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拍了那麼多的影視作品,殊不知自己的一生,也像是一部部紀實片。而這些故事,遠比電影還要精彩,也更真實。」最好的導演,不是張藝謀,陳凱歌或馮小剛,而是生活。
6月18日,韶山市政府,「牽手」導演張藝謀,拍攝本地「活名片」,打造紅色旅遊劇場項目。《最憶韶山沖》開工儀式,圓滿落幕。作為國內知名大導演,像這樣的項目,找他的有很多。
在評價張藝謀的時候,通常都要分兩部分來說。他的電影不斷講述著生活,而他本人的生活,也出奇地像是一部電影。1987年,張藝謀原配肖華,在他的衣兜裡發現了一封信。
信的開篇寫著:「你走了,把我的心也帶走了。」作為妻子,在丈夫的衣服裡發現別的女子的來信,開頭還是這樣的口吻,可以想像,當時的肖華,如受到晴天霹靂,打擊很大。
這封信的署名,正是鞏俐。是鞏俐寫給張藝謀的情書。信中還提到:「我想結婚,我希望能得到答覆,我期望上天能夠賜給我幸福。」看到這裡,肖華的心裡不是滋味,原來傳言是真的。
之前就聽別人說,自己老公導演電影的時候,同女演員有染。肖華還選擇充耳不聞,裝作什麼也沒聽見。可是沒想到,如今信件都帶到家裡來了,還能視而不見嗎?
外界都說,壓倒肖華的最後一根稻草,就是這份信。在信中,鞏俐還回憶道:「躺在我懷裡的你可愛極了,我們有說不完的話,做不完的事。」也許正是這句話,讓肖華徹底醒悟了。
信中還提到,鞏俐男友知道自己喜歡上了張藝謀,還拍到學校動手打了鞏俐。之後又一次,鞏俐男友還打電話給肖華,說張藝謀大老遠回來,第一時間就去看了鞏俐。
張藝謀和肖華,據說是下鄉插隊時候認識的。當時鞏俐的男友在電話中對肖華說,張藝謀覺得他和肖華之間純屬插隊時的誤會,根本沒什麼感情。就這樣,肖華徹底覺悟了。
她同意張藝謀提出的離婚,然而離婚後的張藝謀,並未迎娶鞏俐。鞏俐一氣之下,嫁給了富商黃和祥,三人就此陰差陽錯。現在的張藝謀,娶了比自己小30多歲的嬌妻,生活幸福。
那麼,肖華算什麼,因為一段沒有結果的感情,肖華成了犧牲品。鞏俐又算什麼,背負著小三的罵名,最終成全了另一個新歡。張藝謀拍了那麼多的戲,卻沒有編劇,能寫出他的故事。
他拍了很多票房之作,既有商業片的潛質,又有對俠義,生死,以及欲望的思考。這些幾乎成為後來中國電影優質片的必有要素。確實,拋開他與肖華還有鞏俐的感情糾葛,拍的電影還是好看的。
細數曾經的那些獲獎作品,每一部都印象深刻。僅憑早期電影《老井》,一部影片就為張藝謀拿下了三座「影帝」獎盃。這部刻畫農民形象的經典之作,奠定了張藝謀後來成為大導演的地位。
在《紅高粱》拿下咱們中國首個國際電影節「金熊獎」之前,張藝謀還只是個攝影師,稱不上大導演。之後的《菊豆》,《一個都不能少》等作品,因為秉承了「黑澤明」風格,口碑兩極化。
在國內,那個時期對「黑澤明」的接受程度不高,反倒是在國外,張藝謀的作品深受喜歡。國內觀眾的觀影水準,也是後來逐步提升的。千禧年對張藝謀來說,就像是個分水嶺。
在此之前,他的作品屢屢被國外電影節提名,國內觀眾卻褒貶不一。直到2002年《英雄》的出現,張藝謀才終於將「黑澤明」風格本土化。「武俠」,日本側重於「武士道」,他側重「俠義」。
由此打開了國內電影市場,繼而有了《十面埋伏》和《滿城盡帶黃金甲》。那幾年,張藝謀兩次刷新中國電影票房紀錄,四次奪得年度華語票房冠軍,當然也少不了《金陵十三釵》。
所以你看,評價張藝謀,真得從私生活,以及電影作品這兩個層面,去立體觀察。而鞏俐和肖華的不同就在於,肖華沒能像鞏俐那樣,在張藝謀的諸多作品中,留下自己的影子。
張藝謀對原配不忠,但他和鞏俐之間,確實存在過愛情。這一點,他們合作的很多影視作品可以證明。愛情來臨時,能不能對婚姻不忠,也許我們根本就說不清楚。對此,你怎麼看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