安卒,年五十七。守仁天姿異敏。遊九華歸,築室陽明洞,泛濫二氏學,數年無所得。謫龍場,窮荒無書,日繹舊學,忽悟格物致知,當自求諸心,不當求諸事物。學者翕然從之,世遂有「陽明學」。
(選自《明史·列傳第八十三》,有刪改)
[注]樵舍:地名,位於僅江西省南昌市北郊。
10.下列對文中畫波浪線部分的斷句,正確的一項是(3分)
A.守仁抗章救/瑾怒/廷杖四十/謫貴州龍場驛丞/龍場萬山叢薄/苗僚雜居/守仁因俗化導夷/人喜/相率伐木為屋/以棲守仁/
B.守仁抗章救/瑾怒/廷杖四十/謫貴州龍場驛丞/龍場萬山叢/薄苗僚雜居/守仁因俗化導/夷人喜/相率伐木/為屋以棲守仁/
C.守仁抗章救/瑾怒/廷杖四十/謫貴州龍場驛丞/龍場萬山叢薄/苗僚雜居/守仁因俗化導/夷人喜/相率伐木為屋/以棲守仁/
D.守仁抗章救/瑾怒/廷杖四十/謫貴州龍場驛丞/龍場萬山叢/薄苗僚雜居/守仁因俗化導夷/人喜/相率伐木/為屋以棲守仁/
11.下列對文中加點詞語的相關內容的解說,不正確的一項是(3分)
A.鄉試,明清時期每三年在省城舉行一次的考試。因其一般在秋天舉行,故又稱「秋闈」。
B.檄,即檄文,古代官方用以徵召、曉諭或聲討等的文書。文中指聲討盜賊的文告。
C.勤王,為王事盡力;多指君主的統治受到威脅而產生動搖時,臣子起兵救援王朝。
D.乞骸骨,古代官吏自請退職的委婉說法,意為請求使骸骨歸葬故鄉,即回老家安度晚年。
12.下列對原文有關內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確的一項是(3分)
A.王守仁名出有因,擁有傳奇童年。他初名「雲」,是祖母夢見神人從雲中送兒下凡而起;他直到五歲被異人拍打並改名後,才開口說話。
B.王守仁長於用兵,贏得廣泛讚譽。在平定南方盜賊行動中,儘管歸其節制的力量較為薄弱,但他出奇制勝,蕩平賊寇,被遠近驚為神人。
C.王守仁不貪財貨,治軍紀律嚴明。在平定寧王之亂過程中,為激勵士氣,他拿出金寶犒賞將士;當官軍臨陣退卻時,他將始作俑者斬首。
D.王守仁天資超群,開創陽明心學。謫居期間,他悟出格物致知當自求諸心,產生極大影響。因其曾築室陽明洞,其學說被稱為「陽明學」。
13.把文中畫橫線的句子翻譯成現代漢語。(8分)
⑴隸不敢隱,因貰其罪,令陰覘賊,賊動靜無勿知。
⑵宸濠舟膠淺,倉卒易舟遁,王冕所部兵追執之。
14.張忠為什麼在皇帝面前誣告王守仁?皇帝對此的反應怎樣?請簡要說明。(3分)
(二)古代詩歌閱讀(本題共2小題,9分)
閱讀下面這首詩,完成15~16題。
九日藍田崔氏莊
杜 甫
老去悲秋強自寬,興來今日盡君歡。
羞將短髮還吹帽,笑倩旁人為正冠。
藍水遠從千澗落,玉山高並兩峰寒。
明年此會知誰健?醉把茱萸仔細看。
15.下列對本詩的理解,不正確的一項是(3分)
A.首聯寫出作者在傷老悲秋的悽涼中,借與友人遊樂而力圖自我寬慰的心境。
B.頷聯寫作者笑請友人代為「正冠」,卻難掩因年老體衰而產生的悲憤心情。
C.頸聯寫出了水流奔瀉、兩峰並峙的宏大氣勢,意境開闊,又給人以蕭瑟之感。
D.這首詩情感跌宕起伏,詩人滿腹的憂情卻以壯語寫出,悽楚悲涼又慷慨曠放。
16.本詩尾聯有另一個版本:「明年此會知誰在?再把茱萸仔細看。」請結合本詩內容,比較這兩個尾聯表達感情的不同之處。(6分)
(三)名篇名句默寫(本題共1小題,6分)
17.補寫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⑴《禮運·大道之行也》中,作者用「▲ 」四字,勾勒了「大同」社會人與人之間、國與國之間的理想關係。
⑵鮑照在《擬行路難(其四)》中,借「▲ , ▲ 」這兩句詩,控訴了門閥制度對寒微士人的壓制已到了令人敢怒不敢言、徘徊無以進的地步。
⑶杜甫在《蜀相》中,借詠嘆諸葛亮「▲ 」的悲劇結局,感懷自己的身世遭際。
⑷《阿房宮賦》中,作者以「▲, ▲ ?」,對秦朝統治者極力搜刮民脂又肆意揮霍浪費的行徑,發出了憤激的質問。
三、語言文字運用(20分)
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18~20題。(11分)
搬來山屋,已非一朝一夕,漸漸愛上了它的幽靜。傍山人家,是頗有情趣的。
陽春三月,微微煦暖的天氣,使你幹什麼都感到幾分慵倦;再加整天的忙碌,到晚上你不會疲憊得像一隻曬膩了太陽的貓麼?一頭栽到床上,打打舒身都嫌煩,甲。熟睡中,踢來拌去的亂夢,夢味兒都是淡淡的。寅卯時分,你的夢境不是忽然透出了一絲綠瑩瑩的微光麼,①像東風吹過經冬的衰草似的,展眼就青到了天邊。恍恍惚惚的,②屋前屋後有一片啾唧哳哳的鬧聲,像是竹樂嘈雜,像是姑娘們吵嘴,又像一群活潑潑的孩子在亂唱;兀的不知怎麼一來,哪裡「支幽」一響,你就醒了。立刻聽到了滿山滿谷的鳥叫。
你睜開了眼,窗簾後一縷明亮,給了你一個透底的清醒。靠左邊一點,石工們在叮咚的鑿石聲中,說著嗚嗚嚕嚕的話;稍偏右邊,得得的馬蹄聲又仿佛一路輕的撒上了山去。一切帶來的是個滿心的歡笑啊。那時你還能躺在床上麼?乙,③那窗外笑著的陽光一撲就撲了你個滿懷,清冽甘甜的空氣一下子就沁入了你的心脾。那陽光灑下一屋的愉快,你自己不是都幾乎笑了麼?那山上一抹嫩綠的顏色,使你深深地吸一口氣,清爽是透到腳底的。④瞧著那窗外的一叢迎春花,你自己也仿佛變作了它的一枝。
18.下列對文中畫橫線句子修辭手法的分析,不正確的一項是(3分)
A.①句運用比喻和誇張的修辭,形象描摹出夢境之神奇,突出了夢中情境變幻之快。
B.②句運用排比和比喻的修辭,寫出了清晨山中鳥叫聲音的清脆、熱鬧,情趣盎然。
C.③句運用擬人的修辭,把陽光的明媚可愛、朝氣蓬勃寫得神態畢現,富有表現力。
D.④句運用比喻的修辭,生動地表現出對山中無限春光的喜愛之情,情感表達真摯。
19.文中畫波浪線的句子可改寫成:「左邊傳來石工們邊鑿石邊說話的聲音,右邊傳來一匹馬上山的聲音。」從語義上看二者基本相同,但原句表達效果更好,為什麼?(4分)
20.請在文中畫橫線的甲、乙兩處補寫恰當的語句,使整段文字語意完整連貫,內容貼切,邏輯嚴密,每處不超過10個字。(4分)
21.下面文段有四處語病,請指出其序號並做修改,使語言表達準確流暢。(4分)
①出於汙名化和遏制中國,②美國一些政客竟將反華輿論戰燒到了教育行業,③連續對正常的中美教育交流進行幹擾和阻撓。近期,美國國務卿蓬佩奧表示,④希望在今年年底前關閉大學所有校園內的中國孔子學院,⑤並指責中國對美國學校進行滲透;⑥美國北得州大學要求中國公費留學生離境;⑦美國一些學術機構對於中國公派留學生採取歧視性做法;……。⑧蓬佩奧之流在教育行業所散布的反華氣氛,⑨不但嚴重幹擾中美關係的正常發展,⑩也不符合美國自身的根本利益。
22.請對下面這段新聞報導的文字進行壓縮,要求保留關鍵信息,句子簡潔流暢,不超過60個字。(5分)
新華社西安7月6日電(記者楊一苗) 記者日前從陝西省考古研究院了解到,考古工作者近期在陝西省西鹹新區空港新城底張街道韓家村發掘了一座完整的隋代家族墓園——隋王韶家族墓園。該墓園由方形圍溝和7座墓葬組成,面積21360平方米。其中王韶墓規模最大,共出土各類隨葬品67件(組)。據悉,隋王韶家族墓園規模宏大,結構完整,墓主身份明確,出土物較為豐富,為了解北周至隋家族墓地特徵、成員埋葬規律提供了重要的實物資料。
四、寫作(60分)
23.閱讀下面的材料,根據要求寫作。(60分)
在不少人看來,每天在大街小巷中穿梭送貨的快遞員幹的是沒什麼技術含量的體力活。在今年6月,從事快遞行業5年的杭州快遞小哥李慶恆,在省級快遞職業技能競賽中獲得快遞員項目第一名,被評為杭州市D類高層次人才,他將享有100萬元購房補貼。
美團也曾發布《城市新青年:2018外賣騎手就業報告》,該《報告》顯示:美團的11.8萬外賣員中,1%擁有碩士及以上學歷,15%以上擁有大學文憑。
身為即將告別高中學習生活的你,讀了上述兩則材料,有怎樣的感悟和思考?請根據材料寫一篇文章,表明你的態度,闡述你的看法。
要求:選好角度,確定立意,明確文體,自擬標題;不要套作,不得抄襲;不得洩露個人信息;不少於800字。
2021屆高三第二次學情檢測·語文
參考答案及評分建議
一、現代文閱讀(35分)
(一)現代文閱讀Ⅰ(本題共5小題,19分)
1.(3分)D(A.「『生生』之學」是「中國古典哲學的基本表述」。B.錯在「增加了人文情懷」「而蛻變為入世之學」。C.並非所有的文化產品都是文明成果,都有積極作用而可貴。)
2.(3分)B(錯在顛倒了「生態審美觀」「生態文明理念」兩者間的關係。)
3.(3分)D
4.(4分)中國古典生態美學是一種以「生生」為核心(1分)、倡導「天人之和」(1分)、「陰陽相生」(1分)的生態與生命美學(1分)。
5.(6分)①首先,辨析文明和文化及其「文化產品」與「文明成果」的區別,引入生態審美觀;②進而,指出從生態價值觀的角度反思我們的審美觀和審美行為的必要性;③最後,籲請中國學者從中國傳統文化中發掘生態美學研究的思想資源。(每點2分,意思對即可。)
(二)現代文閱讀Ⅱ(本題共4小題,16分)
6.(3分)C(李老壯的表態,體現的是他對良種鴨的認可與喜愛、對兒子與放鴨姑娘戀愛關係的默認態度。)
7.(3分)B(「對照」一說,不恰當;插敘的目的亦非為消解放鴨姑娘對李老壯品行的疑問。)
8.(4分)①暗示了放鴨姑娘和李老壯兒子之間自由戀愛的關係。②「呀」,反映了放鴨姑娘在得知眼前老人就是自己曾經打聽過的李老壯後的驚訝與尷尬。③稱呼的變化,折射出放鴨姑娘急於掩飾自己與葦林關係的慌亂心理。(每點1分;三點,4分。)
9.(6分)①謳歌改革開放的政策。②展現新時代農村的新風貌,歌頌勞動者淳樸、善良、真誠、執著追求美好生活的精神品質。③反思社會發展過程中出現的曲折和問題,警醒世人不要讓不堪回首的歷史重演。(每點2分,意思對即可)
二、古代詩文閱讀(35分)
(一)文言文閱讀(本題共5小題,20分)
10.(3分)C(原文標點:守仁抗章救,瑾怒,廷杖四十,謫貴州龍場驛丞。龍場萬山叢薄,苗、僚雜居。守仁因俗化導,夷人喜,相率伐木為屋,以棲守仁。)
11.(3分)B(檄,文中是指徵召福建、廣東軍隊前來共討盜賊的文告。)
12.(3分)C(拿出金寶犒勞將士的不是王守仁,而是朱宸濠,故「王守仁不貪財貨」一說不當。)
13.⑴(4分)僕隸渾身哆嗦不敢隱瞞,王守仁藉機赦免了他的罪行,命令他暗中偵察賊寇,賊寇的動靜沒有不知道的。(「隱」「貰」「陰覘」各1分,句意通順1分)
⑵(4分)朱宸濠的船擱淺,倉促換船逃跑,王冕手下的士兵追上並捉住了他。(「膠淺」「易」「追執」各1分,句意通順1分)
14.(3分)①因為曾接受朱宸濠的賄賂,擔心被王守仁知道。②皇帝認為王守仁是學道之人,絕不會謀反。
附:參考譯文
王守仁,字伯安,餘姚人。他的祖母夢見神仙從雲彩中間送嬰兒下凡,因而為他取名雲。他五歲還不會說話,一個有道術的人拍打了他,改名守仁,才會說話。二十歲參加鄉試中舉,學業大有長進。弘治十二年(1499)考中進士。正德元年(1506)冬天,劉瑾逮捕南京給事中御史戴銑等二十餘人,王守仁上奏皇上營救戴銑等人,劉瑾發怒,在朝廷上杖責王守仁四十大板,將王守仁貶為貴州龍場驛丞。龍場地處萬山之中草木叢生,苗、僚雜居。王守仁根據習俗加以教化引導,夷人歡喜,紛紛伐木造屋,讓王守仁居住。兵部尚書王瓊一向認為王守仁是一個奇才,正德十一年(1516)八月,王守仁升任右僉都御史,巡撫南、贛。當時,南中一帶盜賊蜂擁而起,前巡撫託病離開。王守仁到任後,知道身邊有不少人是賊寇的耳目,於是傳呼年老而狡黠的僕隸加以審問。
僕隸渾身哆嗦不敢隱瞞,王守仁藉機赦免了他的罪行,命令他暗中偵察賊寇,賊寇的動靜沒有不知道的。於是發布文告徵召福建、廣東軍隊合兵剿賊,王守仁親自率領精銳士卒在上杭屯駐。王守仁假裝退兵,出其不意攻打他們,接連攻下四十多個寨子,俘虜、斬殺了七千多個賊寇。王守仁所帶領的都是些文職官吏和偏裨軍校,平定了為患數十年的大賊寇,遠近人士都驚為神人。正德十四年(1519)六月,寧王朱宸濠造反。
王守仁急往吉安,修治器械和船隻,並發布檄文揭露朱宸濠的罪行,命令地方守土大臣各自率領吏士起兵勤王。召集了八萬人,號稱三十萬。於是大量派遣間諜,對外假稱所統領的軍隊共計十六萬人,直搗南昌。七月,攻下九江、南康,順江而下,迫近安慶,寬恕被脅迫追隨寧王造反的人,安撫士人百姓。二十五日兩軍交戰,官軍退卻,王守仁斬殺先退卻的人。於是眾軍拼死戰鬥,敵人大敗。退保樵舍,連船結成方陣,把金寶全都拿出犒賞將士。第二天清晨,宸濠正在會見群臣,官軍突然襲來,用小船載著柴草,乘著風勢放火,燒壞了朱宸濠的副艦。
朱宸濠的船擱淺,倉促換船逃跑,王冕手下的士兵追上並捉住了他。共三十五天朱宸濠叛亂就被平定。當初,京城聽說朱宸濠造反,大臣們都驚恐萬分。王瓊高聲說:「王守仁位於南昌上遊,一定會擒獲叛賊。」至此,果然上奏捷報。太監張忠曾經接受朱宸濠賄賂,擔心被王守仁知曉,(於是)在皇上跟前揚言說:「王守仁一定會謀反。」王守仁於是進入九華山,每天閒坐在寺廟中。皇上在探知這種情況後,說:「王守仁是一個學道的人,為什麼要說他謀反呢?」王守仁病重,上疏請求告老還鄉,走到南安去世,享年五十七歲。王守仁天資超常。從九華山遊歷歸來,在陽明洞中建造住室,泛覽程、朱兩家的學說,幾年下來沒有收穫。貶官龍場時,荒僻之地無書可讀,只好天天研討已有知識。(一天)忽然悟到要推究事物原理獲得知識,應當自求於己心,而不應當求之於外物。當世學者翕然追隨他,世上於是有了「陽明學」。
(二)古代詩歌閱讀(本題共2小題,9分)
15.(3分)B(頷聯雖含有一縷年老體衰的傷感、悲涼,但更主要的是表現詩人強作歡顏的豁達樂觀。)
16.(6分)①「知誰健」和「知誰在」都包含著對來年能否相聚的擔心,但後者的擔心更為複雜傷感。「知誰在」既可理解為擔心各自漂泊難以相聚;也可理解為擔心生命終結無法相聚。②「醉把茱萸」突出了今日歡飲盡興之態;「再把茱萸」強調了對今日歡飲盡興多有回味不舍,也暗含著對年華老去、命途多舛、歡樂難續的無奈,情感更為悲涼。(圍繞「健」「在」所在的句意分析情感差異,3分;圍繞「再」「醉」所在的句意分析情感差異,3分。)
(三)名篇名句默寫(本題共1小題,6分)
17.(6分)⑴講信修睦⑵心非木石豈無感 吞聲躑躅不敢言 ⑶出師未捷身先死 ⑷奈何取之盡錙銖 用之如泥沙
評分建議:①每空1分。若默寫中,出現錯字、別字、多字、漏字及書寫模糊不清等現象之一,則該空的1分不可賦予。②批閱時,請特別留意加點加粗字的書寫是否規範、正確。
三、語言文字運用(20分)
18.(3分)D(錯在「運用了比喻的修辭」。「瞧著那窗外的一叢迎春花,你自己也仿佛變作了它的一枝」,表達的是觀賞迎春花時產生的聯想和想像,是對感覺的描繪,不是比喻。)
19.(4分)①原句有生動恰當的描寫,更能體現事物特點。②原句句式靈活,表達隨性,符合人物恬然的心境。③原句表述偏口語化,親切生動,與上下文語言風格一致。(每點2分,意思對即可)
20.(4分)[示例]甲:就蜷伏著昏昏入睡了 乙:跳下床來推開窗子
21.(4分)①,在「中國」後補上「的需要」或「的企圖」;④,將「大學所有」調整為「所有大學」;⑦,將「對於」改成「對」;⑧,將「散布」改成「製造」。(每點1分)
22.(5分)近日(1分),考古工作者在西安發掘了隋王韶家族墓園(1分)。這座完整的隋代家族墓園(1分),為北周至隋家族墓葬研究(1分)提供了重要的實物資料(1分)。(踩點賦分。若語言表達不流暢,在踩點賦分基礎上,扣1分;若字數超過規定,扣1分。)
四、寫作
23.(60分)參照全國高考作文評分標準分等賦分;具體細則另訂。
2020~2021學年度第一學期期中學情檢測
補充參考答案及評分建議
4.(4分)基本點答到,但是不符合下定義的格式,扣1分。
5.(6分)從原參考答案。
8.(4分)若將原參考答案中的第一點答成「愛慕」「暗戀」,不得分。第二點,「驚訝」、「尷尬」,分別賦1分;若將「尷尬」答成「窘迫」、「羞愧」「歉意」之類的,可照常賦1分;若將「慌亂」答成「緊張」之類的,可照常賦1分。
9.(6分)將原參考答案調整為:①展現新時代農村的新風貌(1分),謳歌改革開放的政策(1分)。②歌頌勞動者淳樸、善良、真誠、執著追求美好生活的精神品質。(2分)③反思社會發展過程中出現的曲折和問題(1分),警醒世人不要讓不堪回首的歷史重演(1分)。
若將參考答案第一點中的「展現新時代農村的新風貌」,答成「反映了農民生存狀態的改善」之類的,照常賦1分。
13.(4分)若第一句中的「戰慄」,學生沒有翻譯,不扣分。第二句開頭無主語的,不得分;「因」沒有譯為「趁機」的,不得分。餘,從原參考答案。
14.(3分)從原參考答案。
16.(6分)從原參考答案。
17.(6分)從原參考答案。
19.(4分)若將原參考答案之第一點具體化為諸如「修飾詞、擬聲詞的運用,使描寫生動準確,形象地表現出鑿石聲、說話、馬蹄聲的特點」照常賦1分。
原「評分建議」改成:答對三點,4分。
20.(4分)從原參考答案。
21.(4分)①,在「中國」後補上「的目的」或「的企圖」,或將「出於」改為「為了」,照常賦1分。餘,從原參考答案。
22.(5分)從原參考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