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24日,中交廣連高速投資發展有限公司在廣連高速TJ09標段舉辦以「創新發展,智造廣連」為主題的技術創新交流活動。
「這次活動是貫徹落實中交集團對標世界一流管理提升行動,助力四航局高質量發展的具體舉措。」中交廣連高速公路投資發展有限公司總經理李鵬舉說,「技術引領是廣連高速重要建設理念,我們從事的是高速公路實體建設,崇尚的是務實創新精神,這並不是不可觸摸的高精尖科研。一個方案的優化,一個工藝的改變、一個設備的改良、都將給項目帶來便捷、帶來安全、帶來效益。我們重視創新、我們鼓勵創新、我們獎勵創新。」
全國高速路首創無人機巡航值守
廣連高速公路起於廣州市花都,向南順接機場第二高速公路,途經廣州市花都、從化、清遠市清城、佛岡、英德、陽山,終於連州市大路邊鎮,接湖南省臨連高速公路,線路全長231公裡,雙向6車道,設計時速為120公裡。項目由中交四航局與中諮集團採用BOT+EPC模式投資建設,是中交集團最大單體投資項目。
山依偎著水,水映照著山,站在廣連高速公路九標段極目遠眺,對面的山峰隱隱約約,山上的大樹參天入雲、鬱鬱蒼蒼,無人機如白色的信鴿,時而在白雲中盤旋的,時而自動降落在停機巢。據質檢部長謝誼偉介紹,「工程建設運用了無人機智航巡飛系統,這是無人值守巡飛在國內高速公路建設領域的首次運用,能夠實現無人機自動升降、自主作業、自動充電(換電池)、遠程操控、實時直播和數據自動回傳、處理、分類存儲等,讓無人機專業應用脫離飛手的限制,讓高科技含量的項目建設管理更為便捷。」
記者了解到,2020年6月中上旬,清遠遭遇連續降雨,廣連高速項目工地半山腰上山體出現塌陷滑移的跡象,山腳下有民房且存在一定安全隱患。山路陡滑,施工人員難以巡查,項目安全總監張衛東立刻帶領團隊啟動無人機進行定線巡查,幾分鐘後無人機傳回了現場的航拍畫面,項目部立即就此研究制定出搶險方案,快速消除隱患。張衛東對此非常滿意:「無人機協助我們進行了應急搶險,保障了村民的人員、財產安全,當地老百姓都紛紛豎起大拇指點讚。」
無人機應用使得工程建設管理更便捷、更直觀,而且無障礙、最大程度地收集項目質量、安全、進度、環境等方面的關鍵數據,形成「前端+雲平臺+大數據」的管理體系,打通一線操作與後臺監控聯通的數據鏈條,實現精細化、信息化、集成化、智能化管理。「項目公司已經在全線系統化使用無人機,無人機設備超過30臺!」廣連公司副總工程師高何杰向我們介紹:「廣連高速公司無人機管理應用較為全面,支座質量檢查已形成制度標準體系,目前在無人機技術的體系化應用也正在進行有益嘗試和突破!」
「四新」技術打造生態景區「網紅橋」
藍天白雲下,青蓮河翠如綠羅帶,觀音山青如碧玉簪,施工的青蓮河特大橋騰雲駕霧如蛟龍,好一幅美麗的山河畫卷!在青蓮河特大橋施工現場,廣連高速公路項目公司黨總支書記黎敏告訴記者。「這座大橋,就是當地人民口口相傳的『網紅橋』,以後,會成為各地旅遊者的打卡勝地。」
青蓮河特大橋施工地質條件複雜,橋隧相連,需要豎起數十根幾十米高的橋墩,建設者大力推進新設備、新技術的應用,確保高墩施工安全。樁基施工,採用了聲吶探測技術應用輔助解決樁基溶洞難題;墩身施工還應用了塗裝新材料,既可以隔離紫外線一樣,對墩柱進行保護,又防潮防腐,提升橋墩的品質和耐久性。
「高墩施工中,我們創新利用了液壓爬模平臺,通過液壓系統和中控系統控制平臺頂升,四周設有封閉式平臺,安全可靠,施工速度快。」TJ09標項目總工劉玉龍介紹,「該設備的應用比傳統工藝節約了近50天的工期。」
現場施工人員老劉對記者說:「這個施工操作平臺,又穩又寬,站在這上面可安心多了,可以全身心地投入到工作中去。」
國內首次全機械化隧道施工
青蓮鎮,地處南嶺山脈南麓、連江中遊,群山環抱,連綿起伏。但在這如畫風光面前,廣連高速公路建設者在高峰隧道施工中遇到了許多困難,而依靠科技創新帶來的驅動力,建設者越過了一道道坎。
「高峰隧道在山間需要打通4350米的長洞,是廣連唯一特長隧道。」項目負責人鍾少傑介紹:「這裡屬於喀斯特地貌,地質溶蝕極發育,施工難度極大,是廣連高速重難點控制工程之一,工期又相當緊,2020年底需完成施工任務。」廣連高速公司在設計之初就聯合多方專家進行勘察論證,決定一次性投入6000多萬元,購置了全套機械化隧道施工設備:包括三臂鑿巖臺車、拱架機、溼噴機械手、液壓仰拱棧橋、二襯自動分層澆築臺車、自動掛布臺車、水溝電纜槽臺車等,成為了國內首條全機械化施工的高速公路隧道,並實現了「機械化換人、自動化減人」,有效減低了施工安全風險,大大提高了工效。
隧道分項主辦葉澤錦介紹,「機械化施工同常規的YT28人工鑽機作業相比,三臂鑿巖臺車投入人工數僅為前者的三分之一,施工時間可縮短一半,並且由於能夠在平臺內作業,可以有效保障作業人員安全。」
鍾少傑說:「雖然施工設備投入成本相對有所增加,但機械化施工有效改善了洞內作業環境,提高了施工安全係數、更好地滿足質量和進度的要求,總體上是節約了成本。」
經項目組技術團隊攻堅克難,高峰隧道全機械化施工進展順利,目前右幅已經貫通,該工法也正在積極申請專利。
智慧化管理環保節約又高效
廣連高速公路建設者大力推進智慧梁場建設,TJ11標智慧梁場實現了設備管理數位化、生產過程智能化、生產流程信息化。記者在現場看到:龍門吊人臉識別作業系統、臺座系統、智能張拉系統、智能壓漿系統、自動噴淋系統、梁片二維碼唯一標識等等;在中控信息平臺上顯示了所有數據,從梁場材料進場到、預製、張拉、壓漿、養生、吊裝的所有信息,做到所有環節可追溯,真正地實現全過程質量控制。
「我們的梁場是項目公司授予的廣連高速梁場標準化建設標杆點,實現了從數位化向智慧化梁場的轉變,大大提高了梁片預製生產的工效,提升了品質,降低了成本,實現提質增效的目標。」 TJ11標項目經理劉長明談及技術創新,實實在在地感受到其創造的價值。「我們生活區採用了智能太陽燈,一年來節約電費50萬元;箱梁預製採用了智能張拉,節約了近20噸鋼絞線,節省成本十幾萬元;採用APP自動噴淋系統有效保證了養生質量,養護水的循環使用,一年可以節約3000多噸水。」
一路走來,記者還看到,智慧梁場、「流水線式」鋼筋加工場、智能化自動下料設備、楔形塊底模支撐裝置、BIM技術研究應用、泡沫輕質土、納米材料等等創新發明、專利工法上百項科技創新在廣連「遍地開花」,「創新發展,智造廣連」正在為創造精品工程貢獻力量、創造價值。
中國施工企業管理協會總工委主任張國義對廣連高速公路大力開展科技創新給予肯定,認為廣連高速作為全過程質量控制諮詢項目之一,技術創新氛圍濃鬱,為打造國優工程、精品工程奠定了堅實基礎。
【記者】袁佩如
【通訊員】高何杰 黃飛 王曉光 董宸羊
【作者】 袁佩如
【來源】 南方報業傳媒集團南方+客戶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