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論語述而》中有言,「志於道,據於德,依於仁,遊於藝。」這或許是對浙江新湖集團股份有限公司(簡稱「新湖集團」)26年持續履行社會責任的最好寫照。
在新湖集團董事長林俊波看來,過去200年的人類經濟發展史是企業家創業和創新的歷史。企業家存在的使命是為社會創造物質形態的新產品、新技術,為社會帶來經濟增長和財富創造。而創造財富的過程也是人類物質文明和精神文明發展的過程。
新湖集團成立於1994年,是一家綜合性大型民營企業集團。業務涵蓋科技、地產、金融服務等領域,。在經濟效益不斷提升的同時,新湖積極履行社會責任,致力於踐行「財富共享才最有價值」理念。26年來,持續投入公益資金,開展卓有實效的公益項目。
12月30日,由全國工商聯主辦的「2020中國民營企業社會責任報告發布會」在北京舉行,全國工商聯公開發布《中國民營企業社會責任報告(2020)》、《中國民營企業社會責任優秀案例(2020)》。新湖集團憑藉其在企業社會責任方面的出色表現,從全國數百個企業社會責任典型案例候選名單中脫穎而出,入選2020年中國民營企業社會責任優秀案例。此前,公司還先後獲得2018中國公益盛典「十大公益企業」、2019「浙江慈善獎(慈善楷模獎)」、2019年全國「『萬企幫萬村』先進民營企業」、2020年中華慈善總會「愛心企業」等榮譽。
賑災濟困的「新湖速度」
——立體化推進深度貧困村脫貧
美國布裡奇斯班慈善諮詢公司的創立者託馬斯蒂爾尼在《從夢想到影響:一流慈善的藝術》一書中說:你的資源分配越是有效,你就越是有可能實現你真正想要的結果。
新湖集團公益慈善事業的主張是,把優勢資源集中到與企業的價值觀相一致、最能充滿激情的慈善公益項目上,集中優勢兵力打殲滅戰。這些項目方向,都是國家的重大戰略、重大民生問題,讓有限慈善資源投入到這裡、發揮更大效用。
新湖堅持公益同生意區隔,企業是企業,公益是公益。做公益不與企業自身生意掛鈎,公益風帆下不搭載任何買賣,不藉助慈善來做產品行銷。新湖從公司成立之日起就開始進行慈善公益,2018年正式成立新湖慈善基金會。
2017年底,新湖集團在湖北恩施州盛家壩鄉楓香河村開始實施「新湖楓香河益貧鄉村計劃」,按照「修繕民居,提升環境,完善設施,發展實業」的思路,實施「立體布局、綜合幫扶」方案進行整村改造。
經過兩年多的努力,一個集生態旅遊、科普旅遊、親子旅遊、農業觀光、養生養老、康體運動於一體的美麗楓香河村已初具雛形。這個深度貧困的古老村莊成為持續益貧示範鄉村,是恩施旅遊的「打卡聖地」,被稱「可複製可推廣深度貧困村脫貧樣本」。
公益扶貧要從授人以魚,轉到授人以漁,變輸血為造血,把扶貧對象轉變為脫貧主體,讓他們成為主動參與者貢獻者。為了鞏固脫貧攻堅成果,新湖公益近期策劃了「脫貧摘帽地區鄉村經營管理人才培育計劃」,即鄉村CEO計劃。新湖集團擬出資7000萬元,在五年內培養約500名鄉村經營管理人才。該計劃旨在選拔培養服務於脫貧摘帽地區鄉村的高級經營管理人才,實現脫貧攻堅與鄉村振興有效銜接,並形成源源不斷輸送鄉村管理人才的示範模板與生態循環,為鄉村振興提供人才支撐。
扶智助學的「新湖計劃」
——阻斷貧困代際傳遞從學前教育開始
「人之百年,立於幼學」。把貧困地區孩子培養出來,是根本的扶貧之策。幼兒階段是人生智力發展的黃金期,學前教育的普及是阻斷貧困代際傳遞的重要手段。
2018年,新湖集團把參與國家脫貧攻堅戰的發力點放在貧困地區的學前教育上,出資8000萬元在「三區三州」之一的雲南怒江傈僳族自治州以及其他深度性貧困地區發起「新湖鄉村幼兒園建設暨怒江州幼兒園全覆蓋計劃」。
怒江州是脫貧攻堅決戰決勝的主戰場「三區三州」之一,是一個集「邊疆、民族、宗教、直過、貧困」為一體的民族自治州。怒江州學前教育又是「三州」中最滯後的。把它作為慈善資源投放地區,並設定學前教育「全覆蓋」目標,是貫徹落實中央戰略決策、體現民營企業責任擔當的重要選擇。
新湖集團於2018年6月正式啟動實施「新湖鄉村幼兒園計劃」。從2018年起到2020年,在雲南、西藏、四川、湖北等浙江對口幫扶的國家深度貧困地區,發展學前教育。截止2020年底,實現了「怒江幼兒園全覆蓋」,基本形成廣覆蓋、保基本、有質量的學前教育公共服務體系;全州幼兒教師數量基本滿足學前教育發展需求、專業化水平大幅提升;保教條件明顯改善,管理水平和保教質量顯著提高。項目惠及近萬名學前兒童,顯著提升被幫扶的貧困地區幼教質量。
隨著項目在怒江州的推進,新湖基金會將新湖鄉村幼兒園計劃推行到了西部更多貧困鄉村。除雲南怒江州外,還在雲南昆明、文山 8 縣(區)及西藏、四川、湖北、青海、貴州等 6 個省(自治區)的多個深度貧困鄉村新建、改(擴)建新湖鄉村幼兒園,合計 250 所。
此外,2010年,新湖集團向玉樹地震災區第一時間捐資5000萬元人民幣,在中華兒慈會設立「新湖·玉樹孤兒專項基金」。其中3000萬元用於建造了「玉樹·新湖兒童村」,主要收養孤兒和棄嬰。同時,將百餘名玉樹地震孤兒安置到北京,撫養、培育他們長大成人,為他們提供優質的教育資源。2014年,新湖集團在員工中又發起「愛心接力」行動,為考上大學後仍面臨經費困難的孤兒提供資金支持,直到2026年幫助全部玉樹孤兒完成大學學業,培養成能自食其力的社會有用之才。
公益創新的「新湖樣本」
——推進「期貨+保險」行業扶貧模式
新一代的慈善家經常尋求各種方式將其專業經驗和商業智慧,用於社會公益事業。新湖集團就是這樣一個在履行社會責任、推進公益事業中最具創新精神的一家企業。他們把自身看家本領用到扶貧攻堅上,以自身專業的眼光、技術、工具,用擅長的方式去成就高效的扶貧公益。
近幾年,新湖集團下屬企業新湖期貨積極發揮專業優勢,運用創新工具,幫助貧困農戶有效控制市場風險,破解農民「增產不增收」的困境,確保農民收入持續穩定增長。
2014年起,新湖期貨在遼寧省級貧困縣義縣開始探索運用期貨對衝功能平抑農產品價格波動風險,助力當地玉米種植戶增收脫貧;2015年,在前期試點基礎上,適時引入了保險公司,打造「農民買價格保險保收益、保險公司購買場外期權對衝風險、期貨公司風險管理子公司場內複製期權覆蓋風險」的閉環,開創「期貨+保險」模式,打開了扶持農業的新思路,構建了金融行業服務「三農」、精準扶貧的新格局。
新湖期貨先後在廣西、陝西、黑龍江、安徽、山西、海南等省近20個困縣實施「保險+期貨」項目,探索出具有可持續性、更具普惠性、更專業精準的行業扶貧新模式,使得十幾萬農戶直接受益。
比如,廣西是我國重要的產糖及製糖業地區,全自治區有2000多萬蔗農,49個貧困縣中有36個縣的貧困戶以種植甘蔗作為主要收入來源。新湖期貨以國家級貧困縣全國唯一羅城仫佬族自治縣為試點縣,組織「保險+期貨」縣域全覆蓋項目,與231戶建檔立卡貧困戶分享「保險+期貨」項目成果。
在山西省國家扶貧開發工作重點縣大寧縣,新湖期貨開展山西首單蘋果「保險+期貨」試點,惠及建檔立卡貧困戶350戶,覆蓋了蘋果種植面積3000畝,數量3000噸,總保費為191萬元,最終實現賠付100萬元。
新湖集團開創的「保險+期貨」扶貧模式,以定點靶向投放、受益群體普惠共享為特徵,取得了顯著的扶貧成果,榮獲「2018中國證券期貨公司最佳產業扶貧項目獎」等多個獎項。此外,新湖集團旗下湘財股份則推進實施「產業+健康」的公益扶貧舉措,參與助力河南省盧氏縣等8個國家級貧困縣的脫貧攻堅。先後啟動了碳匯造林、歐李種植、富硒有機大米、肉牛養殖等項目,產生良好的產業扶貧的成效。
平生家國縈懷抱,四海清輝照古今。新湖集團董事長林俊波表示:「我們這一代企業家肩負的社會責任是『共同致富』。」她表示,社會是企業家施展才華的舞臺。在社會這個大舞臺上,民營企業要把企業夢融入中國夢,把理想信念體現到先富帶動後富、促進共同富裕的實踐中。
泰戈爾在他的哲理詩《崇高的事業》中寫道,「崇高的事業/挑起自己的擔子/在高尚的思索中/跳蕩著欣慰……」。這首詩,能表達出公益責任的境界,這也正是新湖公益所追求的境界。
北方/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