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探訪可回收物處理全過程 散亂紙箱3分鐘變成方形紙垛送往造紙廠

2020-12-21 荊楚網

5月7日,眾石科技綜合再生資源回收分揀中心一片繁忙,工作人員現場對各類硬紙盒、塑料瓶、水果箱等垃圾進行再細分,通過壓縮機、打碎機將紙質、塑料垃圾進行加工,形成再生資源壓縮紙包、塑料粒,垃圾變廢為寶。

一輛輛廂式貨車滿載各式廢舊可回收物,駛進再生資源回收分揀中心,過磅卸貨;分揀中心內,原本散亂的紙箱被打包成整整齊齊的方形紙垛。7日上午,武漢晚報記者走進武漢眾石科技綜合再生資源回收分揀中心,看看可回收生活垃圾是如何回收、運輸和處理的。

全自動打包機,廢紙打包成整齊紙垛

7日上午,在位於沌口創業二路的眾石科技綜合再生資源回收分揀中心,武漢晚報記者看到,一輛輛廂式貨車滿載各式廢舊紙箱紙板、塑料空瓶,駛進分揀中心,過磅卸貨。分揀中心內,工作人員駕駛叉車,把紙箱、紙板送上打包機傳輸帶壓縮,3分鐘後,原本散亂的紙箱被打包成整整齊齊的方形紙垛,每個紙垛約重1.2噸。

眾石科技負責人介紹,這座分揀中心面積6500平方米,分成幾個區域,分別處理廢舊紙類、塑料類、金屬類以及紡織類。他說:「我們專門研發了一種全自動廢紙打包機,這個分揀中心有兩臺機器,每臺每天可打包150噸廢紙。」

「你看到的這些廢舊紙箱是從超市回收的,沒有什麼雜質,如果是從廢品回收站和居民家中收集的,我們需要進行二次分揀,確保分類準確。」該負責人說,這些被壓縮打包的紙垛,將被送往造紙廠,1噸廢紙原料可造0.85噸再生紙,可節約17棵樹。

「其他的廢舊物分類後,廢鐵送往鋼廠,廢塑料和泡沫送往塑料廠,廢家電送往環保企業進行專門處理。」該負責人說,他們企業3月15日復工復產,專門對超市大量的積壓紙箱進行了回收。截至目前,該分揀中心每天約處理70噸可回收物。

武漢晚報記者看到,倉庫內還安裝了8個消防水炮,空中有一排噴淋設備正在噴著水霧。據了解,這是一套降塵系統,現在每天可通過這套系統對倉庫進行消殺。

空袋換滿袋,「回收袋」模式受歡迎

隨著垃圾分類知識的普及,居民家中的回收需求也變大。眾石科技創建了一套「智能回收管理系統」,通過微信小程序,可以在線下單,填好回收種類、姓名、電話、地址等,回收員先打電話確認,雙方約好上門回收時間。

武漢晚報記者在系統後臺看到,一張電子地圖上顯示了武漢市已經開通線上業務的區域。「我們目前在5個中心城區和2個新城區和功能區開通了這項業務。」眾石科技負責人說,目前85%的用戶是超市、商鋪,未來希望在各個小區鋪開,讓普通居民也能快速便捷享受「線上下單,線下回收」。

「我們去年和學校合作,探索出一種『回收袋』模式。」該負責人說,以一個回收袋為起點,只要將可回收的物品放入其中,回收員上門取件,以空袋換滿袋,價格遵循市場價,方便用戶,提高回收率,每個回收袋上還有一個二維碼,可以溯源。「我們去年在三角湖小學試點,效果非常好,孩子們都自覺把可回收物投進來,今年,我們準備把這種模式推廣到小區,給每戶居民發一個回收袋。」

該負責人介紹,據統計,每人一天平均產生1.5公斤生活垃圾,可回收物佔20%,其中廢紙佔可回收物的75%。像眾石科技這類回收企業,以往大多直接對接企業單位、垃圾分類公司、廢品回收站,不管是線上下單,還是「回收袋」模式,都十分適用於居民小區,這樣可以減少中間環節,避免資源浪費和二次汙染。

可回收物回收,線上線下有4種方式

生活垃圾分類,把垃圾分為廚餘垃圾、其他垃圾、有害垃圾、可回收物。武漢晚報記者了解到,目前武漢市可回收物的回收模式主要包括小區定點回收、上門回收、智能回收箱自助回收、網上預約等方式。

5月4日,在城管和供銷部門統一安排下,各回收企業走進融科天城二期、鋼都花園123、廠前街青馨居、七裡一村等30多個小區,解決居民這兩三個月積攢的廢紙廢塑料等。

在漢陽七裡一村小區,眾石科技3個小時內就回收了1.7噸可回收物,主要以廢紙為主。「居民積攢了兩三個月,我們按市場價上門收購,很受居民歡迎。」該企業負責人說。

武漢市垃圾分類專班相關負責人表示,目前廚餘垃圾、其他垃圾和有害垃圾的分類都在穩步推進。組織這個活動,一是為了快速清運居民家中疫情防控期間積攢的大量可回收物;從垃圾分類的角度來說,也促進了垃圾收運和物資回收的兩網融合,讓更多的回收企業和小區「無縫對接」,提高再生資源利用率。

記者陶常寧

相關焦點

  • 密切接觸人員居家隔離,生活垃圾如何處理?記者現場探訪儲運過程
    涉疫無小事,為探清這一閉環究竟是如何運轉的,近日,記者對該中心的涉疫生活垃圾儲運過程進行了現場探訪。收集:日產日清專人收集2月4日,豐臺區涉疫生活垃圾管理工作實施方案的通知下發,區屬三大社區衛生服務中心便開始承擔起消毒、轉運這些垃圾的重擔。
  • 跟蹤廢塑料等可回收物去向 揭秘其全過程分類鏈條
    廈門網訊(廈門日報記者吳海奎)不久前,國家發改委等九部委發布《關於紮實推進塑料汙染治理工作的通知》,被稱為史上最嚴「限塑令」,其中一條規定:各地要結合實施生活垃圾分類,加大塑料廢棄物分類收集和處理力度。
  • 記者在湖州體驗可回收物處理新模式 「鐺鐺車」不見了,垃圾回收卻...
    記者在湖州體驗可回收物處理新模式 「鐺鐺車」不見了,垃圾回收卻「響噹噹」 杭州網  發布時間:2020-12-09 09:52:46 Wed    免費加盟專業指導當天下午,我來到吳興區飛英街道塔下街欣回收再生資源服務站。
  • 親歷丨記者在湖州體驗可回收物處理新模式 「鐺鐺車」不見了 垃圾...
    2020-12-09 08:39 |浙江新聞客戶端 |記者
  • 記者體驗湖州可回收物處理新模式: 「鐺鐺車」不見了 垃圾回收卻...
    目前,湖州市已收編「鐺鐺師傅」80餘名,日均處理可回收垃圾120噸。近日,我跟著變身垃圾回收專員的「鐺鐺師傅」,體驗他們工作的變化。「鐺鐺師傅」變身正規軍一大早,我跟垃圾回收專員嶽偉在湖州職業技術學院門口碰頭。跟傳統的「鐺鐺師傅」形象不同,嶽偉頭戴安全帽,身著反光馬甲,胸前佩戴工作證。
  • 「鐺鐺車」不見了,垃圾回收卻「響噹噹」 記者在湖州體驗可回收物...
    浙江在線12月9日訊(記者 王藝潼)如今行走在湖城的街頭,逼仄雜亂的廢品收購點難覓蹤影,穿梭在巷弄間的「鐺鐺車」也銷聲匿跡。變化源於今年5月的一項創新工作——通過政企合作,湖州將曾經走街串巷的「鐺鐺師傅」收編,並在中心城市建設28座固定式回收服務站點,通過「固定站點+移動回收」「線上預約+線下即收」的雙軌道模式,實現了可回收物全品類應收盡收。  目前,湖州市已收編「鐺鐺師傅」80餘名,日均處理可回收垃圾120噸。近日,我跟著變身垃圾回收專員的「鐺鐺師傅」,體驗他們工作的變化。
  • 可回收物這樣處理,也太...
    可回收物這樣處理,也太方便了!「你好,我家有兩包可回收垃圾,我住在……」一位居民撥通了小區回收服務站站長的電話,三分鐘後,一位身穿黃色工作服的分揀員便出現在家門口。往服務站投遞可回收物的方式有三種,預約上門回收、在自助機投放,以及自主投放到服務點。
  • 認收不認丟 低價值可回收物拋出3大「必答題」
    業內人士普遍認為,再生資源從「廢品買賣型」向「環境服務型」轉變,構建全產業鏈的回收體系,需要以低價值可回收物回收為切入點。低價值可回收物,聽名字就不太值錢。由於大部分低價值可回收物收益低、分解成本高,使從事相關物品的回收企業較少。
  • 可回收物去哪兒了?塑料瓶回收後正變成衣服鞋子保險槓
    你有沒有想過,喝完投入小區可回收物桶或者智能回收箱的礦泉水瓶最後去了哪裡呢?昨日,記者來到位於上海周邊一小鎮的塑料瓶末端處置工廠,從全國各地回收來的塑料瓶堆成一座座小山,其中每個月每個上海人大約會貢獻其中2個。
  • 可回收物全部打包全程監控 吳涇靜悄悄打造「無廢」小鎮
    不知道你有沒有發現,可回收物中的廢報紙、紙板箱、礦泉水瓶回收人員搶著收,但泡沫箱、廢舊衣服、玻璃瓶……沒人要。其實這些也是可回收物,只是附加值比較低。在業內人士眼裡,低附加值的可回收物是個棘手問題,很多時候就混在幹垃圾裡處理了。不過,在閔行區吳涇鎮,低附加值的可回收物也是有去處了。
  • 你身邊的可回收物有哪些
    相信大家一定遇到過不少這樣的問題, 為什麼同一種材質的物品, 有時候是可回收物,
  • 記者探訪部分商場便利店
    現象1 多家商場難找廚餘垃圾桶11月3日,記者在通州區萬達廣場探訪,發現整個商場,可回收垃圾桶和其他垃圾桶比較常見,但看不到廚餘垃圾桶的影子。4樓餐飲區,除了有各種品牌的正餐廳,還有一些售賣奶茶、冰淇淋、鮮榨果汁的小店。
  • 處理造紙廠廢水如何選擇脫色劑
    隨著工業製造業的發展,各種生產作業的用水量日益增多,汙水處理也隨之倍受重視,已經成為了工廠生產發展過程中必要的工作。造紙廠廢水產量很大,特別是製漿、造紙過程中產生的廢水,雜物絮狀物多顏色深,廢水脫色劑專業解決汙水問題。
  • 行業動態|認收不認丟 低價值可回收物拋出3大「必答題」
    在垃圾減量化、資源化的背景下,低價值回收物成為再生資源回收體系的突破口。  業內人士普遍認為,再生資源從「廢品買賣型」向「環境服務型」轉變,構建全產業鏈的回收體系,需要以低價值可回收物回收為切入點。   低價值可回收物,聽名字就不太值錢。
  • 算可回收垃圾卻無處回收 泡沫塑料箱緣何處置難?
    5月11日,記者趕往該小區探訪,在小區存車處附近看到,這裡放置著一組分類垃圾桶,分別裝廚餘和其他兩類垃圾,根據小區居委會及物業貼出的通知可以推測,這是從5月8日起進行的改進,取消了原本各樓門前的垃圾桶。記者走訪過程中發現,有專人正在隨時進行垃圾的二次分揀,對於廚餘、其他兩類垃圾的處理基本有序。「現在最難處理的不是這些,而是破瓶子、破箱子。」
  • 快餐盒投入藍色可回收物桶!《廈門市生活垃圾低附加值可回收物指導...
    [新聞頁-臺海網]■市垃分辦印發《廈門市生活垃圾低附加值可回收物指導目錄》■收運處理順利推進後,其他垃圾有望減量20%至30%臺海網7月21日訊 據廈門日報報導 一次性塑料餐盒、塑膠袋等原來都被作為「其他垃圾」,扔到黃色垃圾桶裡。
  • 小女孩玩捉迷藏鑽進紙箱,慘遭小車碾過!警方:司機全責!
    因為好奇江蘇蘇州吳江的一名女童鑽進了一個紙箱可沒想到這場「躲貓貓」引發一場飛來橫禍↓↓↓前兩天在蘇州吳江區的一個廠區中一名女童在巷口玩耍跪在地上擺弄一口紙箱然後,徑直鑽進紙箱沒有出來在事故發生後女童被送往附近的醫院搶救這次事故導致女童胸部骨折目前正在醫院接受治療所幸沒有生命危險戳視頻看更多▼經過當地警方的調查
  • ...探訪農村垃圾分類示範項目:投放可回收垃圾贏積分換日用品
    11月28日,上遊新聞·重慶晨報記者來到永川黃瓜山村、代家店村進行實地探訪,發現截至目前已有200餘名村民辦理了智能垃圾分類居民卡,對於垃圾分類這種生活新時尚,大家都表示很支持。打造「戶分類、村收集」處置體系在黃瓜山村中華梨村廣場上,記者看到,不少村民正在指導員的指導下,排隊往一臺可回收物智能設備裡投遞垃圾。「剛開始運行垃圾分類時,可不是現在這個樣子。」
  • 蕭山一街道對可回收物的處理,是這麼做的……
    今年10月底,蕭山區北幹街道以金風社區為試點、在全部小區逐步推開,探索垃圾分類新做法,通過聯合垃圾分類第三方公司,對可回收物進行定點回收,經過專業處理後再生出新的資源,同時採用線上+線下同時進行的宣傳方式加大推廣。
  • 【小記者在行動】分類後的垃圾去了哪裡?
    【小記者在行動】分類後的垃圾去了哪裡?我想問一下我們正在處理的垃圾從哪運來的?處理以後又會運到哪裡?」「我們一天可以處理多少垃圾?」「為什麼同樣都是紙箱,還要再細分開來?」今天,讓我們跟隨著金河鎮第一中心校的小記者們到賽罕區垃圾分類培訓基地,做個好奇「寶寶」,看看分類後的垃圾如何進行「後處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