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漢90後臨時外賣員:我多跑一單,就少一個家庭感染的可能

2020-12-23 澎湃新聞
健身教練辛野和他送外賣的電動車

90後健身教練辛野,

在武漢封城之後,

苦於市民買日常用品非常不便,

騎手平臺訂單爆滿也沒有人接,

於是,他下載了騎手軟體,

成為一名臨時外賣員。

武漢街上還在奔波的人就是外賣員,辛野拍攝

他會優先接一些看著就非常急需的訂單,

每個單子、簡略文字的背後,

都是一個個武漢家庭的生存現狀:

焦急搜尋嬰兒奶粉的新手媽媽,

無法出門買日常用品的隔離家庭,

在醫院等著消毒液、酒精的患者或家屬……

辛野儘自己所能,解決下單客人們的不同需求。

每單酬勞在20塊錢左右,

他每天騎到電動車沒電才回家,

「一天沒吃飯沒喝水,

我在想,今天跑了七八單,

又減少了七八個家庭出門被感染的風險。」

自述 辛野 編輯 倪蒹葭

辛野的職業是健身教練

我是內蒙古人,從大學開始在武漢生活了10年。

2月1號晚上,我下載了一個騎手軟體,註冊之後上傳身份證,填寫有無高燒疾病等問卷調查;再把電動車充上電,當時下著雨,我戴上棒球帽、套上外套,就出門了。開始了我的臨時外賣員生涯。

封城之後,經常看到人們在群裡說,「出不了門,沒辦法買菜」,「家裡有小孩要看管,奶粉都快吃不上了」 ,「下了單能不能接單全憑運氣」。我有個住在江漢區的朋友,因為家人感冒,擔心傳染不敢出門買菜,卻下單3天都沒人接。

我看了心裡很難過,決定也出一份力,為不能出門的人送日常用品。我做了7年的健身教練,身體好免疫力強,而且我一個人住,也不擔心會傳染給別人。

精力有限,我會篩選出那些一看就很急需的訂單,幫他們去買。這些單子背後,是一個個武漢家庭窘迫的生活現狀,和最急的需求。

我的外賣單中,高居前五位的詞是:

1、排骨

2、青菜

3、掛麵

4、無接觸配送

5、謝謝,慢慢騎

辛野裝得滿滿的小車

困守家中、買菜難的群體:

免疫力低下的老年人、隔離家庭

我接的單子大部分是幫家庭買菜,一開始我以為是輕鬆的事。但其實超市人多、嘈雜,人們亂鬨鬨地在搶。

我每天10點開門的時候進超市,買東西和排隊要花6個小時,下午4點才能出來開始配送,比平時自己逛超市還盡心盡力,儘量買全。

我住在武漢的洪山區,這邊主要住著打工者和老年人,很多單子都是子女幫父母下單買菜,備註裡寫老人的家,要求無接觸配送。

老年人免疫力低下,不敢出門,子女又跟他們不住在一起,所以很擔心。我會跟小區門衛大爺商量,老人不方便下來拿,儘量幫他們送到門口,然後拍照給子女看。

辛野和隔離期顧客的對話

騎共享單車給隔離家庭送菜

2月6號送的最後一單,他告訴我他們是接觸了疑似感染者的隔離家庭,東西放在門口的快遞櫃就行。自從我答應給他送菜,他就一直在微信上感謝我。

他因為隔離久了,不知道超市的行情,一開始說要鱸魚鯽魚,我說能有冰凍帶魚就很好了,這個家庭我就儘量給他買全,買到了排骨、五花肉、香菇、千張這些緊俏物資,還有各種水果。

當時車子跑了一天沒電了,我掃了一輛共享單車,車頭一大袋菜,左邊右邊又是一大袋菜,騎了9公裡送去,又9公裡騎回來,然後把沒電的車推回家。

也有因家裡有小孩需照顧,而無法出門的情況。接單之後,客人打電話來,問能不能直接送到門口,電話裡就聽到這位媽媽身邊兩三歲小孩的哭鬧聲。

封城第8天,武漢某超市剛開門的情景,熊琪明拍攝

超市是封城焦慮的縮影

我發現,2月初開始,超市買菜的人越來越多。一方面因為剛封城時囤的物資差不多吃掉了,一個家庭頂多囤上半個月食物;另一方面,大家都不知道封城什麼時候會結束,剛開始可能以為7、8天就不會封了,現在看不到盡頭。

所以越來越慌張,買越來越多東西。

有太陽的天氣出來買菜的人多,真的是要靠搶,陰冷天相對好一點,陰天稱重排隊50分鐘,晴天要一兩個小時。掛麵、雞蛋最容易沒有,要最先去買;要在搶菜的間隙去搶排骨,不能等買完菜再去。

辛野的購物籃

有時候我排了長隊,把菜、排骨都稱重標價裝好了,放在一旁的購物車裡,但轉頭,就有人把我購物車裡的食物拿走了。不僅是我,我還目睹了很多次別人購物車裡稱好的東西被拿走。

超市人手非常不足,還要勻出人手消毒、測體溫,不能夠及時去貨倉拉菜,好不容易拉出貨倉,還沒等到展示架,一些緊俏的蔬菜就搶沒了,連菜葉子都看不見。

超市上菜的阿姨,到了下午脾氣特別暴躁,因為根本沒時間吃飯,其實大家都很難。

1月31號武漢市民熊琪明拍攝,他表示2月8號再去超市,蔬菜供應緩解一些,肉類仍然緊張

排骨,沒有時間給你切,都是一扇一扇賣,一扇大概兩斤,100多塊錢;五花肉37.8塊,裡脊肉40塊,西紅柿8.9塊,四季豆18塊。前段時間幾個超市的雞蛋也斷貨了,8號才又看到。

從買菜的狀態能看出大家的焦慮,為什麼大家焦慮呢?是因為信息的不對稱,大家都說往武漢捐東西,也不知道到哪去了,菜價也翻倍了,而且沒有人知道封城到底會持續多久。

市民們哪怕沒有被感染,也會被這種狀況,漸漸地耗費了精神頭,累積出戾氣和暴躁。

比如8號下午,一位在超市買好菜的中年男人,用自助機結帳的時候一直出現機器小故障,他幾乎崩潰了,把買的東西全扔在地上,用武漢話罵,然後又全都撿起來,去人工收銀臺排長隊。看到這些我會很難過,但也只能做自己力所能及的事。

辛野把買好的食物放在小區門口

別人不知道我是在配送,每天都有人對我買這麼多東西表示不滿。

真正的外賣小哥在超市裡看到我沒穿制服,但又不像是自己買菜,就會問我是不是幫人跑腿,單子多少錢?他們每天可以接7、8單,會在平臺挑些需求少的單子來接。

我一單下來通常就有幾十斤,我每天能接5單樣子,幫5個家庭買好菜再出來,電動車停的位置距離超市還有300多米,我拎不動全部東西,每天就一點點搬,一點點挪到電動車上。

2月8號協和醫院的發熱門診排著長隊,辛野拍攝

住院的患者:

剛需消毒液和酒精、口罩,太難買了

2月3號晚上,我送了一天菜,已經回到了家,剛吃了碗泡麵,7點多看到一個地址是武漢三醫院的單子,需要買口罩、噴壺、10瓶酒精和10瓶84消毒液。

那肯定是患者或患者家屬,我沒想接,因為藥店肯定已經關門了。但是坐了20多分鐘,我坐不住了。

電動車騎了一天已經沒電,我就掃了一輛自行車,把平時去的藥店都轉了一圈,騎了3、4公裡,一家店也沒開,後來騎到一個偏遠的小巷子裡,燈特別暗,一家藥店開著,估計老闆就是住在樓上的那種,老闆也不肯多賣給我,只買到了2瓶消毒液、酒精和酒精棉。

然後又騎了5、6公裡的自行車,把東西送到住院部的護士站,通知客人來拿。

援助武漢的醫療車

還有一次是晚上送到武漢腫瘤醫院,我也已經回到了家,看見單子上寫要消毒液、酒精、口罩。我想起來剛剛送東西的時候看到一間小藥店,我趕緊騎了5公裡的自行車過去,藥店關門了,還好門口貼了電話,說有急事聯繫,我等了20分鐘,一個男人過來給我了酒精和消毒液。

又騎了5公裡去送,下單客人住在醫院4樓,他從窗口用繩子放下了一個小籃子,我把東西放進去,他就吊上去,我們全程沒見過面。

這幾天跑在路上是真的很清冷,只有幾輛貼著「馳援武漢」條幅的車開過,醫院門口的發熱門診一直從早到晚排著長隊。街上還在奔波的人,就是像我這樣送外賣的。

一位需要奶粉紙尿褲的媽媽下單

被忽略的母嬰群體:

「總不能讓嬰兒餓著」

2月5號傍晚,我的電動車馬上要沒電了,看到有一單需要7罐奶粉、輔食、尿不溼這些,跑腿費不高,而且買奶粉需要自己墊付幾千塊,所以沒有人接。

我觀察了20多分鐘,還是接了,因為總不能讓嬰兒餓著。

我不知道奶粉在哪買,不知道輔食是什麼,這個媽媽就告訴我平時是在哪裡買的。

母嬰店老闆看到我很驚訝,問我跑這單多少錢,我說也不多,她說,「我們有好多單子送不出去,你要是不嫌麻煩,就留個電話。」我就讓她隨時聯繫我。

我沒有像那些醫務人員那麼專業,可以幫病人,但我想盡我所能幫助困在武漢的人們,他們是英雄,用自己的行動踐行著居家隔離,忍受著心之惶惶。

沒有開門的藥房,辛野拍攝

惶恐的普通感冒人群:

開著的藥店越來越少

在街上奔波的這幾天,我發現開著的藥店越來越少,小區開的門越來越少,到現在幾乎全封閉了,環衛工人還在打掃衛生,街道依然乾淨整潔。

2月5號下午,我還在超市買菜的時候就看到一個單子一直沒人接,要求買白加黑、阿莫西林,還有些水果青菜,強調放在樓下,不要送上來。我想他一定是感冒了。

我擔心再沒人接,藥店就要關門,就趕緊接了。這個客人我給他買得特別全,白加黑現在需要身份證才能買,我沒有帶,就跑了兩家藥店買到三九、可立克、阿莫西林。我在的超市已經沒菜了,又去其他超市找,看到綠葉菜都給他買了。然後優先給他配送。這單是他媽媽下來拿的,對我道謝,說辛苦了。

客戶找到一位外賣小哥不容易,所以經常會打電話來讓我給他帶些別的,比如有一次我已經買完菜了,客人問能不能再帶一個體溫計的紐扣電池,如果讓我帶煙我就不一定去,但我怕他測不了體溫,又跑了一段路去買。

辛野和醫療隊的聊天截圖

援助武漢的醫療隊:

沒法買生活物資

最近因為我把送外賣的經歷發在豆瓣上,2月11號,杭州三院派漢醫療隊通過豆瓣聯繫上我,當時已經接近晚上8點。他說實在沒法子了,下了跑腿訂單一直沒人接,找我幫忙。他列了20多種物資需求給我,比如洗衣液、泡麵、衣架、髮夾等等。

這種單子說實話想賺錢的人都不會接,因為太複雜,買一下幾個小時過去了,要挑選、排隊,一家超市肯定買不齊。

我是很想幫忙,但因為已經8點,商店基本都關門了,這些物資買不到,所以暫時還沒有給他們送去。

我想有這些物資需求的援助武漢醫療隊一定不在少數。

「我一個人每天代替了

7、8個家庭的人口流動,很開心」

因為我對小區和路不熟,加上疫情下很多路和門都封閉了,導致經常走冤枉路,遲到了好幾次,人們也很可愛,從不會因此有怨言,還叮囑我路上小心,照顧好自己。

送外賣以來,我都是早上吃一碗方便麵出門。在路上,根本沒工夫吃飯喝水,晚上回到家,才終於能上個廁所,再吃一碗方便麵,放點生菜小白菜在裡面燙一燙。前天開始就沒有菜了,我一忙就忘了買。

辛野的騎手頁面

外賣小哥都有休息站,可以去吃飯上廁所,給車充電,但是我沒有參加他們的線下培訓,也沒有那個衣服帽子,所以也去不了。每天都是車沒電了才回家,最遠一次是從華師園北路推車十幾公裡,城市特別安靜,連貓狗都看不見,到家已是12點多。

第一天晚上掙了40多塊,之後每天都是掙了100多塊錢。等平臺的錢能提現,我也捐出來。

辛野拍攝,超市員工在稱重

我的防護是普通的黑色口罩,因為沒有買到醫用外科口罩,每天回來洗洗消毒,第二天接著用。2月8號,朋友知道了我在做這個,送了我一包KN95口罩。

早上去超市的時候,我還是很有幹勁,但因為超市人群密集又封閉,到下午我就會有點頭痛,其實也挺害怕的,擔心是不是發燒了。

因為我一直健身,對自己身體的感知能力比較強,所以每天早上會評估一下自己的狀態,覺得OK,我才會去幹這件事。

晚上吃飯的時候,我就是在想:今天我一個人代替了7、8個家庭的人口流動,減少了他們感染的可能,很開心。

睡覺前,一想起第二天早上8點要起來給約好的幾個家庭買菜,突然就覺得渾身充滿幹勁,起來又做好幾組伏地挺身。

辛野路過空蕩蕩的黃鶴樓,平時遊人如織

辛野把送外賣的經歷發在豆瓣上,南京網友發來照片

武漢封城之後,朋友圈都在轉發「我的城市生病了」。我覺得做些什麼,它才能好起來。

我打過電話去火神山、雷神山的工地,問是否需要工人,但專業的技能我也不懂,所以是一腔熱血,別人不要我;後來群裡面說需要幫忙運捐贈的物資,但可惜我又沒有車,幫不上忙;成為外賣員之後,終於找到自己可以做的事情。

我在武漢念完大學之後,也去過深圳、廣州,去溫州創業過,但兜了一圈還是決定回來。雖然武漢工資比較低,就業壓力大,但我最喜歡武漢的「真」,有一種嬉笑怒罵的市井氣息,很有人情味的城市。

現在,全國很多省市都有封城舉措,人們的日常生活肯定有諸多不便。但大家都希望自己的城市能好起來,為它做點什麼,不管是大是小。

原標題:《武漢90後臨時外賣員:我多跑一單,就減少一個家庭感染的可能》

閱讀原文

相關焦點

  • 武漢臨時外賣員口述:情人節的武漢,訂單裡沒有花
    「封城」二十餘天,武漢人的真實生活如何?荔枝新聞採訪了一位臨時「外賣員」,以下為辛野的口述:我是一名健身教練,今年30歲,老家在內蒙古,在武漢生活了7年。本來今年過年準備留在武漢,去書店看書、健身房健身,但是突如其來的疫情打亂了原有的計劃。
  • 為什麼跑外賣眾包現在不那麼掙錢還是有外賣員繼續跑下去?
    為什麼跑外賣現在不那麼掙錢還是有那麼多的外賣員選擇繼續跑下去,不願意轉行?想必大家和我一樣,都是有疑惑的。首先跑外賣現在是不是真的掙不到錢?我們這邊有個廣場,最裡面全是外賣商家店鋪,經常看到廣場上都是外賣員的身影,成群的在一塊聊天嬉戲,時不時有人起身離開走進裡面,過了一會兒雙手提了好幾個餐出來,也有的出來手上只有一兩個,上次有個外賣員跟我說現在的單價降了應該是平均一單5.5左右,如果在那裡坐了很長時間一個小時只有一兩個單的話,時薪難道只有10塊左右?4單也才20多塊,並且配送時長那麼短,一次也只能拿那麼多吧。
  • 外賣員一單送百份盒飯,一中午僅送一單,收入到手後愣了
    外賣員這份職業,在如今的社會中待遇應該是不錯的,畢竟和其他的一些工作比起來,外賣員需要完成的任務不僅沒有技術含量而且也不會遇到太大的麻煩,但這份工作也沒有那麼輕鬆。下面這位外賣員,一單送百份盒飯,送了一個中午,結果收入到手的金額讓他愣住了,這究竟是怎麼一回事呢?
  • 武漢支援醫護車隊司機:初一凌晨,我接到了去醫院的第一單
    是為抗疫日記系列之二,來自武漢支援醫護車隊的一名滴滴司機劉邱斌。內容由劉邱斌口述,深網整理編輯。1月24日,除夕我是武漢黃陂的,之前一直在武漢這邊做服裝生意,直到去年有段時間服裝生意不景氣,就開始跑滴滴,跑了三個月,沒想到趕上疫情爆發。
  • 封城後的90單外賣,給武漢加油的另一種方式
    10 想對你說…「我是老計,一名普通的外賣騎手。雖然不是武漢人,但我曾在這裡讀書四年,很多親友也在這裡生活,更何況還有那麼多曾經在送單路上給過我小溫暖的人,我其實已經和武漢分不開了。武漢人麼斯沒見過?大武漢一切都會好!」
  • 北京47歲確診外賣員活動軌跡曝光,網友心酸:生活不易!餓了麼:不會...
    這位外賣「小哥」的確診,讓一些人表示「不敢點外賣」了,但更多的網友看到了這位47歲外賣員的活動軌跡後心酸地刷屏,感嘆生活不易...這方圓50平方公裡的區域,在16410平方公裡的首都,恐怕只是小小的一個像素。但對這位外賣員來說,每天要在這個方框中折返50次。確診外賣員每日接送餐範圍 截圖來源:百度地圖作為外賣小哥,47歲的他平均每天能跑50單。當然,很多外賣可以合併路線,節省不少時間。
  • 剃光長發,武漢這個90後護士笑著說「沒關係,還會再長的」
    央視網消息(記者 塗悅清):頭髮對於一個女孩子來說有多重要?在大家整天喊著禿頭,各種求生發良方的時候,這個90後女孩毅然剃去了滿頭長髮,她說「沒有關係,頭髮沒有了可以再長嘛」。為什麼這麼做?因為她是一名衝在武漢保衛戰最前線的女護士,她叫單霞。
  • 國內最大奢侈品商場禁入外賣員,我看到了人性最大的黑暗!
    據了解,發布該視頻的博主網名曹導,她不是真正的外賣員,而是為了拍攝視頻的需要最近臨時體驗了三天「快遞小哥」的生活,所以,這次衝突的全程也被拍攝了下來。隨後,她還不失時機打出了感情牌:在高溫下跑了一個下午的我,接到了SKP商場內的奶茶訂單……為後面事態的發展留下伏筆。而在自己被拒絕進入商場後,曹導對著鏡頭這樣說:SKP制服就更高級嗎?——如果說SKP保安人員的做法涉嫌歧視外賣員,博主本人也將自己對SKP保安的歧視傳達出來了。
  • 最美光頭女護士,武漢90後女護士單霞剃光頭,保護自己才能救病人
    2020年1月29日,武漢90後女護士單霞剃光長發,奔赴抗擊疫情的一線她稱這是為了方便工作,同時也為了避免滋生細菌。她說:「頭髮沒有了還可以再長,現在的首要問題是保護好自己的同時,盡力量去救更多人。」作為目前武漢抗擊疫情的一線的白衣天使,穿防護服帶防護頭罩工作十幾個小時,頭髮會悶熱。單霞剃光頭也是為了節約時間,本來救護的一線就是在爭分奪秒,睡覺時間都不夠,更別說每天洗頭洗澡了。這個光頭越看越好看,都知道長發對女孩子的重要性,護士小姐姐為了救治病人真的犧牲很大。
  • 外賣小妹摔壞餐盒後大哭:一個差評,就能要了外賣員的命!
    外賣小哥們一天到晚都要跑來跑去的,他們全憑汗水賺錢,比流水線的工人輕鬆不了多少的,他們對時間的把控要非常精準,站在紅綠燈的十字路口,紅燈秒變綠燈的那一刻,他們會像長跑運動員一樣飛馳而過。網上有過很多報導,外賣小哥因為著急送外賣而遭遇車禍,有些外賣小哥送單急切,甚至不惜闖紅綠燈。
  • 「我去武漢打『小怪獸』了!」市一醫院90後護士朱瑜君:在雷神山無...
    「我去武漢打『小怪獸』,一定會安全回來的。」一個月前,作為上海市第一人民醫院新一批支援湖北醫療隊的隊員,泌尿外科90後護士朱瑜君奔赴武漢雷神山醫院。得知女兒要隨隊馳援武漢的消息時,她的媽媽哭過,爸爸沉默過,但朱瑜君選擇了用這種半開玩笑的方式寬慰父母。在武漢抗疫一線,朱瑜君穿上厚厚防護服,堅持幾個小時不吃不喝,悉心照顧病患。
  • 電動車「共享電池櫃」現身武漢,外賣員快遞小哥掃碼就能換電瓶
    櫃箱前,時不時會有三三兩兩騎著電動車的外賣小哥做短暫停留,將電動車上即將用盡的電瓶放入櫃箱,再取出一塊充滿電的電瓶後,迅速駛離。楚天都市報記者了解到,令外賣小哥青睞的這種櫃箱,被叫做共享電池換電櫃,是近年來共享經濟催生出的新產品,去年開始悄然現身武漢,主要解決城市中電動車的「加油」問題。
  • 一邊送餐一邊拍照:我看到了最真實的武漢
    1月21號一大早,便利店的單子突然變得特別多,打開一看,全是買口罩的。那天,我下樓買一罐粥,沒戴口罩。便利店老闆強制性送了我一個棉口罩。我知道這種口罩基本沒什麼用,但戴上後也挺暖和。時間很短,變化很快。你知道嗎?1月21號,我們才意識到情況這麼嚴重。23號,就封城了。
  • 澎湃新聞:拿什麼保護和平臺「沒關係」的外賣員?
    每次看到行色匆匆、衣著或黃或藍的外賣員,都會覺得他們謀生不易。所以外賣員猝死這樣的新聞發生時,總會激起巨大的同情聲浪。 一個家庭頂梁柱的鮮活生命和2000元賠償金之間的反差,更是讓許多人憤怒。 但是從法律意義上講,工作人員的話沒有錯,雙方確實沒有建立勞動法認可的勞動關係。蜂鳥眾包用戶協議中寫著:「您與蜂鳥眾包不存在任何形式的勞動/僱傭關係。」韓某偉的家屬專門諮詢過律師,也被告知此類案件以前也有多起,騎手方多為敗訴。
  • 90後直播帶貨居民點單 武漢"蒙面俠"志願者貼心服務
    雖然看不清臉,但我曉得他們都是鄰居、我們身邊的志願者。」武漢市江岸區百步亭社區幸福時代的居民喻大叔點讚的「蒙面俠」,是一支由62名小區居民自發組成的志願服務隊。他們中有「90後」年輕夫妻志願者、「母女花」志願者,還有「00後」中學生志願者……每天奔走在社區,貼心為居民服務。
  • 武漢90後美女曬出「光頭照」,惹哭全國網友!
    她是美麗的90後女孩 兩個孩子的媽媽 一頭及腰長發 曾經讓人羨慕不已
  • 兼職外賣員每天騎行100多公裡,過年他依舊堅守崗位
    他告訴記者,過年放棄回家繼續送外賣,是想著再拼一拼,多賺點錢,為更美好的生活奮鬥。兼職送外賣每天騎行100多公裡在接受記者採訪前,張聯文剛接了一單水果外賣,這是一單短途配送,裡程只有300多米,但他依舊不敢懈怠,害怕錯過了時間。
  • 寧夏銀川:甜品店老闆給外賣員倒一杯水,隨手一拍竟引來全網熱議
    不過由於外賣員也是靠送單賺錢,他們的收入往往和工作量成正比,賺得也都是一些辛苦錢,遇到自己想給家人買東西的時候,也會掂量再三捨不得買。12月3日,寧夏銀川一位甜品店老闆,給外賣員倒了一杯水後,隨手一拍竟引來全網熱議,這究竟怎麼回事呢?
  • 90後教師網課間隙抽空結婚,教育是一場單相思,別人點讚我卻心酸
    90後老師課間休息抽空結婚,多麼感人啊。老師確實有婚假,但是走之前,你得把一星期每一節屬於你的課安排好。要麼提前和其他老師換好上完,要麼婚後回來上,總之到時候課壓到一塊累死人,一個蘿蔔一個坑 。所以很多人沒什麼非常特殊的情況, 都不願意請假。
  • 從月入兩萬攝影師到外賣員,我一天跑二十幾單,生活真不容易
    成為外賣小哥之前,我是個全職攝影師,拍過景區宣傳片,也跟過戶外活動,每月收入也有一兩萬。後來疫情爆發,訂單中止、收入歸零,深夜思考人生真的讓我焦慮到失眠。這麼混吃等死下去也不是辦法,看著網上都在報導跨界做外賣員,我尋思著我也試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