致十七歲女兒的一封信

2021-02-16 不硯

這是去年女兒十七歲生日時,給她寫的一封信。時隔半年多再看,十七歲,既是孩子學業和考試壓力最大的時候,也是對生命和未來有最多憧憬的時候。這時的憧憬,是一生中獨一無二的玫瑰色,如同最藍的天空,最翠的山色,最自由高遠的風。做父母的,一方面希望人生如他們所願,一方面忍不住從旁悄悄提醒,因此有了這封信。稍作調整和刪節後,徵得女兒同意發出。信裡所有的不周全和不當之處,都是我個人的理解,僅為拋磚引玉之用。

 

  親愛的女兒:

 

媽媽終不能免俗,還是寫了一封信給你,以紀念和祝福你的十七歲。

 

大約在你八歲之前,每年你生日,媽媽都會寫一封信給你。現在你十七歲了,還有一年,你就將離家去上大學,從此海闊憑魚躍,天高任鳥飛,世界的綺麗畫卷將在你面前徐徐展開,而你這支從父母生命中射出的箭,也將飛越彎弓的視野,掠向遠方。

 

此時,媽媽這支弓遙想著箭的去向,卻不可避免地回憶起了你過去十七年的人生,有太多銘刻在心的細節,如果要寫,一封信可寫不下,那麼只選取兩件吧。

 

出現在我腦海裡的第一個畫面是你十一歲轉學去世青,開學第一天的情景。那時妹妹將滿一歲,還不會走路,我每天困在家裡照顧妹妹,忙得蓬頭垢面、暈頭轉向,連吃飯的時間都沒有,遑論其他。那天早上七點鐘,你穿好世青的新校服,收拾好所有物品,背好書包,到臥室來跟媽媽和妹妹說再見。我記得妹妹坐在臥室門口地上,仰頭看著你,你低頭對著她微笑,平靜地說:「平寶,姐姐去上學了,下午回來見。」這幅畫面之所以定格在我的腦海,是因為你上幼兒園和小學的第一天,都是媽媽送你到學校門口,用自豪、殷切又不舍的目光緊緊追隨著你的小背影,直到看不見才轉頭離開。而這次則不同,媽媽不光沒有送你去學校,甚至都沒有送你出家門,是你到臥室來跟我道別。從那天起,你愈來愈獨立,生活中不需要爸爸媽媽參與的事情越來越多,你從一個依戀媽媽的孩童走向一個自主的少年,在我看來,那天就是第一步。

 

第二個畫面是你十三歲時,自己決定一個人去歐洲參加一個夏令營,基於對你能力的了解,我們同意了。出發前爸爸跟你做了細緻的討論和安排,想到了所有可能發生的意外以及應對方法,但是困難在於不是直飛,需要在德國法蘭克福機場轉機,轉機時間只有一個小時左右,法蘭克福機場很大,一個多小時的轉機時間非常緊張,那時我家沒有什麼國際旅行的經驗,更沒有在國外轉機的經驗,你又長得太瘦小了,十三歲看起來卻像八九歲的孩子。一想到你小小的一個人,拖著大箱子在一個巨大的機場的畫面,我就無法不擔心。出發前一晚,我去你房間看你,你對我說:「媽媽,我還是覺得有點緊張。「我聽了這句話心如刀割,但箭在弦上,不得不發。我寫了阿博都巴哈的一句話給你帶著:讓你的心燃燒出熊熊愛火,給所有你身邊的人。對你說:「在旅行過程中,看看有什麼能幫別人做的,當我們幫助別人關心別人時,就不會感到那麼害怕了。」

 

第二天早上,爸爸送你去機場,我留在家裡,一邊為你祈禱旅行平安,一邊哭,直哭了一上午。那是一場痛徹心扉的痛哭,除了你姥爺去世,這些年來我從沒有那麼哭過。那一次痛哭對媽媽意味著割捨:我完全將你託付給上帝。我接受祂的安排。我從心理上交託了我的孩子。那是我跟你的分離。

 

由困難之火煉出的金子總是最有分量最閃亮,這次旅行你有很多收穫和成長!回來後,你目光閃亮地對我說:「媽媽,太神奇了,我一路上都在看有誰需要我幫助,卻發現有很多人主動幫我!」

 

媽媽多次跟你說過,你的成長過程讓父母無限感恩。你是一個早產兒,從懷孕到出生的過程都無比艱辛。從一個重五斤七兩、高四十七公分的孱弱嬰兒——你出生時弱到不會吃母乳、眉毛只長了個影子、出生五天就因產程缺氧住進了兒童醫院新生兒病房——到現在一米六三的個頭,開朗自信、友善謙卑、柔婉堅韌,無論在學業上還是在其他活動領域,都竭盡所能地做到了你的最好,這如何讓我們不感恩?感恩之餘,我們知道,這一切都不是偶然獲得,是信仰的教義保護著你,為你心中追求卓越的種子澆水,讓這顆種子發芽成長。雖然以後毫無疑問你還會遇到困難和考驗,但如果緊執信仰之繩,謙卑恭謹地努力,就能實現你生命的價值。

 

因此媽媽想跟你談談人的生命目標。目標決定了一支箭飛翔的方向、高度和距離。巴哈歐拉清楚地告訴我們,每個人生命的目的是認知上帝並達到祂的尊前。這個目標在巴哈歐拉的著作裡有不同的表述方式,比如「每個人生來是為了推動文明不斷進步的。」「人從絕對虛無進入存在界的目的是:為世界的改善努力工作,和諧融洽地共同生活。」 「創造人類的目的在於,通過神聖恩賜的贈與,使人類達成至高的美德。」 可以看出,這些表述都是對人生目的這一宏大主題從不同角度的描述。不斷思考這一主題,永遠以此為目標校正你生命的航向,是媽媽對你最殷切的期望。

 

不過你很快就會發現,也許你已經對此有體會:人並不總是能清楚知道每個階段的目標和選擇。你會有疑問,有猶豫不定,甚至會有偏離的時候,但只要不斷學習,反思,遵循教義生活,就總能回到真理的航道。若從正確的角度看,所有的挑戰、疑問,甚至偶爾的偏離都是不可避免的,都是成長的一部分。

 

第二個方面,媽媽想跟你談談人的雙重屬性:與生俱來的低級屬性,比如自私、貪婪、嫉妒、憎恨;和經過努力方能顯露的高級屬性,比如仁慈、寬容、超脫、堅定、自律等美德。阿博都巴哈說:「人處於物質的最高級和靈性的最初級——亦即,他是不完美的終點和完美的起點,他處在黑暗的終結和光明的初始。」如果把塵世的生命比作一匹馬,要讓高級屬性成為生命的騎手,主宰這匹馬的方向,而不是由低級卑下的屬性主宰。所以,人的一生,從某個角度看,就是高級屬性與低級屬性不斷角力的過程。低級屬性與肉體的生命緊密相連,無需努力,已經存在。而高級屬性則潛藏於靈魂裡,需要獲取靈性營養,得到真理之光的照耀,才能由潛在變為現實。這也是一個人的精神稟賦和能力得到最大程度發展的過程。這場角力曠日持久,持續終生,需要耐心和堅持不懈,沒有速成的捷徑,無法輕易獲勝。不過沒關係,上帝深知人的弱點和不完美,祂有永恆不變的憐憫、慈愛、寬容和幫助,我們總是可以向祂訴說,向祂求助。

 

認識到這些,你就能以正確的態度看待自己和他人的軟弱、無能、懶惰、自私、貪婪、嫉妒、憎恨、以自我為中心等低級屬性的表現,既不因為自己的不完美而陷入負罪感的泥潭,甚而氣餒,停滯不前;也不急於求成,而是著眼於每一天付出的真誠努力。有這樣的認知,不論遇到外界的什麼風雨,內心的篤定都將帶你識別方向,走出迷霧和泥潭。

 

第三個方面,媽媽想跟你談談愛情和婚姻。不過這個題目太豐富了,此刻媽媽無意跟你深入展開。我會推薦一兩本書給你,等你有時間時閱讀。媽媽在這裡想對你說的,有一個忠告和一點期待。

 

一個忠告是:在戀愛和婚姻關係中(其實是在所有的關係中,只不過在戀愛和婚姻關係中尤為突出),保持自己的獨立、平等和尊嚴,同時也維護對方的獨立、平等和尊嚴,至關重要。這和雙方適度、健康的依戀並不矛盾。生活是非常複雜的平衡,處理好這三個方面,又不減損雙方健康、適度的依戀,並不容易,而且會是一個動態的過程。對此應有警醒之心,永遠不要以犧牲這三個方面中的任何一方面為代價,來維持一段關係。

 

你的戀愛婚姻除了是你自己的事,也是我們家庭的重要事務,因為你未來的丈夫也是我們家庭的一員。當你在以後的人生中遇到適合的男子,雙方有以婚姻為目的深入交往的意願時,我和爸爸期待你及時把他介紹給我們全家。同樣地,你也應該認識他的家人,將你們的交往置於家庭背景下,這樣會有助於加深你們彼此的了解,並能在需要時獲得父母的忠告與建議。

 

隨著你生活維度的增加及視野的拓展,孤獨感可能時常會造訪你。我記得巴哈歐拉在一篇書簡裡說,每個人都貧乏無助地站在上帝的門檻前。從某個角度看,這是人生的真相之一,只不過我們誤以為,或者說我們希望,如果找到一個契合的伴侶,如果有志同道合的朋友,如果有深愛自己的父母家人,如果跟他們永不分離,就能夠免除孤獨感。我們希望只在這個塵世的範圍內——這個雙目可視、雙耳可聽、雙手可及的有限的世界,既得到物質滿足,又得到情感和精神的全方位滿足。雖然我們在塵世能感受到豐富的靈性之美,體驗、付出並獲得無數溫柔美好的情感,而且如果我們越來越成熟、謙卑和智慧,體驗和得到的會越多。但若想徹底消除孤獨感,必定要轉向造生我們的源頭並與之建立連接,因為每個靈魂都來自上帝,並終將復歸於祂。每個獨一無二的穿行於塵世的自我啊,雖然在旅程中會遇到契合的靈魂,會被不同特質的人吸引,會品嘗到友誼和愛情的甜蜜,但都無法使人獲得完全的和最高層次的滿足。而且如果僅僅將目光局限於這個物質世界,還有可能落入一個陷阱:得到越多,越不知足。這些都提醒我們將心靈轉向那獨一無二的、無與倫比的朋友。

 

除了孤獨感這個不請自來的朋友,你還會有自我懷疑和不確定的時候,不管你付出多少努力,你的努力得到多少認可,不確定感依然會造訪你。我覺得這種感覺來自於人本身的局限,局限性是人的一個基本屬性,所以自我懷疑和不確定感也將伴隨人的一生。它是對人的一種提醒,使人謙卑恭謹,讓我們時時反思,事事磋商,以學習的態度生活,並尋求不斷突破自己。它還使得我們轉向並趨近上帝,那永恆不變者,最仁慈者,從而在變動不居的塵世獲得最終極的依靠與安全感。所以,我們要感謝這些讓我們體驗到無能和脆弱的東西,它們是對我們存在本質的描述,理解到這些,就可以做到自信而謙卑,而不是既自負又自卑。人生的全部意義在於學習和成長,永遠以學習的態度面對生活,從所有境況中學習,不止順境,更有逆境,而且逆境往往讓人學到更多。這是媽媽想對你說的第四個方面。

    

人生很長,主題太多,一封信又能承載多少呢?這不過是一個時而嚴格時而疏忽的不完善的媽媽釋放自己柔軟的機會。回望過去的十七年,我和爸爸欣慰的是,我們給了你一個平穩、幸福的童年和少年期,這差不多也是父母能為孩子做的全部了。你以後的人生,父母無法為你設定,也無法想像,但無論什麼時候,無論什麼原因,當你想斂下羽翼休息的時候,家的港灣永遠都在。我希望我們的家有生長能力,會隨著孩子們的賦形成長而賦形成長,永遠像你們最合身的衣服。你不用擔心像畿米筆下的月亮一樣,出去逛了一圈,長得太大,回不了家。愛不受而且超越具體形態的限制。

                                      

 

          媽媽

                                                                         2019年4月22日

相關焦點

  • 平凡是真,心安為淨 ——給女兒的一封信
    平凡是真,心安為淨 ——給女兒的一封信 2020-12-16 18:55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有人默默守護你】寫給女兒的一封信
    張超這封情真意切的《寫給女兒的一封信》道出了為人父母者的心聲,更是送給孩子的一份特殊而珍貴的成長記憶。居民發來的感謝信息  附:寫給女兒的一封信  《寫給女兒的一封信》  芊芊:  很奇怪吧,爸爸竟然給你寫信了,明明你才只有三歲,可能是爸爸想你了。
  • 留昌過年農民工給6歲女兒寫的一封信,看完讓人淚目…
    但他有個心願:想給6歲的女兒一個電話手錶,希望手錶像他一樣守護在女兒身邊。 年味故事 龔琦是九江彭澤人,在新旅建設集團務工,今年是他第二次選擇在昌過年。「去年也是受到疫情影響沒回家,今年倡導就地過年,我就選擇了留守,不僅自己放心,也算是做了一點小小的貢獻吧。」
  • 一個全職媽媽寫給6歲女兒的一封信
    致天使的一封信親愛的寶貝:見信好!這不是媽媽給你的第一封信,因為在第一次發覺你來到我的肚子裡,欣喜不已的媽媽就早已按奈不住激動的心情,給你寫了第一封信。那些個在深夜你入睡後寂靜的夜晚,我打開了手機育兒軟體,總結著你今日的進步與成長;那一段在異地學習充實忙碌的日子,一歲的你和爸爸在出租屋的窗前目送樓下的我走進培訓學校,學習著育嬰知識;這些年在幼兒園快樂有趣的生活,你從一
  • 14歲女兒半夜房間發出「嗯嗯」聲,寶媽留下一封信,挽救孩子一生
    14歲女兒半夜房間發出怪聲,寶媽這封信,挽救孩子一生最近王女士就發現了女兒的不對勁,女兒小雅的成績是一路下滑,就連老師也是和家長多次談話,不知道到底發生了什麼原因。而且,原本性格十分開朗外向的女孩,如今也是變得悶不作聲,哪怕是和自己的母親,都變得生疏和隔閡起來了。
  • 看到澳洲大火,吳尊女兒NeiNei給汶萊國王寫了一封信
    1月8日,吳尊發文稱女兒NeiNei給汶萊國王寫了一封信,是為了保護地球環境而寫的,「還記得6個月前給NeiNei看了個視頻關於全球暖化的危機!讓我預想不到的是NeiNei隔天就寫了一封信要給汶萊的國王...幾個月後又在學校做了同樣的舉動!」吳尊說。
  • 女兒寫給壹粉一封信,句句真情流露
    俗話說:「女兒是媽媽的貼心小棉襖」這句話一點兒也沒錯。12月17日,壹粉「玫瑰6508」向齊魯晚報官方客戶端齊魯壹點情報站發來十歲女兒寫給自己的一封信,字裡行間流露著女兒對媽媽最溫暖的愛。 「昨晚女兒做完老師布置的作業《寫給媽媽的一封信》後,把作文拿給我看,看到孩子如此的懂事,還有一顆感恩的心,讓我很欣慰,又很感動。」壹粉說。 原文如下:
  • 致女兒的一封信
    親愛的女兒:你好!女兒,你上小學的時候,我曾給你寫過信,這幾年近乎沒給你寫過隻言片語。
  • 夜話丨賈平凹:寫給女兒的一封信
    賈平凹在給女兒的一封信中這樣寫道:「做好你的人,過好你的日子,然後你才是詩人」。為人父母,你想對自己的孩子說些什麼呢?
  • 38歲瓦妮莎曬科比最後一封信,7個字表達愛意,已獲236萬贊
    北京時間5月6日凌晨0點,瓦妮莎在INS上曬出科比為她寫的最後一封信。瓦妮莎在38歲生日當天,在INS寫了一條催淚的動態:「給我一生的摯愛」,這7個字,這是科比對瓦妮莎最後一次表白。很感恩,今天醒來還能看到我3個可愛的女兒,希望我們永遠在一起。」瓦妮莎這條INS動態發出8小時,已經得到236萬點讚。從INS上的照片中看出,那是瓦妮莎飽經風霜而鬆弛的雙手;科比和女兒去世的第100天,她經歷了一生最黑暗時刻。科比和瓦妮莎在1999年一見鍾情,約會半年便宣布訂婚,而當時瓦妮莎只是17歲的高二學生,而科比也只不過是21歲的年輕球員。
  • 90後爸爸送給4歲女兒這樣一份生日禮物,無數網友感動又羨慕
    廣東東莞的90後單親爸爸阿鈄帶著4歲的女兒4月2號從廣東東莞出發 途徑廣西、雲南,騎行4139公裡,跨越河流與山川,於6月12日抵達拉薩。談及初衷,這位愛好騎行的爸爸只想為4歲的女兒準備了一份特殊的生日禮物。這一路上,女兒學會了堅持,磨練了意志,收穫了感動與成長。
  • 【母親節特刊】給媽媽的一封信
    今天女兒給您寫一封信,以表達您偉大的養育之恩和無私的愛。 媽媽,您昨天晚上又一夜翻來覆去的沒有睡著,我也陪著您沒有閉眼。摸著黑,聽著您隱隱的疼痛聲,我心裡特別難受,恨不得做手術的是我,讓我替您承受所有的痛;有時看到您不配合治療,我拉著臉責備您,心裡卻在流淚。一連四天,我心如刀絞,卻又無能為力,只能和大姐日夜陪護在您身邊。
  • 大作家寫給女兒的一封信,看是簡樸實際意義深遠
    尚書推薦:這是大作家賈平凹老師給自己女兒的一封信,字裡行間寵愛濃濃,他那「我要說的是,既然一棵苗子長出來了
  • 維吾爾族幹部給女兒的一封信:享受天下美食,嫁給想要的愛情
    給女兒的一封信(巴楚縣社保局幹部  艾則孜·玉買爾)我活潑可愛的女兒阿依祖拉:最近過的還好嗎?在校學習情況怎麼樣?你放心,家裡一切都好。雖然我們經常通電話,新學期剛開始不久,我們也在暑假聊了很多。但老爸今年43歲了,一眨眼的功夫你也15歲了,在我們祖國69歲生日到來之際,老爸心裡很是激動,覺得很有必要通過寫信這種特別的方式給你講講一些我心裡的感想,也希望你能把我的這份感恩之情延續並一代代傳遞下去。因為老爸覺得再不說出來這些話,就真的對不起關愛培養我們的黨和政府了。
  • 鄧小平最大的煩惱是,女兒28歲還沒結婚,該怎麼把女兒嫁出去?
    而更令他煩惱的是自己的女兒,本來女兒就一直沒有找對象,這件事情一出更加沒有人願意和自己的女兒在一起了。 為此,他服軟的給毛主席寫了一封信,信的內容很簡單,只不過是一個父親對大女兒最深最為令人動容的愛。毛主席看完這封信之後沉默了一會,最後將鄧林調到了一個比較輕鬆的工作崗位上。
  • 寫給女兒成人禮的一封信
    前幾天女兒的學校搞了一場成人禮,老婆說你女兒成人禮,你不寫點啥?我想了想,還是給女兒寫幾句。
  • 寫給媽媽的一封信:與你相遇,好幸運
    央廣網安源8月26日消息(記者王一凡 通訊員王春燕 江敏彬)「親愛的媽媽,這是我學習寫字後的第一封信,我想對你說,遇見你是我最幸運的事,我們愛你哦。」這短短的40多個字,黃仕芳用了一個多小時才寫完,握鉛筆的手都已經發紅,一筆一划勾勒出她對「媽媽」的感激之情。
  • 19歲少年綁架老闆女兒,拿到贖金後,卻把女孩做成了人皮玩偶
    但是事態緊急,教導主任來不及思考,便帶著男子找到了小女兒。在得知了事情原委之後,小女孩跟著男子趕出了校園,此時的教導主任也趕忙找到了帕克的大女兒,並帶著她一起回到了帕克家中。回去的大女兒和教導主任將發生的事情告訴了帕克的妻子,她立刻撥打了帕克的電話想要詢問發生了什麼,可聽到的卻是帕克健康的聲音,這讓一家人都陷入了恐慌,他們知道自己的小女兒出事了。
  • 男子:外星人來地球避難、採種和考察,給我留下一封信和外星信物
    1994年時孟照國27歲,身體強壯結實,依靠務農為生;妻子姜玲是個憨厚純樸的農村婦女,28歲。兩人生育有一個可愛的女兒,6歲,剛剛上小學。孟照國說,他在該年6月6日在山上第一次接觸不明物體——太空船,從而和外星人打上了交道,先後三次被外星人帶入飛碟,並和女外星人結合。
  • 醫療隊員給8歲女兒祝賀生日的家書入藏檔案館
    「我最親愛的女兒,爸爸考慮許久,決定還是給你寫這封信,這也算是爸爸給你的8歲生日禮物吧。今天是爸爸參加戰疫戰鬥的第50天……」在淄博市檔案館珍藏的「抗擊疫情」檔案中,一封來自援助湖北醫療隊隊員的家書中字裡行間流露出脈脈溫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