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分享的是一個水草泥很厚很厚很厚的一個青龍石景,和你的比起來怎麼樣,你的有多厚呢?
作者:Viktorlantos
造景尺寸:120*45*45cm
過濾:2套*1200L/h
光照:T5ho-54w*4-8h/天
造景素材:青龍石、天然化妝砂
底床:水草泥、能源砂
水草:主要是牛毛
生物:櫻花蝦、小精靈、黑線飛狐、藍眼鱂等…
【造景過程】
1、硬景觀
正面的效果,底床的厚度驚人…這和水草種類的選擇有關,主要就是低矮的牛毛,所以底床的起伏一定要大,景觀才有立體感;
在沒有種植水草之前,魚類已經投放了,就這樣養了很長一段時間,消化系統都穩定了,victor的這種做法對水草的生長很有利,減少了前期褐藻的可能,更加平穩的成景
側面的角度,直觀的感受一下水草泥的厚度
2、水草種植
在遠景,增加了幾個「山峰"
3、成長階段
2周之後
4周之後
8周之後
10周之後,進行了整體的修剪
11周的成景照
中前景有少量的鹿角苔和天胡荽,整體上牛毛的感覺非常棒;打理時記得常修剪,別讓牛毛淹沒了青龍石
底床(水草泥)到底需要多厚?沒有標準答案:
最低厚度是以能夠種穩水草為準,如果種植趴地珍珠,4cm厚就可以,如果種植綠宮廷這樣的有莖草,需要6cm以上才種的穩;
當然還有另外一個厚度的決定因素,那就是景觀設計需求,為了在有限的前後距離表現出造景的起伏立體感,中後景勢必會堆積如山;
注意:特別厚的時候,此時建議在後景很厚的時候下面的區域點足夠厚度的輕石或者小火山石,增加透氣性,有利於底床的健康。
--------------------------------------------------------
沐然水景工作室