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晚,一臺匯集了世界頂尖音樂劇主唱和唱段的《三魅影》在藝海劇院亮相,這是「演藝大世界·上海音樂劇藝術中心」成立之後,在產業化發展上亮出的首個手筆。同時,這也宣告了暫別380餘天后,藝海劇院以全新面貌回歸。此番,重回公眾視野的藝海劇院,在多元內容基礎上亮出音樂劇的新牌——未來這裡不僅將雲集世界優秀音樂劇,也會轉身成為一家集演出、排練、孵化於一體的音樂劇專屬劇場。
圖說:藝海劇場以全新面貌回歸 官方圖
《三魅影》內地首秀
昨晚的音樂劇明星音樂會《三魅影》是中國內地首秀,也是藝海再啟航的起點。一場與音樂劇有關的演出拉開了新劇院的大幕,劇場與精彩的音樂劇相得益彰。
《三魅影》是「演藝大世界·上海音樂劇藝術中心「成立之後,在產業化發展上亮出的首個手筆。音樂會由三位西區頂尖音樂劇演員擔任主唱,他們都曾在安德魯·勞埃德·韋伯的《劇院魅影》中扮演神秘的「魅影」。三位音樂劇大咖的實力演繹,使得該演唱會自2009年首演以來就被熱烈追捧。迄今,《三魅影》已有全球超過12萬名觀眾前來打卡,巡演足跡也遍布全球各地——其先後4次英國巡演、還應邀與皇家利物浦愛樂樂團合作,在中國澳門巴黎人劇院駐場演出超過32場。
圖說:《三魅影》內地首秀 官方海報
在藝海劇院的首秀現場,三位音樂劇巨匠以獨特的方式演繹了一系列「最熱門」和「最經典」。《劇院魅影》《悲慘世界》《致埃文·漢森》,還有《變身怪醫》《魔法壞女巫》《美女與野獸》等經典曲目,都為中國觀眾奉上了一場絕無僅有的視聽盛宴。
音樂劇專屬劇場
藝海劇院2001年建成,先後承擔眾多市級重大文藝演出。據統計,2001年至2018年,藝海劇院共承接演出3557場,其中大劇場1854場,小劇場1703場。
本次修繕是藝海劇院建成以來的首次大修。設計上,修葺一新的藝海劇院突出「藝術之窗」的主題,內外一體呈現出「劇院是藝術之容器、品位之櫥窗」的理念;視覺上,整個藝術空間採光更為通透,璀璨優雅而富有流動感。大劇場的座位也從999座增加到了1038座,牆面則以木飾面豎向排列,營造出現代、舒適的觀演體驗。
圖說:藝海劇院大劇場 官方圖
改造後的藝海劇院,無論是舞臺高度、燈光布景還是音響條件都做了全新的升級,完全達到音樂劇的演出需求。特別值得一提的是,其1038的座位數填補了上海千人座音樂劇劇場空白。觀眾席座位布局上,一層座位排數不多且都集中正對舞臺,使得觀眾無論坐在哪個位置都和舞臺很近,同時也不會感覺「位置太偏」。這些舞臺優勢,將消除觀眾的「隔膜感」,令他們能完全浸入到演出當中。
為原創提供平臺
引進劇目之外,藝海劇院小劇場和新增的音樂劇排練廳,也將為本土原創音樂劇提供全方位的服務平臺。未來,上海音樂劇藝術中心的《偽裝者》《人間世》《虎山行》等一系列原創作品將在這裡孵化、試演,走向更多城市。去年12月,中文版音樂劇《面試》就以藝海劇院為陣地孵化和上演,一躍成為了年末票房黑馬。此後三年內,該劇還將繼續在藝海駐演100場以上,同時開啟全國巡演。
圖說:藝海劇院冠名FANCL藝術中心 官方圖
值得一提的是,全新回歸的藝海劇院還將冠名為FANCL藝術中心,未來這裡將在劇目創作、人才培養上加碼,助力把藝海劇院打造成為上海音樂劇藝術中心的一個演出、教育、孵化相結合的產業平臺。這也意味著,一方面未來有更多全球優質音樂劇匯聚於此,劇院演出劇目的質量和數量將逐步提高;另一方面,劇院也將探索成為中國音樂劇創作的孵化池,扶植更多本土音樂劇創作力量,培養更多音樂劇表演新人,催生更多中國原創音樂劇。(新民晚報記者 吳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