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網際網路的浪潮衝擊下,太多傳統行業發展艱難,比如實體書店,更別提在特殊的2020年。許多實體書店都在嘗試著功能轉型,拓展更多業務或功能分區,專注售賣或閱讀的傳統書店已然越來越少了,惋惜的同時我們並不排斥改變。TO君每看到有新開的實體書店依然覺得興奮,感受它傳達的理念和新的書目讓人覺得「我們依然熱愛紙質閱讀」。
每家店都能引發打卡熱潮的鐘書閣這次是二度進駐京城了,新店的地址在西單老佛爺百貨,第一次聽見是不是覺得這個搭配還蠻奇妙的?古典園林與閱讀空間在時尚流轉的商業場所也許會碰撞出不一樣的火花。
從拱門入口開始,設計師借鑑了中國古典園林移步異景的表現手法,門廊若畫,行雲流水般的空間布局徐徐展開。書架既是畫布,亦是牆面。概念區內,設計師用階梯打造了地面的高差變換,利用透視關係創造一場視覺錯幻體驗,拱洞的層層嵌套、相互交叉,統統被飽覽入眼。
更巧妙的設計是鏡面的折射,讓人感受到一種超現實的感官衝擊,拍出來的照片更是充滿科技大片的感覺。TO君最感興趣的是水磨石材質築造的收銀臺,一體式設計延伸至了咖啡閱讀區。咖啡閱讀區內共享式的桌椅拼接手法也充滿奇思,你可以根據不同的社交需求選擇不同的座位。
門洞後仿若一片竹林的地方就是文創論壇區了,在兩根木枝間牽起一根線,一個特殊的海報或圖書陳列展位就此誕生,讀者穿梭在線條之間自然能感受到漫步竹林的怡然自得心境。
穿過竹林,來到書廊,又是一種僻靜雅致的氛圍,無論是在這裡看書聊天或者辦公都很舒適,屏風藝化而成的書架,背面是充當光源的燈箱,仿佛從紙窗格中透出的溫暖幽光,頗有幾分古風意趣。
很難得有書店對童書館規劃如此盡心,鍾書閣的設計師利用簡化的線條圖形與鮮豔的色彩為孩子們打造出了一個充滿趣味的樂園,波浪形的流水紋和圓球代替的飛簷翹角,這些孩童般天真的線形與筆觸,生動地塗繪出了京城古建築的畫面。
地址:西單北大街老佛爺百貨B1層
電話:6603 7997
營業時間:10:00-22:00
刺魚書店在東四環外的一個園區裡,兩條小道的轉角處,書店風格小而美,布置得並不繁雜,有種日式簡約的美感。跟主理人Yana約在傍晚見面,這個北京姑娘帶著老北京人特有的隨意和散漫特質。
書店名為刺魚,這個詞是Yana在翻看理想國出版的《我的單身時代》時偶然遇到的,刺魚(Thornback)是一種生活在深海的鰩,背部長有尖刺,形容醜陋,在女性被視作附屬品的18世紀的美國,這個詞語也用來諷刺26歲以後還未嫁的女性。
在200多年後的今天,「thornback」終於成了慣常的存在,因為當代的年輕人有勇氣堅持自我,堅持過自己想要的生活。書店起名為此,也正反映出其主題——希望所有人都有勇氣成為真正的自己。
從學校畢業之後Yana就一直從事著與書相關的工作,做過編輯、翻譯、出版策劃,在這個不停與書打交道的過程中,完成了從工傷(一本書都讀不下去的狀態)到逐漸和解的過程,最終,她還是覺得「書籍是生活裡帶來最大慰藉的事物」。後來慢慢從做書改為做書店。
書店面積不大,但有兩層,一層主要做書籍和文創的銷售以及咖啡飲品,書籍品類有大概幾個方向——生活方式、藝術設計、文學電影以及社會觀察。一家獨立書店的調性跟主理人有著莫大的關聯,從刺魚對於書籍的選擇能感受到Yana自身的風格。
採訪當天她手邊的書是都築響一的《東京右半分》,作者探訪了東京右岸少有人知的108個地點,展現出一個被新宿、澀谷光環掩蓋的不一樣的東京,這片地租低廉的「東京右半分」才是作者眼中真正迷人、生機勃勃的東京。
二層主要是閱讀休閒區,與一樓用作售賣的書籍不同,二樓的所有書籍都用作借閱服務,顧客可以通過「薈讀傳書」小程序借閱,且如果你想借的書如果小程序裡沒有,可以提交心願單,會有專人去幫你尋找這本書,這項服務實在太貼心。
年前的我一直處於輕度興奮和重度焦慮之中,這種緊張感催促我完成了這家有關生活設計的小書店的最後備貨。然而一場未期的災難洶湧而至,讓我們年後開業的打算一拖再拖。雖開得遲了一些,不過從樂觀主義出發,我們又獲得了一個重新審視開店意義以及更好籌備的時間。
在我們的店裡堆放著各種各樣的書,社會觀察、生活技能、文學電影、藝術設計,但有一個基本邏輯,即是對生活的記錄與思考。對一個80後來說,我們從小到大的物質生活經歷過太大的變化,30年前北京菜館兒的炸醬麵還不放不起油星兒。這種快速的發展當然帶來很多令人絢目的東西,但同時,我們不斷地被周圍的物所裹挾,缺少思考帶來的是逐漸趨同的價值觀,以及更多求而不得的痛苦。
因此,我們想創造一個可以讓時間駐留的空間,一個多元價值觀碰撞的場域,收集各種不同的生活風景,各種有趣的、獨特的生命體驗,希望可以提供豐富的生活靈感,鼓勵個人清醒而獨立的選擇。
地址:廣渠路3號競園藝術中心-12C
電話:18611320817
營業時間:10:00-22:00
RDV目前在北京有兩家店,一家在SKP,另一家就在SKP-S,今天的主角當然去年年末開業的SKP-S這家了,佔據了二層的一大片面積。與SKP店中以功能性和商業性的選書風格有所不同,這家RDV選書偏重藝術人文和生活方式,整體風格與SKP-S給人的感覺一致,潮流且舒適。
與其說是書店,其實更像是一個集合了文創品、美食與美酒、文化沙龍與藝術展演的複合式空間。半環形的吧檯面向書店的各個角度,進門處以咖啡和軟飲為主,吧檯往裡呈弧狀延伸則是酒精愛好者的地盤了。
TO君經常點上一杯手衝,找個靠裡的位置,一坐(工作)就是一下午,不得不誇的是書店的音樂清單,有點爵士酒吧的味道,引起音樂愛好者的極度舒適。
工作累了,隨便抽本日雜來看就很放鬆了,勸你不要隨便觀察書店裡的文創產品,多看幾眼錢包不保,TO君每次來都得帶點兒東西回去。
當然對書店來說,重點還是在書上,與以往不同,位於SKP-S中的RDV大膽擁抱青年文化與潮流志趣、街頭與亞文化、科技與宇宙學。從店內的書籍和文創品,到極具個性的空間柱體和牆體都在講述著年輕一代的生活方式與文化理念。
由國內新銳藝術家馬晟哲設計、由機械臂噴繪而成的塗鴉畫作和模仿計算機亂碼的字符串,仔細琢磨一下,無不展現著當代設計與藝術的潮流和創意。
地址:朝陽區skp-s商場二層
電話:8751 6088
營業時間:10:00-22:00
這家隱藏在三裡屯北區巷子裡的書店自開店一來就受到廣大雜誌愛好者的「寵愛」,大概由於主理人烏雲裝扮者(微博ID)一直是雜誌行業的從業者,TO君去之前就經常在社交平臺上看到大家的打卡po圖,於是一有時間就迫不及待去探店了。
書店面積不打,但設計簡約明亮,似乎眼神一轉就能掃完整個空間,仔細看看卻藏著不少值得探究的細節。一進門左手邊的一面牆上展示著主理人親自挑選的來自世界各地的優秀雜誌,《Casa》、《Wallpaper》、《i-D》、《BRUTUS》如果你喜歡看雜誌,一定愛死這面牆了。
牆面旁邊有個小小的閱讀區,大概只容得下兩個人,不過比起這裡TO君覺得坐在門口會更舒服。正對門的展示桌和書架上陳列著眾多外文設計和時尚類圖書,《Monocle》則擁有一個單獨的展示窗口,大概是因為主理人對它的偏愛?
看起來這個小書店的每一處擺設都經過精心思考,從一盆綠植的位置到一本書的擺放角度,在許多空間功能趨同的狀態下,這樣的細節才最加分。
收銀處也是咖啡吧檯位置,記得離開時打包一杯咖啡或是帶走一隻杯子,相信我,你會為此而心情愉悅一整天。
地址:三裡屯北區15號樓一層西南側
電話:17190193986
營業時間:
周一至周五 10:30~20:30
周六至周日 10:30~19:30
每天14:30~15:30 可能會午休(siesta)
讀者福利
文末留言交流你對於書店的看法
我們將會抽取3位幸運讀者各贈書一本
文/溫特
編輯/溫特
圖/由書店及作者提供
▶▶《北 京 吸 貓 擼 狗 大 全》(內含福利)▶▶餘靜萍:第一位獲香港金像獎的女攝影師,和那個在片場有隱身術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