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制力、時間規劃能力本就相對較弱的中小學生,輕易就被社交網絡、遊戲俘獲注意力,如何才能保證高效學習呢?真真老師整理了一些不錯的建議。
01 堅持早睡早起
最基本也是最關鍵的一點,堅持早睡早起。早上8點上課,7點起床吃完早餐精神飽滿地坐到直播課堂前,和7點50起床匆忙洗把臉邊吃早餐邊聽課,學習效果肯定不一樣。
根據研究,常人的單個睡眠周期大約為1.5小時,最低需要保證3個睡眠周期(4.5小時),睡眠依次疊加周期後分別為:6小時、7.5小時、9小時。一般來說,小學段孩子睡眠時間在8~9小時為宜,中學段孩子睡眠時間7.5小時為宜,或者也可以根據自己的實際情況選擇,在睡眠周期結束時起床最不容易犯困。
02 營造學習的儀式感
這裡的「儀式感」,強調的是學習氛圍。
首先,要有主動學習的意識。無論在家還是在學校,都應該拿出真正的學習狀態。如果下了課就開始刷手機、打遊戲的課間十分鐘,肯定學不進去。
其次,打造適合學習的空間。比如可以在門上貼上班級名稱,製作一些語文、數學、英語的掛牌,上什麼課就掛什麼出來,電腦、平板等電子教學用品都放置在學習空間內,幫助孩子進入在教室學習的狀態,把孩子引導到正常的學習氛圍中。這種方式對小學段孩子效果更佳。
03 制定規律作息和合理學習計劃
制定規律作息和合理學習計劃,並嚴格執行。
隨著各地陸續復工,家長每節課都在一旁陪讀也不現實,更合理的方法是幫助孩子制定規律的作息和合理的學習計劃,鍛鍊他們自主學習的能力。
(1)規律的作息
有媒體報導過關於歷史名人的作息時間,人們發現:生活越規律,生物鐘越穩定,在學習、工作上的表現也更好。家長們不妨將下圖分享給孩子參考,擬定他們自己的作息計劃。
達爾文的作息時間表▲
富蘭克林作息時間表▲
(2)合理的學習計劃
如果孩子能結合老師學習安排,制定一份具體到每一周、每一天的學習計劃表,並包含具體的學習內容、質量要求,相信這份計劃會讓他們的學習目標更清晰,學習的動力也更足。在此推薦一個日計劃模板,供參考:
日計劃模板設計參考▲
在孩子制定日常課程表時,家長可以引導他們做到以下內容:
重點目標為當天的學習要點;
目標拆解為要點包含的更細的知識點;
固定安排可靈活設置,如單詞背誦、閱讀、口語表達練習等;
緊急臨時可設為難題、錯題及思考(該項也可以設置學習以外的目標,如習慣養成、家務勞動、體育活動、親子溝通等);
今日小結部分除學習復盤,也可加入自己的效率等級和情緒,方便之後的回顧。
需要注意的是,計劃制定要科學合理,結合老師授課、自己的學習進度,如果任務過重沒有完成,反而可能打消積極性。
(3)科學的時間管理
有研究表明,當一個人在學習中分心後,需要花費25分鐘左右才能重新返回學習狀態。加州大學歐文分校研究發現,人們常常在事情進行11分鐘左右就開始分心。因此,對於專注力不佳的同學,不妨藉助一些效率工具代替老師和家長的提醒,來幫助自己完成學習計劃。
比如「番茄工作法」,它是一種時間管理方法,25分鐘內專注工作,中間不做任何與該任務無關的事,25分鐘結束後休息5分鐘,4個番茄鍾過後休息更久一點。
番茄工作法示意圖▲
有很多App可以輔助執行「番茄工作法」,可從蘋果App Store、安卓各大應用市場安裝使用。孩子可根據自己的需要及實際情況調整時間(如設置為課堂標準時間、考試標準時間等),不必局限於25分鐘。完成一顆番茄後適當放鬆,再接著下一顆,如此可以更專注於完成任務,保證效率,一天下來也更能激勵自己。
04 相信老師的專業指導
4月14日 19:30 ~ 21:00世界記憶大師 ——鄭容芳老師,邀請你與她一起參與高效學習法秘笈記憶大會!
目前,我們正處在一個前所未有的時代。人類這兩年產生的數據量,比過去人類歷史上產生的所有數據總量還要大。如何檢索信息,利用信息,內化信息,是我們這代人需要的全新的能力。
利用網課學習,或者說利用網際網路、甚至AI學習,是大勢所趨,是我們必須要掌握的技能。所以,不妨停止抱怨,潛下心來,嘗試用這樣一種全新的方式去提升自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