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4日,@央視新聞 微博發了條視頻,讓很多人揪心:嬰兒在火鍋店噎住,鄰桌護士 40 秒救人!
近日,在貴州一火鍋店,一名約 6 個月大的嬰兒吃東西被噎住。在鄰桌用餐的護士周京清發現孩子嘴唇發烏,立即對孩子使用海姆立克法急救。40 秒後,孩子的嘴唇逐漸紅潤起來。周京清說,「這 40 秒真煎熬」,直到孩子清醒,她才放心。
網友看了之後,有人表示:6 個月大的孩子不應該吃固體東西,也有可能是大人沒注意,孩子誤食了。
也有網友說:「真是天使降臨,海姆立克法每個孩子都要學會,家長也要學。」
學齡前兒童和老人是卡喉窒息的多發人群,現場急救很重要,直接送院救治率較低。
在此前報導中,中華醫學會急診醫學分會副主任委員、浙大二院急診醫學科主任張茂說,「因異物卡喉發生窒息的兩個主要群體,是老年人和學齡前幼兒。」
張醫生說,幼兒們大多是因為哭鬧跑跳的時候不小心把食物嗆入了氣管,最常見的是堅果和果凍,像花生米、山核桃仁等,顆粒比較小。
老年人發生異物卡喉的原因比較多,且發生率每年都在提高。
「異物卡喉引起窒息的時候,現場應用海姆立克急救法儘快自救取出異物是最重要的,因為黃金時間真的很短,窒息越久,就是越嚴重的腦損傷,這是不可逆的。」
海姆立克急救法適用於哪類異物卡喉?
「異物卡喉窒息時,喝水順下去有用嗎?」
「海姆立克急救是針對嗆還是噎?」
「哪些異物卡喉可以用海姆立克急救?」
「海姆立克急救法救嬰幼兒,應該按壓上腹部還是胸部?」
張茂醫生解答 ——
1. 異物卡喉窒息時,喝水沒用。喝水進的是食道,而窒息是因為異物卡在了呼吸道。
有時候,喝水可能還會加重窒息症狀。這裡說個病例,2015 年,慈谿有個 3 歲小孩吃饅頭噎到,媽媽便給他餵水,連灌幾口水之後,孩子臉色開始發紫,最後沒救回來,因為幹饅頭吃進去後,餵了水,饅頭髮漲,堵住了氣管。
2. 嗆可能液體居多,不會發生嚴重阻塞,咳嗽幾下或者嘔吐反射就能去除了,一般需要急救的都是固體異物。
3. 海姆立克見效很快,但也有一定局限,由於是通過氣壓排出異物,決定了其對顆粒小的、沒有黏性的異物更有效果,例如堅果類食物。
4. 嬰幼兒的海姆立克急救法確實與成人不同:多按壓胸部兩點連線的中間,持續幾次按壓,直到氣管阻塞解除;成人則多為按壓腹部 —— 搶救者站在病人背後,用兩手臂環繞患者腰部,一手握拳、將拳頭的拇指一側放在患者的胸廓上和臍上的腹部,另一隻手抓住拳頭,快速向上重擊壓迫腹部。
插圖 連誠
杭州市民朱先生就用它「救」過自己的兒子。「當時孩子五六歲吧,和報導裡的小男孩差不多,有一天吃水果糖卡住了,想吐吐不出來,急著來找我,當時小臉已經漲得紅紫,氣都喘不上來了。我當時想到海姆立克急救法,就決定試試。「我從背後用雙臂環住他,雙手緊握,用大拇指的關節發力使勁往他的上腹膈肌處頂去,糖被頂了出來,過了會,孩子的臉才慢慢恢復了正常的氣色。「其實這個方法,真的不難的,我也只是恰好在之前的報導裡看過圖示,當時留心記了一下,沒想到還救了兒子一命。」
建議大家都掌握「海姆立克急救法」,關鍵時刻能救命 !
來源:都市快報綜合央視新聞、看看新聞 Knews、新浪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