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言
說多了正面的信息,今天我們還是要說一些負面的信息,當然是平臺的情況,今年對於整個阿里系電商來說,可謂是流年不利,從蔣凡出軌,到年底螞蟻金服IPO被暫停,可謂是倒黴透頂,最近,股價也從最高點,跌了近20%,雙11當天更是跌了8%,那是什麼原因導致今年淘系電商那麼難呢,今天來吃個瓜。
先來說下除了淘寶之外,2020年全年的電商平臺股價的反饋,拼多多今年大漲300%,美團大漲208.3%,京東大漲161.4%,唯品會大漲62.5%,騰訊大漲59.6%,而阿里巴巴只漲了23%。
再來說下市場份額的變化,市場份額是指整個電商的交易額,2015年阿里巴巴淘系的電商是一家獨大,網上的零售總額是3.88萬億,阿里巴巴佔了80%,京東佔12%,還有9%是其他小商家,2019年網上零售份額達到10.6萬億。
但是阿里巴巴在整個份額裡的佔比,卻從80%下降到了64%,京東從12%漲到了18%,橫空出世的拼多多從0到了拿到了9%,還有其他9%沒有變,所以阿里巴巴最近4年是被京東和拼多多蠶食了一部分的市場份額。
整個電商市場增長放緩,所有的電商平臺已經進入零和博弈,你多賣了一單,我就少賣了一單,我多賣了10單,你一定也少賣了10單,已經變成存量市場的競爭,這是整個市場份額的變化。
再來看下所有網際網路公司都會追逐的用戶數,拼多多在今年Q3的活躍買家已經達到7.31億,一個季度增長5000萬新用戶。阿里系電商總體7.57億活躍用戶,不難看出,拼多多的活躍用戶已經要追上阿里系的電商了。
這次阿里第三季度的單季增加用戶數只有1500萬,不出意外的話,2020年第四季度拼多多的買家數應該就會反超阿里巴巴,成為中國用戶量最多的電商平臺,京東第三季度的年度活躍人數為4.41億人,比去年同期3.34億人也增長了32%。
我們再來看下單量,拼多多日常的訂單量每天接近1億單,今年10月份,全中國日均的快遞單量差不多是2.65億件,拼多多的日均單量可能已經超過淘寶,當然不見得超過天貓,但是單量已經接近了。
現在拼多多沒有阿里系的電商厲害,還是因為單價比較低,年人均GMV可能不到淘寶的十分之一。
第三就是雙11的情況,整個雙11的數據水分還是挺大的,不僅僅是阿里系電商,京東和拼多多的數據水分其實更大,再加上雙11的退款潮,雖然有5000億的銷售額,但後面肯定有一大堆退款。
再下面是政策方面的問題,今年雙十一當天,阿里巴巴港股股價跌了9.8%,美團跌9.6%,京東跌9.2%,騰訊控股跌7.3%,小米跌8.18%,11月11日本應該是平臺狂歡節,但幾乎所有的網際網路大廠在當天都吃了跌停板。
在雙11當天,市場監管總局發了《關於平臺經濟領域的反壟斷指南(徵求意見稿)》,在政策裡,反壟斷法講到了兩點,第一個是大平臺憑藉自己的體量優勢,無論是對中下遊供貨商還是平臺用戶,都形成了全面壓制,這是反壟斷法的第一點。
第二個是大數據殺熟、大數據推薦、大數據算法等,都已經被明確定義為嚴重侵犯用戶隱私,屬於消費用戶,誤導誘導消費者,侵犯消費者權益的行為。
政策一出來,所有的大漲股價都在跌,現在還是徵求意見稿,還不知道具體會造成什麼影響,但基本所有的網際網路公司都會受到反壟斷法的影響.
最後再聊下雙11的業績,京東2715億,淘寶4982億,拼多多沒有公布,即使阿里今年有各種負面情況,但畢竟是現在國內最大的平臺,份額佔了60%以上,單季營收1550億,一個季度能賺260多億的巨頭,如果你要做電商,淘系渠道是不可能放棄的。
課後思考
你看好明年淘寶的發展嗎?
歡迎你在評論區裡給我留言,恭喜你又解鎖了一個新技能,我們下節課再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