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間四月芳菲盡,山寺桃花始盛開。鄉村四月,粉紅的桃花朵朵開於枝丫,這是春天發出的訊息,春天與桃花皆是美麗而又迷人的。
我想要給大家分享的,不是那些膾炙人口的和桃花相關的詩句,是以我個人獨特的視角看來,具有豐富審美意蘊的桃花詩,想要和大家一起欣賞一些新鮮的血液。
桃紅富含宿雨,柳綠更帶朝煙。
——唐.王維《田園樂七首.其六》
王維的詩我們一向以為詩中有畫,畫中有詩,如「明月松間照,清泉石上流」,「大漠孤煙直,長河落日圓」等。
這句詩也是如此,仿佛是對桃花和綠柳的特寫鏡頭。粉紅的桃花嬌豔欲滴,還沾染著昨夜留下的細雨,人家早晨的炊煙在深綠色的柳枝中若隱若現,炊煙與柳枝齊飛,桃花共宿雨一色。(桃花投影於宿雨中,宿雨便也是桃花的顏色)。
桃花,是清新可愛的。
花謝花飛花滿天,紅消香斷有誰憐?遊絲軟系飄春榭,落絮輕沾撲繡簾。……花開易見落難尋,階前悶殺葬花人。獨倚花鋤淚暗灑,灑上空枝見血痕。……未若錦囊收豔骨,一抔淨土掩風流。質本潔來還潔去,強於汙淖陷渠溝。
——清.曹雪芹《葬花吟》
這首詩可以說是《紅樓夢》中第二長篇的詩作。我不知道大家最喜歡《紅樓夢》的哪一個故事情節,很多女性初讀時,可能最喜歡的就是「黛玉葬花」,那種悽涼和絕望,林妹妹弱柳扶風的身姿和那些字字血淚的歌詞,多少人像寶玉一樣淚流滿面。
這是我最喜歡的寫桃花的一首詩,它不是在寫桃花盛開的絕美、可愛的姿態,也不是在寫桃花煙雨朦朧的美,它寫得是桃花生命的結束。
桃花漫天飄飛,然後落於塵土,這一悄無聲息的悽美景象,它盛開之時人人都在讚嘆的美麗,花謝了,卻無人來憐惜它。這也預示了林黛玉的命運 ,「金玉良緣」鑼鼓敲天之時,她一個人悄無聲息、落寞地離開了人世。
「豔骨」和「風流」這裡指的是凋謝的桃花,我從見過可以把桃花寫得如此極致的詩人,桃花的嬌豔其實就是黛玉的嬌豔和才情,桃花的絕代風流也是黛玉的絕代風流,黛玉這樣才情具備、清冷孤傲的女子難道還算不上絕代風流嗎?幾百年過去了,後人不還在遙想黛玉是何等的風姿嗎?
黛玉為何要葬花呢?埋一香冢來掩埋落花,使它們得以逃離落於骯髒的溝渠,這也是黛玉對自身悲哀身世的嘆惋,「爾今死去儂收葬,他年葬儂知是誰?」女性其實都是很敏感的,更何況是寄人籬下、本性敏感多疑又體弱多病的林妹妹,她對當時賈府的生存環境以及他和寶玉的愛情以及自己的生存與死亡是有預感的。
這首詩寫桃花也寫人,將人與桃花的命運相互交織,最後兩句詩,也直接指出了黛玉的結局「一朝春盡紅顏老,花落人亡兩不知。」黛玉在書中死去了,可是這首詩卻永遠成為她存在過的證據。
桃花,是與死亡相纏繞的悽美。
桃李春風一杯酒,江湖夜雨十年燈。
——宋.黃庭堅《寄黃幾復》
這首詩是黃庭堅寫給他懷才不遇的朋友黃庭堅的,六個名詞:桃李,春風,一杯酒,江湖,夜雨,十年燈。前三個詞寫樂景,是往昔於桃花與李子花漫天飛舞,春風拂面之時,詩人與朋友於樹下盡情飲酒作樂,互相談天說地,是少年人的春風得意!後三個詞則是詩人與朋友分隔十年,兩人都在這偌大的人間江湖沉浮,常常互相在孤燈之下聽著窗外連綿的雨聲思念對方。無論是桃李春風,還是江湖夜雨,都是兩人之間深厚的情誼。
桃花,是朋友之間深厚的情誼。
四月,是花的海洋。也是桃花的海洋,詩人們在賞心樂事之間,或者借花喻人,也發發自己的情感。筆者之前也寫過一篇文,寫得是春天和桃花和詩詞的故事,感興趣的朋友不妨點開看看。
快來關注我吧,或者點個讚,新人需要鼓勵和動力,非常感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