鬥魚虎牙合併背後:遊戲直播變天?版權如何影響行業?

2020-12-21 新京報

遊戲直播行業持續多年的「混戰」,將因為鬥魚虎牙合併提上日程迎來重要的分水嶺。在遊戲直播領域,鬥魚和虎牙一直是最頭部的平臺,而將要結束這「魚虎相爭」格局的,是遊戲直播公司共同的版權方上遊:騰訊。

鬥魚虎牙聯姻在即,遊戲直播領域要變天了?「亦如鬥魚虎牙在上市之前最大的一個動作是接受騰訊的入股,之所以接受騰訊,很大程度上就在於消除其版權方面所存在的隱患。」MCN機構天洋文化傳媒負責人陳立群對新京報貝殼財經記者表示,「版權對於遊戲直播行業的重要性毋庸置疑,對整個產業而言,尊重版權才是產業健康有序發展的基礎。」

實際上,在越來越多主播的遊戲直播畫面成為觀眾眼中的「名場面」而獲取大量流量之際,直播視頻以及衍生的剪輯「作品」的版權究竟歸屬於主播、平臺、MCN還是遊戲公司卻存在一定爭議。究竟遊戲直播中存在何種版權問題?版權的力量怎樣推動遊戲直播行業迎來「變局」?

遊戲主播:遊戲直播繞不開版權

團滅對方隊伍4人後,王者榮耀打野英雄「李元芳」攻上了敵方高地。此時,虎牙直播助手適時彈出了當前直播間的人氣提示,以及觀眾的評論和打賞。

「這個提示可以知道你的直播間有多少人氣,在虎牙直播王者榮耀很簡單,打開遊戲和直播助手就好了,只要有一個手機就可以進行遊戲直播,相信在座的各位也能輕鬆上手開播。」8月15日,第五屆北大網際網路法律媒體研討班上,陳立群在旗下主播展示如何進行遊戲直播時說。

作為從遊戲主播轉型經營MCN的遊戲直播行業從業者,陳立群認為,遊戲直播行業的主播、MCN機構和遊戲廠商三方是互惠互利的關係:當下,一款遊戲想要火爆,已經離不開直播平臺、遊戲主播的巨大推動力。「知名遊戲主播PDD每次直播相關遊戲時有固定的幾十萬觀眾觀看,高峰時期甚至可以達到200萬左右,彈幕高峰期每分鐘2000多條,這也意味著相關遊戲在短時間內即可達到上百萬次的曝光,而傳統的遊戲廣告投放及營銷手段是無法在短時間內達到這種宣傳效果的。」

陳立群表示,直播平臺像是一個商場的物業管理方,為MCN機構和主播提供便利與服務。而以「免費增值」為核心商業模式的中國遊戲廠商,與直播平臺大多數時候都是合作共贏的關係。直播平臺不僅成為玩家互相分享和溝通的社交場所,其展示的強大代入感,是單純的看產品顏值和簡單文字介紹所無法比擬的,直播平臺通過逼真全面的展示,遊戲主播的介紹,讓受眾擁有對遊戲的第一印象,擁有身臨其境的體驗感。

但另一方面,貝殼財經記者從多名直播行業從業者處了解到,相比於女主播出境、以唱歌跳舞或聊天等形式直接賺取禮物收入的秀場直播,遊戲直播行業的變現能力略遜一籌,且遊戲直播行業一個無法迴避的問題就是版權。

對此,陳立群告訴貝殼財經記者,絕大多數遊戲主播並沒有遇到過版權問題。「在遊戲直播行業誕生之初,一些個人主播由於收入不穩定,為了吸引觀眾,增加收入,出現了直播內容低俗化,在遊戲直播中推銷自己的淘寶店,還有一些如接代練、買賣遊戲金幣等嚴重損害遊戲廠商的行為,這會引起遊戲廠商與平臺與主播的糾紛。但對大多數遊戲廠商來說,並沒有精力去一個個起訴侵權的小主播,且遊戲廠商本身也需要主播們去幫助宣傳,雙方更多是相互依存的關係。」

但版權問題的「達摩克利斯之劍」仍然是時時懸在遊戲主播頭上的陰影。

2017年,網易曾以一家MCN機構對其旗下遊戲《夢幻西遊2》直播侵權為名將其告上法庭,並最終勝訴。2019年2月,騰訊遊戲發布了《關於直播行為規範化的公告》,其中包括「嚴禁侵害遊戲廠商和內容創作者的著作權,通過任何方式損害內容創作者或版權方權益」等內容。

「《關於直播行為規範化的公告》將之前絕大多數遊戲主播和MCN機構沒有深入關注過的遊戲直播版權問題推到了前臺,我們對此既期待又忐忑。」陳立群表示,「作為MCN機構和主播,我們在現實中也遇到過這樣的例子,在遊戲推廣之初做了很大貢獻,花費大量精力招募培養相應的遊戲主播,製作了很多優秀的遊戲相關的攻略集錦短視頻,但在後續的工作中出現摩擦導致關係惡化,比如我們曾經面臨這樣的選擇題,遊戲廠商不允許我們讓旗下主播播其他同類型的遊戲,那麼這種情形,遊戲官方能否跳過直播平臺通過版權問題約束MCN機構和主播?我們對之前的遊戲短視頻作品是否擁有相應的權益呢?」

在他看來,遊戲廠商與主播不是一種單純的輸送關係,明確各自所擁有的權益是必須的,只有這樣才能推動產業的進步。「我想要真正解決問題,還是有賴於一個全新的多方認可的『行業規範』的形成。」

遊戲短視頻作品版權屬於遊戲開發者?

「2020年,隨著虎牙、鬥魚的相繼上市,觸手退場、戰旗轉型,遊戲直播行業的集中度進一步加強,確立了『兩超多強』行業格局。」艾瑞諮詢研究總監郭成傑表示,「從主播角度來說,廣東省高級人民法院發布相關指引,規範遊戲直播平臺不正當競爭及主播違約跳槽,高額違約金、違約停播等措施將使得平臺競爭不斷合理化;而在行業規範方面,遊戲界、司法界、學術界共同努力,推動遊戲直播版權規範化,在法規出臺、授權合作上均取得較大突破。」

根據艾瑞諮詢提供的數據,2019年直播業務收入仍是中國獨立遊戲直播平臺最重要的收入來源,佔整體收入的93.5%。艾瑞諮詢研報分析稱,隨著各平臺雲遊戲、直播帶貨等新型業務在2020年的起步與快速發展,遊戲直播平臺的收入來源將愈加多元化,直播業務的收入佔比會逐漸下降。

多家MCN機構在與記者談到未來發展時,也均表示將擴展短視頻等其他業務,「目前我們主要以遊戲主播為主,此外還會接一些外包業務等,以後打算發展短視頻,孵化一些優質的帳號。」

郭成傑表示,目前遊戲直播與社交娛樂視頻的用戶群體高度重合,60%左右的遊戲及娛樂直播用戶同時是短視頻用戶。遊戲直播平臺和娛樂直播平臺上,分別有77.3%和62.6%的用戶同時觀看遊戲和娛樂直播內容。大部分平臺兼具直播和短視頻功能,通過直播+短視頻的融合模式形成新的用戶流量生態。

遊戲直播類的短視頻依然面臨版權問題,甚至面臨的問題可能更多。

2020年2月18日,廣州網際網路法院在其官方公號上發文披露了其對騰訊公司起訴某文化公司、某網絡公司侵犯作品信息網絡傳播權及不正當競爭糾紛一案作出的一審判決,法院認定《王者榮耀》遊戲整體畫面構成「類電作品」,某文化公司傳播《王者榮耀》遊戲短視頻的行為構成對騰訊公司的侵權,需停止侵權,並賠償騰訊公司經濟損失及合理開支496萬元。

清華大學法學院教授、博士生導師崔國斌對記者表示,遊戲畫面歸屬表面上看是一個簡單問題,實際上涉及著作權人比較複雜的基礎理論問題,中國法學上關於視聽作品《著作權法》上用的術語是電影作品和類電影作品,即「類電作品」。

新京報貝殼財經記者注意到,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著作權法實施條例》第四條,電影作品和類電作品,是攝製在一定介質上,由一系列有伴音或者無伴音的畫面組成,並且藉助適當裝置放映或者以其他方式傳播的作品。

某熱門遊戲廠商的法務人員對貝殼財經記者表示,根據已有判例,基本共識是遊戲連續動態畫面著作權歸屬於遊戲開發者。「廣東省高級人民法院在《關於網路遊戲智慧財產權民事糾紛案件的審判指引(試行)》解釋時說明,當前絕大部分個人主播直播畫面僅忠實記錄主播運行遊戲所形成的遊戲連續動態畫面,主播僅跟隨遊戲進程簡單介紹遊戲內容,此時的直播畫面內容在遊戲連續動態畫面內容以外所添加、融合的元素過於簡單,缺乏獨創性表達,不能構成新的作品。遊戲開發者需要耗費大量資金、財力和智力勞動進行開發,且用戶操作行為一般不屬於創作行為。認定著作權歸屬遊戲開發者可以讓權屬穩定,有利於傳播。」

法官的判案思路:直播平臺應獲得遊戲廠商授權

有遊戲直播行業從業者對貝殼財經記者表示,目前較為廣泛的共識是,不論如何定性、權利歸屬如何確定,平臺基本都要經過遊戲權利人的授權才能取得合法性,「比如鬥魚、虎牙、B站都有騰訊的股份,播王者榮耀和英雄聯盟的問題不大,但其他平臺若想要播擁有騰訊版權的遊戲或多或少都需要先行溝通,否則很容易出現糾紛。」

貝殼財經記者了解到,在廣州網際網路法院披露的騰訊訴某文化公司、某網絡公司侵害王者榮耀作品信息網絡傳播權及不正當競爭糾紛一案中,被告抗辯其傳播的短視頻構成對原告《王者榮耀》遊戲畫面的合理使用,而法院認為,遊戲用戶有目的地使用《王者榮耀》遊戲的連續畫面上傳至各短視頻平臺進行營利;遊戲連續畫面在大多數短視頻中貫穿始終,所佔比例基本上達到70%-80%,構成視頻的實質部分,超出了適當引用的合理限度,最終對於被告的抗辯不予採信。

「玩家對遊戲操作更多是基於技術考慮,對遊戲畫面沒有獨創性的貢獻,非著作權法意義上的創作。」8月15日,審判過多起與遊戲相關案件的某法院智慧財產權審判庭工作人員告訴記者,「在面對遊戲直播有關版權問題的判斷時,法官的判案思路往往面向產業規律、市場規則、社會治理三個方面,「產業規律方面,只有產權激勵才會促進市場交易,市場規則方面,現在視頻領域的流量是可以變現的,對流量損害賠償的評估是核心;此外,判案不只是做一個案子,判案本身還要有社會治理作用,推動市場健康,比如我遇到過一例刷虛假流量的遊戲合同引發的糾紛,由於這類合同本身就違反社會公序良俗,無論原被告誰對都要(對所涉款項)予以收繳。」

該工作人員建議,對遊戲內容的商業目的使用,總的原則應遵循「授權-使用」的著作權基本規則;而直播平臺作為「純粹」的網絡信息傳播/存儲平臺,在接到遊戲權利人的相關侵權下架通知後應及時採取相應措施,下架侵權內容,維護遊戲權利人的合法權益,並採取積極措施進行平臺版權治理,考慮利用技術對平臺內的侵權內容採取過濾措施。「如果未獲得授權,在線內容分享服務提供者應對未經授權的向公眾傳播(包括向公眾提供)受版權保護的作品和其他內容的行為承擔責任。」

「不管你承不承認,版權正在深入地影響遊戲直播行業的未來格局,虎牙與鬥魚的背後是版權方騰訊的身影,巧合的是,虎牙鬥魚未來潛在最大競爭對手——發力遊戲直播的B站與快手,其背後也有騰訊的注資。可以說,在遊戲直播行業,得版權者得天下。」有遊戲直播從業者這樣表示。

新京報貝殼財經記者 羅亦丹 編輯 李薇佳 校對 李項玲

相關焦點

  • 虎牙鬥魚合併直播或迎來更大變局
    再看鬥魚,Q2總營收25.08億元,同比增長33.9%;淨利潤3.23億元,同比增長更是達到513.7%,創造該公司歷史上的新紀錄。一方面亮眼的數據,稍稍提振了視頻直播行業的信心, 可另一面卻迎來短視頻業者蠶食市場的壓力。根據QuestMobile的報告,受短視頻平臺爭奪用戶時長的影響,鬥魚和虎牙新用戶的規模呈現同比下降趨勢。
  • 虎牙鬥魚合併落定,遊戲直播「宮鬥」尚未結束
    合併完成後,虎牙現任CEO董榮傑和鬥魚現任CEO陳少傑將成為合併後公司的聯席CEO,陳少傑將成為虎牙董事會第十名成員。虎牙與鬥魚是目前遊戲直播行業的兩大頭部公司,財報顯示,今年二季度,兩家公司的月活躍用戶均超過1.6億。合併前,騰訊持有虎牙51%的股權和70.4%的投票權;持有鬥魚38%的股權和投票權。
  • 從虎牙、鬥魚兩巨頭合併 看騰訊如何在直播賽道上「攘外安內」
    經濟觀察網 記者 錢玉娟 在背後大股東騰訊兩次三番建議式「撮合」下,虎牙和鬥魚這兩家直播平檯曆經4個多月的談判,終於走到了一起。10月12日晚,虎牙與鬥魚籤下戰略合併協議書。經協定,虎牙將收購鬥魚所有股份,而鬥魚將會退市,成為虎牙的全資子公司。
  • 鬥魚虎牙還有一戰,遊戲直播行業開啟新故事
    圖片來源@視覺中國文丨 靠譜編輯部,作者丨哈士柴10月12日,鬥魚虎牙合併細節公布,鬥魚虎牙企鵝電競這三家合計握有遊戲直播90%以上份額的平臺將進行整合。合併細節中,靠譜二次元提煉出需要關注的六點:1. 虎牙與鬥魚聯合宣布,雙方已籤訂「合併協議與計劃」,合併預計於2021年上半年完成交割。2.
  • 遊戲直播的中場戰事 鬥魚虎牙的王權能否永恆
    這一舉動對於遊戲直播產業的格局而言將產生深遠的影響,既有的雙巨頭格局將不復存在,未來到底是一家獨大的市場格局,亦或者快手、B站這樣的新平臺在雙巨頭合併後擠佔市場空間與合併後的鬥魚虎牙成為又一個雙巨頭乃至三巨頭的格局,值得關注。
  • 騰訊又拍了拍你的錢包:鬥魚虎牙合併,以後看遊戲直播要充錢了?
    騰訊統一遊戲直播江湖的傳聞已久,而今塵埃終於落定。 遊戲直播平臺鬥魚和虎牙12日宣布,正式接受大股東騰訊提出的合併邀約。根據合併協議,虎牙將通過以股換股合併收購鬥魚所有已發行股份,而鬥魚將成為虎牙私有全資子公司,從納斯達克退市。 這意味著,國內頭部的兩大遊戲直播平臺結束競爭與相互消耗,冤家聚首,走到一起。這也意味著,遊戲直播將進入新的發展階段。
  • 鬥魚虎牙合併後,最大的對手是B站?
    以北京時間8月19日收盤價計算,虎牙市值56.61億美元,鬥魚市值47.3億美元,合併後,將誕生市值超過100億美元的直播平臺。合併後,鬥魚和虎牙兩個平臺將如何協作發展,還有很多未知數。2020年二季度,鬥魚、虎牙營業成本為19.85億元、 21.1億元,同比增加26.3%、26.7%;其中,鬥魚和虎牙的收入分成費用和內容成本分別為17.55億元和16.83億元,在各自營業成本中佔比達到88.4%、79.8%。營收和用戶增速放緩,是因為行業競爭加劇,而且直播行業天花板將至。兩家看起來仍在增長的平臺,可能已經到了不得不合併的階段。而鬥魚和虎牙合併背後,是騰訊的意志。
  • 一山不容二虎,虎牙鬥魚合併難有作為
    投稿來源:睿財經6月11日,據新京報報導,鬥魚、虎牙的合併已經提上日程,推動合併的背後大佬是騰訊,具體合併細節並未過多透露。 對此合併事宜,鬥魚方面不予置評。虎牙內部人士稱,「最快可能今年底、明年初,在這之前虎牙還將迎來新高層,以及新戰略目標」。
  • 鬥魚虎牙合併,騰訊的算盤是什麼
    對騰訊來說,在鬥魚和虎牙身上的投資終於等到了一統江湖的這一天了。10月12日,鬥魚和虎牙同時向外界發布聲明,鬥魚虎牙將按照1:1的市值進行合併,合併後鬥魚將成為虎牙的全資子公司,鬥魚從美股退市。具體的交割將於2021年上半年完成,同時騰訊還會把旗下的直播企鵝電競將以5億美金的價格賣給鬥魚,最後統一打包進入到這個巨無霸的直播聯合體中。
  • 鬥魚虎牙宣布合併,這直播圈的「天下」終究還是成了騰訊的!
    01鬥魚虎牙宣布合併今日最新消息,國內兩大直播平臺鬥魚和虎牙宣布合併了騰訊打了一手好牌,先是將自家旗下的企鵝電競遊戲直播平臺和鬥魚合併,當鬥魚與企鵝電競合併之後,再讓鬥魚和虎牙合併,整體過程筆者也不是很懂,只知道合併完後鬥魚成了虎牙子公司,而騰訊是鬥魚虎牙的老大哥。網友是這麼評價的「騰訊這是要壟斷市場」。
  • 虎牙鬥魚合併遭反壟斷審查:鵝廠仍將得到直播,可能失去更多
    對此,多個媒體和書樂進行了一番交流,貧道以為:以虎牙和鬥魚的體量,儘管其加上企鵝電競,可以稱之為將遊戲直播平臺的絕大部分市場份額都收入囊下。據艾瑞諮詢報告數據顯示,2019年以來,並沒有新的獨立遊戲直播平臺成立,這從一個層面上說明遊戲直播行業逐漸趨於飽和。
  • 騰訊牽頭虎牙、鬥魚合併,遊戲直播賽道戰火重燃?
    合併順利完成的話,遊戲直播領域虎牙和鬥魚兩大頭部平臺之間「一哥」之爭也隨之結束。「虎魚之爭」結局——鬥魚成為虎牙全資子公司虎牙和鬥魚作為遊戲直播頭部平臺,兩者的業務同質化嚴重,二者主要收入來源皆為直播收入,為了尋求營收更多的可能性,雙方都在國際化、內容多元化方面進行嘗試。
  • 鬥魚、虎牙將合併?騰訊打著什麼算盤?
    來源:財聯社鬥魚、虎牙這類遊戲直播平臺,對於騰訊這樣的遊戲製作和發行商來說,其重要性不言而喻。5日,據外媒報導,騰訊將著手牽頭鬥魚和虎牙的合併,合併後市值將達到100億美金。受到該消息影響,截至記者發稿時,鬥魚美股盤前漲近5%,虎牙漲超16%。
  • 阿里因"反壟斷"被頂格處罰 會波及鬥魚虎牙合併嗎?
    二者加起來在遊戲直播領域的市場份額佔到近80%,合併後新公司共同的控股股東騰訊本身也是遊戲領域的巨頭。在虎牙、鬥魚合併的消息剛公布時,已經有"市場壟斷"之說傳出,如今,網際網路平臺反壟斷形勢趨嚴,涉VIE架構交易的反壟斷審查加強,阿里投資等三家公司被頂格處罰後,虎牙、鬥魚合併的反壟斷審查能否順利?
  • 虎牙鬥魚正式籤訂合併協議 鬥魚將成為虎牙全資子公司
    鳳凰網科技訊 (作者/鄭媛)10月12日消息,虎牙與鬥魚聯合宣布雙方已籤訂「合併協議與計劃」。根據合併協議,虎牙將通過以股換股合併收購鬥魚所有已發行股份,包括由美國存託憑證(ADS)所代表的普通股。鬥魚在合併前已發行的股份及ADS將取消,鬥魚將成為虎牙私有全資子公司,並將從納斯達克退市。
  • ...企鵝電競|王者榮耀|虎牙|鬥魚|遊戲|遊戲直播|騰訊|pony
    胖友們,近日多位接近交易的人士證實,遊戲直播平臺鬥魚、虎牙的合併已經在路上了,最快可能將於今年底、明年初合併。此次在巨頭騰訊的操盤下,結束虎牙和、鬥魚的兩強爭霸格局,是否能帶來遊戲板的牛市呢?又有哪些股票看漲?下面我們來八一八。
  • 虎牙拿到S10國內直播版權,鞏固英雄聯盟資源優勢
    首先,近年來虎牙在英雄聯盟賽事版權和人才的積累上最深厚。從目前的版權分布看,在鬥魚、虎牙、B站、快手和企鵝電競當中,虎牙在騰訊旗下英雄聯盟、和平精英等重要遊戲賽事中擁有最多的版權,其中虎牙除了LPL還擁有英雄聯盟韓國賽區LCK、北美賽區LCS和歐洲賽區LEC三大聯賽在大陸地區的獨家轉播權。
  • 「魚虎」合併尾聲紛爭 對行業意味著什麼?
    但作為虎牙和鬥魚的第一大股東,騰訊牽頭雙方合併的結局已經基本確定了。  此前,分析指出,鬥魚虎牙合併與否,關鍵在於騰訊。如今,騰訊態度明確,樂見其成,鬥魚、虎牙合併已箭在弦上。  不過,合併不等於終局,在新的競爭環境下,鬥魚、虎牙又如何合力守住腹地?同時,業務高度相似、差距逐漸縮小的鬥魚、虎牙又該如何在新公司中平衡、妥協?
  • 第一家上市的遊戲直播平臺:虎牙直播發展分析
    2019年7月,快手首次公布流量數據,站內遊戲直播移動端日活用戶超3500萬。截至2020年5月底,快手遊戲直播的月活用戶已超2.2億,而根據財報顯示,同期鬥魚直播月活用戶為1.58億,虎牙直播為1.51億。2020年8月5日,據報導騰訊已開始主導鬥魚和虎牙的合併事宜,並認為合併後的鬥魚和虎牙市值將在百億美元左右。
  • 虎牙和鬥魚宣布合併:鬥魚將成虎牙全資子公司
    來源:新浪科技新浪科技訊 北京時間10月12日晚間消息,虎牙直播(NYSE:HUYA)和鬥魚直播(Nasdaq:DOYU)今日聯合宣布,兩家公司已與Tiger Company和Nectarine Investment Limited籤署最終的合併協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