詩經桃花,桃之夭夭,灼灼其華,夭夭是什麼意思?

2021-03-01 全民爆笑料

詩經裡的桃花,是野生的,還是家園的?

又到了桃花盛開的春天。

桃花分兩種,一種是單瓣紅色的桃花,花朵秀美明淨,剛剛長葉子時,桃花就開放了,此時紅肥綠瘦,花朵豐腴,盛開時一種明豔清新的粉紅。這種桃花在花落之後,馬上會結果,那果實就是初夏最為甜潤的桃子了。

一種是人工培育的觀賞桃花,幾千年的人工培植,觀賞桃花品種色彩多樣,花瓣繁複,有紅白粉多種,穠麗豐美,是早春重要的觀賞花卉。

桃花肯定起源中國,是中國的特產。

文字滯後於語言,最早關於桃的文字,是先秦時代的詩經。距離今天至少2600到3000年。

「桃之夭夭,灼灼其華,之子于歸,宜室宜家。」

「夭夭」,現在理解為是一種妖豔,甚至是一溜煙那種輕靈。但在當時,夭夭是像形字,是指桃樹舒展,樹枝均衡,大方生長在春天那種向上像四方的蓬勃。是一種篤定的美。

古人最喜歡穩定的能夠帶來吉利的物質。

不管人類起源於何處,就從猴子愛吃桃子,就可以想像更早之前,桃在原始人類中的重要食物地位。可以果腹,且桃子結果時數量繁多,古人的繁殖崇拜也和桃果有關。

桃花開在早春,得天地之陽氣,花多果繁,寓意它自帶旺盛的生命力,生生不息。

那自認為掌握了天地奧秘巫師,就愛用桃木,認為它吸收了天地陽氣,有闢邪驅趕鬼神瘟疫的作用。桃樹枝葉可以煮水治療瘟疫,腹瀉,桃木自然也有奇異的效果,在一年的歲暮開始,用桃木寫上祝福,可以遠離災難。在家園的四角種上桃樹,可以集聚生命的能量,保護家庭的興旺,這是桃符的來歷。

中國古人人工種植桃樹的歷史,比詩經要早,至少可以再往上推兩到四千年。

回到詩經,這裡的桃樹已經是人工廣泛的品種了,而且它就種植在家園的附近,在田園,在迎娶姑娘的路邊。

那桃樹夭夭的樣子是人工疏密種植修枝後的篤定完美。在春天的桃林枝頭,開著無數朵欣欣向榮的花,那燦爛桃花,在太陽裡如同耀眼紅霞,是一種蓬勃生氣。

那姑娘就像桃花樹那麼健康端莊,有著動人的風採,迎接你到來,因為你像桃花一樣能夠守護家的平安繁榮。

「桃之夭夭,有蕡有實。之子于歸,宜其家室。」

桃樹這大方的樣子啊,會結出茂盛的果實。我迎接姑娘你過來,你一定會帶來人丁興旺。

古代醫療技術有限,多半是靠生育能力和孩子們的免疫力。結婚自然是願望添丁進口,娶一個健康的桃花樹一樣的女子,雖然從女性的角度來講,是種生育的磨難,但是那是那個時代普遍的願望。

「桃之夭夭,其葉蓁蓁,之子于歸,宜其家人。」

那桃花樹端莊安靜又大方,那葉子茂密,守護著累累果實,迎娶莊靜的新娘,你一定會讓我們家團結和睦。

桃之夭夭是對新娘的祝福,在這首詩裡,也可以看到先秦女子的辛苦,她要像桃樹一樣,能夠開花結果,還要能夠繁榮穩定家庭。

那麼由桃之夭夭想到的那時候的選擇妻子的審美標準,大約也不是楊柳一樣婀娜,而是要像桃樹一樣健康,大方,有旺盛明亮的健康氣息。能夠承受生命的坎坷風霜。

這哪裡是迎娶一個世上嬌氣的女孩,這簡直是迎娶能文能武的仙女啊。

這個夭夭,可不是後世那種嬌豔,少艾嬌萌。這是種大方篤定舒展的樣子。

當然這種娶媳婦的標準也真的延續了幾千年,端莊,健康,陽光,忍辱負重,多子,付出。只是人生路走下來,最美的一瞬,恐怕就是當新娘的那天,灼灼其華。

那麼印證詩經裡的桃花不是野生的,還有一首詩,

「園有桃,其實之餚。心之憂矣,我歌且謠。

不知我者,謂我士也驕。彼人是哉,子曰何其?」《園有桃》

這已經說明先秦時代,桃樹早已經人工種植在田園裡。這看著桃樹的人明明自己有果實吃,卻成天在憂患。他到底在憂患什麼呢?裡面並沒有說詳細。只是說,有人說我讀書狂妄,卻不知道我在擔心什麼。那麼這個解決了溫飽問題且有自己莊園的讀書人,肯定是有對桃園之外大世界的擔憂。

回到桃樹桃花和桃果,經過幾千年人工種植和改良,桃樹成為遍布中國的果樹,品種達到上千,而和果桃相對應的,就是花桃的培育。在唐朝已經出現了百葉桃千葉桃緋桃這樣的花瓣繁複,顏色豔麗的品種,春天看桃紅柳綠,如果不是在鄉村,你看見的是另一種穠麗的美。

但是桃花仍舊寄託著普通人對田園生活的夢想,對幸福生活的渴望。

娶一個桃花一樣健康的女子,過一種普通蓬勃的田園生活。只是當下的女孩子,會說,如果沒有最深沉的愛,我不做桃花,因為什麼都要我付出,實在太辛苦。

初衣勝雪為你解讀詩詞中的愛和美。圖片來自網絡。

相關焦點

  • 詩經桃花,桃之夭夭,灼灼其華,這個夭夭,可不是說的桃花嬌豔
    「桃之夭夭,灼灼其華,之子于歸,宜室宜家。」那桃樹夭夭的樣子是人工疏密種植修枝後的篤定完美。在春天的桃林枝頭,開著無數朵欣欣向榮的花,那燦爛桃花,在太陽裡如同耀眼紅霞,是一種蓬勃生氣。那姑娘就像桃花樹那麼健康端莊,有著動人的風採,迎接你到來,因為你像桃花一樣能夠守護家的平安繁榮。
  • 《詩經·桃夭》:桃之夭夭,灼灼其華,遠古的婚禮進行曲
    桃之夭夭,灼灼[zhuó]其華[huā];之子于歸,宜其室家。桃之夭夭,有蕡[fén]其實;之子于歸,宜其家室。桃之夭夭,其葉蓁蓁[zhēn];之子于歸,宜其家人。桃,落葉灌木或小喬木。夭夭,形容桃樹柔嫩茂盛,有生氣的樣子。灼灼,形容桃花綻放鮮明的樣子。華,通「花」,指豔麗的桃花。
  • 《桃夭》--桃之夭夭,灼灼其華.之子于歸,宜其室家.
    ,灼灼其華。賞析:  這首詩非常有名,即便只讀過很少幾篇《詩經》的人,一般也都知道「桃之夭夭,灼灼其華」。這是為什麼呢?我想,無非有這樣幾個原因:第一,詩中塑造的形象十分生動。拿鮮豔的桃花,比喻少女的美麗,實在是寫得好。誰讀過這樣的名句之後,眼前會不浮現出一個象桃花一樣鮮豔,象小桃樹一樣充滿青春氣息的少女形象呢?
  • 「桃之夭夭,灼灼其華」本是洞房詩,為何會誕生成語「逃之夭夭」
    這個成語的意思大家都明白,筆者目前發現這個詞最早出現在明末馮夢龍的《醒世恆言》中,是否是馮夢龍發明不得而知,但它的出處卻很明顯,它來自一首2000多年前的洞房詩。讓我們一起來看一看這首詩:《國風·周南·桃夭》桃之夭夭,灼灼其華。之子于歸,宜其室家。桃之夭夭,有蕡其實。之子于歸,宜其家室。桃之夭夭,其葉蓁蓁。之子于歸,宜其家人。
  • 有心同讀丨桃之夭夭,灼灼其華原來是這樣的意思
    點上方綠標即可收聽主播曉蕾朗讀音頻◆ ◆ ◆桃之夭夭,灼灼其華。之子于歸,宜其室家。桃之夭夭,有蕡其實。桃樹年輕枝正好,花開紅紅開得妙。這個姑娘出來嫁,適宜恰好成了家。賞析  《國風·周南·桃夭》是中國古代第一部詩歌總集《詩經》中的一首詩。現代學者一般認為這是一首祝賀年輕姑娘出嫁的詩。全詩三章,每章四句,以桃花起興,為新娘唱了一首讚歌。全詩語言精練優美,不僅巧妙地將「室家」變化為各種倒文和同義詞,而且反覆用一「宜」字,揭示了新嫁娘與家人和睦相處的美好品德,也寫出了她的美好品德給新建的家庭注入新鮮的血液,帶來和諧歡樂的氣氛。
  • 花時間 | 桃之夭夭,灼灼其華
    午休過後,沈筠辰不知從哪弄來了兩枝桃花,深粉色的花一團一團的結在枝丫上。我告訴他很少有人會來鮮花店買這種長在樹枝上的花的,沈筠辰用桃花輕敲我的腦門兒,說這花不賣,擺在店裡,過年可以討個好彩頭。正說著,風鈴聲急促地響起,一個女孩推開了店門,腳還沒完全踏進屋裡,清澈舒服的聲音倒是先鑽進了我的耳朵。「請問,這裡有沒有桃花?」
  • 9首桃花詩詞,灼灼其華,宜其室家
    古往今來,不知多少詩人爭相描寫桃花。總之千古佳句數不勝數,最早的應該就是《詩經·桃夭》了。今天分享20首桃花詩詞,給你最美的十裡桃花。《詩經·桃夭》桃之夭夭,灼灼其華。之子于歸,宜其室家。桃之夭夭,有蕡其實。之子于歸,宜其家室。桃之夭夭,其葉蓁蓁。之子于歸,宜其家人。這是讚美年輕姑娘出嫁的詩,表現了姑娘與家人和睦相處的樣子。
  • 人物傳丨桃之夭夭,灼灼其華,桃夭夭身世之謎
    第二章:桃之夭夭,灼灼其華「桃呀。你說,俺這弼馬溫當的有啥意思。成天連架都沒得打,還沒有回花果山做俺的美猴王來的有趣哩。」花蕊心中一驚,難道這猴頭真有這本事,連我有神識都發現了?可是,可是我還不會說話怎麼辦。他不會生氣把我砍了吧。只見猴子開始松衣解帶。花蕊又是一驚,糟了,他不會是連我是女孩子都知道吧。
  • 桃之夭夭,灼灼其華
    1「桃之夭夭,灼灼其華。」桃花的美,自古以來都不缺讚譽。美得燦爛,美得自信,置身萬花叢中,它絢麗的身姿仍然吸引目光。
  • 桃之夭夭,灼灼其華,今天的你賞桃花,喝桃花酒了嗎
    江畔盛開的那一處無主的桃花映入眼帘,究竟是愛深紅色的還是更愛淺紅色的呢?就像現在,即將步入四月,可桃花早已盛開枝頭。又像是桃花春色暖先開,明媚誰人不看來。在這美麗的時節,大概最幸福的事情就是眼觀桃花,手拿餅,嘴裡喝著小酒,樂悠悠。要說桃花呀,當屬林芝的桃花是西藏春天最有名的風景。
  • 明制婚禮新娘造型 · 桃之夭夭,灼灼其華
    灼灼其華,明豔動人,華美又不失莊重。妝造:卿綰 桃之夭夭,灼灼其華。之子于歸,宜其室家。桃之夭夭,有蕡其實。之子于歸,宜其家室。桃之夭夭,其葉蓁蓁。之子于歸,宜其家人。
  • 《詩經》裡的成語:桃之夭夭宜室宜家
    詩經·周南·桃夭桃之夭夭,灼灼其華。之子于歸,宜其室家。桃之夭夭,有蕡其實。之子于歸,宜其家室。桃之夭夭,其葉蓁蓁。之子于歸,宜其家人。現在回到原本的意思上來:在桃花盛開的燦爛時刻,有一位像桃花一樣美麗的姑娘出嫁了。對,「於歸」就是出嫁的意思。而「之子于歸」四字,雖然未必是標準的成語,但至少也是個常用的組合。古人非常重視婚姻,這一點也直接體現在了《詩經》上,開頭的幾首詩都是這個題材。如果說之前的那首《關雎》主要講了前期的戀愛經歷,那麼現在這首《桃夭》則是「直奔主題」了嗯。
  • 桃之夭夭,灼灼其華 「為你讀詩」春季閱讀計劃
    這個春季,讓我們踏上閱讀之旅,以花為引,以詩做馬,穿行於無數個春天,去聆聽逝去的往事,揀起一段昔日的風流。「為你讀詩」特別推出春季閱讀計劃,讀書品春天。 然後忘記然後在下一年接著問人接著忘記以至於很多年 我覺得我比那些知曉所有花兒名字的植物學家們更是春天的親人 (出自 《滴水成冰》,重慶大學出版社)有一句溫柔而詩意的話,「春天的花開得那麼美
  • 桃之夭夭,灼灼其華——帶你認識不一樣的桃花
    「桃花春色暖先開,明媚誰人不看來」 「桃之夭夭,灼灼其華」,古人不吝於任何的美麗或嬌羞的詞句讚美桃花。此花先於百花,在愈來愈暖的春天裡綻放,三分春色,桃色便佔了一分,誰能忍住不去看那春日裡惹人愛的顏色呢?忙著忙著,有些地方的桃花已經謝了。但是,「人間四月芳菲盡,山寺桃花始盛開」,因為地理、品種等因素,不同地方的桃花開得時間不同。
  • 灼灼桃花,每一次盛開都帶著誓言而來
    桃花來得急去得也急,人們愛它卻不能留它太久,自古以來惜花愛花之人就已然懂了這個道理,於是便將這灼灼桃花留在了美好的祝福中,留在了最美的愛情誓言中,如此,倒讓它在人們心裡留存了千年萬年。灼灼桃花給予的祝福,許下的誓言《桃夭》先秦桃之夭夭,灼灼其華。之子于歸,宜其室家。
  • 《誅心劫之千年狐妖》,桃之夭夭,灼灼其華.
    我是一隻千年白狐,只因十三年前貪玩跑到村莊,被捕獸夾夾住,幸虧主人路過此地,將我救下,取名夭夭,桃之夭夭,灼灼其華。我從未見過如此美麗的女子,舉手投足之間風華絕代,一顰一笑傾城傾國。雖然我活了千年,一共也沒見過幾個人,可她比話本子裡那些人美的多。最近,主人有些不開心,總是眉頭緊皺,連連嘆氣。「夭夭,你可知喜歡一個人的感覺?」
  • 元尊:土豆取名套路,生僻字不算啥,夭夭二字揭示大結局
    首先說女主角夭夭,名字來源於《詩經》中的《桃夭》篇,原句「桃之夭夭,灼灼其華」的意思不做深究,它體現的是先秦的審美觀,先秦美女都是面若桃花,夭夭得此名,側面體現了夭夭的美貌。
  • 詩經▏國風:周南━桃夭 全文譯註
    桃夭先秦:佚名桃之夭夭,灼灼其華。之子于歸,宜其室家。桃之夭夭,有蕡其實。
  • 《詩經》寶寶起名第二篇:之子于歸,宜其室家
    這是后妃的歌詩,現代詩經學者如聞一多等多以為這是一首祝賀新郎新婚的詩。詩以樛木比喻夫家,葛藟比喻出嫁女子,具有民歌性質。取名:福履出自:"樂只君子,福履綏之。" 《詩經 樛木》,此詩句的意思是:「快樂的君子,福祿康寧。」
  • 《詩經》中最優美的兩首詩歌,開頭都是千古名句
    《詩經·國風·周南·桃夭》:桃之夭夭,灼灼其華。之子于歸,宜其室家。桃之夭夭,有蕡其實。之子于歸,宜其家室。桃之夭夭,其葉蓁蓁。之子于歸,宜其家人。意思是說,桃花怒放千萬朵,色彩鮮豔紅似火。這位姑娘要出嫁,喜氣洋洋歸夫家。桃花怒放千萬朵,果實纍纍大又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