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上賣貓砂,都能拿到1億美元投資:經濟泡沫不一定是壞事?

2020-12-13 正解局

◆破滅之後才是繁榮,但很少有人能走到最後。

正解局出品

泡沫,大家都會覺得是一個很不好的事情。

但泡沫其實很矛盾:暴富神話、血本無歸,這樣截然相反的詞都可能出自於它。

比如2009年創業板首批上市的28家企業,愛爾眼科漲幅高達30倍,比貴州茅臺還要豪橫。而金亞科技在股價跌到0.29元後,黯然退市。

曾經都是泡沫和科技的代表,結果卻是:一個讓人暴富,一個使人破產。

金亞科技退市前一個季度經歷了讓人崩潰的下跌

01

泡沫常有,鐮刀常在

很多人對科技泡沫的第一印象,是血淋淋的鐮刀。

一個典型的例子,就是暴風集團。

2015年,暴風集團上市,41天37個漲停,股價最高達到327.01元,市值一度高達400億。

不到兩個月,暴風集團內部誕生了10個億萬富翁、31個千萬富翁和66個百萬富翁,創始人馮鑫身價過百億。

暴風集團曾經的主打產品:暴風魔鏡

而上市的前一年,即2014年,暴風集團營收只有3.862億,淨利潤4185萬。

如果按傳統行業來算,4000多萬的利潤,無論如何也支撐不起400億的估值。

但虛擬實境、網際網路視頻等新概念,實在過於迷人,趨之若鶩者絡繹不絕。

可惜,暴風集團,熱鬧一番後,慘澹落幕。

2020年7月1日,暴風集團被暫停上市。8月28日,深交所對其下發「死亡通知」:終止上市。

而馮鑫本人,也正面臨著接二連三的司法指控,自顧不暇。

但真正受苦的,卻是為這泡沫買單的人。

大的如招商銀行,在暴風集團收購英國體育公司MP&Silva(簡稱MPS)中出資近35億,結果不到3年時間,MPS就破產了。

小的如二級市場上暴風集團的股民,血本無歸者,並不在少數。

暴風集團終止上市的前一年,還有逾6萬股東

投機者血本無歸,但暴風集團內部人員卻大都套現離場,拿到了實實在在的金錢。

據不完整統計,2016年來,暴風集團的原始股東累計套現超13億元。除馮鑫外,公司高管走得一乾二淨。

也許,這些套現離場者,有不少曾是胸懷熱血的少年,但最終敗給了現實。

因為錢來得太容易了。在暴風集團的巔峰時刻,市盈率高達千倍以上。

也就是說,假設暴風集團每年利潤增長率為0,則需要千年以後,才對得起這被炒上天的股價。

千年太久,發財只爭朝夕。

類似於暴風集團這樣的科技泡沫,對整個科技行業是一個很大的打擊。

因為它會讓投資者產生偏見,使得一些很有潛力的科技公司,被當成騙子,拿不到融資,早早夭折。

也使得許多屠龍少年,最終選擇了另外一個方向。

02

科技泡沫向善

但實際上,時代的變革與突破,離不開一場極致的泡沫,以及其帶來的野蠻力量。

這種力量,往往表現為資本的湧入。一個技術的研發與市場化,一場從無到有的基礎設施建設,背後少不了燒錢。

比如說特斯拉,若沒有背後資本的支持,早不知死了多少回了,哪還有如今的商業載人航空和火星移民計劃?

2017-2019年特斯拉業績

但通常情況下,一家初創的科技企業,很難獲得資本的青睞。只有在科技泡沫這一環境中,它才能如魚得水。

科技泡沫對於造假者、套現者是天堂,對於那些執著於技術突破、以人類未來福祉為目標的人來說,何嘗不是福音?

20年前美國的網際網路(科技)泡沫,就很典型。

在這場泡沫中,金錢仿佛成了最不值錢的東西。

一家名為網景的計算機服務公司,從成立到上市,只花了16個月。它的對手微軟,則花了11年。

據《華爾街日報》報導:從0到27億美元,通用動力花了43年,網景花了大約一分鐘。

網景後來敗給了微軟的IE瀏覽器,被美國在線收購

一家中文門戶網站億唐,僅憑藉創始人名校出身:5個哈佛大學MBA、2個芝加哥大學MBA,竟迅速拿到了5000萬美元的風險投資。

一家名叫Pets.com的公司,只有一個商業模式:在網上賣貓砂,結果輕鬆融到了1億美元資金。

據《網際網路時代》一書描述,當時的矽谷,只要擁有一個關於網際網路的創意,憑藉一份簡單的企劃書,就能獲得可觀的投資。

當時紅點創投的一位合伙人甚至評價道:創業點子越大膽,越能招來美元。

頗有點「人有多大膽,地有多大產」的味道。

這一切的原因只有一個:錢太多了。

從宏觀數據上看,1994年網際網路領域的風投資金僅有7.07億美元,到了2000年,這一數字達到了769.84億美元。

超過60%的風險投資流向了網際網路領域

在股票市場上,代表科技公司的納斯達克指數,從1995年初的700多點,一路上漲到峰值5132點。

90年代末,很多擬上市公司紛紛改名,在公司名字上添加IE或者.com,將自己包裝成網際網路公司。

據美國普渡大學的研究,1998-1999年更改名字加入網際網路概念有63家公司,其更名前後5日的漲幅,超越同類公司1倍以上。

泡沫越吹越大,最後轟然破裂。

2000年3月10日,納斯達克指數達到最高點5132點後,調頭向下。兩年內,最低跌到了1108點,不到最高點的1/4。

這一輪網際網路泡沫中大出風頭的思科,市值跌幅超過90%。

據統計,1999—2001年間上市的899家科技公司,到2019年底,只有61家存活,佔比只有6.8%。

狂歡結束了,大多數公司出局,等待他們的是無盡的蕭條。

但有些則倖存了下來,借著泡沫帶來的養分,它們飛速成長,最終有能力改變世界。

比如說亞馬遜,1997年上市後,連虧四年。光是1999年和2000年,就先後虧損了7.2億美元、14.1億美元。

以至於《紐約時報》發文稱:亞馬遜是一家建立在一層薄得不能再薄的泡沫上的市值200億美元、有2100名員工的公司。

而也正是這些泡沫,拯救了亞馬遜。如果沒有這一輪泡沫所帶來的「輸血效應」,亞馬遜恐怕早已倒下。

儘管後者在網際網路泡沫破滅後,也曾跌去90%的市值。但如今的亞馬遜,已經深刻改變了零售業,成了世界上市值最大的幾家公司之一。

如今的世界首富:亞馬遜創始人貝索斯

而網際網路泡沫時打下的基礎設施、創新觀念,則催生或者加速了蘋果、特斯拉、Facebook等科技企業的成長。

基礎設施上,號稱網際網路脊梁骨的寬帶,就在這段時期得到了很好的發展。

1995—2000年,美國電信公司在華爾街募集了超過1.6萬億美元,還發行了6000億美元的債券。最終修建了8020萬英裡的光纖電纜,佔到了當時全美國總光纖電纜的76%。

因此,2004年後,儘管網際網路的使用人數快速增長,但寬帶的使用成本卻下降了超過90%,無疑大大節約了存活下來的網際網路公司的成本。

而創新,則表現在全民創業的熱情開始高漲。據統計,1999年春季,有1/12接受調查的美國人說,他們正處於創立企業的某個階段。

比如前面提到的網景公司,其首創的網景瀏覽器,雖然被微軟打敗,但也倒逼後者竭盡全力開發出IE瀏覽器。

還有晶片,1994年英特爾的Pentium處理器晶片,使得計算機更輕鬆地集成語音、聲音、圖片、手寫體等不同數據,在電腦上實現順暢的多媒體應用成為可能。

泡沫破裂後,許多科技人才失業,而蘋果正好及時招攬了這些人。所以後者得以在2001年推出iPod,2003年推出了iTunes Store,2007年推出第一款iPhone。

2007年,史蒂夫·賈伯斯推出了首款iPhone

如果說泡沫破裂是滅絕事件,那麼蘋果、谷歌和亞馬遜等公司就是進化後的鱷魚,破產大流行使他們成為各自領域的先行者掠食者。

最終,這些倖存者在成就自己的同時,也改變了整個人類。

03

我們需要什麼樣的泡沫?

美國如今能穩坐科技霸主的位置,這一輪網際網路泡沫貢獻不小。

沒有這一輪泡沫帶來的衝擊與創新,以及資本野蠻地開闢疆土,美國科技行業的發展,也許還要延後不少。

而泡沫破滅後,網際網路對其他行業的延伸,網際網路+傳統行業的出現,也使得美國經濟迎來了新的春天。

最開始的表現,是網際網路用戶的高速增長。2000年,在發達國家中,網際網路普及率是31%。到了2004年,這一比例達到了54%。

增長速度不輸泡沫時期。

網際網路用戶的增長,很快延伸到需求端。

比如說,泡沫破滅後的2001-2006年期間,美國電子商務的規模翻了一倍,達到2114億美元。

前面提到的亞馬遜,也因此開啟了奮起之路。

2000-2005年,美國的勞動生產率增長保持升勢,達到了3.1%,遠超過去50年。

這意味著,美國的經濟正處於擴張周期。背後的原因,還在於網際網路泡沫破滅後,良性的溢出效應仍在持續,不斷構建新的產業鏈條。

2001—2009年,美國年均GDP增速為1.7%。2010—2018年,更是達到了2.3%。

在幾個老牌資本主義國家中表現最優。

所以,泡沫破裂後不到3年,資本市場就反應了過來。雖然2008年次貸危機爆發,阻礙了股價表現,但風波過後,納斯達克指數迎來了十年牛市,如今已是最低點的10倍有餘。

其中出力甚大的科技公司:亞馬遜、谷歌、蘋果、特斯拉等,皆受益於20年前的那一場泡沫。

但同樣經歷了一場大泡沫的日本,就沒有這麼幸運了。

20世紀90年代初期,日本樓市泡沫破裂,隨即經濟長期停滯,至今沒有緩過氣。

美日兩國GDP比較

相近的時間,同樣是世界強國,美日泡沫破裂後的結局差距甚大,原因是方向錯了。

二十年前的美國網際網路泡沫,是在人們預期網際網路技術將極大地提高企業生產率和潛在盈利能力的背景下產生的,代表了美國經濟在轉型過程中對新經濟增長驅動力的探索與冒險。

雖然最終破滅,但泡沫過程中投建的大量高科技及通信基礎設施、技術成果並未消失,相關的創新活動也未停止。

還是拿谷歌和亞馬遜為例,如果沒有泡沫刺激了網際網路帶寬建設,也許它們今天就不會存在。

而如果沒有泡沫刺激通信和交通設施建設,現代金融和零售業也不會存在。

而日本的樓市泡沫,只是貨幣寬鬆帶來的流動性過剩,熱錢湧入樓市和股市形成的資產泡沫。

資本長期游離於實體經濟的運行和需求之外,淪為追捧非生產性資產的金錢遊戲,自然也難以帶來新的生產力變革。

無泡沫,不繁榮。但這泡沫,也得看是什麼泡沫。

拉長歷史來看,事實也的確如此:科技性的泡沫,在給一國乃至全球帶來高速發展的同時,也不斷造福人類。

而樓市、商品等泡沫,只能帶來一地雞毛。

比如工業革命期間的運河熱、蒸汽和鐵路時代的鐵路熱,雖然也帶來了大量的泡沫。但在這些泡沫及其引起的衰退過後,是真正的大繁榮。

而鬱金香泡沫、英國南海公司泡沫、次貸危機時美國的樓市泡沫,只是由金錢湧入而導致的金融資產泡沫。在崩盤後,除了破壞,難以見到任何有創造性的東西。

04

結語

有句話說得好:時代的一粒塵埃,落到個人身上,就是一座大山。

時代的進程固然重要,但個人的命運最為現實。

科技泡沫破滅之後,會帶來新一輪的繁榮,以及在毀滅中誕生的偉大創造。

然而,能走到最後的人,寥寥無幾。

所以,如何在科技泡沫的狂歡中獲利,再及時逃離,想必是不少人的想法。

但如同經濟周期不可預測一樣,科技泡沫也難以揣摩。

所以,我們只能管好自己的手。

一是要將紙面財富落袋為安。正如價值投資之父格雷厄姆所說:牛市和泡沫,是普通投資者虧損的主要原因。

另一個則是要努力學會控制風險。

風險與收益永遠是成正比的,那些只看到眼前的繁榮,卻忽視了泡沫之後的衰敗,盲目加槓桿的人,只會隨泡沫一起破滅。

相關焦點

  • 巴菲特花了將近6億美元購買了黃金股,連股神都不看好美國經濟
    就在前兩天,我們這股神巴菲特花了將近6億美元購買了黃金股,那可是炸翻了全球金融機構的朋友圈。人家老爺子買了一輩子股票,唯獨就看不上這黃金,而且經常在各種公開場合談論,投資黃金完全沒有任何意義,就連火星人都知道人類儲存黃金是自我迷惑的行為藝術,言外之意就是黃金和鑽石是一路貨色。
  • 喬丹一年能從AJ拿到上億美元的分紅,其經紀人能拿到多少呢?
    喬丹當年對NBA的影響力有多大,就不需要過多描述了吧,一退役讓聯盟成千上萬的工作者面臨失業,收視率暴跌、代言合同減少、球票價格下降、聯盟似乎遭遇了前所未有的危機。他們這才意識到了喬丹的重要性,以至於在喬丹王者歸來之後,聯盟為了挽留他,而將他的年薪不放進工資帽。
  • 老酒投資是金融泡沫嗎?
    來源:新浪財經持續了幾年的白酒證券化嘗試,到現在有點不溫不火。倒是老酒投資,近年來形成了較為穩定的勢頭。例如1989年第五屆白酒評比大會上獲得金獎的同批次原裝沱牌麯酒,現在拍出了110萬元的高價。歌德老酒行推出的售價111萬元的2019年橫跨世紀茅臺年份套裝,一小時內三套產品全部被搶光。
  • 15年投資15億美元 華為不斷增強在匈牙利的經濟影響力
    牛津經濟研究院(Oxford Economics)的一項研究顯示,過去五年來,華為技術對匈牙利經濟的影響力不斷增強,其歐洲業務的七分之一都發生在匈牙利。華為匈牙利子公司執行長蔡凌宇曾在匈牙利子公司運營15周年和華為歐洲運營20周年慶典上表示,過去15年,華為在匈牙利共投資了15億美元,直接或間接創造了約2400個工作崗位。過去5年,華為在當地的採購達到2.46億美元,對當地的稅收貢獻達2.77億美元。華為如今為匈牙利80%以上人口的日常通信提供解決方案和支撐。
  • 喜力投資1.83億美元擴大在巴西的啤酒生產
    路透社3月9日報導,荷蘭跨國啤酒生產企業喜力公司(Heineken NV)周一表示,將投資8.65億雷亞爾(約合1.8314億美元),擴建其位於巴西蓬塔格羅薩市的釀酒廠。喜力表示,在新的投資項目完成後,在巴西工廠的啤酒產量將擴大75%,相當於再建一個新的啤酒廠。
  • 一周投融資亮點:Gojek加碼迎戰Grab;OYO拿到8億美元融資;食品餐飲...
    Gojek加碼12億美元迎戰Grab本周,東南亞共享出行巨頭Gojek完成12億美元的新一輪融資,具體投資方尚未披露。這也是新冠肺炎疫情爆發以來,共享經濟領域披露的最大一筆規模的投資。Impossible Foods疫情中獲「輸血」本周美國人造肉初創企業Impossible Foods宣布完成約5億美元的新一輪融資。據悉,本輪融資所得將被其用於研發以及將其基於植物的香腸和豬肉產品商業化。市場環境不穩定之下拿到及時的資金,也將幫助該公司渡過難關。
  • 經濟這麼不景氣,巴菲特一天還能賺3億!
    二季度財報顯示,伯克希爾公司淨利潤為 263 億美元,遠高於去年同期的 141 億美元,盈利大增87%。折算下來,日均盈利達到了 3 億美元。尼瑪,這要多少臺印鈔機同時給你印,能一天印出3個億美金?看了一下10號晚間發布的財富五百強榜單,伯克希爾公司去年以814億美元的利潤位列第二, 利潤最高的是沙特的沙特阿美,就是那個只知道笨笨的賣石油的,賺了882億。照這個形勢,今年原油大跌,沙特阿美明年的榜單恐怕要跌出10名以外,相反,世界這麼亂,巴菲特居然還比去年還要賺錢,明年成為榜首的可能性是妥妥的啊。
  • 400億美元出售Arm,軟銀投資光環不再,押注美國科技股止損
    隨著晶片行業最大規模收購案——英偉達400億美元收購晶片設計巨頭Arm的計劃曝光,Arm的現股東軟銀集團究竟能從中獲益多少也備受外界關注。9月14日,軟銀宣布,擬將集團子公司和願景基金持有的全部Arm股權,以最高400億美元的價格出售給英偉達。目前,軟銀和英偉達已籤訂最終協議。
  • 投資加拿大虧1千多億,投資英國也虧了,李嘉誠為何還不回中國?
    這筆投資曾經被譽為李嘉誠一生最成功的投資。2008年赫斯基能源市值暴漲到了200多億美元,李嘉誠這筆投資獲得了數十倍的回報。不過如今12年過去了,赫斯基能源市值一路暴漲,較巔峰時期已經蒸發了80%,李嘉誠個人損失200億美元,折合1千多億港幣。 今年以來,國際油價不斷下跌,赫斯基能源已經在嚴重虧損。投資加拿大虧損1千多億,投資英國也虧,為何李嘉誠還不回來中國呢?
  • 成立6年上市,估值11億美元,Casper如何成長為「睡眠經濟」獨角獸?
    從2014年成立至2019年估值過10億美元,在2020年經歷上市,Casper都經歷了什麼?又是如何做到從床墊起家,並試圖進入「睡眠經濟」中助眠醫療設備領域。2014年成立後,最初想法是設計一款適合不同客戶偏好的床墊,讓人們能快速抉擇,獲得融資185萬;產品上市後,僅28天銷售額達到100萬美元;年底開始銷往加拿大。2015年,B輪融資5500萬美元,明星主導投資包括Leonardo DiCaprio,Adam Levine等。
  • 162億美元,蒂芙尼把自己賣了一個好價錢
    來源:投資界作者|謝周來源 | 投資界PEdaily塵埃落定,LVMH成功拿下蒂芙尼 (Tiffany & Co.)。投資界(ID:pedaily2012)11月26日消息,LVMH集團已與蒂芙尼達成最終協議。LVMH集團將以每股135美元,合計為162億美元的價格,現金收購蒂芙尼。
  • 寺庫獲趣店1億美元戰略投資,電腦動畫設計企業獲字節跳動戰略投資
    TIPS2020 年 6 月 5 日,IT 桔子(itjuzi521)收錄 24 起投資/收購/IPO排隊事件近日,奢侈品電商寺庫獲得 1 億美元戰略投資,投資方為趣店。
  • 波士頓動力9.21億美元被賣!韓國現代接盤
    來源:創事記歡迎關注「創事記」的微信訂閱號:sinachuangshiji 文/子佩來源:智東西(ID:zhidxcom)原標題:波士頓動力9.21億美元被賣!韓國現代接盤,地主家為什麼養不起網紅機器狗?韓國現代接盤波士頓動力要造變形金剛?起底網紅狗28年三次易主史。智東西12月10日報導,據韓國經濟日報消息,消息人士透露在今天上午的董事會上,韓國現代集團確認將以不到一萬億韓元(約9.21億美元)購入波士頓動力。
  • 軟銀孫正義:出售了800億美元資產 應對全球經濟「最壞情況」
    孫正義在《紐約時報》舉辦的活動上說,他最初的目標是今年出售大約400億美元的資產,但最終的出售規模達到約800億美元。這樣做是為了在全球緊急狀況下為公司提供流動性。   孫正義說:「在接下來的兩三個月時間裡,任何災難都有可能發生。因此我們只是在為最壞的情況做準備。」
  • PitchBook:2018年美國風投投資金額達1300億美元 創歷史新高
    PitchBook日前發布了PitchBook-NVCA Venture Monitor風投報告,報告指出,美國風投公司在2018年一共進行了8948筆投資交易,總投資金額達1310億美元,再創新高。儘管投資金額上漲了58%,但交易數量減少了6%。
  • 荷蘭對越南平福省腰果行業投資2.5億美元
    附圖:越南腰果仁加工據越南人民報12月15日報導,荷蘭Mekong Cooporation EUROPE BV集團(MCE)和安越發能源一員有限公司(AVP)日前與平福省領導就循環經濟模式腰果行業投資項目舉行工作會談。
  • ...世貿組織研究會副會長霍建國:經濟慢下來並非壞事 需通過微調把...
    原標題: 每經專訪中國世貿組織研究會副會長霍建國:經濟慢下來並非壞事 需通過微調把控增速 隨著改革開放「春風」吹遍祖國大地,中國經濟高速發展的同時,也曾出現過熱現象。尤其在1993年以後,中國經濟衝向新一輪高峰。全國基建投資迅猛增加,社會總需求強力擴張,貨幣投放增發同比高達34%,經濟生活中的過熱勢頭開始出現。
  • 卡門簡報|廣汽集團:「計劃投資蔚來10億美元」報導不實;騰勢汽車...
    整理 | 牛曉通頭條廣汽集團:「計劃投資蔚來10億美元」報導不實,未形成任何有約束力的協議廣汽集團發布澄清公告:「廣汽集團計劃入股投資蔚來汽車10億美元」的媒體報導不實,目前雙方就蔚來的融資計劃有所探討,但仍處於早期階段,並未形成任何有約束力的協議。
  • 2020年文娛融資觀察:300餘家公司拿到367億,騰訊投資44次
    比如騰訊音樂娛樂集團參與了收購環球音樂集團額外10%股權;華誼兄弟擬向騰訊等特定對象發行股票,募資總額不超過22.9億元;歡聚時代將所持3000萬股虎牙B類普通股轉讓給騰訊,交易規模為8.10億美元現金。B站以出現17 次之多排在第二位。
  • 1-2月我國對「一帶一路」沿線的48個國家新增投資27.2億美元 同比...
    來源:中國證券網上證報中國證券網訊 商務部發言人高峰在26日舉行的網上新聞發布會上表示,今年前2月,我國對「一帶一路」投資合作增幅較大。數據顯示,我國企業對「一帶一路」沿線的48個國家有新增投資,合計27.2億美元,同比增長18.3%;在「一帶一路」沿線的59個國家新籤對外承包工程合同額153.6億美元,同比增長2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