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子彈財經
作者 | 石老師
出品 | 子彈財經
這個五一小長假,有兩個網際網路公司「破圈」。一個是B站,一個是閱文。
一支「後浪」的片子,讓「前浪」們激動地分享刷屏,也讓B站被更多人看到。而閱文則因為與網絡作家的合同問題被迫「出圈」,或真或假的消息鋪天蓋地,讓原本不被特別關注的網絡文學站在社會大眾面前。
面對爭議,閱文的做法是一分為二,一方面積極澄清還原事件真相,另一方面針對合同中爭議內容,與網絡文學作家群體展開對話。5月6日,閱文集團新任CEO程武、總裁侯曉楠及總編輯楊晨等新管理團隊就與多位作家,舉辦了一場懇談會,讓這場風波有了階段性進展。
1、直面作家訴求
根據懇談結果,閱文新管理層與作家們達成了多項約定,尤其針對作家們關心的合同問題做了比較全面的回應和釐清。
比如,「著作權」條款。閱文再次明確了,著作人身權,是作者不可轉讓、不可剝奪的權利,屬於作家獨有。閱文絕不會通過任何方式分享或獲取這種權利。對於包括改編版權等各種衍生權利在內的著作財產權,將會在雙方自願的前提下,為作者授權匹配對應的權益。
關於付費和免費模式,侯曉楠表示:「目前關於免費閱讀的機制還在討論中。付費閱讀肯定要繼續鞏固並且做大,而未來在考慮免費模式時,也會有明確的作家收益。當然,無論哪種模式,都由作家自主選擇。」
關於作家福利,楊晨表示:「包括全勤獎、半年獎等由閱文首創並已經運行多年的作家福利,不會取消。」
關於合同修訂,程武承諾,對於現有合同中在著作權授權、免費模式下的分成權益、作家福利和打盜版等方面,已經明確了修改方向,更具體的修改將在系列懇談會和作家調研後確認,並在1個月內推出新版合同。
從閱文高管表態看得出來,引發風波的焦點問題都對作家做了解釋或者改進。閱文也承諾收費或免費,著作財產權等,選擇權都在作家手上,算是有力回應了之前人們的疑問。
2、風波的三點啟示
從五一期間爆發,到節後第一天懇談會,閱文風波來得急、去得快。復盤這次風波,有幾點值得注意和思考。
1、老問題與新團隊
回顧整場風波,我們要從源頭說起。4月27日,有閱文作者開始在「龍的天空」論壇討論閱文五位前高管集體「榮退」,後來討論聚焦在閱文去年9月份推出的「新合同」,涉及收益分成、免費模式影響收入等問題。可以說,五位前高管「榮退」是引子,真正的火藥桶是2019年9月閱文推出的合同。
可以說這場風波在去年9月就紮下了根兒,而風波的種子則是很早以前,甚至網絡文學行業剛起步就埋下了。為何這麼說?
稍加研究,就不難發現,閱文去年9月的合同問題是歷史遺留的「老問題」。縱向看,這些條款與此前的閱文條款幾乎都是一樣的。縱橫中文網總編輯邪月就在微博表示:「閱文的新合同所謂的苛刻,只是老合同的延伸,只是把本來模糊的條款清晰化。」橫向看,對比掌閱、頭條等平臺與作者的合同來看,也差不多的。因此,作家們關注的問題是行業普遍存在的沉痾。
程武等閱文「新團隊」碰上這場風波,有偶然也有必然,必然是作家們反映的問題確實存在,在管理團隊新舊交替之際,給了作家們發表訴求的一個窗口。偶然是,作家的情緒被人利用,「新團隊新政」「強推免費模式」「騰訊資本入侵」等多種不實言論鋪天蓋地,以至於掀起軒然大波。
可以肯定的是,這場風波是閱文新團隊背了老問題的鍋。
2、水面之下暗流湧動
網絡文學行業經過二十幾年培育,尤其是2003年盛大入局開啟付費模式,迎來快速發展。最新數據顯示,目前國內網絡文學用戶數量已達4.55億,網民使用率達到53.2%,網絡文學創作者已達1755萬。不僅如此,中國網絡文學還出海40多個「一帶一路」沿線國家,上線英法日韓、俄、印尼及阿拉伯等十幾種語種版本。
這是行業欣欣向榮的一面。如果不是此次閱文風波出圈,大多數人還看不到原來行業發展的水面之下,竟然暗流湧動,背負著沉痛的歷史包袱。這個包袱由來已久,面對快速發展變化的市場環境,網文產業舊的運營模式因調整不足,而導致問題不斷積累,包袱越來越重。
某種程度上,這些歷史包袱、行業沉痾暴露在陽光下,是一件好事。越早擠掉膿包、剔除腐爛的肌肉組織,傷口越能儘快修復。
看到閱文新管理團隊沒有迴避問題,直接溝通的做法,我們甚至可以樂觀期待,網絡文學行業發展的拐點即將到來。掃除歷史包袱,讓作者和平臺基於未來,找到一個最適合這個時代和商業趨勢的模式,將帶來支撐網絡文學更長久健康發展的生態。
3、魚和水更親密
魚和水,是形容平臺與作家們關係的,誰也離不開誰。一個作家要靠平臺傳播作品,收穫粉絲,獲得收益,並基於平臺的發展創造更多商業模式的可能。一個平臺要靠作家們供給好作品、留住用戶,做大規模。可以說,過去二十多年的網文產業發展,就是作家和平臺相互依存、相互成就的過程。
回到這場風波本身,有些人煽動作家「斷更」,暴力對抗,甚至喊出「這是你死我活的鬥爭」……稍有理智的作家都不會參與這種行動,換個維度思考下,如果真的打倒閱文,閱文不在了,這不是砸閱文幾百萬作者的飯碗嗎?
實際上,參與「斷更」的作家也很少,絕多數作家理性,並對釋出善意、願意溝通的閱文新管理層抱有期待,期待解決行業沉痾。參與懇談會的作家表示,真正的作家要的是理性協商與積極改變,不是網絡暴力,「對於砸鍋掀桌子這種做法,我們是堅決抵制的。」
對於閱文提出的合同修改等方向,參會的作家們樂見其成,也表態:「討論版權,討論商業模式和權益是一個商業規則的問題,我們都認同,但用惡意舉報、辱罵和扣帽子的方式去威脅作家斷更,是對作家的綁架,更是直接破壞和傷害我們這個生態。」
不過,一些理性作家正在遭遇「網絡暴力」,唐家三少、風月、老鷹吃小雞、愛潛水的烏賊、國王陛下和憤怒的香蕉等在內的多位作家的理性發聲遭到顛倒黑白的人身攻擊,這表明理性的聲音被少數人的情緒淹沒,值得警惕。
3、結束語
可以肯定的是,經歷此次風波,不會損壞網文作者與平臺的關係,反而會讓雙方關係更緊密,因為雙方攜手解決行業沉痾帶來的改革紅利將建立一個更健康的未來,讓行業各方受益。
*文中題圖:攝圖網,基於VRF協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