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高法「反向行為保全」首案背後:一款拖把專利糾紛的利益考量

2020-12-13 新浪財經

來源:澎湃新聞

原標題:最高法反向行為保全首案背後:一款拖把專利糾紛的利益考量

賈小強(化名)沒有想到,其在網店賣得正火爆的一款「拖把神器」,被人投訴專利侵權,由此捲入到一場歷時一年多仍沒有了結的官司當中。

在一審認定侵權成立之後,這款拖把被法院判令刪除商品連結,不能對外銷售。今年9月,官司迎來轉機:涉訴專利被國家知識產權局宣告無效。11月10日,在「雙十一」前夕,最高法針對這起專利官司,裁定電商平臺立即恢復拖把的商品連結。這款下架7個月的拖把,終於又可以賣了。

這是最高法首次針對電商平臺作出的反向行為保全裁定。所謂「反向行為保全」,是指由被訴侵權人一方(賈小強),在官司終審判決前,向法院提起的行為保全(恢復商品連結)申請,並得到法院支持。

為何最高法要在案件終審判決前作出反向保全裁定?案件背後是一起怎樣的專利侵權糾紛?在作出保全裁定時,最高法經過了怎樣的利益權衡?

多名知產專家介紹,最高法作出首例涉電商反向行為保全裁定,表明「反向行為保全」這一有效彌補立法不足、平衡各方利益的創新制度,在最高法層面得到了承認,並將成為範例。

最高法涉電商反向行為保全裁定首案現場。圖片來源:最高法微信公眾號

「爆款」專利侵權糾紛,一審判決後被迫下線

被訴專利侵權的拖把,不是一把普通的拖把,而是一款風靡全網的家居「神器」。

賈小強介紹說,在糾紛產生前,其店鋪的這款「拖把神器」在平臺同類商品銷售中已經名前列茅,是地道的爆款。

2019 年10 月11 日,浙江慈谿市博生塑料製品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博生公司」)起訴涉案「拖把神器」的生產方浙江興昊塑業有限公司(以下簡稱「興昊公司」)、賣家永康市聯悅工貿有限公司(以下簡稱「聯悅公司」)、謝某及電商平臺浙江天貓網絡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天貓公司」),認為聯悅公司等在天貓上銷售的「拖把神器」構成對其專利權的侵犯,索賠數百萬元。

博生公司所指的專利侵權,是指這款拖把侵犯了該公司擁有的一項稱為「具有新型桶體結構的平板拖把清潔工具」的實用新型專利。

但賈小強認為,其興昊、聯悅兩公司生產、銷售的拖把並不構成侵權。隨後,興昊公司針對原告博生公司的專利,向國家知識產權局提出無效宣告請求。

天貓公司也被一併起訴。但天貓公司認為,因平臺難以判斷被訴侵權產品是否構成侵權,在接到投訴後,在聯悅公司申請下,天貓凍結了其帳戶金額,以擔保被訴「拖把神器」不下線,若最終被判侵權,這筆保證金可以用於賠償。而如果不問投訴是否成立就刪除商品連結,則可能造成無法彌補的損失,因此,天貓公司合理權衡雙方利益,並採取了「被訴方交納保證金」的必要措施,請求法院駁回原告訴訟請求。

2020年4月10日,一審法院認定侵權成立,作出判決:興昊、聯悅公司及謝某停止侵權行為;興昊、聯悅兩公司連帶賠償博生公司經濟損失316萬元;天貓公司立即刪除、斷開被訴侵權產品的銷售連結。

法院同時認為,天貓所採取的凍結保證金和店鋪帳戶的措施,留待司法作出是否構成侵權的裁判後,再決定是否對涉訴商品下線,應視為已採取了必要措施,不存在過錯,無須承擔連帶賠償責任。

一審判決後,天貓公司刪除了被訴拖把在天貓上的銷售連結。

最高法涉電商反向行為保全裁定首案現場。圖片來源:最高法微信公眾號

二審期間專利被宣告無效,最高法裁定立即恢復連結

一審判決後,聯悅公司上訴。根據相關規定,發明和實用新型專利等上訴案件由最高法知產法庭統一審理。

二審中,專利權「反轉」:2020年9月9日,博生公司的涉訴專利權被國家知識產權局宣告「全部無效」。不過,據最高法通報,博生公司表示將就專利被國知局宣告無效一事,提起行政訴訟。這意味著,已歷時一年多的專利糾紛訴訟案,短時間或難有最終判決結果,而涉訴拖把的商品連結已被下線數月,「爆款」仍然不能銷售。

11月5日,聯悅公司向最高人民法院提出行為保全申請,請求法院責令天貓公司立即恢復拖把的銷售連結,並提出由於「雙十一」臨近,情況緊急,請求法院48小時內作出裁定。

最高法智慧財產權法庭收到申請後,當晚即聯繫各方當事人,電子送達相關材料,並於次日一早組織各方當事人進行了聽證。合議庭對聯悅公司是否具有提出智慧財產權行為保全申請的主體資格、採取行為保全措施的必要性、擔保數額的確定等方面進行了審查。

最終,在收到行為保全申請後的26小時內,最高法智慧財產權法庭通過網際網路遠程當庭裁定:天貓公司立即恢復聯悅公司被訴侵權產品銷售連結,同時,凍結聯悅公司名下的支付寶帳戶餘額632萬元,期限至本案判決生效之日等。裁定作出後立即執行。

這意味著,被迫下線7個月的拖把,又可以上線售賣了。雖然損失已經造成,但最高法的裁定,仍讓賈小強心存感激。

最高法指出,本次行為保全裁定合理考量和平衡了專利權人、平臺內經營者和電商平臺三方利益:一方面,在涉案專利權效力處於不確定狀態的情況下,保全裁定使得被訴侵權的電商平臺內經營者能夠在「雙十一」等特定銷售時機正常線上經營,避免其利益受到不可彌補的損害;另一方面,考慮到因恢復連結可能給權利人造成損失,裁定一併凍結申請人帳戶相應金額及恢復連結後繼續銷售的可得利益。此外,裁定也免除了電商平臺經營者恢復連結後,擔心未來被要求承擔責任的顧慮。

相關知產法律專家表示,「雙十一」前,最高法要求「恢復連結」的裁定恰逢其時,這是一個對各方都有利的結果,既有利於促進電商行業和諧、穩定的發展,也為各地法院提供了處理類似案件中行為保全的一個範例。

學者:最高法「司法為民」典範,可再拓寬「必要措施」

「最高法院在26個小時內做出反向行為保全裁定,是『司法為民』的典範,也充分體現了在申請符合反向行為保全要件時,應積極適用這一制度。」西南政法大學教授、博士生導師鄧宏光認為,本案有兩大亮點:一是明晰了反向行為保全的適用要件,二是探索了反向行為保全擔保的方式。

事實上,電子商務智慧財產權領域的反向行為保全程序,在司法解釋中首次確立,剛滿兩個月。

今年9月,最高人民法院發布《關於審理涉電子商務平臺智慧財產權民事案件的指導意見》,第九條第二款規定:因情況緊急,電子商務平臺經營者不立即恢復商品連結、通知人不立即撤回通知或者停止發送通知等行為將會使其合法利益受到難以彌補的損害的,平臺內經營者可以依據前款所述法律規定,向人民法院申請採取保全措施。申請符合法律規定的,人民法院應當依法予以支持。

這段表述通俗地理解,被惡意投訴、錯誤通知或存在錯誤可能性,電商賣家在緊急情況下,可向有管轄權的人民法院申請將已刪除的商品連結予以恢復。

鄧宏光注意到,此前,法院對於「反向行為保全」如何確定擔保金額,相關司法政策性文件未作出明確規定,而最高法此次裁定,探索了一條相對更具有可操作性的路徑。一審判決賠償316萬元,反向行為保全裁定中凍結數額足以保證權利人如果最終勝訴,其權益能夠得到充分的保護。

「民法典網絡侵權條款最大的突破在於必要措施的多元化。對於電商法『通知-刪除』規則中的必要措施,保證金是一種創新,也是必要措施多元化的具體表現。」廣東財經大學智慧法治研究中心執行主任姚志偉介紹,2019年12月23日,浙江高院民三庭發布的《涉電商平臺智慧財產權案件審理指南》中,便明確電商平臺經營者在收到合格通知後應當採取的「必要措施」類型,除刪除、屏蔽、斷開連結等措施外,還有「凍結被通知人帳戶,或者要求其提供保證金」。

姚志偉介紹說,智慧財產權案件侵權判斷專業性極強,電商平臺不是專業執法機構,沒有充分的能力在較短時間內進行準確的判斷,而一旦判定錯誤,就會造成真正權利人利益損失。特別是涉及專利權侵權行為的判斷,技術性極強,平臺很難精確的把握權利的保護範圍,容易造成誤判。

「如何更好地平衡各方利益,電商平臺也需要較大自治空間,拓寬必要措施的範圍,以保證金制度避免商品隨意刪除。對於可能的判斷失誤,反向行為保全機制通過法院介入及時『糾偏』,減輕平臺判定的壓力,是極為有效的制度創新。」姚志偉評價說。

相關焦點

  • 最高法智慧財產權法庭第一案 ——我國智慧財產權訴訟制度的重大創新和...
    2019年3月27日,清脆的法槌聲在最高人民法院智慧財產權法庭敲響,這是該庭成立以來開庭審理的第一案。 敲響法槌的,是最高人民法院副院長、智慧財產權法庭庭長、二級大法官羅東川,以他為審判長的5人合議庭,審理的是上訴人廈門盧卡斯汽車配件有限公司(簡稱盧卡斯公司)、廈門富可汽車配件有限公司(簡稱富可公司)與被上訴人法國瓦萊奧清洗系統公司(VALEO SYSTEMES D』ESSUYAGE,簡稱法國瓦萊奧公司)、原審被告陳少強侵害發明專利權糾紛一案。
  • 煙囪發明專利引糾紛 最高人民法院終審改判被告賠償112萬餘元
    然而,伴隨產業結構的轉型升級和人們環保意識的提升,對煙囪的技術要求越來越高,相關的智慧財產權糾紛開始浮出水面。因認為蘇州泰高煙囪科技有限公司(下稱泰高公司)、吳江市寶新金屬製品有限責任公司(下稱寶新公司)生產、銷售的煙囪涉嫌侵犯其享有的名為「內外筒型自立式鋼煙囪」的發明專利(下稱涉案專利)權,蘇州雲白環境設備股份有限公司(下稱雲白公司)將二公司起訴至法院,並索賠經濟損失1000萬元。
  • 最高人民法院公報歷年公司法糾紛案例彙編(摘要版)
    中國長城資產管理股份有限公司吉林省分公司與吉林市中小企業信用擔保集團有限公司、吉林市人民政府國有資產監督管理委員會侵權責任糾紛、股東損害公司債權人利益責任糾紛案 《最高人民法院公報》2019年第3期(總第269期) 【裁判摘要】 侵權責任法保護民事主體合法的人身權益和財產權益。
  • 長陽科技:日本東麗就專利糾紛上訴被判「請求不成立」
    集微網消息(文/holly),科創板上市公司長陽科技發布公告稱,2020年6月3日,公司收到中華人民共和國最高人民法院出具的(2019)最高法知行終156號《行政判決書》,針對日本東麗因不服北京智慧財產權法院於2019年6月13日作出的(2018)京73行初5357號行政判決,向最高院提起上訴
  • 最高法院:"刺破公司面紗"公司糾紛類案裁判規則(收藏版)|
    為健全完善類案檢索機制,統一法律適用,最高人民法院印發了《關於統一法律適用加強類案檢索的指導意見(試行)》,於2020年7月31日起試行,明確要求在四種情形下,法院在裁判時應當進行類案檢索。本文結合最高人民法院發布的上述意見中規定的有效要素,針對公司糾紛中的疑難問題之一——「法人人格否認」糾紛,按照指導案例、典型案例、生效裁判案例的效力層次,對最高人民法院最近3年的相關案例進行類案檢索,得到有效案例16個,以供分享。
  • 最高法院公報59個案例裁判觀點集成
    上海普鑫投資管理諮詢有限公司訴中銀國際證券有限責任公司財產損害賠償糾紛案 《最高人民法院公報》2014年第10期 裁判摘要:有義務協助法院採取保全措施的第三人,惡意侵害保全申請人的債權,拒不協助保全,或者採取其他措施妨害保全,導致最終裁判文書無法執行,申請人債權無法實現而受到損害的,該第三人應當對申請人承擔侵權行為損害賠償責任。
  • 最高法:違背公序良俗的行為不予保護,如果「誰鬧誰有理」社會道德...
    目錄1.董存瑞、黃繼光英雄烈士名譽權糾紛公益訴訟案2.淮安謝勇烈士名譽權糾紛公益訴訟案3.村民私自上樹摘果墜亡索賠案4.撞傷兒童離開被阻猝死索賠案5.微信群發表不當言論名譽侵權案6.「暗刷流量」合同無效案7.開發商「自我舉報」無證賣房毀約案8.吃「霸王餐」逃跑摔傷反向餐館索賠案9.自願贍養老人繼承遺產案10.困境兒童指定監護人案案例一董存瑞、黃繼光英雄烈士名譽權糾紛公益訴訟案——杭州市西湖區人民檢察院訴瞿某某侵害烈士名譽權公益訴訟案核心價值:革命英烈保護
  • 從假指甲專利無效案看專利創造性的判斷
    摘要:本文通過近日國家知識產權局的一個關於假指甲專利無效案,了解一下關於專利權中創造性是如何認定的。也建議專利無效中的敗訴方通過啟動專利無效行政訴訟程序來實現救濟。同時,參與訴訟案件的專利律師需要對整個案件進行全面評估,找出可能贏得勝訴的理由和根據。
  • 「網紅拖把」專利被宣告「無效」
    旋轉拖把隨處可見 提起「網紅拖把」——旋轉拖把,幾乎家喻戶曉,擁有「拖把的脫水裝置」實用新型專利權的福建某公司,通過該「網紅拖把」專利佔有市場獲得了豐厚利潤
  • 飛利浦公司外觀設計專利侵權糾紛案件評析
    一、侵權證據的固定保全是做好智慧財產權訴訟案件的前提被控侵權產品及相關侵權證據的取得和固定是訴訟的前提和基礎,它不僅決定侵權比對能否進行,也影響法庭對侵權行為方式和責任承擔的考量。本案中,原告以6件外觀設計專利為權利基礎控告被告9款燈具產品侵權,根據「一件專利權對應一個案件」的原則,法院共立案6件,其中有3件案件一件專利對應了2款被控侵權產品。訴訟前期準備階段,被控侵權產品的證據固定保全工作,大致分為以下方面:1、展會證據的固定。2016年6月,原告發現被告在照明展會上展示被控侵權產品,這也是最早獲知侵權線索的時間點。
  • 「整理」最高法院25批指導性案例分類裁判要點梳理——民商事類(上)
    歡迎持續關注~~(一)一般合同糾紛1.但對轉化為已付購房款的借款本金及利息數額,人民法院應當結合借款合同等證據予以審查,以防止當事人將超出法律規定保護限額的高額利息轉化為已付購房款。【案號】(2015)最高法民一終字第180號3.
  • 最高法發布10件智慧財產權領域指導性案例
    被告的上述行為違反了反壟斷法第十七條第一款第五項關於『禁止具有市場支配地位的經營者從事沒有正當理由搭售商品,或者在交易時附加其他不合理的交易條件的濫用市場支配地位行為』,侵害了原告的合法權益。原告依照《最高人民法院關於審理因壟斷行為引發的民事糾紛案件應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規定》,提起民事訴訟,請求人民法院依法確認被告的捆綁交易行為無效,判令其返還原告15元。」
  • 最高法院重點課題:仲裁裁決執行疑難問題研究與對策分析
    (一)當事人申請不予執行仲裁機構的民間性、仲裁程序的靈活性、仲裁過程的「封閉性」和糾紛解決「一裁終局」的便捷性,導致仲裁裁決可能具有侵害他人合法權益或社會公共利益的「天然」的「負外部性」。因此,應允許相關權利人通過司法幹預獲得救濟,或人民法院依職權主動進行審查。
  • 訴前保全促執行,司法為民效果好
    「謝謝您,真是沒想到拖了這麼長時間的錢居然還能要回來,法律果然是維護人民群眾利益的武器」,申請執行人董某握著執行幹警的手激動地說道。近日,董某與賽某因買賣合同糾紛鬧到了法院,經訴訟服務中心工作人員釋法,為避免被執行人轉移財產,董某先行向焉耆縣人民法院提起訴前財產保全,該院對被執行人賽某的銀行帳戶進行了凍結。經調解,雙方自願達成了調解協議,約定的還款時間到期後,賽某仍未履行還款義務,董某遂向該院執行局提起執行申請。
  • 《最高人民法院公報》2020年1-11期公報案例裁判摘要彙編
    當姓名權和肖像權具有商業化使用權能時,當事人僅以侵權責任法為依據進行主張,該人格權的精神利益和財產價值可一併予以保護,包括屬於合理開支的律師費在內均應納入人格權的損害賠償範圍。在酌定賠償數額時,人民法院應結合權利類型、侵權方式,從侵權程度、被侵權人和侵權人的身份地位、經濟情況、獲利情況、過錯類型、其他情形等方面予以綜合考量。
  • 最高人民法院發布食品安全民事糾紛典型案例
    12月9日,最高人民法院舉行新聞發布會,發布《最高人民法院關於審理食品安全民事糾紛案件適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解釋(一)》和五個典型案例。該公司怠於履行進貨查驗義務即對案涉產品進行銷售,致超過食品生產許可證有效期、標註虛假生產日期的涉案產品售出,上述行為屬於《中華人民共和國食品安全法》第一百四十八條第二款規定的經營明知是不符合食品安全標準的食品的行為,因此判令某電子商務有限公司向吳某退貨退款並支付十倍懲罰性賠償金。同時,案涉商品已過保質期,吳某將商品退還某電子商務有限公司後,該公司應將案涉商品予以銷毀,不得再次上架銷售。
  • 最高人民法院發布食品安全民事糾紛五大典型案例
    12月9日上午,最高人民法院發布食品安全民事糾紛五大典型案例。最高人民法院審委會委員、民一庭庭長鄭學林,最高人民法院民一庭副庭長劉敏,最高人民法院民一庭審判員高燕竹、謝勇出席發布會介紹相關情況並回答記者提問。最高人民法院新聞局副局長王斌主持發布會。「民以食為天,食以安為先。」
  • 花山法院道交庭新年第一案:讓調解走在糾紛之前
    花山法院道交庭新年第一案:讓調解走在糾紛之前 2021-01-05 16:58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鄭爽訴張恆民間借貸糾紛上訴案(附一審判決全文)
    【中央政法委批鄭爽代孕棄養】#中央政法委批鄭爽代孕棄養#1月19日,中央政法委長安劍發文談鄭爽代孕棄養風波:在我國代孕行為是被明確禁止的,鑽法律空子絕不是遵紀守法、絕不是無辜。 2021年1月19日,上海二中院對鄭爽訴張恆民間借貸糾紛一案進行了二審審理。2019年11月12日,一審法院受理了原告鄭爽起訴被告張恆民間借貸糾紛一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