遠古時期,人們偶然被一些尖硬物體,如石頭、荊棘等碰撞了身體表面的某個部位,會出現意想不到的疼痛被減輕的現象,古人開始有意識地用一些尖利的石塊來刺身體的某些部位或人為地刺破身體使之出血,以減輕疼痛 ,這便是針灸最早的起源。
漫漫千年,針灸療法護佑著中華兒女的健康,成為中華民族的一項偉大發明。時至今日,針灸已經成為保障人類健康的重要手段手段之一,中醫針灸被正式列入「人類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作名錄」。
燥熱的秋季,50多歲的工程師張先生像往常一樣來到湖南中醫附一,針灸推拿科主任醫師劉美榮拿出一支極細的針在酒精棉球上燒紅,快速地扎進病人臉部穴位,然後又飛快地將針拔出,動作流暢,一氣呵成。
四年前,張先生患上面癱,常年奔波在工地,風吹雨打,斷斷續續治療兩三年,不見好轉。今年初開始,張先生找到劉美榮教授進行火針治療,六七次之後,張先生明顯感覺症狀減輕。
(劉美榮教授給一個腰腿痛患者進行火針治療)
劉美榮教授每天要為四五十個病人施針,最多時達80餘人。其中大多是頸肩腰腿痛、中風、小兒抽動症、面癱、面肌痙攣等患者,除了常規針灸方法外,火針成為她給一些疑難病患者進行治療的重要方法。
成功案例
中風病人劉阿姨,左側肢體痙攣甚,經火針治療20餘次後,患者左側肢體活動較自如,生活能自理。
清潔工人李大姐,打掃衛生時不小心扭傷了腳,腳腫如饅頭,劉火針連續治療五次後,完全消腫。
劉美榮教授介紹說,火針,又稱燔針、焠針或燒針;火針療法又稱燔針法、焠刺法,它是針灸中的一種特色療法,是針法和灸法的巧妙結合,是機械能與高熱能融於一體的祛除疾病的技術,是以燒紅的針身迅速刺入肌體所表現的醫療手段,是「火」與「針」在人類與疾病鬥爭中演繹的精湛藝術。
火針的十大功能:1.止痛:火針能夠治療因為寒、溼或風邪引起的腫痛。如對痺證、風溼關節炎、腰腿針疼痛、尤其是頑固性風溼病有特殊 的療效。
2.止癢:火針可治療各種以癢為主要症狀的皮膚病。如對神經性皮炎,牛皮癬等各種疑難皮膚病,都有比較好的療效。
3.止麻:火針引陽達絡,助陽化氣,則麻木自解。
4.止攣:面肌及腿部痙攣,神經麻痺的晚期痙攣現象,宜用於火針。
5.止瀉:火針擅治慢性腸炎所致腹脹腹瀉等疾病。
6.止咳定喘:火針祛邪引熱,宣氣通肺,寒去則咳喘自消。
7.瀉火解毒:火針擅治帶狀皰疹、丹毒、小兒腮腺炎.乳腺炎等各種紅腫熱痛的熱性病。
8.去瘀除腐:火針對外科性疾病,如靜脈曲張、栓性靜脈炎、痤瘡、癰瘡、痔瘡、象皮腿等有特殊的療效。
9.除節散結:瘰癘、瘢結及可見到、摸到的瘡瘀結,如血管瘤、脂肪瘤、纖維瘤、疣.痣等及腱鞘囊腫、子宮肌瘤、卵巢囊腫、中風遺症都可以施用火針治療。
10.壯陽補虛:火針可治子宮下垂、腰膝酸軟、陽萎遺精、痛經、亂經,脾胃氣虛引起的下垂、肌肉麻痺、萎縮等各種萎症。
劉美榮:醫學碩士,主任醫師,碩士研究生導師
從事針灸臨床、教學、科研工作20餘年,擅長針灸特色治療(如董氏奇穴、火針、超微針刀、埋線療法、自血療法等)、中藥辨證治療各種癱瘓疾病(如中風偏癱、外傷性截癱、面癱、小兒腦癱、周圍神經病變等)和頸肩腰腿痛的針灸治療。尤其對治療帶狀皰疹後遺神經痛、難治性面癱、失眠、減肥、黃褐斑、面肌痙攣、亞健康調理、慢性胃腸炎等疾病有自己獨特的見解和特色療法。
坐診時間:(周一、二、四、五全天,周三、周六上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