談到鄭州市的小學基礎教育,金水區無疑是全鄭州市小學教育最發達、熱點學校最集中最強區域,沒有之一。中原區、二七區、管城區、高新區,基礎教育相對較強,緊隨其後,惠濟區基礎教育在鄭州市整個教育板塊中則比較匱乏,相對較弱,鄭東新區則是鄭州市目前最富裕的區,平均房價居鄭州首位,區域內小學較新,跟金水區、中原區的老牌優質公辦小學還存在一定差距。又到一年入學季,我們看看鄭州市著七個區的小學基礎教育概況和各區大家比較關注的重點公辦小學。
金水區11所公立熱點小學
公立第一梯隊(四大天王)
文化路一小
學校簡介:始建於1956年,佔地16.2畝,底蘊深厚,歷史悠久。學校現有58個教學班,4000多名在校生,130多名在職教師。
學校地址:鄭州金水區文化路58號,文化路與儉學街交叉口東南角。
學校特色:文化路一小是「河南省美術課程陶藝教學實驗基地」、「河南省紅領巾師範學校」、「河南省小學德育實驗學校」、「河南省體育傳統項目學校」、「河南省鄭州市先進集體」、「鄭州市五一勞動獎章」、「鄭州市文明學校」。
升學情況:往年鄭州外國語中學總校推薦生名額:7人。每班大約有30%左右升省實驗中學總校,其他孩子選擇文博、一八、英才等約佔15%左右,2%-3%考入東分、楓楊。
緯五路一小
學校簡介:創辦於50年代,緊鄰省委二區。全校有56個教學班,4000多名學生,130多教師。
學校特色:學校以「著眼素質,培養特長,科研興校」為辦學指導思想,把「創新發展,全面育人」作為辦學特色,以教師發展帶動學生成長,以學生進步促進教學創新,師生教學相長,攜手並進,不僅造就了一支以全國千名優秀體育教師、河南省特級教師周長運,全國優秀教師、河南省特級教師潘正俊等為代表的師德高尚、事業心強、業務精煉、善於創新的老教師隊伍,也培養了一批國家級模範青年教師白永峰、省級骨幹教師朱沛、俞英、學科帶頭人顧靜;市級骨幹教師呂黎、申穎、熊英、張麗娟、蘭志偉等一批後起之秀。近年來,白永峰、鄭冬芳、毛豔紅等五名教師又分別被評為鄭州市、金水區首屆名師。
學校地址:緯五路與花園路交叉口西150米路北。
升學情況:往年鄭州外國語中學總校推薦生名額:2人。30%左右學生升入8中,10%-15%左右考入一八、文博、經緯等,2%-3%考入東分、楓楊。
河南省實驗小學
學校簡介:學校總佔地面積18648平方米,1960年建校,是河南省教育廳直屬的一所公辦學校,歷史悠久,文化內涵和底蘊深厚。有40個教學班,在校學生2000多人,教職工近百人;外國語分校28個教學班,在校學生近1000人,教職工80人。學校全面貫徹黨的教育方針,以鄧小平教育理論為指導,樹立正確的教育觀、學生觀,把「科研興校」放在首位。有科技樓、童趣宮、體育館、天象館、多媒體教室、語音教室,並建有多媒體教學交流廳。
學校特色:河南省實驗小學成立有"大拇指體育俱樂部",從三年級起開設了桌球課,在課堂時間設立了足球、籃球、毽球等十多個體育教育項目。
學校地址:鄭州市經二路6號,經二路與緯二路交叉口東南角。
升學情況:2往年鄭州外國語中學總校推薦生名額:3人。20%左右升文博、一八,在東分、楓楊人數較少。
優勝路小學
學校簡介:創始於1956年,原名崗杜小學,歷史悠久,管理嚴格,現有42個教學班,在校學生3000多人。
學校地址:勞衛路與優勝北路交叉口向南60米路西。
學校特色:優勝路小學是鄭州市熱門學校,硬體條件一流。學校管理嚴格,重視考試成績,是歷年七中的主要生源地。
升學情況:往年鄭州外國語中學總校推薦生名額:6人,其餘大部分學生去了七中。
公立第二梯隊學校(7所)
文化綠城雙語小學
學校簡介:創辦於2005年,目前有28個教學班,師生2200餘人。
學校地址:博頌路與豐慶路交叉口東南角。
學校特色:文化綠城雙語小學在「立德、立志、立身、立行」的校訓指導下,發展空竹運動、葫蘆絲等特色課程。在語文方面「兒童詩走進課堂」,從一年級開始學英語。並且堅持「英語故事教學方法研究」,獲得「河南優秀家長學校」、「鄭州市標準化學校」、「鄭州市紅領巾標兵學校」,從一年級開始學英語。
升學情況:往年鄭州外國語中學總校推薦生名額:4人。20%左右學生選擇了英才、文博、一八,20%東分、楓楊。
緯五路二小
學校簡介:創辦於1954年,至今60年歷史,在校生1929人,30個班。
學校特色:該校設施良好,有優美舒適環境,有兩個微機室,還有科學實驗室。150米塑膠跑道,6個桌球臺,培養了一代又一代優秀學生。藍球突出,承擔了2016年去索契參加世界合唱比賽任務。
學校地址:緯五路經四路向東30米路北。
升學情況:往年鄭州外國語中學總校推薦生名額:3人。其餘大部分學生去了八中、省實驗、河南省第二實驗中學。
緯三路小學
學校簡介:學校創建於1948年,鄭州歷史最悠久學校之一,現在28個教學班,1816名學生。76名在職教師,其中小學高級教師40人左右,位於經七路49號,有午託部。
學校地址:經七路49號,緯五路與經七路交叉口向南100米路東。
學校特色:該校堅持「學校有特色,教學有特點,學生有特長」的辦學方針,先後被評為「全國體育先進學校」、「河南名校」、「鄭州市文明單位」、「全國計算機小能手十佳學校」,先後投資100萬建起了千兆校園網寬帶衛生接收站,先進的多功能會議廳。校園綠樹成蔭,有舞蹈班、田徑班、籃球班;尤其桌球非常突出,因為這裡走出了一位桌球世界冠軍——鄧亞萍。
升學情況:往年鄭州外國語中學總校推薦生名額:3人。經緯中學、一八、文博是該校學生喜歡的中學。
鄭州師範附屬小學
學校簡介:金水區老牌學校,隸屬於鄭州市教育局和鄭州師範學院雙重領導,鄭州師範學院附屬小學創建於1951年1月。學校有2000左右學生,30個班。
學校地址:位於鄭州市西裡路53號。
學校特色:①從一年級開始學英語,蘇教版語文教材,北師大版數學;②學校輪滑隊在鄭州非常出名;③學校開設有計算機、陶藝課,成立有文學、書法、繪畫、合唱、舞蹈古箏田徑、藍球等14個興趣小組;④學校成立專門有60人組成的管樂團。
升學情況:無推外生。
農科路小學
學校簡介:學校建立於1996年。學校位於交通便利,環境幽靜的農科路上。學校面積3000㎡,學校規模為51個班(包含國際班),在校師生3000多人,師資優秀,老師約有200多人。
學校地址:位於農科路政七街交叉口。
學校特色:建校初,學校就嚴格按高起點、高質量、高水平的標準建設學校。學校的教學、生活、運動三區分離,花木簇擁。學校有全新的教學設備及辦公用具,圖書室、閱覽室、電教室、儀器室、舞蹈廳、二百米的環形跑道……一應俱全。農科路小學是鄭州市足球特色學校,學校組織孩子跳足球操和唐詩操。學校上午11:00放學,學習壓力不大,老師比較負責。
升學情況:往年鄭州外國語中學總校推薦生名額:5人。10%升省實驗,20%升47中,10%左右升文博、一八、東分、楓楊、英才。
文化路二小
學校簡介:1952年建校,美麗的校園環境,濃厚的校園文化氛圍,不斷的擴大著學校的辦學規模,學校現有36個教學班,在校學生2300多人。
學校地址:文化路和黃河路交叉口東南角上金水路25號。
學校特色:德育為首,以德育促學校全面發展;以德育為主陣地,建設校園文化;以德育為特色,促創名校工程。德育工作以樹師德為前提,以培養學生良好的道德習慣和行為習慣為主題,以家庭、學校、社會三結合教育模式為保障,實現學校德育工作的全面開花。
升學情況:往年鄭州外國語中學總校推薦生名額:4人。
緯一路小學
學校簡介:1956年建校,坐落在綠樹成蔭、優雅僻靜的緯一路東段,地處全省政治文化中心,是一所有著優良傳統並充滿生機活力的學校。學校共有34個教學班,1600餘名學生,100餘位教職員工。
學校地址:緯一路東段。
學校特色:全面推進素質教育,讓每一位在校學生都能:鍛鍊一個好身體;養成一個好習慣;掌握生存學習的本領;尋找獲得快樂的途徑。通過在緯一路小學六年的學習生活,為自己「唯一」的成長之路,選鋪牢固的基礎之石。
升學情況:往年鄭州外國語中學總校推薦生名額:2人。30%左右中學升入8中,10%-15%左右考入一八、文博、經緯等,2%-3%考入東分、楓楊。
金水區除上述11個公辦小學之外,還有黃河路第一小學、農大附小、南陽路一小、文勞路小學、經三路小學、黃河路二小、黃河路三小等相當不錯的小學。同時還有兩所高規格、高配置、高起點、高標準的私立小學,河南省實驗中學思達外國語小學和鄭州一八國際小學。
河南省實驗中學思達外國語小學是省實驗中學全權管理的唯一小學,隸屬河南省教育廳。該校每年約有40人升入省實驗中學和文博中學;約40-50人升入一八國際聯合中學,畢業生進入這一類重點中學比例約45%左右。一八國際小學主要對口學校是一八聯合國際中學,每年90%升一八聯合國際中學。
金水區經濟發達,是鄭州市政治、商業、文化中心的交匯點,家庭經濟條件相對較好,在孩子各項輔導方面捨得投資,家長和學校普遍更重視小學素質教育,弱應試教育,這一點的好處是孩子綜合能力強一些,但在小升初的激烈競爭中稍顯吃虧。金水區小學往往每個學校都有自己特色,家長可以根據孩子特點選擇學校。
金水區很多小學都是有50多年的歷史,教學體系相當完善,這也不是一般區域內新學校短期能比的。好學校的核心是優質師資和教學質量,所以,選學校時不能只看硬體。另外,金水區每年新增學校在其他區均排在鄭州市第一名。
像緯五路一小、二小是八中和經緯中學最主要的生源地。文化路一小、農科路小學、文化路二小是省實驗中學和文博中學最主要的生源地。優勝路小學則是七中最主要的生源地。金水區處在這些優質小學和重點中學的重疊區,成就了金水區教育的領先地位。
中原區6所公辦小學
中原區小學數量目前僅次於金水區,在小學教育方面抓得比金水區更嚴格,學生更努力,家長更上勁。學校和家長都很重視應試教育,所以學生在歷年小升初考試中基本上是全鄭州成績最好的。鄭州外國語中學總校在中原區,每年給中原區小學100個推薦名額,鄭州市其它幾個區分配剩餘的200個名額,這使得中原區在各區推薦生中比例最高。從各重點初中在校生看,中原區學生更刻苦,更自覺,小學階段的基礎也最紮實。
伊河路小學
學校簡介:成立於1964年的伊河路小學是鄭州市最熱門的小學之一,也是中原區家長最心儀的小學。鄭州坊間向來有東省實驗小學,西伊河路小學之說。在西區,伊河路小學是市委市政府子弟首選小學,緊鄰19中、外國語中學、桐柏一中等名校。學校總佔地面積10666平方米,建築面積10666平方米。現有教學班50個,在校學生約4000人。學校配套設施齊全,建有教學樓、辦公樓、藝術樓、實驗綜合樓、設有儀器室、實驗室、圖書室、閱覽室、美術室、音樂教室及可容納400人左右的兩個多媒體教學交流大廳。
學校地址:伊河路34號。
學校特色:核心特色是英語教學,長期以來,該校一直是鄭州外國語中學最主要的生源地,被評為「全國紅領巾示範學校」、「市教育工作先進單位」、「市藝術教育先進單位」,連續多年被評為中原區教育工作先進單位。
升學情況:伊河路小學學生綜合素質高,英語基礎紮實,是鄭州外國語總校的核心生源地,每年外總推薦名額都在13個左右。該校畢業生大多數選擇楓楊、桐柏一中、鄭州19中等重點初中。
互助路小學
學校簡介:互助路小學是鄭州市重點小學之一,也是西區最出色學校之一。創建於1957年,現有總校、北校、錦藝三個校區,共78個教學班,學生5200多人,教師300多人,師資力量強。學校堅持「教育植根於愛」的教育理念,打造「互助課堂」教學模式。足球、體操、籃球、奧數已成為學校的特色學科。學校還組建了管樂、舞蹈、合唱等興趣小組,組建訓練管樂隊、古箏隊、體操隊、合唱隊、籃球隊、足球隊、田徑隊。
學校地址:互助路17號。
學校特色:學校堅持「讓每一個孩子快樂幸福成長,讓每一個學生能動創造發展」的辦學理念,逐步形成了自己的辦學特色,並且一直以師資力量強、教學質量高穩居鄭州市區前茅,跟伊河路小學同為西區王牌小學,經常有公開課,讓孩子感受到不同的學習環境,學生、老師整體素質高,數學科目非常有經驗。
升學情況:該校也是外國語中學總校最主要的生源地,每年該校向鄭州外國語總校推薦15人,推薦生人數全市第一。該校畢業生基本上都會選擇楓楊、東分、桐柏一中、還有51中和19中等重點初中。
中原區外國語小學
學校簡介:中原區外國語小學建於1980年,前身為鄭州市穎河路小學,1999年更名為鄭州市中原區外國語小學,是鄭州市首家公辦外國語小學。該校跟鄭州外國語中學並沒有什麼關係。學校佔地面積11536平方米,現有27個教學班,在校學生1700餘人,師生比為1:18,教師98人。學校有圖書室、科學實驗室、美術教室、舞蹈排練廳、錄播教室、儀器室、語音室、多媒體電教室。現有圖書40345冊,生均20本。27個教室全部安裝有現代化的班班通教學設備。
學校地址:文化宮路102號。
學校特色:學校核心特色是英語,從一年級開始學英語,每周5課時。除固定的課堂教學課時安排,還積極開展英語課外活動,開闢英語活動月和「每周一句」全校師生共同學習英語時間,對五年級和六年級的孩子抓得比較緊,課業相對來說比較多。該校周圍有著名的外國語中學和桐柏一中,教育氛圍良好。
升學情況:每年該校向鄭州外國語總校推薦6人。
建設路第二小學
學校簡介:建設路第二小學始創於1956年。學校佔地20.04畝,現有28個教學班,2000多名學生,80多名教職工。學校環境優美,設施齊全,設有多媒體教室,配備了先進的電化教學設施,擁有微機室、語音室、實驗室、圖書室、美術室等科技活動室,為學生的全面發展提供了良好的場所。學校各科成績斐然,書法、美術作品、科技作品、文藝節目以及各項體育項目,曾多次在全國、省、市教學大賽中榮獲金獎。
學校地址:計劃路10號。
學校特色:建二小非常重視學生學習習慣的培養。學校根據小學階段是學生良好習慣的養成期的要求,提出教師要重視學習,每節課都要從培養學生良好學習習慣做起。學校每個月體育組以年級為單位,組織各年級班與班「三球對抗賽」,足球和排球是學校的優勢項目。
升學情況:每年該校向鄭州外國語總校推薦8人。
淮河路小學
學校簡介:淮河路小學創辦於2005年,校園佔地面積12331.4平方米,建築面積16178.5平方米。是一所環境優美,設施先進、管理科學,具有勃勃生機的發展中學校。學校教育教學設施、設備齊全,各功能室配備齊全,電腦室、音教室、圖書室、勞技室、實驗室、多媒體教室等十幾個學生專用功能教室全部投入使用,微機教室做到了上課學生人手一機,每間教室、辦公室均與網際網路相連,實現了網絡化教學。
學校地址:淮河路西路33號。
學校特色:建校以來,依託伊河路小學的名校資源,實行管理一體化,資源共享,師資互用,教研統籌,教學同步,積極培養學生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教學質量逐年提高。
升學情況:每年該校向鄭州外國語總校推薦2人,還有一部分學生選擇73中。
伏牛路小學
學校簡介:伏牛路小學創辦於60年代,是中原區老牌學校,學生2400多人。伏牛路小學分南校區和北校區,由原來伏牛路小學和伏牛路五小合併為中原區伏牛路小學。1-3年級在北校區,4-6年級在南校區。
學校地址:伏牛路142號。
學校特色:伏牛路小學特色以籃球、輪滑,田徑為主,並積極開展第二課堂活動,還設有美術、繪畫、英語興趣小組、音樂合唱隊、舞蹈隊等。
升學情況:該校每年向鄭州外國語總校推薦7人。
中原區除上述6個公辦小學之外,還有鄭上路小學、育才小學、育紅小學、伏牛路四小、汝河路小學等建校時間長,教學質量不錯的小學。
中原區作為鄭州市中小學教育強區,其綜合實力與金水區不相上下。但中原區地處鄭州市西郊,曾是鄭州市的老紡織工業基地,紡織廠的倒閉,大量下崗職工湧現,經濟發展緩慢。中原區大部分孩子的父母以企業上班居多,家庭經濟條件相對一般。儘管如此,中原區的父母在孩子的各項輔導中也毫不吝惜,因為大多數家長相信只有投資孩子的教育這條路才是捷徑。這或許就是為什麼中原區的學生更刻苦,更自覺,更重視應試教育的原因吧。鄭州外國語中學同屬中原區,每年給中原區100個推薦生名額就讀外國語中學,佔到總數的三分之一,這也給予了中原區教育極大地支持。
管城區4所公辦小學
管城回族區作為鄭州市的一個老城區,發展緩慢,教育資源相對落後且分布不均衡,總體來說區域學校資源太少,優質教育資源比較稀缺和薄弱,尤其是名校資源。管城區優質小學主要分布在管城區的西部區域和北部區域,比較集中,而管城區的東南區域小學教育資源相對匱乏,沒有強校。除了創新街小學、管城區外國語小學、東關小學這三所公辦小學,辦學歷史悠久,師資強大,都有自己獨特的辦學特色,在鄭州市的口碑也不錯,基本就沒有拿得出手的好學校了。但隨著時間的發展,管城區教育資源也在逐步完善,教學質量也大幅提升。
創新街小學
學校簡介:創新街小學是鄭州歷史最悠久的小學,始建於1929年,近百年的辦學歷史積澱了深厚的文化底蘊,其前身是河南省省立第十三小學,1969年易名為創新街小學。1978年學校被命名為鄭州市重點小學,1998年又被評為河南名校。學校總佔地面積12998.7平方米,總建築面積9136.4平方米,共投資7000餘萬元。學校根據背臨商代遺址所特有的文化氛圍,建築設計採用古今結合、中西合璧的建築手法。紅色的琉璃瓦屋頂,銀色的牆磚,顯得恢弘莊重而不失別致典雅,再加上二樓的連廊將錯落有致、功能清楚的教學樓和辦公樓連接在一起,使整個建築群和諧統一。現代化的綜合階梯教室一樓可容納近400名師生做大型的公開課;二樓是舞蹈排練廳。綜合樓,設計得凝重大方,內部設有名師工作室、標準化校醫室、圖書室、閱覽室、語音室、微機室、會議室、實驗室。規範化的塑膠運動場則為學生們提供了先進舒適的活動場所。綠化設計遵循立體種植的原則,三季有花,四季常青,漫步在校園裡,會使你感覺到幽靜、舒適。
學校地址:紫荊山路與書院街交叉口。
學校特色:作為管城區首推名校,創新街小學每年新生入學都面臨著較大壓力。學校數學特色明顯,師資強大,管理較嚴格,作業較多。
升學情況:鄭州外國語中學總校推薦生名額4人。
管城區外國語小學
學校簡介:管城區外國語小學,原名鄭州市城東路第一小學,隸屬於管城回族區教文體局一所公辦學校,鄭州市重點小學。學校建於1957年,南臨隴海路,北臨鳳凰路,地理位置優越,交通便利。學校現在教學班26個,學生2000餘人,教師65人。其中高級教師38人。學校以「高標準、高水平、高質量、有特色」為辦學目標。近幾年來,學校致力於「學校、社會、家庭」三結合教育的改革實踐,創立了「以學校教育為主,家庭教育為基礎,社會教育為信託」的立體辦學模式,為學生的健康成長創設了優良環境,受到了社會各界的一致好評。
學校地址:城東路28號。
學校特色:管城外國語小學特色是英語,重視外語教學,一年級就開設英語課,重視英語教材的選擇,課本是牛津英語,教材為少兒劍橋英語預備級。
升學情況:鄭州外國語中學總校推薦生名額4人。
東關小學
學校簡介:東關小學為鄭州市重點小學,創辦於1958年,至今已經有60餘年的歷史了。
學校目前擁有43個教學班,3000餘名學生,教職工125人。音樂、棋類課程實行走班制,各類社團均可自主選擇,管樂班是學校重點打造的特色精品班級。教學理念「悅樂」,孩子不僅學習好,還要綜合素質強,樂於培養「小才子、小才女」。班額較小,師資隊伍優良。重點課程:數學、閱讀、藝術。
學校地址:商城東路19號。
學校特色:東關小學近幾年實力強勁,特色是藝術,一般學校會讓孩子自主報名,有美術、舞蹈、管樂等方向,經過選拔,選出一個藝術班。藝術班配備的老師都是比較有經驗的,學習氛圍也較好,整體素質較高,這可能和這些孩子的家長比較重視教育有關,藝術班學生整體素質高,單就文化課來說也高於普通班。外學校尊重學生個性發展和特長,有舞蹈班、繪畫、泥塑等特色課程,還有管樂團,合唱團。
管城區回民第一小學
學校簡介:管城區回民第一小學是一所有特色的公辦民族小學,前身為1908年由北大街清真寺創辦的私立聖達小學,歷經變遷改為現名。學校佔地面積5522平方米,建築面積6656平方米,運動場3250平方米。擁有教學用計算機88臺,實驗室座位50個,館藏書刊3.9萬冊。省級骨幹教師2人,市級骨幹教師2名,區級骨幹教師6名。現有24個教學班,1483名學生。學校堅持內涵與品質發展,以文化凝聚學校精神,重視師生內涵修養、道德品質的發展和提升,努力構建書香校園、優雅校園和活力校園,不斷豐富學校內涵,提升辦學品味。組建優秀的教師團隊,不但在學術上知識淵博,同時能為學生設計提供富有挑戰性的課程,並充滿激情地進行教學工作,創造出適於孩子們的良好的學習環境。通過教育和薰陶讓學生們具備應有的生活能力和學習能力,積極愉快地學習,在美好的童年裡,享受幸福的教育生活!
學校地址:營門街23號,西臨二七塔,南倚古老的商代遺址。
學校特色:學校自2009年開始,全面開展國學經典誦讀活動。每日的晨誦、午讀、暮省,讓學生沐浴在朗朗的讀書聲中,經典誦讀不斷深化校園文化內涵,促進師生共同成長。網球是回民第一小學的特色項目,2008年被國家體育總局全國網球協會命名為「國家短式網球訓練基地」,同時也是鄭州市青少年網球培訓基地。學校擁有兩個短式網球場、一個標準網球場,定期會邀請市體校網球教練到校指導網球隊的訓練工作。
管城區除了這四大名校外,還有管城區實驗小學在區域內排名比較靠前。中國首位女太空人劉洋在1985年至1991年,就讀於該校。此外,管城區優質小學以公辦學校為主,還有一所最為知名的民辦小學——貝斯特小學。貝斯特小學針對出國孩子,側重英語教學,有家長反映孩子英語口語確實不錯,口語老師基本上都是外教。學校的英語期末試卷分為聽力、寫作、口語、閱讀、作文,其中口語佔分比例還是比較大的。貝斯特小學的教育一直飽受外界爭議,近兩年在數學、國學課程也開始加強。
二七區5所公辦小學
二七區教育資源比較均衡,也不落後,應該在金水區和中原區之後,位列鄭州第三。二七區人均教育資源在各區中相對較高,孩子就學難度整體不是很大。從二七區小學畢業的小學生看,在外國語系幾個中學表現的相當不錯,可見在小學階段學習習慣和基礎都非常紮實,在外國語中學,隴西小學學生在班級排名中非常靠前。
政通路小學
學校簡介:政通路小學創辦於1946年,校史悠久,底蘊豐厚,人才輩出,是學生騰飛的搖籃,教師成長的沃野。2006年在區委、區政府及區教體局和小李莊村委等有關部門和社會各界的關心支持下,學校在原址的基礎上重新規劃建設。目前學校佔地面積22畝,建築面積12373平方米,現有31個教學班,教師91名,學生2207餘名。設有室內體育館、多功能報告大廳、圖書館、閱覽室、舞蹈廳、塑膠籃球場和人工草坪足球場等設施,是一所具有濃鬱文化藝術氣息的現代化、規範化、花園式學校,也是二七區重點打造的小學,發展速度快,潛力大。
學校地址:政通路27號。
學校特色:學校堅持以「多元共生、和而不同、優質特色、高位均衡」為核心特徵的「多彩教育」理念為指導,尊重生命、以生為本、基於生活、生態發展,為每位受教育者提供合適的教育。
隴西小學
學校簡介:創建於1964年老牌公辦學校,佔地16 畝,建築面積11100平方米,現有32個教學班,在校學生2188人,教職工88人。「幸福童年和成功開始的地方」是學校的辦學宗旨。校內建有校園網和多媒體室、電教室、微機室、語音室、實驗室、圖書室、多功能排練廳。學校不僅擁有優美的校園環境和完備的現代化教育教學設施,而且擁有一支素質高、業務精的教師隊伍,其中省級特級教師1名,國家級骨幹教師2名,省級骨幹教師3名。
學校地址:隴海中路93號。
學校特色:長期以來,學校全面貫徹教育方針,強力推進素質教育,堅持以教育科研為先導,以提高教師素質為重點,結合學生年齡特點和學校實際,把「美樂愛」教育作為實施素質教育的載體,認真探索美樂愛教育模式,著眼於全面育人,立足於課堂教學,促使全體學生生動、活潑地發展,探索學生有特長、班級有特點、學校有特色的素質教育方法和途徑。
隴西小學建校時間長,除了本來的校區,還有原來是交通路小學也歸他們的分校,實力強,特色是航模;不足就是學校硬體落伍,學校面積較小,學生人數過多。
升學情況:每年外總推薦名額3個左右。
幸福路小學
學校簡介:幸福路小學是二七區重點小學,佔地21畝,有三棟教學樓、辦公樓,有多功能舞蹈教室、素描教室、聲樂教室。建於1956年,現有36個教學班,2046餘名學生。建校50多年來,幸福路小學逐步形成了治學嚴瑾,務實求真的辦學風尚,是二七區一所高質量的品牌名校,也是鄭州市優質教育資源倍增的學校。
學校地址:鐵英街20號。
學校特色:以崇尚國學著稱的幸福路小學,對入學的年級新生的開筆禮已經成為幸福路小學的傳統。開學典禮上,在老師,家長的關注下,在古韻琴聲,詩詞歌賦中,體驗開筆禮。開筆禮是中國傳統對少兒開始識字習禮的一種啟蒙教育形式,被稱為人生四大禮之一。包括:端正衣冠,硃砂啟智,擊鼓明志,童蒙開筆,茶敬親師,贈書識禮,感恩互動。此項活動自開始就受到了家長的歡迎和讚賞口算。另外一大特色就是口算。口算的目的是為了數學,既看速度,又看準確率。
升學情況:每年外總推薦名額3個左右。
建新街小學
學校簡介:建新街小學創建於1956年,佔地面7200平方米,建築面積9254平方米,是鄭州市老牌知名小學。學校擁有現代化的教育設施,配備了微機室、語音室、多媒體大屏幕教室、儀器實驗室、音樂教室、美術室、書法室、圖書閱覽室、舞蹈教室、多功能室等,雙向交互閉路電視教學系統、校園網及教師人手一臺的筆記本電腦廣泛運用於課堂教學,使學校的教育教學工作更科學、高效。
學校地址:建新街328號。
學校特色:建新街小學特色鮮明,以「行勝於言」為校訓,設施齊全,有美術室、書法室、音樂教室等。該校獨創的《行知體驗作業》非常受孩子和家長喜歡。孩子在做作業時一點也不枯燥,畫一張畫,寫一段感受,摘抄一些好詞句。
二七區實驗小學
學校簡介:二七區實驗小學原名鄭州鐵路第十小學,創建於1963年。目前是二七區教體局管內一所規模較大的學校,五十餘年的薪火傳承和文化積澱使學校以優美的育人環境,鮮明的辦學特色,良好的育人質量,孕育了一代又一代的莘莘學子。為高一級學校培養輸送了大批品學兼優的小學畢業生,深受學生家長及社會的好評價。
學校地址:幸福路11號。
學校特色:二七區實驗小學先後被命名為「全國讀書育人特色學校」、「全國中小學技術教育課題實驗學校」、「全國十一五重點課題實驗學校」、「河南省青少年科技教育實驗學校」、「河南省作文教學改革實驗學校」等榮譽稱號。學校以「讓每一個孩子擁有幸福的童年,讓每一個孩子獲得愉快的發展」,為辦學宗旨,努力創設學園、家園、花園、樂園四位一體的發展空間,立足於每一個學生現在的基礎,著眼於每一個學生的未來發展。
惠濟區3所公辦小學
惠濟區區域位置在鄭州北邊,屬於比較偏遠的區域。其基礎教育在鄭州市整個教育板塊中比較匱乏,相對落後。鄭州教育的不平衡在金水區與惠濟區小學的對比中顯現得非常明顯。惠濟區的名校數量屈指可數,村辦學校較多,教育資源薄弱,生源優勢不明顯。因為忙於城市建設,教育資源沒有及時跟上,造成優質教育資源稀缺,所以,近幾年惠濟區也在大力引進名校資源,未來惠濟區的教育發展潛力還是相當大的。
東風路小學
學校簡介:東風路小學是惠濟區重點小學。創辦於1995年7月,佔地面積7.8畝。學校辦學最初有兩個教學班,學生63人。發展至今,學校現有31個教學班,學生2115人,現有教師90餘人,教師高學歷率達100%。學校擁有一批富有開拓意識、愛崗敬業、朝氣蓬勃的教師隊伍,培養出了河南省特級教師、省名師、鄭州市終身名師、省市級骨幹教師等優秀的教師團隊。2017年11月,東風路小學獲評第一屆全國文明校園。
學校地址:豐樂路東風路北100米路西。
學校特色:學校始終堅持「以人為本,和諧發展」,非常重視教學質量,學校孩子樸素,學習氛圍濃鬱,重視閱讀,每一個畢業於東風路小學的孩子能一口氣背誦二百六十首古詩詞、480個成語,閱讀48本課外讀物,每個孩子積累兩本厚厚的讀寫專題檔案輕鬆完成500萬字的閱讀量。
江山路第一小學
學校簡介:江山路小學始創於1994年,前身是一所規模很小的村辦小學,目前發展成師生1500多人,其中外來務工子女佔學生總數80%。學校自2005年搬入新教樓後,提供了配套的功能室和各種設備,確保了學校教學的正常進行。隨著城市化發展,學校學生人數增長較快。近幾年來被評為「鄭州市德育工作先進單位」、「鄭州市綠色學校」、「鄭州市人民滿意學校」、「鄭州市標準化小學」等。
學校地址:江山路與北環交匯處。
學校特色:為提高課堂效率,學校一直將課堂教學作為教學管理的重要工作常抓不懈,從備課——上課——課後反思——評課;並利用各種節日開展豐富多彩的師生活動,提高了教師的工作積極性,使學生的學習有了樂趣,同時也開闊了眼界,讓師生都有了更高的發展。
惠濟區實驗小學
學校簡介:惠濟區實驗小學系惠濟區於2011年投資5000萬興建的一所高標準的現代化小學。學校佔地62畝,建築面積22000平方米。學校現代化教學設施一應俱全,建有可容納500人的報告廳,1000平米的室內體育館,300米跑道的塑膠操場,每班均實現班班通的現代化多媒體教室。此外,還有書法室、音樂室、舞蹈排練室、圖書閱覽室、科學活動室、實驗室等各種齊全的課外活動室。
學校地址:開元路和清華路交叉口往東200米。
學校特色:學校一直把家長視為教育的主體之一,為學生構築學校、家庭、社會三位一體的立體教育平臺,長期開展趣味多樣的家長特色課程,把家長的專業才能發揮到極致,讓學生們擁有不一樣的經歷,感受不一樣的體驗,學到不一樣的知識。
另外,惠濟區還有幾所民辦學校,教學質量也是相當不錯的,可以關注。其中就有省實驗小學主辦的省實驗英才國際小學,學校部分師資來自省實驗鄭東小學,並與省實驗小學師資共享。小班教學,突出英語教育,採用的是美式教學方式。基本上每天都有英語課,有外教授課,作業不多。整體來看,惠濟區雖然配建了一些名校分校,但學校較新,想成為名校,還需時間慢慢積累和沉澱。
鄭東新區4所公辦小學
鄭東新區小學較新,目前跟金水區、中原區的老牌優質公辦小學還存在一定差距。但鄭東新區推行「教育優先發展」的戰略,堅持高起點規劃、高標準建設、高質量發展、高效率推進,統籌做好教育資源均衡配置,保障足夠學位供給,所以,鄭東新區又是行政資源和政府力量傾斜的區域,教育資源和學校力量正在逐步的加強。近年來,鄭東新區在優質教育資源的引進上耗費心力,尤其清華附中小學、楓楊外國語、上海師大附屬啟佳學校等高品質名校也正式落戶北龍湖,未來鄭東新區將有望成為整個鄭州教育資源的頂尖區域。
聚源路小學
學校概況:聚源路小學是鄭東新區管委會第一個興辦的一所學校,有總校和分校。學校建設起點高,設施全,2006年建校,同年8月開始招生,2007年9月開學。目前在校師生2000多人。聚源路小學西校區位於鄭東新區宏昌街和百福街交叉口,是原來的通泰路小學,2011年改為聚源路小學西校區,西校區與本校實行統一管理。
學校地址:聚源路和商鼎路交叉口東北角。
學校特色:一年級就全面開設英語課和國學課,英語注重學生口語的訓練,使學生小學畢業就能打下良好的英語基礎。國學課讓學生體會中國傳統文化的博大精深,有助於培養學生良好的行為習慣。二年級增加社團活動,三年級開展微機課,使計算機和網絡成為學生學習的重要手段。由於學校的班額比較大,老師雖然很負責,但還是無法照顧到每個孩子。作業相對來說較多,校風很好,在東區是最好的學校,但放在全鄭州看,教學質量在鄭州市算中等偏上。
升學情況:外總推薦名額2個,大多數孩子上了86中、96中,優秀的考上文博、東分、楓楊、一八等小升初名校。
眾意路小學
學校概況:鄭州市鄭東新區眾意路小學創辦於2007年8月,2010年開始招生,地處鄭東新區CBD旁、美麗的昆麗河畔,是由鄭東新區管委會投建的標準化小學。學校佔地面積68505平方米,建築面積22662平方米。擁有400米標準跑道、足球場、籃球場、室內球館、電腦機房、舞蹈室、圖書室、多功能廳等各類專用場地、教室及校園網絡系統。校園風景優美,名師諸多。現有教師105人,教學班38個,學生1930人。教師均由鄭東新區管委會面向全國公開招聘,師資力量優秀。學校每年也會定期舉辦文化藝術節,書畫展覽,孩子們可以得到很好的鍛鍊。
學校地址:農業東路如意西路交叉口。
學校特色:英語特長班,放學後還有足球班、籃球班、桌球班、舞蹈班、輪滑、合唱隊等。學校操場較大,孩子們可以放開活動,學習壓力也不是很大。
升學情況:大多數孩子去了88中,優秀的考上文博、東分、楓楊、一八等小升初名校。
康平小學
學校概況:康平小學創辦於2009年9月,是鄭東新區管委會投資興建的一所公辦學校,也是鄭東新區重點打造的重點小學,實力較強,佔地20畝,總建築面積10389平方米。現共開設38個教學班,在校生2600餘人。學校現共有教職工100餘人,其中,省級學術技術帶頭人2人、省級骨幹教師3人、市級名師2人、市級骨幹教師11人。該校是鄭州市首個綠色環保學校,安裝了風能、太陽能、雨水回收利用系統,體現了「綠色、環保、人文、科技」的理念,為學生環保教育、科普教育提供了生動的素材,學校圖書室現擁有各類藏書19000餘本,為廣大師生的課外閱讀提供了豐富的圖書資源。辦學期間,學校先後被評為全國學英雄先進集體、河南省先進家長學校,鄭州市文明單位、鄭州市教科研工作先進單位、鄭州市無煙單位、鄭州市教育系統平安校園建設先進單位、鄭州市德育先進單位、鄭州市人民滿意學校等稱號。
學校地址:康平路與福祿街交匯處。
學校特色:為了能夠更好、全面的發展學生,學校配備了多個功能性教室:計算機室、科學實驗教室、儀器室、圖書室;還開辦了室內籃球場、音樂舞蹈教室以及美術教室等。一年級開設國學、閱讀、英語、計算機等,作業量不是特別多。每個班級教室設置圖書櫃,保證學生隨時隨手都可以取到書,培養其讀書興趣,周五下午學生可以根據愛好參加相應社團活動,有英語沙龍、籃球、舞蹈隊等。
升學情況:多數孩子上了96中。
鄭東新區外國語學校小學部
學校概況:鄭東新區外國語學校是一所由政府投資創辦的現代化公辦學校,創辦於2008年,前身是鄭州市四十七中初中部,2008年由鄭東新區政府出資購買改制為公立學校,為九年義務教育一貫制學校。師資力量強、硬體設施好、辦學起點高。鄭東新區外國語中學與外國語不是一個系列,沒有直接關係,只是恰巧名字裡出現了外國語幾個字,曾被鄭州外國語中學託管兩年,現已解除託管。學校坐落於風景如畫的鄭東新區CBD中心,一湖之畔,環境宜人,佔地面積68328平方米,建築面積49635平方米,滿額容量為54個班,其中小學部六個年級共24個班,初中部三個年級共30個班。
學校特色:該校是河南省的雙語教育實驗學校,雙語特色鮮明,入學開始學習外語,開設《新劍橋》第二課程,英語授課全部實行小班化教學,形成多層次、多教材、多渠道的教學格局。外語教學中注重培養學生實際運用能力,成立有英語俱樂部,注重營造外語文化氛圍,通過模仿秀、課本劇等多種形式拓寬學習英語渠道,增加交流實踐機會,激勵學生在活動中主動、大膽、輕鬆地開口說英語。
學校地址:鄭州市鄭東新區商務外環路與九如東路交叉口。
升學情況:多數孩子直接進入鄭東外國語初中部,優秀的考上文博、一八等小升初名校。
鄭東新區學生家庭普遍富裕,學習壓力不大,能考上小升初名校的並不多。從這幾年看,鄭東新區小學一直不是鄭州外國語、一中、省實驗等名校的主要生源地。想要成為一所知名小學,需要時間去過濾、沉澱,目前鄭東新區尚無一所稱得上名校的小學。可見相比較而言,金水區和中原區的眾多歷史悠久的名校確實有著鄭東新區學校無法比擬的優勢。2018年,鄭東新區共謀劃了62個建校項目,其中民辦學校2所,公辦學校60所。公辦學校裡面,全年計劃開工21所,續建21所,前期18所,總投資136.55億元,可提供優質學位達109040個。待這些學校都投入使用後,鄭東新區的教育資源將急劇擴張,滿足更多適齡兒童的就學需求。此外,鄭東新區以清華附中、上海師大附中、西亞斯外籍人員子女學校等具有國際視野的知名學校為引領,新增優質學位2.4萬個,「擇校熱、大班額」等問題將逐步得到緩解。
高新區3所公辦小學
高新區的最大亮點就是教育資源,是全鄭州市各區裡面綜合教育資源最好的。全省唯一一所211大學鄭州大學也在高新區。在鄭州市教育局官網上了解到,目前高新區共有小學26所,初中9所,高中6所,區域內還有鄭大、河工大、解放軍信息工程大學、鄭州輕工業大學等高校。從幼兒園到大學,全齡化教育覆蓋。縱觀高新區的小學教育資源,數量上不佔優勢,但辦學理念先進,尤其是鄭州中學附屬小學、鄭州大學實驗小學這兩所小學,實力很強,在小升初競爭中,優勢凸顯,考入名校學生非常多。高新區教育發展規格也比較高,是全國第12個「教育部基礎教育課程改革示範實驗區」,也是中西部地區唯一的一個實驗區。依據《鄭州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總體規劃》(2014-2030),全區規劃學校共110所,其中,高中5所,初中30所,九年一貫制學校8所,完中1所,小學66所。可見高新區對基礎教育的重視程度是毋庸質疑的。
鄭州中學附屬小學
學校概況:鄭州中學附屬小學創建於1997年,隸屬於鄭州高新區管委會,是鄭州中學教育集團成員學校。學校前身為始建於1994年的民辦鄭州新世紀學校,1997年,新世紀學校被鄭州高新區管委會託管,並更名。學校佔地面積13000平方米,現有27個行政班,1830名學生,87名教師。學校設有計算機教室,錄播教室,學生閱讀廣場,多功能報告廳,紅領巾電視臺,廣播站,衛生保健室,音樂教室等功能室和學科教室,每個教室均安裝有「班班通」多媒體教學設備。
學校地址:高新區桂花西街2號。
學校特色:鄭州中學附屬小學在基礎型課程、拓展型課程、研究型課程三種課程類型框架內,從語言、數學、社會、科學與技術、藝術、個人、交往、體育六大學科領域進行課程體系構建,已形成相對成熟的課程體系框架。2014年學校被鄭州市教育局確定為鄭州市僅有的兩所小學英語學科課程基地之一。學校以培養具有「中國靈魂,世界眼光,多元意識」的優秀少年為育人目標。每個級部5個班,每班55人左右。
升學情況:外總推薦名額2人,大多數孩子鄭州中學、鄭中國際等小升初名校。
鄭州大學實驗小學
學校概況:鄭州大學實驗小學佔地36畝,是鄭州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管委會與鄭州大學共同建設的一所高標準、現代化的小學。於2011年9月份開始招生,36個教學班的設計,隨著2017年第一屆畢業生的畢業,學校36個班的計劃已經完成。
學校地址:高新區翠竹街33號。
學校特色:學校依託鄭大的教育資源,除加強學生的文化課學習外,還把立德、樹人,作為辦學根本任務,在「快樂教育」辦學理念下,圍繞「質量提升,內涵發展,特色建設」。學校先後獲得「鄭州市文明學校」,「鄭州市中小學德育先進單位」,河南省「家長示範學校」,近幾年發展的勢頭很不錯,2017年首屆畢業生很多升入了一流名校。
升學情況:外總推薦名額1人。
高新區外國語小學
學校概況:鄭州高新區外國語小學於2014年8月建成並投入使用,是高新區管委會傾力打造的一所高起點、高規格、高目標的花園式公立小學總佔地面積24196平方米,綠化率43%,共有四棟教學樓,一棟藝術樓,一個辦公區,一個行政區,設置有48個教學班,可容納2200名師生。功能教室齊全,設施設備先進,學習和活動場地均達到國家一流學校標準。學校師資雄厚,擁有省市級骨幹教師10人,優秀班主任15人。
學校地址:高新區蓮花街與石楠路交匯處西南側。
學校特色:立足「有未來的出彩教育辦學體系」,突出外語教學,比較重視學生的英語教育,逐漸形成了「外語突出、藝體見長、科學興趣濃厚」的辦學特色。
在高新區還存在一所實力很強的民辦國際學校―—艾瑞德國際學校。艾瑞德國際學校位於高新區長椿路北段,佔地40畝,建築面積2萬平方米,並自建300畝科技教育特色品牌陣地―—艾瑞德生態教育農場。艾瑞德小學共34個班,合計1130人,每班32人,學費50000/年(含飲食、住宿、校服)。
艾瑞德小學秉承「自然生長」的教育思想,致力於兒童教育的回歸轉型,每個孩子都是珍貴的存在。學校不斷完善「3+1課程構建」體系,在基礎課程之外,另開設科學人文類、文化類、體育健身類、社會生活類、課程36門。有十萬冊藏書廣場,四季恆溫遊泳館。孩子們可以在300畝教育農場中學習田園課,從一年級開始學英語。該校與鄭州中學等名校有合作辦學項目,小學畢業生考入鄭州市知名重點初中比例非常高。
每個學校都各有特色!並沒有一個萬能方法來評判某個學校到底是否適合孩子,這需要結合孩子的個性、特長等因素來綜合判斷,適合孩子的學校才是最好的學校。只要孩子將基礎打牢打紮實,學會健康生活、自主學習、合作交往等能力,將來一定會綻放出自己的耀眼光芒!
編輯:Rita
來源:鄭州廣播電視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