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到「吊墜」這種飾品,
你首先會想到什麼材質的呢?
金銀、玉石珠寶?
最近,年輕人中卻開始流行一種
號稱能「闢邪」的情侶吊墜,
這種吊墜的完成,
需要用到女生的鮮血。
截圖自網絡。
「血吊墜」走紅,
有商家已售出超10萬件
相信對於大多數人來說,扎針、抽血都是有一定心理壓力的事。如今,不少女生卻甘願用針頭、小刀劃破自己的指尖甚至是手腕取血。讓這些女生做出反常行為的原因,是有人告訴她們:自己的血可以給男朋友「闢邪消災」。
這要從最近電商平臺熱銷的「血吊墜」說起。從圖片上看,「血吊墜」是一個簡單的小玻璃瓶,約有拇指指甲蓋大小,中間空心、外表磨砂,加一根可以戴在脖子上的帶子,售價在十幾元到五十元之間。
銷量10萬+的「血吊墜」。截圖自電商平臺
但就是這樣一個平平無奇的小瓶子,銷量卻出奇的高。月銷幾千的店鋪比比皆是,甚至有的還能達到10萬以上的銷量。比銷量更讓人奇怪的是產品詳情頁中的介紹:買瓶子附贈滴管、菜桖(採血)針和創口貼。
「血吊墜」商品介紹。截圖自電商平臺
賣吊墜還送「手術包」。結合商品圖上的宣傳語才明白,「商家之意不在瓶」,玻璃瓶的真正作用是用來盛放女生的血。
在賣家的介紹中,「血吊墜」既能表達自己對愛情的忠誠,又可為心愛的人擋災。滴血傳情,是送心儀對象的最佳禮物。
這看上去十分荒謬的宣傳,有不少人相信了。在商品評價中,買家以「為愛痴狂」的年輕女生為主,她們留言道:「雖說迷信,但我信其有」「找了那麼多終於找到了,真的好漂亮,希望他收到能守護他一輩子」「收到後我的他居然感動哭了,愛你呦」。
「無邪可闢」,
電商平臺紛紛「下架」「血吊墜」
對於「血吊墜」的走紅,「開光、裝血、情侶信物、護身符……闢邪擋災?醒醒吧,除了增加感染風險,無邪可闢!」共青團中央26日在官方微博發聲。
27日下午,記者搜索發現,主要電商平臺上的「血吊墜」已被默默「下架」,銷售類似磨砂玻璃瓶的商家也將產品描述改為「裝硃砂、胎毛胎髮」等。
產品介紹更新後的「血吊墜」。
但在評論區,還能看到曾經售賣「血吊墜」的痕跡,也新增不少網友留言:「這是畸形的愛了姐妹,保護好自己」「不要取血,不要傷害自己」。
記者與該商家聯絡詢問該款產品功能時,賣家介紹其為「可打開的小瓶子,可裝經文、舍利、胎毛、香水、藥丸等,隨身佩戴,寓意吉祥」。
當記者再度追問是否可用來裝血時,賣家回復稱「親,我們不建議買家做傷害自己的事情。裝什麼是個人行為,我們沒權利阻止。」
賣家回復。
在各大社交平臺上,網友們也紛紛對這種行為展開抨擊:「應馬上禁止此類商品銷售。」「封建迷信,歧視女性,堅決禁止,依法處置!」
自己「採血」風險大,
出事商家需承擔責任
「扎了五、六下,東西挺好的,就是有點費手指」「扎了好幾次都沒扎出血,是我皮太厚了嗎」「四個手指頭都破了才裝滿」……在評論區裡,不少買家反映,扎血的過程遠不如想像中簡單。
截圖自網絡。
而這種私自「採血」的方式,在專業醫護人員看來也是不可取的。
「不管在哪裡採血,我們首先要求用安爾碘等專業皮膚黏膜消毒劑消毒穿刺部位兩遍,直徑大於5cm。」從事醫療護理行業多年的王護士向記者介紹,而當需要採集一定毫升數的血液時,則需要採取靜脈採血技術,對消毒、採血方式、採血後按壓等的專業步驟要求都更加嚴格。
「像這種把手等部位割破的所謂採血方式,對於沒有經受過專業培訓的普通民眾來說是風險完全不可控的,消毒也達不到標準,很有可能造成感染。」王護士表示。
「如果發生感染事件,商家確實要承擔責任的。」北京清律律師事務所主任熊定中向記者表示。
但對於商家的銷售行為,熊定中認為:「這個產品本身生產是沒有禁止性規定的,也不見得非得裝血。但宣傳語是有問題的,第一涉嫌宣傳封建迷信,第二勸導消費者自殘,明顯有違社會公序良俗。」
用自殘表達愛,
畸形的愛情觀不可取
將「血吊墜」與好運聯繫起來,稍有判斷能力的人不難看出這是無稽之談,為什麼這麼多女孩陷入其中?
在評論區裡,我們不難看出女孩們言語中的熱烈:「我真的愛慘了XXX,老天爺啊,一定要讓我嫁給他。」她們也許並不在乎「血吊墜」到底能不能保平安,她們只是出於喜歡,選擇用這種方式向對方表達自己的忠誠——我連自己的身體都能傷害,還有什麼不能為你做的?
截圖自網絡。
很明顯,在這樣的戀愛關係中,兩方的關係是不對等的。當一段感情需要用傷害身體的方式表達時,便已超越了一段健康關係的結界,更是會給弱勢方帶來更多傷害。
愛情中,自然要有「願得一人心,白首不相離」的堅貞,更要有「投我以木桃,報之以瓊瑤」的平等,以及「聞君有兩意,故來相決絕」的自尊自愛。愛別人的前提,是要愛自己。
至於銷售此類所謂「愛情信物」的商家,更是應杜絕這種「打擦邊球」的心態。買家的留言和痕跡或許會被抹去,但「血吊墜」不能以這樣的方式「下架」了事,這種對畸形社會風氣的縱容、宣揚乃至利用,應當成為商家不能觸碰的紅線。
來源:中國新聞網 作者 左宇坤 轉載已獲授權
編輯:胡菲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