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希丨文
「玩糖豆人這種遊戲還開掛啊?」過去幾天,這幾乎是各路主播在《糖豆人:終極淘汰賽》中遇見外掛時的一致反應:
先抬高聲調對飛天遁地的「神仙」示以凡人玩家應有的respect,繼而迷惑的情緒蓋過了憤怒——因為他們都想不明白,為什麼玩一款詼諧歡樂、沒有太強競技性的聚會遊戲也要開掛?
在對開掛心態的探討中,我們通常認為,開掛者要的是pay to win,追求用經濟實力壓倒一切的優越感。
但這「pay to win」似乎又與《糖豆人》的調性格格不入。後者玩法類似《城市之間》、《男生女生向前衝》等綜藝闖關類節目。闖關時層出不窮的隨機趣味,貢獻了遊戲外最多的歡聲笑語。
因此在沒有天梯、不設排行榜的《糖豆人》裡開掛,實際上等於錯過了遊戲最有魅力的部分。
當然「神仙」的想法是凡人無法揣摩的。不過「神仙」的手法倒是肉眼可見地增長,他們有的一躍而起,天降正義。
雖然看起來離譜,但其實配上《糖豆人》卡通又沙雕的畫風,貌似還真沒什麼違和感
某魚、某寶上的外掛商家,也為神仙們提供了包含售後教程的優質消費體驗。
不過目前來看,這些混亂的鬧劇可能要暫時收尾了。
今天中午,《糖豆人》官博發布了一則聲明,稱開發商Mediatonic已經在遊戲中加入了外掛監測系統,遊戲的作弊情況已逐步得到控制。
至於後續是外掛在官方的制裁下銷聲匿跡,還是雙方在你來我往中陷入曠日持久的拉鋸戰…希望是前者吧。但總之顯而易見的是,一些運營上的瑕疵,已經說明《糖豆人》的火熱程度遠遠超出了Mediatonic的預期。
甚至說,它可能是今年最成功的獨立遊戲。官方稱,遊戲在Steam上架一周已售出超過200萬份。截稿時Steam在線人數峰值超過13萬。
而在Twitch上,《糖豆人》的人氣也一度超越拳頭的《VALORANT》和《英雄聯盟》,躋身最熱門遊戲分類。對於一款發售前沒有多少話題度的遊戲,這樣的表現已經足夠亮眼。
當然,這樣的火爆不是沒有理由的。
「玩法介於『馬裡奧派對』和『大逃殺』之間」,這是製作方對《糖豆人》的定位。
在一場遊戲中,60名軟萌可愛的糖豆人甩著笨拙的身子,要經過4、5輪類似綜藝闖關的挑戰,決出唯一的勝者。
這些挑戰妙趣橫生,有闖關綜藝常見的轉盤、擺錘、橫杆等障礙元素。在卡通風格的渲染下,這些設施的觀感仿佛一個充滿童真的巨型遊樂場,格外的生動,也格外的胡來。
從體驗上來說,這些玩法差異顯著,不同關卡涵蓋了競速、益智、搶奪收集等多種類型。
比如「完美配對」這一關,糖豆們集中在一塊4x4的方格場地,地板會短暫閃過自身代表的圖案,踩中對應圖案的糖豆才能防止跌落。顯然,操作在這兒無關緊要,或許像下圖耍點小心機才能效果拔群。
除了各自為戰之外,一些玩法還劃分了陣營,比如推球、搶蛋、搶尾巴(撕名牌)。這些模式下,團隊成員之間的默契總是微妙又若即若離,弄巧成拙搞出滑稽一幕是常有的事。
但艱難取勝後,集體榮譽感附加的爽感,又總是特別的強烈。
不過,比起心機啦、操作啦,在《糖豆人》中,沒有什麼比適當來點好運更有效了。比如像下圖被神秘力量保送第一,戲劇效果就直接拉滿。
於是你能看到,《糖豆人》雖然是一款吃雞,但它卡通的畫風和雜耍式的幽默,徹底消解了吃雞的對抗感。
事實上,在《糖豆人》取得優異的成績後,遊戲製作方曾在採訪中被問及是否考慮涉足電子競技,因為網上已經有了組建《糖豆人》戰隊的聲音。
但該作設計師Megan Ralph表示:最初設計關卡時並沒有專門考慮加入電子競技成分,而現在事實也證明,如果當初自己刻意去貼合電子競技,關卡設計很可能達不到現在的水準。
換句話說,這也正像我在遊戲中體驗到的,遊玩《糖豆人》的目的並不是一味地「上分」,而是真正享受遊玩的「過程」。正如它能席捲直播平臺的原因:看著主播在蹩腳的操作中,瘋狂下飯。
《糖豆人》玩法輕度,創意新穎,不少玩家都將它劃歸到「休閒遊戲」的行列。
而通常來說,這類玩法copy成本低的休閒遊戲,在市場上嶄露頭角後難免經歷一番被抄襲的過程。如今在《糖豆人》的相關新聞下,就經常能看到玩家調侃:「這回哪家大廠先抄一款手遊出來?」
事實上,翻看App Store,已經能發現不少頂著「糖豆人」之名的手遊,圖標也借用了《糖豆人》明快的色調和卡通風。
出於好奇,我也下載了幾款試試水,看看得是怎樣令人生畏的福報精神,才能趕在兩周內蹭上這波熱潮。
人氣最高的一款叫《糖豆人終極淘汰賽》,9+的年齡限制讓我有點慌,趕緊調低了屏幕亮度,生怕跳出什麼好康的。
進入遊戲,6名「糖豆人玩家xxx」迎著山上拋射而來的彩球向山頂衝鋒,有點綜藝闖關的味道了。但根據我的觀察,其餘5位憨憨玩家大概率是低智AI。
衝到山頂,玩家就能操控機器向山下發射炮彈,砸中其他玩家就能加分。不過你應該猜到了,與AI勾心鬥角實在沒什麼樂趣,而且這就是遊戲的全部內容了。圖標裡的「糖豆人」我是沒看到,只看到不斷有按鈕誘導我點擊廣告。
下一款,《糖豆人:終極競技場》,看到「競速」標籤我已經覺得不對勁了。
它讓我控制「艾莉」…看來作者還是位《最後生還者2》的粉絲(《最後生還者2》女主就叫「艾莉」)。聯想到《最後生還者2》的差評風波,我對作者的遭遇深表遺憾。
但我決定收回我的遺憾,因為我發現選擇「艾莉」還得花錢…進入遊戲後,這是一款「碰碰車」遊戲,10名玩家同場競技,把對手擠下懸崖就算得分。
很明顯,這遊戲除了名稱以外,其餘內容連改都懶得改了。卸載以後我順手給了一個差評。
第三款,《糖豆人大闖關》,看封面我已經嗅到了不安,我第一次對「嘟嘴」的二次元角色感到如此的恐懼,是的,看了這圖我願脫宅。
遺憾的是,和之前兩款相比,這遊戲可玩性完全為0。任憑我滑動、點觸,這圓錐狀的小可愛愣是杵在原地一動不動。對應的App Store頁面還寫著1天前的版本更新記錄:「修改已知問題」,感情BUG是越修越多。
最後一款,《糖豆人:終極淘汰賽!》,完全不加掩飾的掛羊頭賣狗肉之作,用了常見的靠廣告點擊維生的超休閒小遊戲的玩法。可以說是最沒誠意的一款,沒什麼好解釋的,卸載。
看來,過去兩周,《糖豆人》取得的成就不僅令它的開發商應接不暇——伺服器不穩定、外掛治理,遊戲外各種打歪主意的人也陷入了慌亂。
只是,對於一款博得無數玩家熱愛的遊戲來說,希望這些遊戲外的紛擾,能最少程度地影響到開發商和它的玩家吧。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